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巧用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使学生对于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牢靠。在幼儿心理学课程当中采用幼儿园教学方法是推动教学实践活动的一个有效的办法。本文对巧用幼儿园心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对于幼儿园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巧用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能够为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
《幼儿心理学》虽然是一门理论学知识,但它在实践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积极有效地将这门课传授给学生们也是得到了不少讲师们的关注。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巧妙的教学方法,是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经验特点,大多数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阶段。对于这种纯理论知识更是以听课为主,缺乏自主实践和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从事实务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一、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巧用的意义
(一)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幼儿心理学》课程的积极性
如果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足够吸引学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的想要去探索这门课程,深入学科学习。比如,有的幼师学生可能会利用闲暇时间进入幼儿园观察、体验,用实践来检验幼儿心理学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有的可能会在课下收集一些幼儿教学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形成自己的理解。这将极大的促进教师的教学进度,减轻教学压力。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人认为,教师最大的成功就是让他的学生,自主自愿的投入这门学科中去。尤其是对于心理学这门课程来说,在大家的认知里,仿佛提到“心理学”就少不了神秘感,感觉这是一门很有难度,很深奥的课程,可以说在授课开始之初,大多数学生已经在心里给它下了想当然的定义。此时,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教师授课具有很大影响。
(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人际交流意义逐渐增强
巧用教学方法,意味着转变原来全程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学习策略也必然因教师授课方法的转变而改变。如,教师想要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或以游戏为载体传递幼儿心理学知识等方法,学生们就需要和周围的人进行合作,讨论问题也好,做一些游戏也好,难免精神和肢体的接触。沟通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当他们有共同目标时。这样的一节课,学生们不仅会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领悟合作的重要性与意义,通过彼此的磨合增加合作的意识。与此同时,合作是体现一个人品行的绝佳途径,学生们在这里还可以促进他们的人际交流。
(三)有效的增强了师生的互动性
前面我们已经提过,巧用教学方法,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当引导,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势必会增加交流,从而增强师生互动性。我国自古便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于是乎,学生对老师总是心存敬畏,时间久了,难免影响双方的交流。而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会逐渐对他们的老师有一个更加立体的了解,会不由自主的对老师产生亲近之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双方的互动多了,也方便教师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教学相长,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巧用策略
(一)分组探究性学习与激励法、讲授法相结合
分组探究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独步不成林,一个人的思想再如何活跃,终究难敌众人智慧的集合。通过分组探究,可以尽可能地发挥不同学生的优点,让他们通过各自观念的探讨、争辩、总结,最终形成统一意见,或不同观点的激烈交锋,但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是学生思辩能力和口才表达的有效提升。当然对于教师要讲授的内容也基本留在了脑海里。据研究表明,3-4人一组最能发挥群体效益,教师就可以据此将学生们进行分组。
激励法几乎每次使用均会产生不错的效果。无论是做任何事情,给人们一个目标,让他有追寻的动力,胜过千言万语的谆谆教导,幼儿心理学教育也不例外。激励可大可小,可以是一次讨论的排名,也可以是优秀作品展示,还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算作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尤其是期末成绩,每一个人都期望自己可以在期末的时候取得一个好成绩,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学生们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教授法作为教学的基本方法无论何时都是必不可少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的自主性和老师的教授引导需要一个合理的结合,巧用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要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的适当引导和点拨是必不可少的。
三种方法单独看来,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但若将就它们结合在一起其优势就显现了出来。我们说教学相长,教师在课堂上将这三者方法有机融合在一起,先以激励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增强理论认识。既增加了学生的热情,改变枯燥的理论讲解方式,还更好的让学生接收了老师想要让他们掌握的东西。
(二)游戏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心理学教材提到过“运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校活动中快乐的学习。”游戏对每个人都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游戏中,幼师学生情绪放松而且伴有快乐的情绪体验,这时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心理教学中运用游戏法,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减少他们对这门课压力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且幼儿教育,最终是要面向幼儿的,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就让幼师学生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和积极作用,对他们以后从事的工作个人认为是大有裨益的。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够多积累一些幼儿教育的游戏法,并把它们与心理课程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这样的心理学必定会让学生们感到趣味无穷,不再枯燥无趣。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每一种教学方法其本质都离不开启发式教学。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时代发展的不断变化,我们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期培养出综合性人才。这不是简单将课本内容传递给学生就可以做到的,否则极易出现理论与实务脱节的状况。无论是未来从事理论研究还是走向幼儿实务教学,完全孤立的理论是行不通的。在幼儿心理学课程中巧用教学方法所产生的作用不仅是学習效率的提高,更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值得每一位幼儿心理学教育者加以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1]胥平.谈《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应该处理的几个问题[J].考试周刊,2016(63):165.
