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歌唱活动中图谱的运用

来源 :开心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X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缺乏书面阅读能力,对于歌词的记忆及理解能力较弱,教师经常运用图谱法进行辅助性教学,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记忆歌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执教者盲目地设计使用图谱,如未根据歌曲的内容及特点、曲风等进行设计,出示图谱时机不宜,使图谱的运用适得其反,有的甚至成了画蛇添足,从而影响了幼儿对歌曲的有效理解与表现。那么,在歌唱教学活动中怎样有效地运用并设计图谱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歌唱活动《修鞋匠》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谨慎运用图谱,增强幼儿对歌词的记忆能力
  幼儿园歌曲的种类十分繁多,从歌词内容上分有叙事式如《迷路的小花鸭》《小蚂蚁避雨》等;有答问式的如《你看我像什么?》《数数歌》等;有绕口令式的如《数一数》;有猜谜式的如《不倒翁》《动物猜谜歌》;有游戏式的如《小老鼠打电话》《青蛙捉迷藏》《剪拳布》等。但并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适合使用图谱。如小班的《不倒翁》“说你呆,你不呆,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说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这首歌曲旋律十分的活泼,歌词具体形象,词汇朗朗上口,但是如果以图谱的形式组织反而显得更为抽象,因此此类歌曲使用实物或猜谜的形式组织教学较为合理。另外如歌曲《泡泡不见了》《猫捉老鼠》《小老鼠上灯台》等游戏性较强的歌曲,直接用边游戏边唱的形式组织效果较好。而歌曲《修鞋匠》是一首西洋曲风的歌曲,旋律欢快活泼,歌词的叙事性较强,比较完整,具有较强的画面感。“泰迪看到一个修鞋匠,手里拿着锤子‘叮叮梆’。你来,听一听……‘叮叮叮梆梆’‘叮叮叮梆梆’,咦!鞋子修好了,它修的鞋子真叫棒!”这样的歌词配合使用形象的图谱进行辅助性的教学,不仅让孩子完整地根据事件发展顺序有效地记忆了歌词,还较大地激发了幼儿表演的欲望。此类歌曲还有如《三只猴子》《粉刷匠》《脚丫》《买菜》《小猪睡觉》等。
  二、科学设计图谱,提高幼儿对歌曲的理解能力
  歌唱活动中教师如过于注重形式上的图画,则忽视了歌曲的内容、旋律、节奏等进行因素。因此在设计图谱时,不仅要考虑到图画的视觉美,还要注意结合歌曲本身的内容与特点、曲风等科学设计图谱,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
  例如在第一次设计《修鞋匠》图谱时,我根据每个小节设计一张单一的图谱进行展示,最后出现了“满眼尽是画”的视觉负重感,听者看得眼花缭乱。经过二、三次课研进行调整,图片从原来零散的24幅精减到10幅,画面也进行了整合,不再以单一的个体形象出现,设计成了主题式的连环画形式。由于每张图片简单地概括了歌词内容,不仅帮助幼儿记忆歌词,还激发了幼儿对后续事件进行积极的联想,如“咦!鞋子修好了。他修的鞋子真正叫棒!”此外,在这首歌曲有两小节留白部分是说词(1.“你来,仔细听一听……”2.“咦,鞋子修好了!”)。为了引起幼儿注意,让其区分到说与唱的不同,在图谱设计时特意以两张白纸代替,教师第一次范唱后提问: “这两个小节有什么不一样?刚才是怎么唱的?”“请把这部分的歌词画出来?”从而引导幼儿回忆这两小节的说词并进行自创作画面。这样不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让幼儿掌握歌与画结合的技能,在活动中许多孩子对这个环节特别感兴趣。虽然有的孩子只是画了一个耳朵、一双鞋子或是一个大挴指,但每个形象都是幼儿内心对歌曲最真实的理解与表现。而这种让幼儿自画的形式在许多歌曲中也可加以运用,如一问一答式的歌曲《小雨点跳舞》《大野狼》等。在这首歌曲中,另一个特点是将十六分音符的知识点也设计在图谱之中,在歌曲的第一句中有两个小节出现了十六分音符的唱法,因此在设计时就将其标志性符号“=”画在图谱之中,以“火车轨道”形象地引导幼儿感受较快的演唱速度。设计图谱时还要注意的是画面要重点突出,形象具体简单,不要过于烦琐杂乱,否则无法让幼儿将注意力集中于主体画面上,干扰了歌词记忆。
  三、适时出示图谱,保证幼儿完整地感受歌曲
  图谱在组织歌唱活动中出示的时机较为灵活,有时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讲述故事内容从而提炼歌词;有时教师边唱边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记忆歌词;有时范唱一次后提问,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谱;还有的创编类歌曲只将幼儿创编部分的歌词图谱进行展示即可。何时使用图谱主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而定,这样不仅能有效记忆歌词,同时也让教师准确把握歌曲的重难点,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行突破。在《修鞋匠》歌唱活动中,由于教学对象的个性及能力的不同,在图谱出示的时机与方式上我也作了灵活的调整。第一次施教的对象是演唱水平及阅读感知能力较好的幼儿,因此以图谱“修鞋匠”入手提问引导幼儿阐述其工作性质(作用、工具、工作情境等),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将歌词一一引出。这样不仅锻炼了幼儿语言表达概括能力,同时还拓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二次教研时,幼儿演唱水平较弱,我就边讲故事边出示图谱,或以有节奏的儿歌诵读形式逐一展示,使孩子对歌词记忆十分深刻,而且对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技能也掌握较好。这样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体现教学手段因材施教的灵活性。
