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考前经验谈
随着审题难度的降低,考生在语言表达上的比拼将会越来越激烈。从阅卷情况看,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获得高分的优势十分明显,当然也有不少学生因为写作语言的失误而留下了遗憾。
高考作文中一味追求语言华美,套用现话成句的风气可以说几成痼疾。一些同学完全置作文文题于不顾,将宿构的一段华美文字生硬地插入文中,以期提升自己的作文语言,殊不知弄巧成拙,会大大败坏阅卷老师的胃口。如这一则华美文字“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被一些同学用在了文章的开头,其实五年前这样的开头在高考作文中就已出现过。
另外,有些同学喜欢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网络语言仅是特定范围内的通行语,很多表达不符合语法,还不属于规范的语言用语范畴,因此在专门考查语言能力的语文考试中不宜使用。像这样的话“今天我有看过我的初中毕业照,上面每个人的脸都好酷,呵呵,当然也有老班,超囧的样子……”出现在高考作文中还是不够严肃认真的。
我以为,在备战2011年高考作文的最后一个月里,在语言训练方面同学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积累一些名言名句,再依托课文提供的情境,进行片段描写训练,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语言与现成的名句有机结合,能迅速提升语言档次。例如课文《陈情表》《兰亭集序》都是高考考纲中要求的必背课文,我们写“视野”这一话题时,可以这样将话题与课文中的形象建立起联系:
山阴道上,美不胜收;曲水流觞,少长咸集。此时的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他的视野已由眼前的美景千载以后的空间。秦都废墟,荒草萋萋;六国故事,发人深思。此时的苏洵思考“赂秦者”与“非赂者”区别,他的视野已由六国故事转到眼前的大宋外交。所以说,视野展示出一个人对个体价值的思考,同时也展示出对历史得失的评判。
当然,选择近几年的优秀作文研读一番,学习其语言特色,明白高考阅卷的取向,平日练习像高考评分标准看齐,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卡耐基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衰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行为是心境的反映,如果你有坚定的精神信念,你就有更大的把握取得成功。
请以“行为与精神”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思路点拨】
首先,明确话题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行为”与“精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行为”体现出“精神”,而“精神”又引导“行为”。所以只有“精神”引导下的“行为”才会成为非凡的“行为”,而只有这种非凡的“行为”才会产生感染力量,因而才能跨越时空而依然美丽。
其次,选择具有对比意义的事例。当我们立足要表现“行为”高低时即写一个人如何“做”才能有精神意义时,不要孤立地去选取事例,应该选取那些具有对立意义的“行为”。比如说择生与择死时的表现;处穷与逢达时的表现;趋利与趋害时的表现等。
第三,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做到哲理与文采相结合。话题所涵盖的两方面意义——行为与精神,一个侧重感性,一个侧重理性;一个具有形象意义,一个具有抽象意义。
标杆作文
怒放的答案
济南一中英子
死亡真的就是终点吗?还有什么可以如此怒放?在同一个画面花朵也可以开出阳光。生命永远没有答案,或者不止一种答案,他用色彩告诉你说:“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
——盛开的桃花•凡高
为了纪念去世的表兄也是自己的老师莫夫,凡高创作出了这幅《盛开的桃花》,并为该画题了字,他用最绚烂盎然的色彩,把最真切的怀念深深地隐藏在自己的内心。
凡高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容貌会永存在那些爱过他的人的心中,他的精神将永存。他曾在纸上描绘出一张最粗糙的木椅,那张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些纸包的烟草,他似乎热衷于用带着魔幻的颜料,向我们勾勒出一段段凄凉的身世之殇。他一生始终以一种坚持不懈的行为——不停地挥动画笔,在向庸俗的艺术观提出挑战。今天,当他的《向日葵》卖出天价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最终的精神上的胜利,尽管这胜利来得太迟。而这恰恰说明坚守自己的信仰付诸不懈的努力就能创造出永恒非凡的精神。
拂去岁月积下的尘埃,在历史动人的容颜里,我们总能依稀辨出那些依然鲜活的形象:慷慨激昂的孟子在对景春说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定义;持竿不顾的庄子在对楚使解说着“曳尾涂中”的自由;临危登城的墨子在对公输班展示着“兼爱非攻”的力量。在这里行为与精神已牢不可分。不食嗟来之食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精神;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人不单是靠吃米活着的”,在精神的照耀下,那些如珠玉般闪亮的行为在历史的天空下熠熠生辉。
中国古人最推崇“神交”,目遇而神合,彼此心有灵犀,这种精神上的交往,胜过千言万语。有多少人正是在前人精神的引领下,找到自己心灵的方向,开拓出自我的天空。少年的苏轼仰慕范滂的作为,在舍生取义的精神感召下,卓尔不群,潇洒傲世。中年的陶潜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启迪下,远离官场,回归田园。晚年的王维在佛教精神的引领下,徜徉山林,“安禅制毒龙”,摒弃凡尘。正是精神使他们充实,使他们感受到别样的温暖。
