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本书改变了美国的公共安全进程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7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是把双刃剑。
  它创造社会福利,但也会在其失去节制时,反过来伤害到公众利益。
  这时,往往需要一些勇敢而响亮的声音,指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引起公众关注,从而促成大众的觉醒,新制度的形成
  1870年至1920年,美国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时期。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资本的力量毫无忌惮地掠夺着自然资源,垄断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如石油、煤炭、钢铁、电信和铁路等。
  被称为美国“镀金时代”的这一时期,不仅创造了大量财富,也累积了剥削、失业、贫困等公共利益的损失。财富被最大化地攫取着,但工人连最起码的工作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在当时的工业化国家中,美国工业中的公害及工伤率均高居榜首。
  危机如暗流涌动,并非无人发觉。20世纪初,许多富于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和记者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们自称“扒粪者”,对准政府、企业、工厂中的一切腐败和不公,花了大量时间做实地调查,并用精准翔实的文字披露于世。
  在这些犀利的文字里,关于托拉斯企业的垄断、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以及血汗工厂的违规操作,都向公众一一呈现,代表作如《美孚石油公司史》《屠场》等。许多作品还登上畅销榜,在读者之中引起强烈反响,甚至惊动白宫,在总统的亲自过问下,相关法案很快颁布实施,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扒粪运动”所体现出的独立思考、揭露黑幕的态度在美国影响深远。每一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都会涌现出新的社会问题,同样也会有新的作者沿着前辈们的文字揭黑传统,把公众的安全意识聚焦到他们尚未发现的地方。譬如20世纪60年代,在《任何速度都不安全》一书尚未问世之际,趾高气扬的汽车公司从未打算把存在安全隐患的汽车召回;如果不是一部名为《寂静的春天》的书登上畅销书榜,世界卫生组织也不会为一款叫“DDT”的农药下封杀令。
  2012年暑期,美国的国家图书馆——国会图书馆发布一份包含88部作品的名单,称它们为“塑造美国的图书”(Books That Shaped America),上文提到的几本书均在榜单之列。尽管曾饱受争议,但这些作者无疑成为了公共安全领域强有力的推动者。
  本刊梳理了十部在美国公共安全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它们在出版时间上跨度超过一个世纪,领域涉及交通、建筑、食品、疾病、机构、环境等多个方面,正是因为这些作品的出现以及它们背后的写作者不断努力,我们才怀有更多的觉知,推动相关领域的变革,“塑造”更好的生活。
  《另一半怎样生活》
  How the Other Half Lives
  1890年
  作者:雅各布·A·里斯以摄影报道集的方式描绘纽约下东区贫民窟的生活,促使公共服务进入贫困街区,也促使官方通过立法对经济公寓进行改革。这本书一出版便引起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包括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内的许多政治家也被其震惊,是摄影报道促成社会变革的典范。
  里斯在1902年出版了本书的姐妹篇——《与贫民窟的战争》(The Battle with the Slum),继续呼吁各界为消除贫困而努力。“要么我们消除贫民窟,要么贫民窟将我们消灭,二者必居其一。”
  《美孚石油公司史》
  The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 Company
  1902年
  作者:埃达·塔贝尔
  20世纪初美国“扒粪运动”最为轰动的报道之一。塔贝尔花了5年时间调查,以翔实的数据、富于感染力的文字揭露美孚公司种种劣迹,包括控制竞争对手输出石油的铁路并提价、课以重税,妨碍乃至破坏对手的产品装船出货,胁迫对手的卖家取消订单等。最终使得美国政府根据《反托拉斯法》起诉美孚石油公司及其下属的70个相关企业,1911年5月,最高法院作出最终判决,强制美孚石油公司解体。
  1922年的《纽约时报》将埃达·塔贝尔列为“美国在世的12个伟大女性”之一。
  《屠场》
  The Jungle
  1905年
  作者:厄普顿·辛克莱
  作为“扒粪运动”的第一部纪实小说,《屠场》被译成多国文字,轰动世界。书中详尽描述病猪牛、死猪牛、化学添加剂、垃圾等如何倒入巨大的漏斗,和鲜肉一起搅拌制成香肠,激起民众极度恐慌和愤怒,肉食销量骤然减半。
