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社会对商务日语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要求及对就业岗位的分析,积极探索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培养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就业导向;商务日语;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8-0181-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mpetence need of society to business Japanese talents and related job analysis, this paper actively explores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higher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employment orientation; business Japanese; curriculum system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广东省先后出台了若干文件,鼓励和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2006年教育部提出《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各专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变化、就业状况,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布局。2015年教育部提出《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广东省政府印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粤府办〔2011〕39号),以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市场需求、劳动就业为导向,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在此背景下,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来发展高职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研究的课题。
二、商务日语人才的社会需求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也是我国最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口岸,市政府提出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截至2016年,日本在深圳投资项目共800余项,合同投资金额22亿美元,有超过400家的日本企业在深圳经营,更有50多家世界知名日本企业在深投资兴业,日本已经成为深圳最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深圳也需要更多的商务日语人才。商务日语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深圳外向型、国际化的市场需求制定的。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日资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日语大学生。在对日资企业的问卷调查中,企业认为商务日语的专业教育除了要学习坚实的日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掌握一定的商务知识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并要求学校加强国际商务能力实训的力度,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三、职业岗位分析
根据历届毕业生的就业部门来看,主要是政府部门、外贸公司、旅游公司、银行、咨询服务公司、日资企业等。从就业岗位来看,主要为中日文翻译(笔译,口译);文秘(总经理助理、部长助理等);日资企业业务员(外贸、营销、策划);日资企业管理人员(人事、总务);旅游业从业人员(日语导游,业务管理);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前台接待、数据录入员);酒店业从业人员(经理助理、前台接待);其他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等。通过对毕业3年内的100名从事日语相关岗位的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各行业从业比例如图1:
从以上就业岗位数据来分析,涉及很多行业,其中,从事文秘岗位的居多,达40%,但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三大就业岗位群。
商务翻译:中日文商务文书笔译;外事活动接待;一般商务会谈口译。
商务助理(业务代表、客户服务):营业部、人事部、总务部、生产部等管理及服务人员;客户沟通与联络;询盘、报盘、还盘、接受;订单处理;货款收付;客户服务等。
行政助理(文秘):文件处理;安排会议及商务旅行;接待来访等。
从上述岗位群来看,毕业生要具备较好的日语语言能力,同时也要掌握商务知识和商务交际能力,才能胜任相关岗位工作。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考虑如何能培养与社会需求趋向一致的日语人才。
四、以三大岗位群为依据的课程設置原则及能力要求
课程设置是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托,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日语语言交际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为核心,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突出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和体系。深圳市商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趋势导致对商务日语人才的极大需求, 同时也对商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在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商务知识、服务意识、接待语言(特别是外语)的水平和技巧,以及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知识能力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必须是既熟悉商务知识,又通晓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这正是商务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着三大岗位群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三大能力要求。
上述职业能力为核心能力,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各种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大体分为三个进阶阶段:第一阶段为日语知识能力培养;第二阶段为职业知识与素养培养;第三阶段为综合能力培养。三个阶段能力的培养并非单纯割裂,而是相互渗透,逐步形成的。
五、以三大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商务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法,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块化体系,首先学习通用日语模块,在掌握了较为扎实的日语知识后,逐步进入到商务课程模块和办公技能模块,以体现语言与专业学习的规律。这里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全部课程主要由三大模块构成。 除此课程之外,还有公共类课程和任选、拓展类课程。以上三大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商务素养、国际意识、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结构。
与此同时,为了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及便于留学、就业,要求学生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围绕三大课程模快主要考取三大资格证书。语言类:国际日语能力二级及以上证书;商务类:日语托业考试C级及以上证书、商务日语考试证书;办公技能类: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六、以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整合
根据我校《关于编制教学计划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们培养的人才既要有比较宽厚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基本技能,又要有比较强的社会适用性。同时还应符合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规格和基本要求,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应用型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具有鲜明的高职特色。
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商务日语专业教学计划和主干课程逐步调整和完善。为符合加强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教育精神,在不降低日语人材的培养标准的前提下,总学时数达到了学院规定各专业的总学时数为2400-2600的基本要求。商务日语教学计划中的总学分控制在125-135之间。从2008年开始,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在学分大体不变化的情况下,适当减少总学时,同时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在调整和优化教学计划过程中立足全局,在保证专业教学计划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适时调整,并加大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1. 实践教学比重加大。在理论方面“够用、实用”为度, 减少基础理论课的讲授时间,加大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开展情景教学、即兴翻译、现场模拟、实习等活动,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
2.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以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为平台,以实际工作需要为主线,以专兼职教师为主导,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3.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到企业顶岗实习,参加深圳家具展等,并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对学生的实习进行监管,通过实际的工作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工作能力。
4. 建立“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征询社会意见,及时了解社会需求,把握社会发展脉搏,倾听企业呼声,并能将有效、合理、可行性强的意见或建议反馈到教学实践中去。
5. 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日语比赛。学生通过这种形式的积极参与,来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日语的兴趣。
6. 重视教材开发建设。近几年专业开发了《新标准综合日语教程》(初级、中级)、《实用商务日语》、《日本概况》及就业指导书《走进日企》等教材。教学内容的适度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对于课程建设起了很大作用。
7.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双师型”队伍,应立足校内培养和校外引进的方针,加大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定期选派教师到社会第一线进行锻炼和学习,同时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到教学實践中,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七、结束语
通过一系列措施,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出发,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课程设置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一些课程设置,使人才培养目标逐步趋于合理化,以满足深圳社会经济建设对日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要勤.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9(7).
[2]薛朝晖,贺亚芹.高职商务日语的课程体系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6).
[3]刘静,韩晓 ,崔美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途径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4).
[4]陈寅磊.浅析高职商务日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J].现代企业教育,2014(22).