一种伟大的行为,不一定会立刻引起轰动的效果。但伟大的行为最终肯定会赢得人们的钦佩与赞赏。当这种行为变成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力量又会激荡起更多的伟大行为,这是一种精神之果。当我们在品味这种精神之果时,它馥郁的芬芳已传遍世间的每一角落。
【点评】文章开篇引用凡高在自己经典作品上的题字,巧妙地给阅卷老师以视觉上的震撼,新颖独到。作者将凡高这一主体材料进行深入的剖析后,紧扣话题,以并列或排比的形式将次要材料一笔带过,展现论据的丰富多彩,层次分明,事例充分,解释出“行为与精神”相辅相成的关系。结尾处,展示出了作者积极奋进美好的情怀,这种思想和心境,便是文章出彩的关键。
推荐名题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遭遇到挫折或不幸时,常常有人作“退一步想”,也就是承认事情是不好的,但又庆幸不算是最坏的。这种思想方法有人认为是中国传统的消极的处世哲学,但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面对现实的辨证的思想方法,是积极的。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有过“退一步想”的经历?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请以“退一步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本题意在用一种有争议的思想现象来引发思考,认识其影响,阐发个人见解。作文时可围绕话题,或充分肯定“退一步想”的积极作用,或着重指出这一思想方法的消极影响,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退一步想”的两种情况,一是面对挫折不悲观绝望,退一步作冷静分析,以便今后重新再干;一是在挫折中无力自拔,为摆脱悲哀与痛苦,做退一步想以麻痹自己。比照论证后,进而全面探讨其利弊。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家罗兰在散文《寂寞的感觉》里这样写道:没有一声呼叫,没有一滴眼泪,没有一丝情感,没有一线希望,没有一点欲求;没有动,没有静,只有一种向下沉落的感觉,沉落……沉落……向着那无底的黝暗之中沉落。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体味过寂寞的感受,怎样看待这种感受,怎样理解这种感觉,如何排解寂寞,这些都是我们该思索的。请以“我看寂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写作提示】
“我看寂寞”这一话题从构成上看属于主谓结构,动词“看”字很主要,它透露出“看法”“看待”的含义。写好这一话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旗帜鲜明地阐述自己对寂寞的态度。虽说人的情感是多重的、复杂的,但是为了观点的明确统一性,我们最好还是采用比较单一的情感态度,比如说喜爱或厌恶;欣赏或鄙视;赞颂或批评。当然在表述的时候可以采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式以增加文采。
丁长缨,山东省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得者,发表多篇文章,参与编写《100天打造高分作文》等图书。
随着审题难度的降低,考生在语言表达上的比拼将会越来越激烈。从阅卷情况看,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获得高分的优势十分明显,当然也有不少学生因为写作语言的失误而留下了遗憾。
高考作文中一味追求语言华美,套用现话成句的风气可以说几成痼疾。一些同学完全置作文文题于不顾,将宿构的一段华美文字生硬地插入文中,以期提升自己的作文语言,殊不知弄巧成拙,会大大败坏阅卷老师的胃口。如这一则华美文字“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被一些同学用在了文章的开头,其实五年前这样的开头在高考作文中就已出现过。
另外,有些同学喜欢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网络语言仅是特定范围内的通行语,很多表达不符合语法,还不属于规范的语言用语范畴,因此在专门考查语言能力的语文考试中不宜使用。像这样的话“今天我有看过我的初中毕业照,上面每个人的脸都好酷,呵呵,当然也有老班,超囧的样子……”出现在高考作文中还是不够严肃认真的。
我以为,在备战2011年高考作文的最后一个月里,在语言训练方面同学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积累一些名言名句,再依托课文提供的情境,进行片段描写训练,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语言与现成的名句有机结合,能迅速提升语言档次。例如课文《陈情表》《兰亭集序》都是高考考纲中要求的必背课文,我们写“视野”这一话题时,可以这样将话题与课文中的形象建立起联系:
山阴道上,美不胜收;曲水流觞,少长咸集。此时的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他的视野已由眼前的美景千载以后的空间。秦都废墟,荒草萋萋;六国故事,发人深思。此时的苏洵思考“赂秦者”与“非赂者”区别,他的视野已由六国故事转到眼前的大宋外交。所以说,视野展示出一个人对个体价值的思考,同时也展示出对历史得失的评判。
当然,选择近几年的优秀作文研读一番,学习其语言特色,明白高考阅卷的取向,平日练习像高考评分标准看齐,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卡耐基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衰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行为是心境的反映,如果你有坚定的精神信念,你就有更大的把握取得成功。
请以“行为与精神”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思路点拨】
首先,明确话题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行为”与“精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行为”体现出“精神”,而“精神”又引导“行为”。所以只有“精神”引导下的“行为”才会成为非凡的“行为”,而只有这种非凡的“行为”才会产生感染力量,因而才能跨越时空而依然美丽。
