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sh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片根据上海女作家须兰短篇小说《银杏银杏》改编而成,极度忠实于原作。这部影片要比原作来得震撼,因为电影多了些渲染,添了些煽情,再加上凄美的背景乐,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观感神经。
  【关键词】《爱有来生》阿九 阿明
  
  好久没有一部电影能让我如此感动了。看完《爱有来生》之后,我哭红了眼睛,心里像是缺了一块什么似的无比失落。对于今生来世我向来想得甚少,无论是爱还是恨,我都想在今生了结,那样的人生才算是无怨无悔的圆满。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世上总有些人,他们的爱恨都无法在今生得到圆满,即使为此付出了生命也还是不能,于是乎,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故事,给了观者那么多超越时空的感伤。
  《爱有来生》讲述的是一个中国版《人鬼情未了》的悲凉爱情故事,所幸这是一部很懂得节制的电影,它并没有像琼遥的小说那样浓烈地表达爱情,也没有像蓝色生死恋之类的韩剧那样执着地催泪。看完《爱有来生》,就如你偶遇了一个悲苦美丽的少女,你看见她慢慢地掀开神秘的面纱,轻轻擦去脸上的两行清泪,她用她忧伤的眼睛扫了你一眼后轻轻地转身离去了,只给你留下一个孤单的背影。如此简单而短暂的一次偶遇,却在你的心口烙下了永远的伤口,每每想起她,都会让你的嘴里涌起一种悲苦的味道。
  他们的相遇,原本只是阿九的早有预谋的圈套,阿九等到了自投罗网的阿明,可是,爱情多么奇妙,因为被爱,她自己意外地坠入了阿明的情网,再也无法抽身。其实,对一个女人而言,无论多大的仇恨都始终敌不过这个:一个男人的真心。阿明的抢掠,强占,她能够报以绝对的冷漠,可是,阿明的痴缠,执着,爱怜,柔情,真心,她却再也无法淡然,她失控了。有时,爱或不爱并不能由我们自己控制。
  一见钟情爱上她的时候,阿明说,“那时候我年轻,我总以为,只要我努力,只要我掏出我全部的心,总有一天她会爱上我,就象我爱她一样”。一个男人为了他心爱的女人,无畏地付出了他的所有。热情给了她,痴心给了她,温柔给了她,怜爱给了她,可是最终她还是否定和拒绝了他。爱情的失败让他心灰意冷,他看破红尘剃度出家,是一时的冲动吗?也许吧,他还是太年青,爱得太过度了,对应地,失望也非常过度,他用了一种除了自杀这外最为极端的方法斩断情丝。如同贾宝玉为了一个林妹妹而出家一样。
  可是,这红尘又岂是说断就断,爱情终归是绝处逢生。没有阿明的决然放手,就没有阿九的转身回头。爱情如同一场角斗,一方的突然退出,必然带来另一方的失衡和自省,失去了才会知道自己的真心。爱就是要厮守,无论是痛苦的相互折磨,还是甜蜜的亲密无间,两个人都要在一起。其实,阿明还是幸运的,因为他无畏的爱情追求最终得到了回报,有多少人的爱只有付出,永远都没有回应。可是相爱又如何,他们的开始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所以绝不可能有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
  作为俞飞鸿筹划了十来年的首部导演作品,该片丝毫看不出处女作的稚嫩气息,无论是场景选择还是背景设置,无论是灯影效果还是视觉角度,无论是叙事手法还是拍摄方式,该片都颇显成熟气韵。场景之间的切换运用自如,镜头之间的旋转自然贴合,光影声像给人带来的年代感和神秘感,这些都可以看得出这是一部静心用心之作。我开始喜欢上这个导演了,我觉得她一定是个很安静的人,很能沉得下心的人。她很好地站在了观众的角度来拍摄这部片子,开片引人入胜,细水淌淌,娓娓道来,却又暗埋伏笔,偷设悬念,情节紧凑叙述有力,紧紧地吸引住你,让你随着故事而心律起伏波动。喜之所喜,悲其所悲,感其所感。
  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是:茶凉了,让我给你续上吧!阿九总反复说这句话。如果不是这铺天盖地的“茶凉了”,我的泪腺可能不会如此失控。影片片尾很好地给了这句话一个解释:他们前世恩怨纠葛,无法成就一段良缘。“今生今世,我们所走的都锚了。时间不对,地点也不对。来生我们再会。来生,我会等你。”于是他们渴望今生来过,可惜他们又错过了一场轮回。“我想给她的一切,她都已经有了,其实我想要的不就是给她幸福吗?所以只要她是快乐的,这快乐是不是我给的,能不能等到她,都不重要了”。故事行将结束时,茶又凉了,小玉又进屋去倒茶,突然回想起前世的自己最后躺在阿明的怀里,紧紧的拽着他的衣服:“如果我们有一人忘记了对方,就说这句话,茶凉了,我再给你续水。”
  我不敢去想,阿明五十年苦等,只是明白了这么一个伤感的道理,说那么几句矫情的话,这真让人悲伤。我宁愿相信他最终想明白了,他等的人永远也不会出现了,即使眼前的这个女人似曾相识,即使她对他说“我在等人”,即使她对他说“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即使她最后感受到了阿九的灵魂,可是她并不是阿九,她是小玉,她有她的生活,她的生命里再也没有了他的位置。
  我痛快淋漓地哭了一场,因为爱情就这样无能为力的错过。原来,并不是心不再爱了,只是时光带走了相爱的契机。五十年后,早已物是人非,她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她。他们终究还是错过了,今生无缘,来生无份。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生命消亡了,再也没有什么爱可以重来。我开始痛哭,为了阿明最后那个令人心碎的眼神,为了他眼中慢慢涌上的泪花,为了他蓦然低头间的苦痛,为了他最后滴落的泪水……
  爱吧,就在今生,来生也许会错过
  恨吧,就在今生。来生也许会遗忘
  今生,珍惜眼前人,用心去经历生命里的人和事
  来生,海阔天空,自由自在!
