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展替代能源的战略要求及我国"富煤、少油"的资源格局决定了煤化工产业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本文对以往化工企业消防管理、培训演练、专职消防队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方面进行了粗浅探索,提出了加强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举措和方法。
关键词:化工企业;消防;管理
一、化工企业消防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消防管理 “单打一”,没有形成齐抓共管局面。相当多的企业领导认为:消防管理是安全部门或保卫部门的事情,别的部门没有责任。这也就造成了部分化工企业消防管理工作难开展的困境。危险物品无序堆放、消防器材随意挪用,消防设施损坏,消防通道堵塞等情况屡禁不止。消防管理其实是一项涉及到“人、机、物”管理的庞大工程。管理职工的不安全行为,防止职工吸烟,随意动火,违章操作;保障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防止设备腐蚀渗漏、走电漏电等现象发生;管理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止易燃易爆物品随意堆放,混存乱用,蓄热自燃等现象发生。这样“单打一”的消防管理模式,对于管理一般企业还行,但是对于生产大型化、立体化、集团化的化工企业是完全不适应的。势必要通过建立各种制度,层层分解消防责任,形成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消防管理格局。
2.义务消防队有名无实。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就是火灾的初起阶段。扑救初起火灾的最佳人员就是发现火灾最早,距火灾现场最近的操作人员。以往的化工企业也都建有数量客观、遍及所有车间的义务消防组织。但这种“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具有数字规模,缺乏实际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必要的消防知识培训,义务消防队员对于火灾的基本原理、灭火常识所知甚少;二是队伍缺乏基本扑救火灾的技能,有的员工甚至不会使用灭火器。三是义务消防队的扑救器械缺少维护,大多数器械不能使用。这些义务消防队,并不具备应有的战斗力,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专职消防队稳定性差、战斗力不强。企业专职消防队的发展缺少有力政策保障,国家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明确了原则和要求,但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内容。在建设规模、人员数量和年龄、经费保障、专职消防队干部职称评定上都存在空白,企业专职消防队处于野蛮生产状态。突出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一次性就业,造成队伍“老龄化”。一些化工企业为解决专职消防队队员不好招聘、没有编制等问题,从各基层单位抽调退伍军人、身体素质好的人员补充到消防队伍,基本属于“终身就业”。这样虽然能解决现在的问题,但随着时间的迁移,队员年龄逐渐偏大,将不能适应一线消防工作的训练和实战,而消防队员转为消防队管理者少之又少,也就会形成专职消防队“老龄化”现象。(2)“出口“不畅,专职消防队稳定性差。专职消防队“年轻化”的要求和现有化工企业用人机制使得到达一定年龄的专职消防队员必须进行二次就业,但是专职消防队员没有适应化工企业先进生产工艺岗位的专业技能,造成了二次就业困难。加之专职消防队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不直接创造效益,薪金待遇偏低。这样的职业发展模式难免会造成队伍的不稳定。(3)战训模式固化,实战能力不强。企业消防队往往沿袭公安消防的战训模式,着重看重个人的体能、技能训练,不注重各部门的整体演练。而现在化工企业火灾的扑救讲究是 “方案正确,多部门联动,自动消防系统、消防设施的配合使用”,如果没有一套科学有效且演练熟练的扑救预案,仅凭消防队员体力充沛、技能过硬、勇敢顽强,不可能及时扑救火灾。
二、加强煤化工企业消防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1.完善制度,分解责任,形成消防管理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格局。企业应当在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企业的防火制度。制度应考虑以下内容: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确定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和消防安全岗位职责,全面落实防火“一岗一责”制。其中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主管安生生产的负责人是该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基层单位行政一把手为基层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责;基层单位安全员负责本单位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确定各个部门的防火职责。如保卫部门是消防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单位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建立健全防火档案,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所属各单位消防工作的开展等。