[2]李康耀,幼儿教育理论学科教学法举隅[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12月
[3]姚婷.“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17(34):134~ 135.
关键词: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
《幼儿心理学》虽然是一门理论学知识,但它在实践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积极有效地将这门课传授给学生们也是得到了不少讲师们的关注。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巧妙的教学方法,是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经验特点,大多数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阶段。对于这种纯理论知识更是以听课为主,缺乏自主实践和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从事实务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一、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巧用的意义
(一)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幼儿心理学》课程的积极性
如果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足够吸引学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的想要去探索这门课程,深入学科学习。比如,有的幼师学生可能会利用闲暇时间进入幼儿园观察、体验,用实践来检验幼儿心理学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有的可能会在课下收集一些幼儿教学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形成自己的理解。这将极大的促进教师的教学进度,减轻教学压力。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人认为,教师最大的成功就是让他的学生,自主自愿的投入这门学科中去。尤其是对于心理学这门课程来说,在大家的认知里,仿佛提到“心理学”就少不了神秘感,感觉这是一门很有难度,很深奥的课程,可以说在授课开始之初,大多数学生已经在心里给它下了想当然的定义。此时,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教师授课具有很大影响。
(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人际交流意义逐渐增强
巧用教学方法,意味着转变原来全程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学习策略也必然因教师授课方法的转变而改变。如,教师想要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或以游戏为载体传递幼儿心理学知识等方法,学生们就需要和周围的人进行合作,讨论问题也好,做一些游戏也好,难免精神和肢体的接触。沟通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当他们有共同目标时。这样的一节课,学生们不仅会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领悟合作的重要性与意义,通过彼此的磨合增加合作的意识。与此同时,合作是体现一个人品行的绝佳途径,学生们在这里还可以促进他们的人际交流。
(三)有效的增强了师生的互动性
前面我们已经提过,巧用教学方法,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当引导,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势必会增加交流,从而增强师生互动性。我国自古便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于是乎,学生对老师总是心存敬畏,时间久了,难免影响双方的交流。而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会逐渐对他们的老师有一个更加立体的了解,会不由自主的对老师产生亲近之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双方的互动多了,也方便教师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教学相长,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巧用策略
(一)分组探究性学习与激励法、讲授法相结合
分组探究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独步不成林,一个人的思想再如何活跃,终究难敌众人智慧的集合。通过分组探究,可以尽可能地发挥不同学生的优点,让他们通过各自观念的探讨、争辩、总结,最终形成统一意见,或不同观点的激烈交锋,但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是学生思辩能力和口才表达的有效提升。当然对于教师要讲授的内容也基本留在了脑海里。据研究表明,3-4人一组最能发挥群体效益,教师就可以据此将学生们进行分组。
激励法几乎每次使用均会产生不错的效果。无论是做任何事情,给人们一个目标,让他有追寻的动力,胜过千言万语的谆谆教导,幼儿心理学教育也不例外。激励可大可小,可以是一次讨论的排名,也可以是优秀作品展示,还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算作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尤其是期末成绩,每一个人都期望自己可以在期末的时候取得一个好成绩,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学生们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教授法作为教学的基本方法无论何时都是必不可少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的自主性和老师的教授引导需要一个合理的结合,巧用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要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的适当引导和点拨是必不可少的。
三种方法单独看来,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但若将就它们结合在一起其优势就显现了出来。我们说教学相长,教师在课堂上将这三者方法有机融合在一起,先以激励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增强理论认识。既增加了学生的热情,改变枯燥的理论讲解方式,还更好的让学生接收了老师想要让他们掌握的东西。
(二)游戏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心理学教材提到过“运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校活动中快乐的学习。”游戏对每个人都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游戏中,幼师学生情绪放松而且伴有快乐的情绪体验,这时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心理教学中运用游戏法,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减少他们对这门课压力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且幼儿教育,最终是要面向幼儿的,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就让幼师学生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和积极作用,对他们以后从事的工作个人认为是大有裨益的。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够多积累一些幼儿教育的游戏法,并把它们与心理课程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这样的心理学必定会让学生们感到趣味无穷,不再枯燥无趣。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每一种教学方法其本质都离不开启发式教学。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时代发展的不断变化,我们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期培养出综合性人才。这不是简单将课本内容传递给学生就可以做到的,否则极易出现理论与实务脱节的状况。无论是未来从事理论研究还是走向幼儿实务教学,完全孤立的理论是行不通的。在幼儿心理学课程中巧用教学方法所产生的作用不仅是学習效率的提高,更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值得每一位幼儿心理学教育者加以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1]胥平.谈《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应该处理的几个问题[J].考试周刊,2016(63):165.
[2]李康耀,幼儿教育理论学科教学法举隅[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12月
[3]姚婷.“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17(34):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