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或者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框架结构的质量出现问题,从而对整个建筑建筑结构的质量带来影响。本文通过对导致框架结构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处理方法,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问题;控制
一、节点处梁瑞部钢筋过密
在对框剪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按照工程的要求进行施工,对框架结构节点处梁端的钢筋进行适当的处理。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对框架结构节点处理不当,使得框架结构节点出端部钢筋过密,这不仅加大了工程施工难度,还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其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钢筋之间的间距过小,使得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抗拉强度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
2、节点处梁端的钢筋过密,加大了混凝土振捣的难度,使得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下降,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在工程施工前,设计人员要对建筑结构的梁断面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以确保梁柱上部的钢筋之间的间距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从而避免钢筋之间的间距过密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
2在对梁架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一般不用在混凝土结构上设置负弯起钢筋,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工程施工的成本,还能减少阶段和梁端的钢筋数量,避免钢筋之间的间距过小,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3在对钢筋绑扎时,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施工的要求,对结构的主筋进行确定,并且通过箍筋对其主筋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在通过主筋的位置对多个支筋进行合理的安设,从而使得钢筋之间的间距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
二、受力钢筋接头处理不当
在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如果对受力钢筋接头处理不当的话,将会导致受力钢筋的接头处被拉开,致使框架结构的构件发生断裂,有时甚至会出现框架结构失稳的情况,从而影响建筑结构质量,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应该采取以下几种预防措施:
1、在对钢筋接头进行处理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
2、对受力构件中的接头处,采用焊接的方法对其进行加固,避免在受力过程长出现位移,影响整个框架结构的质量。
3 施工人员在对钢筋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工程施工的标准进行选取,从而对钢筋的质量和尺寸进行严格的检查,在检查无误以后,在投入到工程施工当中。
4、在对于有抗震要求的建筑结构施工中,施工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标准,对钢筋的接头连接的方法进行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施工人员都是采用焊接接头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处理,提高建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5、在工程施工中,对钢筋接头位置的控制也很重要。因此在钢筋接头设置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对钢筋接头进行连接,所采用钢筋的直径不能小于10mm,而且不能处于建筑结构构件的最大弯曲处;第二,不宜将钢筋接头设置在钢筋密集的范围当中;第三,尽量将同一构件中存在的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交错设置。
三、楼板实际厚度大于设计厚度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未考虑各种钢筋和预埋件、管道之间的交叉关系,造成楼板实际厚度大于设计厚度,产生下列病害:
1 不必要的加厚楼板,造成材料浪费;
2 楼板超厚,结构的实际荷载超过设计荷载,对结构的地基等方面造成隐患;
3 提高楼面标高,造成上部构件的尺寸或位置偏差,工业建筑造成设备安装困难。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 设计图纸中应重视构件的断面设计,根据构件的设计断面和各类钢筋的交叉关系确定钢筋的正确位置,并在图纸中予以注明;
2 设计单位各专业应注意配合处理好预埋管道与钢筋的关系;
3 浇筑混凝土前应认真核查模板标高与平整度,设置楼板上手标志,使混凝土浇筑有正确的依据。
四、梁、柱和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致的现浇框架结构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现浇框架结构中,因结构设计的要求,梁柱和板的混凝土常采取不同的强度等级。从构件的结构重要性和受力特征来看,这样处理是比较合理的。但从实际情况看,往往是弊多利少,容易出现下列问题:
1 一个浇筑平面内出现三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增加了施工难度,延长了施工工期,而且很可能由于管理不善,常会出现低强度低等级的板浇筑了高强度的混凝土,而高强度等级的梁或节点处浇筑了低强度的混凝土,造成质量隐患;
2 经常会造成一块楼板上四周设置施工缝、梁端部设置施工缝等不正确的施工工艺,处理不当,不但增加施工难度,而且造成质量隐患。
可采取下列预控措施:
3 结构设计时最好采用统一的强度等级,以简化施工工艺,并保证施工质量,但要多用一些施工材料;
五、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值误区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是保护钢筋不发生锈蚀,并保证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所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由于规定的不明确或设计、施工人员的不重视,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 梁或柱中,只注意到主筋的保护层厚度,而忽略了箍筋的保护层厚度,造成箍筋外露或保护层厚度不足。
2 主次梁交叉处,主梁、次梁和板的钢筋关系处理的不明确,造成板负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或构件有效截面高度损失,直接影响到构件的安全性。
3 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柱子因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根据规范要求,应采取不同的保护层厚度。设计人员常忽略这一差别,不进行专门处理,施工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都按正常环境条件处理,造成地下部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二是地下部分按基础的环境条件处理,地上部分按正常环境处理,由于地下部分的保护层比地上部分的保护层厚度大,结果造成钢筋出地面后外撑,地下部分柱子的有效截面高度减小,形成安全隐患。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 正確处理构件内各类钢筋的相互关系,接钢筋的正确位置确定构件内钢筋的保护层及构件有效截面高度,并进行构件的截面设计。
2 正确区分同一构件所处的环境条件,区分对待不同环境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地下部分的柱子可将其断面加大,满足其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同时保证柱子钢筋上下位置的一致性,满足钢筋受力要求。
六、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得建筑框架结构的质量不符合工程施工的标准。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按照工程施工的要求和国家相关的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完毕以后对其质量进行复查,以确保其建筑框架结构的质量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侯锡军.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J]. 价值工程. 2011(03)