其他文献
[摘要]“吸血鬼”作为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文化现象,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学根基,构成了吸血鬼电影类型美学的核心;吸血鬼文化的产生,是多种历史因素的综合作用;吸血鬼电影都从拉姆·斯托克的小说《德拉库拉》中汲取了营养;其实任何一种电影类型的起源都是一个特定的民族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遇到的特殊问题,所以类型片的创作一定要有宏大的历史和社会眼光。  [关键词]精神内核 宗教 迷信 原型 人文主义    一
[摘要]1999年,美国影片《美国丽人》一举夺得奥斯卡5项大奖,各界对其也好评如潮,本文试从符号的象征意义的角度时影片中出现玫瑰的场景进行分析,并指出影片译名用《美国丽人》存在的不妥之处,得出影片名翻译的一点启示。  [关键词] 《美国丽人》 玫瑰 象征惠义    1999年,影片《美国丽人》得到奥斯卡8项提名,并最终夺得5项大奖。能够得到电影界公认的最高奖项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并非易事,影片也必定有
摘要 金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从五十年代开始,其间经历了无数的版本。每个版本都不尽相同。改编产生差异是多方面的,近年来,金庸影视剧在改编中仍然存在着与原著情节相冲突、影视剧的细节处理不当等问题。  关键词 金庸 影视剧 小说 影视    央视武侠大戏《笑傲江湖》至今还在全国各地宽相播出,金庸武侠热意犹未尽。金庸先生此前曾对央视版《笑傲江湖》作了一番点评。他认为(央视版《笑傲江湖》)内容修改得比教多,
段祥云 摄 / 山西吕梁岚县王狮乡阳湾明德小学  为留守儿童教授摄影的想法缘起于三里屯的一家湘菜馆,徐松和蒋磊磊探讨出了整个摄影课的雏形,在一年多的相处后,孩子们已然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攝影观。这些来自于不同孩子的影像就如同他们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由内而外,从抽象到具象,由想象到现实,由虚构到真实,由学习到应用生活……这些影像无关器材的贵贱、无关技巧的高低、也无关荣誉和名利,这些质朴的画面全都来自孩子
摘要 约翰-济慈(1795-1821)是1 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诗人之一,其创作于1819年1月-9月的六大颂:Ode on Mel ancholy,Ode on indolence,Ode to Autumn,Ode to Psyche,Ode on a Grecian Urn和Ode to a Nightingale被公认为诗人最为成熟和重要的作品。诗歌中诗人用丰富浪漫的想象再现一幅幅
摘要 电影《赤壁》的服装设计,以历史原型为基础,兼顾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相关文字描述,在古典的基调里,灵活融入时尚元素,最终呈现于观众视野中的三国服装,在造型上具有浓郁的复古主义气息,色彩上则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特征。  关键词 《赤壁》 电影服装 设计手法 复古主义 表现主义    由吴宇森执导、叶锦添担任美术设计的电影《赤壁》(上、下),是近期备受关注的一部上下续集的杰出影片,上映以来已有多人
摘要 影片《红河》,讲述了一个有恋父情结的越南少女阿桃在中越边境的特殊境遇。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分析学理论为工具,可以更好地解读影片所讲述的美好但凄婉的人性。  关键词 恋童 恋父 红河 人性    澜沧江,流经中、缅、老挝、泰、柬和越南,在东南亚叫“湄公河”,在云南有些河段被称为“红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  影片《红河》精美的海报用“中国情人”、“异国怀缘”、“爱情浩劫”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摘要 1949-1966年间,伴随着中国人民的独立和民族的复兴,电影语境也逐渐从自主走入了政治集中的意识体制,使得电影作品更多地与时代、政治、社会和国家强大的政治意志交融于一体。在不断解放与不断纠正中,与其说一部分电影题材给国家体制和意志带来许多风暴,不如说它更充分表露了当时人民在政权独立下的对生活的强烈憧憬。十七年的电影发展为中国电影界带来了力所能及的话语权,并逐渐走入中国电影中第一个先锋时期。
【摘要】 中和贯彻于中国文化的始终,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对中国古典美学发生了深刻影响,使中国古典美学在追求和谐的同时,形成了适度包容和善于吸纳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中和 背景 特征 美学精神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也是最原初的审美状态。中和原本是节制人的行为和感情的原则,要求人们自觉避免过于激烈的感情和行为方式。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规范,中和成为人们一种自觉、主动的人生实践活动,由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女性主义理论在电影《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中所展现的对男性中心意识下父权制社会的冲击和由此带来的困境,指出女性主体身份在影片乃至当下社会中的两难;主动地拒绝与被动地退让,这使建立在,性别基础之上,以自主为旗帜的女性主义理论,滑落进主体“在场”与“缺席”的二元对立与延搁之中,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对影片中女性主体身份进行宽泛性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