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进行了深入探讨,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思路,对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1.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1)学生基础普遍薄弱。从招生层次来看,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薄弱。他们往往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目的性,学习数学兴趣不高,学习起来显得吃力,久而久之学习就变成了包袱,变成了应付。
(2)学生对数学认知不够。高职学生关心的是如何学好实用技术,为将来毕业时找到理想的工作作准备。他们认为数学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用不上,还不如职业资格证书有用。这就导致学生对数学课程不愿花精力,应付了事。
(3)教学学时相对不足。高职教育注重强调学生对相应的职业能力的掌握,课时一般偏重于专业课的教学、实习和实训。因此基础理论课课时比重一般偏低,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相应的数学课的教学时数较少,有些院校专业的数学课教学时数不足80学时,教学时数明显不足。
(4)部分教师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随着职业教育理念的更新,部分高职数学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理念和基本特征认识不深,还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另外,一般高职院校忽视基础学科,数学教师数量往往偏少,承担的教学任务重,使得教师难以抽出时间进行教学改革和教研。
(5)教学内容不合理。目前,在许多高职院校讲授的依然是传统的基础数学的内容,几乎不强调这些结论与专业课程的关联性,通常强调的是某个问题的求解以及求解过程中的一些公式、计算技巧的掌握。至于这些如何应用于专业,解决实际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少,甚至很多时候不讲。这样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
2.高职数学教学的目标定位
高职数学课程原则是“适度”“够用”,教学内容上力求突出专业应用,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淡化计算技巧和定理的证明,加强数学课和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当前,国家正在逐步建立职业教育成才通道,学生将有更多机会进入应用型本科学习,甚至有部分学生会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所以在数学教学环节中除了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还要适当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开设第二课堂或者选修课的形式增补数学知识。
3.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1)正视学生的基础现实。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条件,高职教师要有好的心态;要面对现实,更新观念;要不厌其烦;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课堂上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的语言来讲授数学,从内容的选择到具体问题的求解,力求淡化理论性,使数学概念不再抽象,注重数学工具性的应用,解决专业问题。
(2)选用贴近专业实际的教材。高职数学教材的选取,要根据院校的特色和学生专业的特色选择“对口”教材,不能直接照搬本科教材或者普通专科教材。教材既要保证基本的知识要点,又要适合学生的专业特点。
(3)强化教学与专业的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应了解专业课程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做到数学课和专业课的互相融合,突出数学工具的运用。比如,极限概念的教学可以通过计算圆的面积引入,导数概念的教学通过边际成本等许多专业概念引入。这就是案例导向教学模式。
(4)强化专业与建模融合。数学建模是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专业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让学生学习掌握数学建模基本的知识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解决梁的刚度问题,分解为最值问题、最优化问题、软件作图问题,通过建模的方法形成整体的解决方案。通过强化建模意识,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专业疑难问题。
(5)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效果。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应努力创造现代化的教学条件,为教学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倡教师将现代化教学设备付诸教学。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习积极性。
(6)教师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高职数学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多学习前沿的职业教育理念。此外,教师还应注意提高教学能力,善于运用语言、动作、讲述、提问、答疑等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节教学的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春芬.关于高职数学教学和专业学习之间融合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2]周 垒.关于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03).
(作者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1.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1)学生基础普遍薄弱。从招生层次来看,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薄弱。他们往往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目的性,学习数学兴趣不高,学习起来显得吃力,久而久之学习就变成了包袱,变成了应付。
(2)学生对数学认知不够。高职学生关心的是如何学好实用技术,为将来毕业时找到理想的工作作准备。他们认为数学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用不上,还不如职业资格证书有用。这就导致学生对数学课程不愿花精力,应付了事。
(3)教学学时相对不足。高职教育注重强调学生对相应的职业能力的掌握,课时一般偏重于专业课的教学、实习和实训。因此基础理论课课时比重一般偏低,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相应的数学课的教学时数较少,有些院校专业的数学课教学时数不足80学时,教学时数明显不足。
(4)部分教师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随着职业教育理念的更新,部分高职数学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理念和基本特征认识不深,还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另外,一般高职院校忽视基础学科,数学教师数量往往偏少,承担的教学任务重,使得教师难以抽出时间进行教学改革和教研。
(5)教学内容不合理。目前,在许多高职院校讲授的依然是传统的基础数学的内容,几乎不强调这些结论与专业课程的关联性,通常强调的是某个问题的求解以及求解过程中的一些公式、计算技巧的掌握。至于这些如何应用于专业,解决实际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少,甚至很多时候不讲。这样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
2.高职数学教学的目标定位
高职数学课程原则是“适度”“够用”,教学内容上力求突出专业应用,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淡化计算技巧和定理的证明,加强数学课和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当前,国家正在逐步建立职业教育成才通道,学生将有更多机会进入应用型本科学习,甚至有部分学生会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所以在数学教学环节中除了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还要适当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开设第二课堂或者选修课的形式增补数学知识。
3.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1)正视学生的基础现实。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条件,高职教师要有好的心态;要面对现实,更新观念;要不厌其烦;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课堂上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的语言来讲授数学,从内容的选择到具体问题的求解,力求淡化理论性,使数学概念不再抽象,注重数学工具性的应用,解决专业问题。
(2)选用贴近专业实际的教材。高职数学教材的选取,要根据院校的特色和学生专业的特色选择“对口”教材,不能直接照搬本科教材或者普通专科教材。教材既要保证基本的知识要点,又要适合学生的专业特点。
(3)强化教学与专业的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应了解专业课程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做到数学课和专业课的互相融合,突出数学工具的运用。比如,极限概念的教学可以通过计算圆的面积引入,导数概念的教学通过边际成本等许多专业概念引入。这就是案例导向教学模式。
(4)强化专业与建模融合。数学建模是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专业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让学生学习掌握数学建模基本的知识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解决梁的刚度问题,分解为最值问题、最优化问题、软件作图问题,通过建模的方法形成整体的解决方案。通过强化建模意识,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专业疑难问题。
(5)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效果。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应努力创造现代化的教学条件,为教学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倡教师将现代化教学设备付诸教学。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习积极性。
(6)教师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高职数学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多学习前沿的职业教育理念。此外,教师还应注意提高教学能力,善于运用语言、动作、讲述、提问、答疑等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节教学的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春芬.关于高职数学教学和专业学习之间融合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2]周 垒.关于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03).
(作者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