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文化在城市雕塑景观中应用研究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j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青铜器在材料,形状和图案方面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并将青铜文化融入城市雕塑景观中。它不仅可以增强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而且还会对观众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总结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雕塑发展的不足之处,再将青铜文化中的造型和纹饰以原型再现和创意再现的方式加以設计,用于城市雕塑,以安徽省铜陵市青铜雕塑为例。因此,现代设计师必须努力发现青铜文化的仪式文化,合理地处理青铜元素。并灵活、巧妙地将青铜文化应用于城市雕塑景观设计中,给予它们契合当代精神的新内涵与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铜文化 城市雕塑景观设计 青铜造型 青铜纹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8-0152-03
  引言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同时,更迫切需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城市景观作为地域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拥有了更多新的城市文化属性。精致的传统青铜图案不仅满足了形式美的基本原则,而且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合。这些元素符号由设计师在现代美学思想和艺术转型的帮助下设计和完善。不但使城市景观空间设计更富有文化内涵,同时对观赏者的心理也带来了积极作用,所包含的丰富历史文脉、人文底蕴也给整座城市的设计带来了更多传统文化素养。
  一、将青铜文化融入城市景观元素的重要性
  一个生态文明的宜居城市应当是一个有着浓厚艺术气息、追求艺术美的现代化城市。城市是人们的主要聚集之地,不但给市民带来了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要为市民创建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精神场所,让城市居民在感受环境美的同时得到人文艺术的陶冶。城市文化景观可以反映出该地区和民族的独特文化。唤醒和加强城市居民的文化理念,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所以建造城市景观、创建良好的城市形象是提高城市内涵与品味,表现城市个性与魅力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城市软实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增强城市凝聚力,促进城市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将具有地域特点的青铜文化灵活运用于城市景观中,不仅能够为市民提供视觉上的享受,还能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甚至变成城市历史文化最直观的教材,加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建设美好城市的热情与蓬勃向上的生活信念。
  二、青铜造型及纹样在现代城市雕塑中的应用——以安徽铜陵青铜文化景观为例
  (一)城市雕塑在我国的发展
  从我国目前的城市雕塑发展来看,专业的雕塑家已经慢慢融入城市雕塑的创作中,然而城市和城市雕塑间依旧有着不和谐的因素。我国雕塑的发展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方面,在具象雕塑上,在没有深入了解雕塑内涵的前提下就对雕塑的原型进行原样放大,但是由于技术不到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磨损,导致了雕塑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在抽象雕塑上,胡乱利用几何元素进行普遍借鉴,导致抽象雕塑的内涵被扭曲。很多居民并不能真正体会雕塑的含义,也不了解城市雕塑作品出自谁手,所以民族特点、传统纹样更应该添加到城市雕塑的创作当中。和城市有关的著名人物、和城市有关的历史文化,都应该是城市雕塑艺术家需要重点考虑的素材。各城市雕塑艺术家在仰慕大师名作的同时,开始思考与该城市或建立雕塑地方的环境能够相融合的现代城市雕塑。
  (二)铜陵城市雕塑发展的现状
  安徽铜陵位于长江中下游,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中南部的中心城市。铜陵这一名字的由来,一是因为盛产铜,二是位于丘陵地带。因此,青铜文化景观在铜陵是一大特色,青铜雕塑也在城市遍布。这里不仅有传统的青铜雕塑、现代感强的青铜雕塑,也有以青铜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及广场,以某些故事或者某种意境进行的雕塑创作也是城市雕塑风格之一,如图1、2、3、4。其中,最为壮观的是铜陵长江大桥桥头的组合浮雕雕塑,分别为“蜚廉折金”、“汉置铜官”、“盛唐炉火”、“碧矿延绵”、“铜都永驻”、“光照未来”,这些浮雕都是按照时间的排序,展现铜陵青铜文化的发展历程。
