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给排水发展趋势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设计施工时要运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管理上应该开源与节流并进,兼顾舒适与安全,实行给水排水整合管理,以适应整个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以人为本 节水开源整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给排水是给水排水工程的分支,也是建筑安装的一个分支。它也是随着建筑业发展而兴起的一门应用科学,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建筑给排水在完成其本身固有的基本功能上还要在给排水原有的基础间进行拓展。
  我国建筑给排水从1949 年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房屋卫生技术设备阶段即初创阶段,标志是我国开始设置给排水专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紧接着室内给排水阶段即反思阶段从1964 年到 1986 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被审批通过。我国通过了工程实践,对以往机械搬用国外经验造成的失误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反思,从而形成和确立了有我国特色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体系。现阶段是建筑给排水阶段即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专业队伍上已具备有积累一定经验并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安装、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上积累了以往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并在专业技术上有了明显的突破和进展;组织上成立了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学会给排水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
  
  设计与施工以人为本
  建筑给排水作为现代工业或民用建筑中的一部分,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与施工理念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自动抄水表系统和卫生间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是这一问题的突出体现。
  在这个阶段,专业队伍上已具备有积累一定经验并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安装、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上积累了以往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并在专业技术上有了明显的突破和进展;组织上成立了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学会给排水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
  另一个问题是卫生间、厨房的排水问题。传统做法是将用水器具的排水管敷设在下层房间。随着住宅的商品化,这种传统的敷设方式己愈来愈明显地与“以人为本”的住宅理念相悖。其最大的问题是排水管道渗漏或堵塞检修时,会给下层住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起邻里纠纷。因此探讨各种排水管道敷设方式是目前厨房、卫生间设计与施工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考量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标准。
  节水开源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料显示,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水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节约用水成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所以,如何在充分满足建筑物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节约水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仍而,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游泳池、淋浴房、按摩浴等用水比例将有所增加,家庭绿化、环境绿化用水也有显著提高,可以预见,21 世纪人类用水总量必将有大幅提高,因此,光靠“节水”这一个环节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开源”是解决水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从目前情况来看,开源最有效的手段当属建筑中水回用和雨水的循环利用。
   (一)、节水
  1 增强公民节水意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树立水资源的科学发展利用的观念,清醒地认识到水资源的发展现状,只有先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才能更好的节水。树立居民的节水意识,贯彻到行动中。我们应树立水是一种宝贵资源的观念,节约用水即是节省资源。
  2 研制节水设备。节水型便器冲洗设备。家庭生活中,便器冲洗水量占全天用水量的 30%—40%,因而,研制推广节水型便器冲洗设备意义重大。
  节水型水龙头。普通水龙头结构落后、质量差、易坏易漏,浪费水量。有关部门应严把质量关,防止粗制滥造的水龙头进入市场,同时应重视研制推广高质量的新型节水龙头。
  节水型淋浴设施。公共浴室淋浴采用双管供应,因不易调节,增加了无用耗水时间,而采用单管恒温供水,一般可节水 10%—15%;若采用踏板阀,做到人离水停,一般可节水 15%—20%。
  小型洗衣机的开发推广,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收到了节水的效果。全自动洗衣机的耗水量较大,应从节水方面考虑研制新产品,用水指标应是衡量洗衣机性能的重要参数。
  通过研制节水设备,在生活中轻轻松松节水。
   (二)、开源
  1,、建筑中水回用
  中水是指建筑中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用于生活、市政等杂用水。我国建筑排水中生活废水所占比例住宅为 69%,宾馆饭店为 87%,办公楼为 40%,如果将这一部分废水收集、处理后代替自来水用做冲厕、绿化浇灌、冲洗车辆等,则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的水资源。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按其机理可分为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和物化生化组合法等。但通常需要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同时运用,因为某种单一方法不能够彻底进行净化。物理化学法通常是指由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组成的废水处理系统,或指包括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单项处理方法,如浮选、吹脱、结晶、吸附、萃取、电解、电渗析、
  离子交换、反渗透等;生物化学法(简称生化法)利用自然界存生的各种细菌微生物,将废水中有机物分解转化成无害物质,使废水得以净化。生物化学法可以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氧化塔、土地处理系统、厌氧生物处理法等方法。
   2、雨水的循环利用
  在地球上现有的淡水资源显得越来越短缺的今天,人类必将把目光瞄准雨水这巨大的财富,现在许多国家都开展了雨水利用的研究,例如芝加哥市兴建了覆盖城市一半地区的雨水利用——地下蓄水系统,冲洗马路和清洗车辆的用水,已基本由回收的雨水来承担。在丹麦,许多地区的含水层一度被过度开采,为此,丹麦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全面推行从屋顶收集雨水,将之泵进贮水池进行储存,过滤后用于冲洗厕所和洗涤衣服。而我国在雨水利用方面,相对落后,但我国一些严重干旱缺水的地区,如甘肃、宁夏、内蒙古,近年来正在全面推广“集雨窖工程”,除了利用低洼地积蓄雨水外,还要把所有降在屋面、大棚的雨水都汇流到人工建筑的大小地窖之中,用以浇灌庄稼、喂养牲畜,甚至供人们自己生活、饮水之用。
   (三)、舒适与安全并重
  建筑给排水不仅需要给建筑物内的居住者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还要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这是建筑给排水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热水供应是舒适的前提条件,而建筑消防给水则是安全的基本保障。
  建筑热水供应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热水供应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出现。热水用户急剧增加热水供应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住宅用户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热水供应增加得比较快而集中热水供应发展相对慢。住宅热水供应所采用的能源大多是电能、燃气、太阳能等。这种局面不利于节能和环保。
  未来的建筑热水供应在热源上将由电或太阳能取代传统的煤、燃油和燃气,由于热源改变,热水供应系统将由集中热水供应逐步过渡到分散的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同时配以终端快速高效和微型化的加热器,将出现无锅炉、无贮热设备和无热水循环系统的热水供应系统。与此同时,与建筑热水供应系统配套的新品种、新功能的卫生设备将推出,卫生设备操纵也趋微电子化、智能化。
