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教育事业也在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发展。而高职院校主要是针对人才的技能发展而存在的院校,它是社会许多技能性人才的培养集中地,因此,如何在当今告诉发展的社会中,提高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水平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是通过阐述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对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中的推进策略和实施方法进行探索,希望在此基础上找到更适合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合适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引言
由于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和发展方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才能满足我国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期望。所以现在高职院校中推行“校企合作”方式,以此为基点探索我国高职教育的更高水平的发展。由于校企合作策略的推进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实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置之不理,对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人才的培养都有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本文明确阐述高职院校中的校企合作发展过程中的状况,根据校企合作的现状,对其推进策略和实施的路径进行探索,以找到正确的实施方針,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式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一)、多样与单一的矛盾
通过调查发现,在“校企合作”改革方法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多样和单一之间的矛盾,这里的“多样”是指学校和企业想要通过“校企合作”达到的目的不同且复杂,而“单一”是指他们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合作的方式非常单一。这样多样和单一的矛盾,也是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学校和企业都是出于不同的出发点,才想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达到他们各自不同的目标,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本身就不相同,这就导致他们在合作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和矛盾,这对校企合作的推行没有任何益处。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希望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能够提高他们的水平,学会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多的是出于提升的考虑;而企业想要通过校企合作找到合适的人才,为他们的公司谋求更多的利益,侧重的是利益方面,这样不同的目的就导致他们能够合作的方式就非常单一[1]。
(二)、要求与能力的差异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门槛和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也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现在的校企合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企业和学校的不对等问题,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企业需要的是能够满足自身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水平的提升的人才,但是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没有充足的实践渠道,并不能满足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这就导致了企业需求和学校学生水平之间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对“校企合作”的实际运行起着阻碍作用。
(三)、重视态度与实际行动的不对称
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所以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这样的改革方式非常重视,他们开展了许多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的方式,但这样的行为只停留在表面,给人们营造出了一种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校企合作方式的错觉,实际实施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其实是非常松散的,他们之间没有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缺乏对校企合作方式推行的热情。
对于校企合作改革方式不能落到实处,学校和企业双方都有责任,这并不是单独一方就能决定的。在这个实施过程中,企业只要在缺失人才的情况下才会想到高校,想去引进人才;而学校只有在举办大型活动资金或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才会想到企业,想要寻求他们的帮助,这样的想法和行为都是极不正确的,将会成为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的绊脚石。因此,在校企合作改革方法推行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双方都要重视这一过程,并通过双方沟通努力,将想法付诸实际行动,促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
(四)、相关政策和机构的缺失
在校企合作推行过程中,明显发现缺少相关的组织机构。这样的问题会对校企合作的推行造成一定的阻碍[2]。除此之外,我国的校企合作推行没有理想中那么顺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相关政策的缺乏,没有相关政策的保护和激励,校企合作过程中就缺少了动力和保护屏障,学校和企业都觉得自身的利益得不到保证,这就容易造成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因为某些利益的冲突而产生矛盾,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法
(一)、结合双方利益开展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双方的需求,综合考虑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开展合作项目。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和目的本身就存在不同,因此在推行相应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就应该考虑到这种不同,不能忽视他们,不然会造成双方因为利益不同而无法合作的尴尬境况。
学校希望通过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希望通过合作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润,我们应该在不同的利益中找到两者的共同点,通过多方研究发现无论学校还是企业都是希望通过合作提高自身的水平,因此我们可以以提高水平为基点,开展双方之间的合作,以推进校企合作顺利进行[3]。
(二)、建立校企双方信息共享渠道
双方要顺利合作的前提就是两方之前能够明确自己和对方之间的差异和需求,这些都需要通过沟通才能够实现,但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双方进行沟通的渠道几乎没有,也就是说两方是在对对方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展合作的,这样的做法势必导致最后合作破裂的状况。
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合适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渠道,让学校和企业都能够明白自身和合作方之间的差距和利益所在,这样对后期的合作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校企合作推行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要积极对待,两方要经常沟通交流[4],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通过信息共享让对方明确双方的地位,也给予他们一定的安全感,这是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有力支撑。
(三)、政府颁布相应的政策,健全组织机构
我们知道,校企合作不能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组织校企进行合作的机构不健全,不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能够更好地促进双方之间的合作,这些从整体上来说都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开展的进程。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就表示校企合作没有一套系统的合作体系,这不利于校企合作的长期发展。因此,双方应该健全合作的组织机构,建立一套系统的运行和指导方法,以此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颁布相应的政策,给校企合作提供保障和激励[5]。虽然说校企合作受到了重视,但是这些在政策方面并没有体现,所以许多企业和学校都不能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推行校企合作。因此政府应该颁布相应的政策,激励相关企业和高校合作的热情,并用相关的政策来保障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从而推动“校企合作”更好发展。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职院校必须做出适当的改变,“校企合作”的推行就是高职院校所做改变中的一种。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校企合作推行过程存在的问题,这是这种合作的现状,我们需要从这种现状出发,去寻找能够推进“校企合作”进程加快的方法和施行战略。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和进程,我们才能为更好发展高职院校提供动力,通过找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加上政府政策及组织机构等的辅助,我国的“校企合作”方针一定能得到更好更有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
