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纸笔”就是游离于“动笔、书写”之外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不仅适合于小学阶段或低年级的教学与评价,同样可以灵动地应用于中学阶段的课程活动之中。就语文学科来说,积极有效地开展“非纸笔”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实现“简约化”课堂教学,把更多的课堂宝贵时间落实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读”方面,而且有利于促进他们在课外环节更加自觉地进行自主“笔写”学习。与“非言语行为”一样,“非纸笔”教学并不排斥“动笔、书写”,两者共同支撑、相互促进。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一些简要性阐述。
一、把“非纸笔”形式应用于课堂最初环节
就班级群体学生来说,要想从根本上赢得语言积累的活力和效果,笔者往往在课堂教学的前三五分钟时间,开辟“语文生活信息大家谈”专栏,内容涉及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耳闻目睹、课外阅读、学习感悟等方方面面,包罗万象、无所不谈。
每次课堂教学之前,笔者让全班学生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开展各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活动。不仅逐步强化全体学生“听、说、读”训练的意识和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大家课前收集信息的兴趣和热情,更加有利于不断放大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活动效应,从而为不断地拓展学习视野、实现语文滚动积累创设条件。
二、把“非纸笔”形式应用于课堂导入环节
在课堂教学环节,笔者往往根据上述“大家谈”专栏,从动态化巡视中注意捕捉有关信息,或者注重引导学生把话题集中到某一方面,然后借助喜闻乐见的话题现象,自然而又成功地完成课堂教学导入。
比如有一次,某个学生因病出院第一天来上课,在课前交流中谈到了一些住院情况。笔者在关心病况后问他有没有注意到医院广场上的一座塑像,许多人知道那是加拿大的“白求恩”。笔者继续提问:“为什么要把一个外国人塑像放在我们国家的医院内呢?”學生们不知其所以然。“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毛泽东撰写的《纪念白求恩》这一篇悼文……”课堂导入水到渠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期待心理。
三、把“非纸笔”形式应用于课堂主体环节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不仅是“工具性教学”的重要形式,而且是“人文性教育”的主要阵地。只要引导学生做好并做足课前预习这一“诗外工夫”,把教学“窗口”实现有效“前移”,我们就能在课堂教学这一主体环节活动中,善于做一个“坐在旁边鼓掌”的人,把更大更多的自主时空让给学生这一学习主体。
以《孔乙己》第二教时为例。在课堂教学前期,师生首先共同梳理了几个问题,如“文章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刻画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文中还有哪些不应忽视的人物形象?分别有什么作用?”“孔乙己最终是‘死’是‘活’?文末为何会有‘大约’与‘的确’这个矛盾之说?”等。然后让各个学习小组自主选择一两个问题,开展相互之间的讨论。这一期间,教师本着“愤启悱发”的原则,给予必要性地启发与点拨。最后,在集体范围内开展师生之间的交流、总结与提炼。整个课堂氛围既热烈又生动。
四、把“非纸笔”形式应用于课堂收尾环节
“编筐编篓,贵在收口。”课堂教学收尾,既是对课时教学的总结与提炼,又是对课后拓展延伸的有效主导,更是对下一课堂教学的衔接与促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学收尾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一般情况下,往往在教师的有效主导下,师生共同把握教学总结并完成收尾任务。
以《孔乙己》教学为例。对于上述“孔乙己是‘死’是‘活’?文末为何会有‘大约’与‘的确’矛盾之说?”这类问题,学生往往在课堂活动中难以寻得合理化结论。有鉴于此,笔者在总结环节稍加点拨:“孔乙己是封建制度下的形象代表。无论是死是活,能够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吗?课后,我们应从作者创作这一讽刺小说的根本目的进行思维和讨论。可把想法写在纸上,下节课进行讨论与交流……”
五、把“非纸笔”形式应用于课堂评价环节
对学生及其课堂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这既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种过程性措施。在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在“非纸笔”形式上开展因学而异、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活动,有利于从潜移默化中攫取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
比如,把传统的“教师评学”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进行渗透并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的“结论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学习态度评价”相互渗透并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的“个体性评价”与“群体(如多人学习小组)性评价”相互渗透并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的“纸笔性评价”与“非纸笔评价”相互渗透并有机结合起来……让“激励性、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总之,把“非纸笔”形式灵动应用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应与时俱进、善于创新,为促进教学改革不断地注入新鲜活力。