  2、建筑消防给水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火灾事故和特大火灾事故频繁发生,火灾损失也呈现上升趋势。大型或在频繁发生的原因不仅与消防对象有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与消防措施有关。在建筑消防方面,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将会完全取代消火栓,成为将来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固定灭火设备,它具有自动探测、报警和灭火的功能。它的特点是安全可靠,控火灭火成功率高,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廉,使用期长,使用范围广泛。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是由闭式喷头,湿式报警阀,水力警铃,延迟器,供水管网等部件组成。还可以装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与报警控制器等装置,系统便能发出电报警信号和启动消防泵,使其功能更加完善。
  、给水排水整合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法规不健全,人们没有从战略的的高度来认识水资源管理体制问题,从而导致水管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形成给水的不管排水,排水的不管治污,治污的不管回用的混乱局面。
  1998 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第一部《水法》,這部法规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给排水事业开始走上了法制建设的轨道,这对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水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现行《水法》中规定的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突出弊端是导致供水与排水分而管之,没有形成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城市给水和排水管理资源无法共享。
  加强水法制建设,实行给水与排水的整合管理已成为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趋势与当务之急。近几年来,一些城市先后成立了水务局,城市的水源、供水、排水、污水处理、污水再生利用、城市节水等,统一由水务局进行管理。这样,把城市的给水与排水整合为一体,由一个部门进行专业化、一体化管理,既有利于环境的综合治理,又有利于水成本的降低。
  参考文献
  [1] 李鹤. 21 世纪的建筑给排水.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No.17
  [2] 于春红,李景帅. 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的一些新措施 .建筑设计管理,2007 No.4
  [3] 苏凯兵.浅谈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措施[J].给水排水,2010.
  [4] 翟洪生.建筑排水发展现状及前景[J].科学大众,2008.6.
其他文献
【摘要】防水混凝土具有的特有优点被火力发电厂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其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防水混凝土具有承重、围护和抗渗的功能,还能够满足耐冻和耐侵蚀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其施工技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二、影响混凝土防水的主要因素分析  混凝土防水性能的优劣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钻孔灌注桩基础及其后压浆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后压浆技术的加固机理,阐述了后压浆施工技术的施工流程、要点,探讨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最后以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后压浆对桩的承载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高层建筑,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高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投资,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一大难题,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社会生产水平相适应,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力度,提高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素质,才能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走上国际化的道路.针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指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并分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进行了探讨,以实
【摘 要】排江口工程的高位井地处钱塘江陈汶港海宁丁桥段江边,该段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且与江水相通,顶管标高位于易形成地下横向流动的深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中,极易导致周围江堤地面塌陷,为此采用高压旋喷桩使沉井周围形成封闭的止水帷幕结构,有效地解决了沉井下沉及顶管施工过程导致周围地面及大堤的沉降问题。  【关键词】 高压旋喷桩 沉井顶管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
摘要:水利工程在人类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在我国事业飞速发展中也起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方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体制方面的问题   很多企业的制度,机制和管理都是采用旧的模式,缺乏创新。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摘要】主板是电脑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一部分。了解电脑主板的常见故障和维护方法,在电脑主板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修复,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电脑主板;故障分析;维护  中图分类号:TN949.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文章简述了电脑主板常见故障的类型及排除方法,并通过分析,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电脑主板维修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了强调。  二、电脑
关键词:无梁楼板 设计方法 计算板带弯矩 系数取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内容摘要:  当前无梁楼板设计中,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中提出的经验系数法来计算板带弯矩,但是地下车库的无梁楼板设计应用与规范设定条件出入较大,如果机械照搬《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中的设计、计算方法,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在此,结合目前无梁楼板地下车库施工工艺及相关资
摘要:通过推动各级政府部门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阐述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积极意义,网格化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在实践工作探讨如何抓好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切实做到全面排查,确保消防安全。  关键词:消防;网格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2010年,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良好
摘 要:建筑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能否达到国家规范和业主的要求,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和成本控制,因此,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我们只有加强质量管理,才能实现向管理要效益,向质量要效益。  关键词: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
【摘要】人事劳资管理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阐述了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中存在的人才引进、用人机制、考核奖惩、人才流失等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的对策,为建立新型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事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