关键词:就业导向;商务日语;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8-0181-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mpetence need of society to business Japanese talents and related job analysis, this paper actively explores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higher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employment orientation; business Japanese; curriculum system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广东省先后出台了若干文件,鼓励和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2006年教育部提出《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各专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变化、就业状况,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布局。2015年教育部提出《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广东省政府印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粤府办〔2011〕39号),以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市场需求、劳动就业为导向,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在此背景下,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来发展高职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研究的课题。
二、商务日语人才的社会需求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也是我国最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口岸,市政府提出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截至2016年,日本在深圳投资项目共800余项,合同投资金额22亿美元,有超过400家的日本企业在深圳经营,更有50多家世界知名日本企业在深投资兴业,日本已经成为深圳最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深圳也需要更多的商务日语人才。商务日语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深圳外向型、国际化的市场需求制定的。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日资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日语大学生。在对日资企业的问卷调查中,企业认为商务日语的专业教育除了要学习坚实的日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掌握一定的商务知识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并要求学校加强国际商务能力实训的力度,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三、职业岗位分析
根据历届毕业生的就业部门来看,主要是政府部门、外贸公司、旅游公司、银行、咨询服务公司、日资企业等。从就业岗位来看,主要为中日文翻译(笔译,口译);文秘(总经理助理、部长助理等);日资企业业务员(外贸、营销、策划);日资企业管理人员(人事、总务);旅游业从业人员(日语导游,业务管理);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前台接待、数据录入员);酒店业从业人员(经理助理、前台接待);其他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等。通过对毕业3年内的100名从事日语相关岗位的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各行业从业比例如图1:
从以上就业岗位数据来分析,涉及很多行业,其中,从事文秘岗位的居多,达40%,但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三大就业岗位群。
商务翻译:中日文商务文书笔译;外事活动接待;一般商务会谈口译。
商务助理(业务代表、客户服务):营业部、人事部、总务部、生产部等管理及服务人员;客户沟通与联络;询盘、报盘、还盘、接受;订单处理;货款收付;客户服务等。
行政助理(文秘):文件处理;安排会议及商务旅行;接待来访等。
从上述岗位群来看,毕业生要具备较好的日语语言能力,同时也要掌握商务知识和商务交际能力,才能胜任相关岗位工作。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考虑如何能培养与社会需求趋向一致的日语人才。
四、以三大岗位群为依据的课程設置原则及能力要求
课程设置是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托,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日语语言交际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为核心,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突出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和体系。深圳市商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趋势导致对商务日语人才的极大需求, 同时也对商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在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商务知识、服务意识、接待语言(特别是外语)的水平和技巧,以及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知识能力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必须是既熟悉商务知识,又通晓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这正是商务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着三大岗位群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三大能力要求。
上述职业能力为核心能力,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各种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大体分为三个进阶阶段:第一阶段为日语知识能力培养;第二阶段为职业知识与素养培养;第三阶段为综合能力培养。三个阶段能力的培养并非单纯割裂,而是相互渗透,逐步形成的。
五、以三大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商务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法,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块化体系,首先学习通用日语模块,在掌握了较为扎实的日语知识后,逐步进入到商务课程模块和办公技能模块,以体现语言与专业学习的规律。这里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全部课程主要由三大模块构成。 除此课程之外,还有公共类课程和任选、拓展类课程。以上三大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商务素养、国际意识、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结构。
与此同时,为了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及便于留学、就业,要求学生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围绕三大课程模快主要考取三大资格证书。语言类:国际日语能力二级及以上证书;商务类:日语托业考试C级及以上证书、商务日语考试证书;办公技能类: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六、以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整合
根据我校《关于编制教学计划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们培养的人才既要有比较宽厚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基本技能,又要有比较强的社会适用性。同时还应符合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规格和基本要求,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应用型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具有鲜明的高职特色。
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商务日语专业教学计划和主干课程逐步调整和完善。为符合加强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教育精神,在不降低日语人材的培养标准的前提下,总学时数达到了学院规定各专业的总学时数为2400-2600的基本要求。商务日语教学计划中的总学分控制在125-135之间。从2008年开始,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在学分大体不变化的情况下,适当减少总学时,同时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在调整和优化教学计划过程中立足全局,在保证专业教学计划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适时调整,并加大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1. 实践教学比重加大。在理论方面“够用、实用”为度, 减少基础理论课的讲授时间,加大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开展情景教学、即兴翻译、现场模拟、实习等活动,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
2.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以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为平台,以实际工作需要为主线,以专兼职教师为主导,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3.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到企业顶岗实习,参加深圳家具展等,并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对学生的实习进行监管,通过实际的工作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工作能力。
4. 建立“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征询社会意见,及时了解社会需求,把握社会发展脉搏,倾听企业呼声,并能将有效、合理、可行性强的意见或建议反馈到教学实践中去。
5. 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日语比赛。学生通过这种形式的积极参与,来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日语的兴趣。
6. 重视教材开发建设。近几年专业开发了《新标准综合日语教程》(初级、中级)、《实用商务日语》、《日本概况》及就业指导书《走进日企》等教材。教学内容的适度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对于课程建设起了很大作用。
7.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双师型”队伍,应立足校内培养和校外引进的方针,加大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定期选派教师到社会第一线进行锻炼和学习,同时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到教学實践中,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七、结束语
通过一系列措施,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出发,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课程设置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一些课程设置,使人才培养目标逐步趋于合理化,以满足深圳社会经济建设对日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要勤.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9(7).
[2]薛朝晖,贺亚芹.高职商务日语的课程体系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6).
[3]刘静,韩晓 ,崔美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途径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4).
[4]陈寅磊.浅析高职商务日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J].现代企业教育,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