  《屠场》出版后不到半年,美国国会便通过了《纯净食品及药物管理法》,由总统签署批准,19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落实该法和1910年的农药管理法,美国国会又在1927年专门成立了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愤怒的葡萄》
  The Grapes of Wrath
  1939年
  作者:约翰·斯坦贝克
  这部饱含着愤怒的长篇小说,描写大萧条时期美国贫苦农民从风沙迷漫的俄克拉荷马州平原,流落到富庶的加利福尼亚州谷地的悲惨故事。斯坦贝克曾和农民一起流浪,沿途所见,令他非常震惊,“有五千户人家即将饿死,问题十分尖锐。”他以深刻写实的笔触,在书中展现了当时美国农民在生死线上挣扎、反抗的情景。
  本书为斯坦贝克赢得了普利策奖,并迫使美国国会立法,资助迁居的农民。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1961年
  作者:简·雅各布
  城镇规划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对美国城市规划进行了严肃论述:城市安全从何而来?怎样使城市良性运转?为什么这么多由政府领导的挽救城市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雅各布在书中极力反对大规模设计,唤起人们对城市复杂多样生活的热爱。
  本书不仅取得了出版上的骄人业绩,也启发了许多美国规划师,并被一些著名院校如哈佛等的建筑系、规划系列为学生必读书目,成为包括社会学研究在内的许多研究领域的常见参考书。书中的一些观点,如著名的“多样性”和“街道眼”等,也被普通市民所熟知和使用。   《快餐王国》
  Fast Food Nation
  2001年
  作者:艾瑞克·世洛舍
  公共食品安全领域的又一力作。在《屠场》出版一个世纪后,食品的大工业化生产冲向了新的高度。全书详述麦当劳成功的神话,指出快餐食品带来的肥胖和各种心血管疾病给公共健康带来了很大危害,使美国公共医疗和保险体系不堪重负。
  《快餐王国》的出版,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和快餐文化的深刻反思。近年来日益普及的有机食品风潮,正在引导着全球公众向更健康的饮食结构转化,推动食品安全迈上更高台阶。
  《乐队继续演奏》
  And the Band Played On
  1987年
  作者:兰迪·希尔茨
  本书叙述艾滋病如何出现并蔓延,政府最初又是如何漠不关心而任由疫情扩散,作者将此事与泰坦尼克号撞冰山沉没时,船上乐队仍继续演奏相拟,从而批评政府和社会出于对同性恋的偏见,拦阻了艾滋病的研究和治疗,忽视了这世界性的危机。
  《纽约时报》评价本书起到帮助人们在艾滋病早期阶段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病毒的作用。
  本书作者希尔茨是美国第一个公开专职报导艾滋病的记者,他于1994年死于艾滋病。
  《超级公路-超级骗局》
  Superhighway-Superhoax
  1970年
  作者:李维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抗高速公路行动”代表作之一。修建大型公路系统给千百万人的生活带来影响。许多人欢迎新建公路,但也有不少人对此深恶痛绝,认为它破坏风景,蚕食城区,是无节制的现代化的象征。
  针对地方民众的抵制,美国政府批准了新版的《联邦助建高速公路法》,资助地方购置公共汽车和维修铁路系统。1991年,国会和乔治·布什总统批准了《综合形式陆路运输效率法》,将联邦高速公路基金及其相关权力从联邦和州政府工程专家手中下放到地方政界人士层面。
  《任何速度都不安全》
  Unsafe at Any Speed
  1965年
  作者:拉尔夫·奈德
  汽车安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作者将尖锐的矛头直指通用汽车公司,谴责汽车的设计只是为了时尚、性能、成本而非安全,认为他们必须为日益上升的交通事故死亡率负责。
  本书促进一系列汽车和交通安全法规诞生,全美高速公路和交通安全管理局也随后成立。其中美国国会1966年9月通过的《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公开发表汽车召回的信息,进行免费修理,即世人所关注的汽车召回制度。
  作者拉尔夫·纳德被美国人誉为现代“消费者运动之父”。
  《寂静的春天》
  Silent Spring
  1962年
  作者:蕾切尔·卡逊
  环保运动的开山之作。书中揭露因为杀虫剂DDT的滥用,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陷入环境与健康的巨大危险中。卡逊还尖锐指出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
  这本书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促使各国政府重视环保相关议题。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环保运动从此深入人心。
其他文献
人们还在拼命给他贴上负面的道德标签。他左右不了别人的评价。但他已将种种争议和屈辱放在身后,默默追随他50岁之后的人生新目标——在中国创办一个真正专业的慈善组织  牛根生家的大门上,贴着这样一副楹联:“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横批:家系国运。金黄色的字体,在太阳下闪闪发光。楹联是牛根生从杭州胡雪岩故居看到的,见之喜爱,引用至家中。横批,则是他自己拟写的。  像胡雪岩一样,牛根生在极短时间内
期刊