  “山水之门”是由三根刻有精美铜纹饰图案的牌坊和铜陵出土的西周“鼎”的复制品,这是进入铜陵市区的标志性雕塑。“鼎”是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也是我们对于我国古代的青铜文化最初的了解。三座“牌坊”上面刻有的青铜回形几何纹饰,向人们展示了青铜纹饰的魅力。周边的植物组成一个个“回”字的形状,也展现了回形纹的美。该雕塑的设计采用了原型放大和意境再现的手法,利用解构主义的思想,将青铜元素符号进行拆散重组,重现青铜的文化内涵。将这些青铜文化融于一体的雕塑置于铜陵市的入口处,不仅展现了古铜都的魅力、恢宏大气,三座牌坊犹如张开的翅膀,也展现了铜陵人们的热情好客。“铜陵之音”出自1997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老师之手,由三个铜铃、铜管、铜壁组成,展现铜陵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该雕塑的造型来源于甲骨文、金文和篆书“铜”字的形象,而“铃”与陵同音。该雕塑将平面化的文字转化成立体图形,是雕塑设计的一大创意。铜文化园广场位于市政大楼的广场内,中间留有旱喷,夜晚时灯光与旱喷的组合丰富了广场的景观。广场中的八根方形柱用青铜雕刻了铜陵的“八宝”——金、银、铜、铁、锡、生姜、蒜子、麻,展现了铜陵的地方魅力。“春晓”坐落于铜陵市内的一个社区中,该雕塑主体是一个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颇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境,给人以安静祥和之感。该雕塑用意境再现的手法,丰富了雕塑的文化内涵。
  除了以上的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之外,小型雕塑也能展现场地的主题与魅力。铜螺位于铜陵的螺蛳山广场内,该雕塑的基座是一块自然形态的石头,雕塑的主体运用设计中夸张、放大的手法,将螺蛳的形状进行放大,突出该广场的主题,如图5。同时,材质的区分也为雕塑增加了艺术氛围。另外,铜陵的建筑中也能看见青铜文化的影子。例如,铜陵博物馆的建筑造型是以青铜的“铜鉴”为原型进行再设计,设计的灵感来源于龙王鸟纹鉴,如图6。建筑的造型设计以青铜文化中的某个元素为基础,进行发散式设计,更能展现博物馆的历史韵味。   (二)中国青铜的发展
  中国的青铜器起源于黄河流域。这个时期(夏商周一战国末期)是中国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中国传统封建仪式的影响,青铜器可大致分为食物器皿,酒器皿,水器,乐器和杂项器具。鼎盛时期的青铜器制作精良,不仅在造型上形式丰富,有“鼎”、“簋(gui)”、“卣(you)”等,装饰上还有各种图案,如龙纹、几何纹、动物纹等。其中,動物纹占据了中国古代青铜纹饰的主要部分。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不仅用于容纳物品,还用于展示。作为陈列摆设的青铜器的纹饰多绘以当时人们崇拜的神灵,以显示对神灵的尊重。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的解体和纹饰的内容开始朝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向发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传统的礼仪制度废除,我国青铜文化的发展到了转折期,青铜器成为了人们日常的用具,纹饰造型发生了变化。隋唐时期的青铜器一般用来制作刻有铭文的铜镜。随着铁的广泛使用,中国的青铜器将不再发展。
  (三)青铜造型及纹样在现代城市雕塑中的应用方法
  1.对传统元素符号的模仿再现:在一些景观设计中,有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可以继承传统文化。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一些创意作品,虽然有可取之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有些过于表达传统文化的作品,却没有足够地理解与提炼,只是片面追求结构空间上的相似,未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特殊性,所以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多的是形似。有些雕塑则只是将传统元素符号进行无秩序的堆放,表面看上去复杂,本质上却没有明确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以及设计目标。位于铜陵皖江小游园内的景观雕塑“四喜铜娃”又称四喜娃娃,如图7。“四喜铜娃”取材于古人系于腰间的饰物,出土于铜陵。“四喜童娃”根据原始的青铜形状进行了扩大。这是对青铜造型的模仿再现。从雕塑的设计角度来看,这是造型艺术中的共用形,顾名思义,即是将形体中的部分重合,或者是借用形体中的一部分,这种艺术造型手法在原始彩陶中就有运用。相互构成的设计给人以动态的美感。
  浮雕是展现这座城市历史的最佳体现方式之一。将青铜纹饰融入浮雕中是设计手法之一。图8的商周青铜壁是一座浮雕,画面包含了三尊青铜器造型和一组描绘古采铜冶铜场景。该雕塑将绘画和雕塑结合起来,运用透视来表达三维空间。站在设计的角度来看,在绘画方面,浮雕不仅给人以视觉的感受,也给人以触觉的享受;在雕塑方面,它没有圆雕的三维立体感受,它通过虚拟与错觉的压缩空间来展示雕塑的美。设计师充分挖掘了青铜文化,使整个景观设计更加完整。因此现在这里的每一道古幽、每一处胜景、每一种文化都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与认同。
  2.对传统元素符号的创意再现:在一些具有景观传统的地域,我们的城市景观设计趣味点往往更倾向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与挖掘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因此,在许多城市景观设计中,选择并简化或替换一些传统的青铜符号。根据传统元素的特点,设计者需先进行价值判断与审美分析,然后重新表达传统元素。例如圆雕的艺术手法在城市雕塑中最为常见。“丰收门”青铜雕塑由三个“丰”字和一个球体组成,如图9。“丰”字呈现向上的造型趋势,球体象征着丰硕的成果,因此整体雕塑表达了铜陵发展成果的丰硕和今后的蓬勃发展。该雕塑对其设计元素的运用进行了重新改动,充分应用现代构成方法与形式美原则,讲究材料应用与结构设计的搭配,重视在青铜器上的风格化装饰图案的理想图案的分散重组,以及青铜造型的平面线性纹样图案、立体化雕塑装饰等重要元素的使用。“起舞”是以古代青铜器酒爵为原型,经抽象变形放大而成,形似两个跳舞的人,翩翩起舞的造型带有现下生活美满并憧憬未来的寓意,由青铜制作,如图10。抽象雕塑更追求雕塑的美感、线条流畅等,该雕塑的形体并非是完全的“酒爵”形象,也并非全是完全的抽象雕塑,将人物造型与“酒爵”相糅合,也可以说是共用形的造型设计手法,使两者的部分形象相结合。