  四、巧妙摆放图谱,加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歌唱活动中图谱按歌词的先后进行有序摆放,在摆放时一定要巧妙摆放图谱从而辅助教学,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地突破歌曲重难点。如排比式的歌词尽可能排成对称两行的摆放,如《五只猴子》《在农场》等;提问式歌曲以一问多答形式摆放,如《公鸡的鼻子哪儿去了》等(即问题是一张图谱,而应答的歌词则是一行多层次的摆放);意境丰富,抽象的歌曲以主题画或背景画的形式展示摆放就更为合理,如《小鱼的梦》,其歌词“鱼儿鱼儿玩了一天,池塘妈妈怀里睡。天上星星,星星落下来,为它盖条珍珠被。唔……唔……风儿唱着摇篮曲。鱼儿梦中,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它的嘴。”歌曲意境优美,但是表达的情境较为抽象。因此以一张海底世界为背景图谱,再将其个体形象(鱼、池塘妈妈、星星、珍珠被、风等)一一展示于背景图之中,这样就很好地使词与情相融,有助于幼儿对歌曲旋律美及意境美的完整感受。而叙事性的歌曲则按其歌词先后摆放即可。对于歌曲中一些特殊的句子,用灵活的摆放形式会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歌曲《修鞋匠》就按歌词的先后顺序摆放图谱,歌词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反复出现了声效词“叮叮叮梆梆”,特别是在第三句中出现了四小节,它们分别从“ⅰⅰⅰ—7 7”到“5 5 5—2 2”,自高而低以每小节降1个音高完成了近一个八度的跨度。因此在摆放时,就灵活地将四张图谱分别按从高到低渐低的规律进行梯形摆放,无形中就暗示幼儿演唱时其音高是从高到低有规律性,再配合上组织时教师肢体动作的引导提示,就能很好地辅助幼儿唱准相应的音。
  总之,在歌唱活动中图谱运用较为多样化,作为引导者要注意其合理化地运用,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幼儿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大胆地表现个性情感。
  (来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不容乐观,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加强信息检索课教学的同时建设信息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
藏书发展政策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具有多方面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注重藏书发展政策的建设与实施。
通过对现代超市理念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如何引入并借鉴超市新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私人藏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具有绵延不断、世代相承、藏量大、藏者多的特点,除了对文献的保存、延续、抢救和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外,它还在学术研究、文献辨伪、目录学以
辨析语病是高考的热点考点,能力层级高,许多学生望题兴叹,错误率很高,是横在学生面前的一道坎,如何才能找到一些技巧,能够稳准快地拿下语病题呢?今天我们就来通过抓一些敏感点或标志词来提升解题能力。  一、双面词  句中若出现“能否” “是否” “好坏” “优劣” “高低” “成败”“有没有” “要不要” “能不能”等双面词时,往往前后不能照应,造成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  ①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点的不断更新,教育目标的更加清晰化,在体育教学中推进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化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推进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化教育,教师可从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积极进取的意识、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崇高的品德这四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在受到体育教育的同时获得中等院校职业化的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中等职业院校 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