2.加强培训,强化演练,提升义务消防队战斗力。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必须体现全员参与的精神,使每一名在岗员工都能成为合格的消防员,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1)“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教育,要求人人做好本岗位防火工作。(2)岗位自救意识教育,使人人知道岗位自救对初期火灾的作用。(3)加强自救技能的培训,不仅使岗位人员知道火灾初起时如何采取自救措施,同时要让岗位人员懂得如何配合消防队实施扑救。以全员消防意识和技能的整体提升,推动企业消防工作新发展。强化灭火、疏散演练。根据装置、着火物质属性制定不同的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演练中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疏散人员,抢救生命作为行动重点。爆炸、火灾交融是煤化工企业火灾的一大特性。因此,现场工作人员要利用救生器材进行自我保护,紧急疏散。专职消防队要组织强大水流,掩护队员,救助被困人员,减少火场人员伤亡。二是,注重多部门的协同配合。化工生产设备的整体性、联系性强,一处起火,危及整个系统。生产部门对厂区系统进行控制,分析人员分析火灾现场可燃、有毒气体浓度,现场工作人员指出起火位置,这些都能为火灾的顺利扑救提供帮助。三是,充分发挥各类消防设施优势。要把过去以人的战斗为主转变人与装备、设施的结合作战。把固定消防设施、移动消防设施作战进行有机的结合,既能提高灭火效率,又能保障灭火人员安全。
3.转变观念,调整机制,促进专职消防队正规化建设。消防管理者应该转变“人多好干活”的观念,把精干队伍,提高待遇作为专职消防队正规化建设的第一步。《城镇消防站建设标准》已经将过去每辆消防车定员8人减少为6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消防车定员3~4人。专职消防队可根据车辆状况改变消防车辆定员,精减队伍,提高消防队员的工资待遇。 “一次就业”或“流转不畅”是影响专职消防队稳定性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把调整用人机制作为专职消防队正规化建设的第二步。是不是可以在企业试行“义务兵”制度,所有分配到企业的技校生,可挑选身体素质好的人员到消防队“服役”3年,3年后再按原专职重新分配。如此既有利于推进一线队员的年轻化,也可以给分配到企业的技校生一个熟悉厂区、装置、接受军事化训练的机会,对企业和个人有利而无害。对少数有志于消防事业的优秀人员,可陆续充实到消防管理岗位,以推动消防队伍管理层的知识化,年轻化。灭火战术的灵活运用,火场情况判断,先进消防设施操作都是对专职消防队素质和能力的考验。专职消防队应把“立足实战,改变训练模式”作为正规化建设的关键一步。通过理论学习,日常训练、模拟演练要使专职消防队员到达火场后很快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周围可利用的固定消防设施有什么?进出火场最安全的路径是什么?提高专职消防队员火灾现场识别能力、反应能力和防护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抢救人员,成功处理火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琳.《中石化HES体系中的防火安全管理》
[2]刘国臣.《石油化工防火与灭火》.中国石化出版社
[3]尚飞.石油化工施工企业的供应链管理[J].企业导报.2010(12上)
作者简介:
王继学,男,42岁,研究生在读,安徽昊源集团安全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企业安全管理
关键词:化工企业;消防;管理
一、化工企业消防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消防管理 “单打一”,没有形成齐抓共管局面。相当多的企业领导认为:消防管理是安全部门或保卫部门的事情,别的部门没有责任。这也就造成了部分化工企业消防管理工作难开展的困境。危险物品无序堆放、消防器材随意挪用,消防设施损坏,消防通道堵塞等情况屡禁不止。消防管理其实是一项涉及到“人、机、物”管理的庞大工程。管理职工的不安全行为,防止职工吸烟,随意动火,违章操作;保障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防止设备腐蚀渗漏、走电漏电等现象发生;管理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止易燃易爆物品随意堆放,混存乱用,蓄热自燃等现象发生。这样“单打一”的消防管理模式,对于管理一般企业还行,但是对于生产大型化、立体化、集团化的化工企业是完全不适应的。势必要通过建立各种制度,层层分解消防责任,形成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消防管理格局。
2.义务消防队有名无实。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就是火灾的初起阶段。扑救初起火灾的最佳人员就是发现火灾最早,距火灾现场最近的操作人员。以往的化工企业也都建有数量客观、遍及所有车间的义务消防组织。但这种“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具有数字规模,缺乏实际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必要的消防知识培训,义务消防队员对于火灾的基本原理、灭火常识所知甚少;二是队伍缺乏基本扑救火灾的技能,有的员工甚至不会使用灭火器。三是义务消防队的扑救器械缺少维护,大多数器械不能使用。这些义务消防队,并不具备应有的战斗力,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专职消防队稳定性差、战斗力不强。企业专职消防队的发展缺少有力政策保障,国家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明确了原则和要求,但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内容。在建设规模、人员数量和年龄、经费保障、专职消防队干部职称评定上都存在空白,企业专职消防队处于野蛮生产状态。突出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一次性就业,造成队伍“老龄化”。一些化工企业为解决专职消防队队员不好招聘、没有编制等问题,从各基层单位抽调退伍军人、身体素质好的人员补充到消防队伍,基本属于“终身就业”。这样虽然能解决现在的问题,但随着时间的迁移,队员年龄逐渐偏大,将不能适应一线消防工作的训练和实战,而消防队员转为消防队管理者少之又少,也就会形成专职消防队“老龄化”现象。(2)“出口“不畅,专职消防队稳定性差。专职消防队“年轻化”的要求和现有化工企业用人机制使得到达一定年龄的专职消防队员必须进行二次就业,但是专职消防队员没有适应化工企业先进生产工艺岗位的专业技能,造成了二次就业困难。加之专职消防队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不直接创造效益,薪金待遇偏低。这样的职业发展模式难免会造成队伍的不稳定。(3)战训模式固化,实战能力不强。企业消防队往往沿袭公安消防的战训模式,着重看重个人的体能、技能训练,不注重各部门的整体演练。而现在化工企业火灾的扑救讲究是 “方案正确,多部门联动,自动消防系统、消防设施的配合使用”,如果没有一套科学有效且演练熟练的扑救预案,仅凭消防队员体力充沛、技能过硬、勇敢顽强,不可能及时扑救火灾。