一份对中国文化艺术的痴迷,带来一场以中国为基地的伟大社会试验,催生了一间著名的医学院,谱写了一部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土地上可堪载入史册的慈善大剧  1921年,任教于北京大学的胡适在日记中提到自己参加的一次典礼活动:“是日典礼极严肃,着学位制服参加列队者,约有一百余人,自有北京以来,不曾有这样一个庄严仪式——罗氏演说甚好。”  这里的“典礼”指的是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创办的协和医学院的开幕典礼,这
期刊
并非那些陈列的珍品成就了博物馆,各大博物馆历史本身,也是值得称道的传奇  今天的“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museion),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科学与艺术的九位女神的通称,她们分别掌管着历史、天文、史诗、情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圣歌和舞蹈,代表着当时希腊人文活动的全部。约在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的特尔费·奥林帕斯神殿里,有一座收藏各种雕塑和战利品的宝库,它被视
期刊
42岁状元及第那一刻,也即猛醒并唾弃科举之时。转向实业,转向教育,转向慈善事业,开创出令孙中山自愧不如的事业,几百万人因此受惠….一个读书人的华丽转身,一代儒商的博大胸怀  1903年5月,日本大阪劝业博览会。一个拖着长长的辫子、穿着长袍马褂的清国人忙碌穿梭其间。他八进博览会现场,参观了机械馆、工业馆、水产馆、通运馆等,对启迪未来的新技术、新产品,表现了浓厚的兴趣。  他就是有“状元实业家”之称的
期刊
人人都爱慈善晚宴,但是成功举办一场晚宴,并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  如果你邀请的明星不仅帮你吆喝,还切实地掏出真金白银,那么你的人品才算真正达到爆棚。  在美国,一些改写商业史的重要时刻往往是以高尔夫球场为舞台的。1901年安德鲁·卡内基就是在球道上同意把企业卖给J·P·摩根,从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10亿美元的大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但在中国,人们却更喜欢通过请客吃饭来促成事情的进展。回想一下历史上
期刊
凭栏远眺,浦东流光溢彩的景色随着悸动的音乐,流转于精心调制的精美鸡尾酒之间,微风轻抚,微醺之后,仿佛此刻才真正感受到上海这座都市的魅惑之美  当我搭乘的计程车渐渐驶向北外滩码头,耳边的嘈杂也随黄浦江上吹来的阵阵轻风消散。不知不觉,眼前突然出现一片青翠的竹林,随风声沙沙作响,仿佛提前设定好的时间机器,将我带到了理想的世外桃源。此行的目的地到了,上海外滩悦榕庄。  伴随潺潺的流水声,穿过旋转玻璃门,迎
期刊
180年来,位于汝山谷的积家表厂不仅是守护高级钟表的圣地,更是一处创意勃发的宝地  赵薇一身黑色裙装优雅亮相,已经很难从她从容的举止中寻觅到刚出道时的稚气,结婚生子,当导演,不知不觉中,她在时间的注视下完成了自我的重塑,腕间Reverso Cordonnet Duetto女装丝链双面翻转高级珠宝腕表更为她平添魅力。这是2013年9月25日亚洲高级钟表展开幕日的现场,作为积家品牌大使,她和每一位热爱
期刊
中国的企业家几年换一个管理方式,根本原因就是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缺乏文明的自觉,总是想用各种各样的知识来替代文明,结果始终找不到方向,没有方向感  儒学支撑商业的历史被遮蔽  《中国慈善家》:“儒商”这个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对儒学似乎并无多大兴趣,在你看来,主要原因是什么。  秋风:现在大量的企业家,比如像王石他们这一代企业家,受生长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受教育的影响,对儒学基本没有
期刊
【编者按】2012年9月29日,在孔子诞生纪念日的次日,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驾鹤西行,享年95岁。有人称他是“中华最后一位堪为帝师的人物”。温家宝在唁电中说:“先生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令人景仰。”在南怀瑾先生仙逝一周年之际,南老生前极欣赏并委以金温铁路修建重任的徐永光先生,向本刊力荐此文,以飨读者。限于篇幅,本刊对原文进行了删节。  何为布施  任何宗教都教人布施,平时将财物施舍给别人,将来
期刊
当其他央企基金会纷纷追逐着亮眼的捐赠成绩时,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却“放下身段”,亲自参与到乡村社区的建设  9月21日,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在深圳拉开帷幕,招商局慈善基金会联合西乡县妇女发展协会、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等九家草根公益组织参展,他们都是致力于“乡村社区发展”的本土公益组织。展台呈现了这些组织的工作领域:生产、金融、文化、环境和治理,体现了“以社区为本”乡村社区综合发展模式的基本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