一、把“非纸笔”形式应用于课堂最初环节
就班级群体学生来说,要想从根本上赢得语言积累的活力和效果,笔者往往在课堂教学的前三五分钟时间,开辟“语文生活信息大家谈”专栏,内容涉及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耳闻目睹、课外阅读、学习感悟等方方面面,包罗万象、无所不谈。
每次课堂教学之前,笔者让全班学生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开展各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活动。不仅逐步强化全体学生“听、说、读”训练的意识和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大家课前收集信息的兴趣和热情,更加有利于不断放大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活动效应,从而为不断地拓展学习视野、实现语文滚动积累创设条件。
二、把“非纸笔”形式应用于课堂导入环节
在课堂教学环节,笔者往往根据上述“大家谈”专栏,从动态化巡视中注意捕捉有关信息,或者注重引导学生把话题集中到某一方面,然后借助喜闻乐见的话题现象,自然而又成功地完成课堂教学导入。
比如有一次,某个学生因病出院第一天来上课,在课前交流中谈到了一些住院情况。笔者在关心病况后问他有没有注意到医院广场上的一座塑像,许多人知道那是加拿大的“白求恩”。笔者继续提问:“为什么要把一个外国人塑像放在我们国家的医院内呢?”學生们不知其所以然。“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毛泽东撰写的《纪念白求恩》这一篇悼文……”课堂导入水到渠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期待心理。
三、把“非纸笔”形式应用于课堂主体环节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不仅是“工具性教学”的重要形式,而且是“人文性教育”的主要阵地。只要引导学生做好并做足课前预习这一“诗外工夫”,把教学“窗口”实现有效“前移”,我们就能在课堂教学这一主体环节活动中,善于做一个“坐在旁边鼓掌”的人,把更大更多的自主时空让给学生这一学习主体。
以《孔乙己》第二教时为例。在课堂教学前期,师生首先共同梳理了几个问题,如“文章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刻画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文中还有哪些不应忽视的人物形象?分别有什么作用?”“孔乙己最终是‘死’是‘活’?文末为何会有‘大约’与‘的确’这个矛盾之说?”等。然后让各个学习小组自主选择一两个问题,开展相互之间的讨论。这一期间,教师本着“愤启悱发”的原则,给予必要性地启发与点拨。最后,在集体范围内开展师生之间的交流、总结与提炼。整个课堂氛围既热烈又生动。
四、把“非纸笔”形式应用于课堂收尾环节
“编筐编篓,贵在收口。”课堂教学收尾,既是对课时教学的总结与提炼,又是对课后拓展延伸的有效主导,更是对下一课堂教学的衔接与促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学收尾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一般情况下,往往在教师的有效主导下,师生共同把握教学总结并完成收尾任务。
以《孔乙己》教学为例。对于上述“孔乙己是‘死’是‘活’?文末为何会有‘大约’与‘的确’矛盾之说?”这类问题,学生往往在课堂活动中难以寻得合理化结论。有鉴于此,笔者在总结环节稍加点拨:“孔乙己是封建制度下的形象代表。无论是死是活,能够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吗?课后,我们应从作者创作这一讽刺小说的根本目的进行思维和讨论。可把想法写在纸上,下节课进行讨论与交流……”
五、把“非纸笔”形式应用于课堂评价环节
对学生及其课堂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这既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种过程性措施。在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在“非纸笔”形式上开展因学而异、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活动,有利于从潜移默化中攫取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
比如,把传统的“教师评学”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进行渗透并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的“结论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学习态度评价”相互渗透并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的“个体性评价”与“群体(如多人学习小组)性评价”相互渗透并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的“纸笔性评价”与“非纸笔评价”相互渗透并有机结合起来……让“激励性、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总之,把“非纸笔”形式灵动应用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应与时俱进、善于创新,为促进教学改革不断地注入新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