[2] 袁顺贵.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J]. 科技信息. 2011(02)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问题;控制
一、节点处梁瑞部钢筋过密
在对框剪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按照工程的要求进行施工,对框架结构节点处梁端的钢筋进行适当的处理。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对框架结构节点处理不当,使得框架结构节点出端部钢筋过密,这不仅加大了工程施工难度,还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其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钢筋之间的间距过小,使得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抗拉强度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
2、节点处梁端的钢筋过密,加大了混凝土振捣的难度,使得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下降,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在工程施工前,设计人员要对建筑结构的梁断面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以确保梁柱上部的钢筋之间的间距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从而避免钢筋之间的间距过密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
2在对梁架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一般不用在混凝土结构上设置负弯起钢筋,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工程施工的成本,还能减少阶段和梁端的钢筋数量,避免钢筋之间的间距过小,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3在对钢筋绑扎时,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施工的要求,对结构的主筋进行确定,并且通过箍筋对其主筋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在通过主筋的位置对多个支筋进行合理的安设,从而使得钢筋之间的间距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
二、受力钢筋接头处理不当
在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如果对受力钢筋接头处理不当的话,将会导致受力钢筋的接头处被拉开,致使框架结构的构件发生断裂,有时甚至会出现框架结构失稳的情况,从而影响建筑结构质量,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应该采取以下几种预防措施:
1、在对钢筋接头进行处理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
2、对受力构件中的接头处,采用焊接的方法对其进行加固,避免在受力过程长出现位移,影响整个框架结构的质量。
3 施工人员在对钢筋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工程施工的标准进行选取,从而对钢筋的质量和尺寸进行严格的检查,在检查无误以后,在投入到工程施工当中。
4、在对于有抗震要求的建筑结构施工中,施工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标准,对钢筋的接头连接的方法进行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施工人员都是采用焊接接头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处理,提高建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5、在工程施工中,对钢筋接头位置的控制也很重要。因此在钢筋接头设置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对钢筋接头进行连接,所采用钢筋的直径不能小于10mm,而且不能处于建筑结构构件的最大弯曲处;第二,不宜将钢筋接头设置在钢筋密集的范围当中;第三,尽量将同一构件中存在的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交错设置。
三、楼板实际厚度大于设计厚度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未考虑各种钢筋和预埋件、管道之间的交叉关系,造成楼板实际厚度大于设计厚度,产生下列病害:
1 不必要的加厚楼板,造成材料浪费;
2 楼板超厚,结构的实际荷载超过设计荷载,对结构的地基等方面造成隐患;
3 提高楼面标高,造成上部构件的尺寸或位置偏差,工业建筑造成设备安装困难。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 设计图纸中应重视构件的断面设计,根据构件的设计断面和各类钢筋的交叉关系确定钢筋的正确位置,并在图纸中予以注明;
2 设计单位各专业应注意配合处理好预埋管道与钢筋的关系;
3 浇筑混凝土前应认真核查模板标高与平整度,设置楼板上手标志,使混凝土浇筑有正确的依据。
四、梁、柱和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致的现浇框架结构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现浇框架结构中,因结构设计的要求,梁柱和板的混凝土常采取不同的强度等级。从构件的结构重要性和受力特征来看,这样处理是比较合理的。但从实际情况看,往往是弊多利少,容易出现下列问题:
1 一个浇筑平面内出现三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增加了施工难度,延长了施工工期,而且很可能由于管理不善,常会出现低强度低等级的板浇筑了高强度的混凝土,而高强度等级的梁或节点处浇筑了低强度的混凝土,造成质量隐患;
2 经常会造成一块楼板上四周设置施工缝、梁端部设置施工缝等不正确的施工工艺,处理不当,不但增加施工难度,而且造成质量隐患。
可采取下列预控措施:
3 结构设计时最好采用统一的强度等级,以简化施工工艺,并保证施工质量,但要多用一些施工材料;
五、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值误区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是保护钢筋不发生锈蚀,并保证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所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由于规定的不明确或设计、施工人员的不重视,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 梁或柱中,只注意到主筋的保护层厚度,而忽略了箍筋的保护层厚度,造成箍筋外露或保护层厚度不足。
2 主次梁交叉处,主梁、次梁和板的钢筋关系处理的不明确,造成板负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或构件有效截面高度损失,直接影响到构件的安全性。
3 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柱子因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根据规范要求,应采取不同的保护层厚度。设计人员常忽略这一差别,不进行专门处理,施工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都按正常环境条件处理,造成地下部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二是地下部分按基础的环境条件处理,地上部分按正常环境处理,由于地下部分的保护层比地上部分的保护层厚度大,结果造成钢筋出地面后外撑,地下部分柱子的有效截面高度减小,形成安全隐患。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 正確处理构件内各类钢筋的相互关系,接钢筋的正确位置确定构件内钢筋的保护层及构件有效截面高度,并进行构件的截面设计。
2 正确区分同一构件所处的环境条件,区分对待不同环境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地下部分的柱子可将其断面加大,满足其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同时保证柱子钢筋上下位置的一致性,满足钢筋受力要求。
六、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得建筑框架结构的质量不符合工程施工的标准。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按照工程施工的要求和国家相关的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完毕以后对其质量进行复查,以确保其建筑框架结构的质量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侯锡军.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J]. 价值工程. 2011(03)
[2] 袁顺贵.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J]. 科技信息.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