  成功的城市雕塑景观设计必须包含一些独特的想法和特征。在对传统元素进行现代化的设计时,必须建立在深入了解设计对象(青铜纹样)背景的基础中,并进行深入的设计分析、探讨,将传统元素符号进行有选择的使用和适当变形,融入到当地周围的景观和时代精神来进行雕塑设计,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新的时代定义和形式,以更好地满足时代的需要。
  (四)小结
  在现代城市雕塑中使用青铜造型和装饰是目前罕见的,更多的是将原有青铜造型的原样放大。青铜造型与纹饰在现代城市雕塑创作中,特别是在目前民族风与地域风盛行的大背景下,运用我国传统青铜纹饰及造型进行合理创作是雕塑艺术家需要考虑的方向之一。首先,中国的青铜器广泛传播,数量众多,装饰图案多样化。其次,青铜器具有丰富的纹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它们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广泛的材料。因此,在现代城市雕塑中使用青铜图案和形状已成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青铜文化向青铜艺术的升华
  青铜文化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反映了青铜器的形态、神态、造物方法这三者的结合,是将青铜文化融入艺术设计的途径。青铜文化在装饰艺术中早有显现,装饰艺术设计师将青铜纹饰通过写“意”和传“神”的方式运用在装饰艺术设计中,既对吸取传统青铜文化的精华,又在其中加以现代化的元素,使之符合现代的审美需求。室内设计也对青铜文化有所涉猎。例如,室内设计中的屏风、墙壁上的装饰等、漏窗的雕饰等,都可以将青铜的纹饰和造型运用到其中的设计中。而景观设计中对青铜文化的运用不同于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中可以抽象地描绘青铜纹样及造型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将青铜的造型进行抽象处理,运用到建筑的整体造型设计中。例如,国家首都博物馆的外立面为青铜制成,并配有青铜雕饰进行建筑外立面的装饰,如图11。上海博物馆的方形基座和放射形圆台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思想,建筑顶部的结构更像是青铜鼎,外立面也采用了青铜器造型纹样元素,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如图12。此外,将景观设计中的小品、铺装、公共设施、建筑表皮等元素中介入青铜文化元素,将为景观设计提供更加丰富的设计素材。例如,将青铜纹饰作为座椅元素的一部分运用到座椅的设计中来,是青铜纹样元素运用在景观元素中很好的范例,如图13。另外,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将青铜文化运用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中,也是将青铜文化面向大众进行传播、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如图14。
  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设计师在其设计的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是融入体现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元素符号,让城市文化朝着地方特色的方向正确发展。我国新市镇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城镇特色的丢失,环境风貌趋于一致。而当下的城市景观设计就要努力挖掘城镇的特色及其历史文化内涵,并将其放大。雕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景观元素的一部分,是整座城市的名片,是直观展现城市历史文化魅力的途径之一。我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应该借鉴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不仅局限于外在的形式,而是追求雕塑的内涵与人的精神感受,让观者在观赏中与雕塑融为一体。现代设计师需要刻苦学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理解其意义,并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正确合理地运用传统的元素符号(青铜文化)。不断发现,完善和完善,赋予其现代精神的新意义,让我们的城市与时俱进,为城市提供亲和力,文化遗产和历史感。有助于传承和促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总结
  通过对以上青铜雕塑景观的分析,发现这些雕塑周边的植物环境并不是非常丰富。只有在“铜陵之音”的雕塑周围配置了彩叶植物。从青铜雕塑的周围植物配置整体环境来看,只有绿色这一种色彩略显单调,搭配彩叶植物一方面可以丰富色彩环境,另一方面彩叶植物对环境具有滞尘、吸收二氧化碳等生态功效,改善城市环境,例如:羽衣甘蓝、紫苏等。同时,赏花作为体验式花文化的一部分,将花用于美化青铜雕塑周边环境的植物配置中,不仅可以满足大众对于现代景观的需求,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将两者相融合,刚柔并济,使观者有独特的视觉体验。因此,增加雕塑周边的植物配置的丰富性,是青铜雕塑也是其他城市景观雕塑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总之,雕塑作为是展现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让雕塑更深层次地融入到城市的整体环境中,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美化了生活环境,也增添了城市的魅力和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在营造城市景观的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为解决用户使用移动阅读应用难以达到沉浸式阅读状态的问题,现通过心流理论的PAT模型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在用户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总结移动阅读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影响用户心流体验的主要影响因素;接着对用户群体进行细致划分,建立不同用户的角色模型图,归纳用户需求整合出20条设计要素,并采用Likert五分量表问卷进行进一步优化,最终构建出体现不同等级用户需求的移动阅读应用心流体验要