由于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和发展方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才能满足我国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期望。所以现在高职院校中推行“校企合作”方式,以此为基点探索我国高职教育的更高水平的发展。由于校企合作策略的推进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实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置之不理,对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人才的培养都有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本文明确阐述高职院校中的校企合作发展过程中的状况,根据校企合作的现状,对其推进策略和实施的路径进行探索,以找到正确的实施方針,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式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一)、多样与单一的矛盾
通过调查发现,在“校企合作”改革方法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多样和单一之间的矛盾,这里的“多样”是指学校和企业想要通过“校企合作”达到的目的不同且复杂,而“单一”是指他们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合作的方式非常单一。这样多样和单一的矛盾,也是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学校和企业都是出于不同的出发点,才想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达到他们各自不同的目标,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本身就不相同,这就导致他们在合作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和矛盾,这对校企合作的推行没有任何益处。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希望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能够提高他们的水平,学会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多的是出于提升的考虑;而企业想要通过校企合作找到合适的人才,为他们的公司谋求更多的利益,侧重的是利益方面,这样不同的目的就导致他们能够合作的方式就非常单一[1]。
(二)、要求与能力的差异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门槛和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也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现在的校企合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企业和学校的不对等问题,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企业需要的是能够满足自身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水平的提升的人才,但是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没有充足的实践渠道,并不能满足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这就导致了企业需求和学校学生水平之间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对“校企合作”的实际运行起着阻碍作用。
(三)、重视态度与实际行动的不对称
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所以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这样的改革方式非常重视,他们开展了许多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的方式,但这样的行为只停留在表面,给人们营造出了一种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校企合作方式的错觉,实际实施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其实是非常松散的,他们之间没有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缺乏对校企合作方式推行的热情。
对于校企合作改革方式不能落到实处,学校和企业双方都有责任,这并不是单独一方就能决定的。在这个实施过程中,企业只要在缺失人才的情况下才会想到高校,想去引进人才;而学校只有在举办大型活动资金或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才会想到企业,想要寻求他们的帮助,这样的想法和行为都是极不正确的,将会成为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的绊脚石。因此,在校企合作改革方法推行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双方都要重视这一过程,并通过双方沟通努力,将想法付诸实际行动,促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
(四)、相关政策和机构的缺失
在校企合作推行过程中,明显发现缺少相关的组织机构。这样的问题会对校企合作的推行造成一定的阻碍[2]。除此之外,我国的校企合作推行没有理想中那么顺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相关政策的缺乏,没有相关政策的保护和激励,校企合作过程中就缺少了动力和保护屏障,学校和企业都觉得自身的利益得不到保证,这就容易造成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因为某些利益的冲突而产生矛盾,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法
(一)、结合双方利益开展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双方的需求,综合考虑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开展合作项目。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和目的本身就存在不同,因此在推行相应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就应该考虑到这种不同,不能忽视他们,不然会造成双方因为利益不同而无法合作的尴尬境况。
学校希望通过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希望通过合作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润,我们应该在不同的利益中找到两者的共同点,通过多方研究发现无论学校还是企业都是希望通过合作提高自身的水平,因此我们可以以提高水平为基点,开展双方之间的合作,以推进校企合作顺利进行[3]。
(二)、建立校企双方信息共享渠道
双方要顺利合作的前提就是两方之前能够明确自己和对方之间的差异和需求,这些都需要通过沟通才能够实现,但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双方进行沟通的渠道几乎没有,也就是说两方是在对对方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展合作的,这样的做法势必导致最后合作破裂的状况。
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合适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渠道,让学校和企业都能够明白自身和合作方之间的差距和利益所在,这样对后期的合作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校企合作推行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要积极对待,两方要经常沟通交流[4],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通过信息共享让对方明确双方的地位,也给予他们一定的安全感,这是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有力支撑。
(三)、政府颁布相应的政策,健全组织机构
我们知道,校企合作不能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组织校企进行合作的机构不健全,不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能够更好地促进双方之间的合作,这些从整体上来说都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开展的进程。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就表示校企合作没有一套系统的合作体系,这不利于校企合作的长期发展。因此,双方应该健全合作的组织机构,建立一套系统的运行和指导方法,以此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颁布相应的政策,给校企合作提供保障和激励[5]。虽然说校企合作受到了重视,但是这些在政策方面并没有体现,所以许多企业和学校都不能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推行校企合作。因此政府应该颁布相应的政策,激励相关企业和高校合作的热情,并用相关的政策来保障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从而推动“校企合作”更好发展。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职院校必须做出适当的改变,“校企合作”的推行就是高职院校所做改变中的一种。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校企合作推行过程存在的问题,这是这种合作的现状,我们需要从这种现状出发,去寻找能够推进“校企合作”进程加快的方法和施行战略。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和进程,我们才能为更好发展高职院校提供动力,通过找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加上政府政策及组织机构等的辅助,我国的“校企合作”方针一定能得到更好更有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钟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