其次,选择具有对比意义的事例。当我们立足要表现“行为”高低时即写一个人如何“做”才能有精神意义时,不要孤立地去选取事例,应该选取那些具有对立意义的“行为”。比如说择生与择死时的表现;处穷与逢达时的表现;趋利与趋害时的表现等。
第三,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做到哲理与文采相结合。话题所涵盖的两方面意义——行为与精神,一个侧重感性,一个侧重理性;一个具有形象意义,一个具有抽象意义。
标杆作文
怒放的答案
济南一中英子
死亡真的就是终点吗?还有什么可以如此怒放?在同一个画面花朵也可以开出阳光。生命永远没有答案,或者不止一种答案,他用色彩告诉你说:“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
——盛开的桃花•凡高
为了纪念去世的表兄也是自己的老师莫夫,凡高创作出了这幅《盛开的桃花》,并为该画题了字,他用最绚烂盎然的色彩,把最真切的怀念深深地隐藏在自己的内心。
凡高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容貌会永存在那些爱过他的人的心中,他的精神将永存。他曾在纸上描绘出一张最粗糙的木椅,那张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些纸包的烟草,他似乎热衷于用带着魔幻的颜料,向我们勾勒出一段段凄凉的身世之殇。他一生始终以一种坚持不懈的行为——不停地挥动画笔,在向庸俗的艺术观提出挑战。今天,当他的《向日葵》卖出天价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最终的精神上的胜利,尽管这胜利来得太迟。而这恰恰说明坚守自己的信仰付诸不懈的努力就能创造出永恒非凡的精神。
拂去岁月积下的尘埃,在历史动人的容颜里,我们总能依稀辨出那些依然鲜活的形象:慷慨激昂的孟子在对景春说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定义;持竿不顾的庄子在对楚使解说着“曳尾涂中”的自由;临危登城的墨子在对公输班展示着“兼爱非攻”的力量。在这里行为与精神已牢不可分。不食嗟来之食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精神;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人不单是靠吃米活着的”,在精神的照耀下,那些如珠玉般闪亮的行为在历史的天空下熠熠生辉。
中国古人最推崇“神交”,目遇而神合,彼此心有灵犀,这种精神上的交往,胜过千言万语。有多少人正是在前人精神的引领下,找到自己心灵的方向,开拓出自我的天空。少年的苏轼仰慕范滂的作为,在舍生取义的精神感召下,卓尔不群,潇洒傲世。中年的陶潜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启迪下,远离官场,回归田园。晚年的王维在佛教精神的引领下,徜徉山林,“安禅制毒龙”,摒弃凡尘。正是精神使他们充实,使他们感受到别样的温暖。
一种伟大的行为,不一定会立刻引起轰动的效果。但伟大的行为最终肯定会赢得人们的钦佩与赞赏。当这种行为变成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力量又会激荡起更多的伟大行为,这是一种精神之果。当我们在品味这种精神之果时,它馥郁的芬芳已传遍世间的每一角落。
【点评】文章开篇引用凡高在自己经典作品上的题字,巧妙地给阅卷老师以视觉上的震撼,新颖独到。作者将凡高这一主体材料进行深入的剖析后,紧扣话题,以并列或排比的形式将次要材料一笔带过,展现论据的丰富多彩,层次分明,事例充分,解释出“行为与精神”相辅相成的关系。结尾处,展示出了作者积极奋进美好的情怀,这种思想和心境,便是文章出彩的关键。
推荐名题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遭遇到挫折或不幸时,常常有人作“退一步想”,也就是承认事情是不好的,但又庆幸不算是最坏的。这种思想方法有人认为是中国传统的消极的处世哲学,但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面对现实的辨证的思想方法,是积极的。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有过“退一步想”的经历?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请以“退一步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本题意在用一种有争议的思想现象来引发思考,认识其影响,阐发个人见解。作文时可围绕话题,或充分肯定“退一步想”的积极作用,或着重指出这一思想方法的消极影响,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退一步想”的两种情况,一是面对挫折不悲观绝望,退一步作冷静分析,以便今后重新再干;一是在挫折中无力自拔,为摆脱悲哀与痛苦,做退一步想以麻痹自己。比照论证后,进而全面探讨其利弊。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家罗兰在散文《寂寞的感觉》里这样写道:没有一声呼叫,没有一滴眼泪,没有一丝情感,没有一线希望,没有一点欲求;没有动,没有静,只有一种向下沉落的感觉,沉落……沉落……向着那无底的黝暗之中沉落。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体味过寂寞的感受,怎样看待这种感受,怎样理解这种感觉,如何排解寂寞,这些都是我们该思索的。请以“我看寂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写作提示】
“我看寂寞”这一话题从构成上看属于主谓结构,动词“看”字很主要,它透露出“看法”“看待”的含义。写好这一话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旗帜鲜明地阐述自己对寂寞的态度。虽说人的情感是多重的、复杂的,但是为了观点的明确统一性,我们最好还是采用比较单一的情感态度,比如说喜爱或厌恶;欣赏或鄙视;赞颂或批评。当然在表述的时候可以采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式以增加文采。
丁长缨,山东省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得者,发表多篇文章,参与编写《100天打造高分作文》等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