二、加强煤化工企业消防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1.完善制度,分解责任,形成消防管理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格局。企业应当在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企业的防火制度。制度应考虑以下内容: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确定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和消防安全岗位职责,全面落实防火“一岗一责”制。其中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主管安生生产的负责人是该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基层单位行政一把手为基层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责;基层单位安全员负责本单位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确定各个部门的防火职责。如保卫部门是消防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单位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建立健全防火档案,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所属各单位消防工作的开展等。
2.加强培训,强化演练,提升义务消防队战斗力。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必须体现全员参与的精神,使每一名在岗员工都能成为合格的消防员,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1)“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教育,要求人人做好本岗位防火工作。(2)岗位自救意识教育,使人人知道岗位自救对初期火灾的作用。(3)加强自救技能的培训,不仅使岗位人员知道火灾初起时如何采取自救措施,同时要让岗位人员懂得如何配合消防队实施扑救。以全员消防意识和技能的整体提升,推动企业消防工作新发展。强化灭火、疏散演练。根据装置、着火物质属性制定不同的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演练中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疏散人员,抢救生命作为行动重点。爆炸、火灾交融是煤化工企业火灾的一大特性。因此,现场工作人员要利用救生器材进行自我保护,紧急疏散。专职消防队要组织强大水流,掩护队员,救助被困人员,减少火场人员伤亡。二是,注重多部门的协同配合。化工生产设备的整体性、联系性强,一处起火,危及整个系统。生产部门对厂区系统进行控制,分析人员分析火灾现场可燃、有毒气体浓度,现场工作人员指出起火位置,这些都能为火灾的顺利扑救提供帮助。三是,充分发挥各类消防设施优势。要把过去以人的战斗为主转变人与装备、设施的结合作战。把固定消防设施、移动消防设施作战进行有机的结合,既能提高灭火效率,又能保障灭火人员安全。
3.转变观念,调整机制,促进专职消防队正规化建设。消防管理者应该转变“人多好干活”的观念,把精干队伍,提高待遇作为专职消防队正规化建设的第一步。《城镇消防站建设标准》已经将过去每辆消防车定员8人减少为6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消防车定员3~4人。专职消防队可根据车辆状况改变消防车辆定员,精减队伍,提高消防队员的工资待遇。 “一次就业”或“流转不畅”是影响专职消防队稳定性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把调整用人机制作为专职消防队正规化建设的第二步。是不是可以在企业试行“义务兵”制度,所有分配到企业的技校生,可挑选身体素质好的人员到消防队“服役”3年,3年后再按原专职重新分配。如此既有利于推进一线队员的年轻化,也可以给分配到企业的技校生一个熟悉厂区、装置、接受军事化训练的机会,对企业和个人有利而无害。对少数有志于消防事业的优秀人员,可陆续充实到消防管理岗位,以推动消防队伍管理层的知识化,年轻化。灭火战术的灵活运用,火场情况判断,先进消防设施操作都是对专职消防队素质和能力的考验。专职消防队应把“立足实战,改变训练模式”作为正规化建设的关键一步。通过理论学习,日常训练、模拟演练要使专职消防队员到达火场后很快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周围可利用的固定消防设施有什么?进出火场最安全的路径是什么?提高专职消防队员火灾现场识别能力、反应能力和防护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抢救人员,成功处理火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琳.《中石化HES体系中的防火安全管理》
[2]刘国臣.《石油化工防火与灭火》.中国石化出版社
[3]尚飞.石油化工施工企业的供应链管理[J].企业导报.2010(12上)
作者简介:
王继学,男,42岁,研究生在读,安徽昊源集团安全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企业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