期刊
自2015年至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学改革通过从1.0到2.0和3.0三个版本的升级,完成了由“理念”到“系统”再到“范式”的深化过程。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宋协伟教授在专题访谈中表示,目前取得的所谓教改成绩,与他期望中的设计教育应有的状态还相差甚远。未来的设计学院应当是不同于迄今为止人类经历过的任何高等教育的范式,它不但
期刊
摘要:截止206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迅速扩大,而我国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在全球排名偏中下,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互联网+背景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正在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以此为目的,运用产品调研的方法对现有相关产品进行分析,探讨养老服务的发展与未来。期望系统化的整合以积极养老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居家养老 产品设计 服务
期刊
在科技不断发展、世界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也在不断地重新定义自己:我们是谁,我们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11月19日,探讨这一问题的“冇限人类一—人类的极限与局限”展览,在现代汽车文化中心盛大开展。此次展览是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与奥地利电子艺术节( Ars Electronica)的第二次联合展出项目,由奥地利电子艺术节总监、策展人马丁霍齐克( Martin Honzik)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策展人、艺术
期刊
“天地化育,其命维新。无论是否被察觉,无论主动或被动,每一天,城市都在悄然进行着新陈代谢。随着当代时空演变的加速,更多的人开始主动参与到这一新陈代谢过程中,并将自己的努力定义为‘城市更新’——帮助城市获得他们理想中的新生命。”  一一策展人:朱小地王昱东  2019年9月4日至18日,北京国际设计周在前门东区青云胡同城市更新项目现场(北京前门东区青云胡同23-29号北侧电子管厂),举力、了题为“新
期刊
设计说明:《南华经》即《庄子》,为战国时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是道家经典名著,其中的传世名言,醍醐灌顶。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凈无为”,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道家的这种思想与茶文化的“茶禅一味”产生了一个很好的契合。壶形取自道家的服饰的基本形态进行意象提炼,壶体由著名画家张志安教授书写“壶边南华一卷”六字,与壶浑然一体,营造了道家“天人合一”和“
期刊
摘要:以求找到一个体育公园共有的景观设计规律,能为体育公园的功能进行更好的服务。文章采取了实地调查法对江汉湾体育公园内部的景观设计要素进行了概述,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分析,对国内外的体育公园中的景观设计进行调查研究。在分析、归纳了当前国内外体育公园的景观设计的共通之处,并且找到了景观设计共有的规律和方法。该设计规律和手法能够为提供体育公园的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大众体育 体育公园景观设
期刊
设计说明:某年携友人游宜兴善卷洞;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洞景巧夺天工,素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之美誉。古往今来,唐代皇甫冉、李绅、白居易、杜牧、李嬪、陆龟蒙,宋代苏轼、李纲,明代王鳌、沈周、唐寅、文征明等都曾到此游览,并且留下了许多诗文书画。此壶设计取自善卷洞中钟乳石与暗河的印象,用現代陶艺的语言表现在壶体上,表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魅力。此壶的设计与表现语言在紫砂壶的设计制作中突破了传统观念,
期刊
摘要:文章以景观设计的地域性为主要研究目的,采用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场地对地域文化、地域植被、地域材料、针对地域气候特征的施工工艺等内容进行设计研究。设计成果形成了地域性的景观风貌,营造了舒适的居住区景观环境。文章通过设计实践,论证了地域性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风景园林 地域性 居住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9
期刊
摘要:为了对基础休闲款服装进行面料与服装结构变化的大胆革新,进而创造出一种打破常规的新型设计理念。故而,以面料拼接工艺为设计原点,以休闲服装为设计对象,在面料材质上,使用较厚实的条纹牛仔面料和毛呢面料以及挺阔的太空棉面料拼缝而成。同时加入一些更具创意和流行的设计元素来完善设计作品。系列服装强调不规则设计,搭配黑白双色作为主色调,并添加藕粉色作为点缀,突出休闲的主题风格。迎合了当下年轻人追逐新潮,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