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於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ERP是在M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供应链为管理对象的系统管理软件。MRP的基本逻辑包括四个模块:
(1)生产什么?指企业的主生产计划;(2)要用什么?指由主生产计划导出的物料清单;(3)已有什么?指企业的库存状态文件;(4)还缺什么?指需要自制或外购的缺的物料。
以上四个模块中,前面三个是MRP的基本输入文件,最后一个模块是MRP的基本输出文件之一。
经过用友公司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ERP课程的开设、ERP实验室的建立在各大高校已基本普及,但是高校的ERP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和企业对ERP人才的需求对接了?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通过长期的ERP实践教学发现,目前我们高校的ERP沙盘实验仅仅能做到的是让学生熟悉ERP软件及其操作流程,对于学生ERP建设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提高方面,我们所做的工作非常有限。
高等教育是人才的“孵化器”,是专门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化人才的。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庞大的就业大军不但未能填补国家人才的缺口,却一年比一年难就业。一边是高校毕业生的“难就业”,一边是企业“难招人”,两难之间暴露高校教育与市场的脱节,反映了目前人才结构的失衡。教育发展规律和市场价值规律应该是高度统一的,高等教育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为教育而教育”的传统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念。
一、大学生应该展示什么能力?
正如麦肯锡人力资源主管所说:“中国大学生求职者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教育体系偏重理论,与欧洲或北美的大学毕业生相比,中国学生缺乏参与项目或团队协作的实际经验。”从我国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学生定位上的差别,我们不难看出我国院校的培养定位和培养方式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应该向招聘者展现哪些能力呢?我想这些能力一定是能够强化学生专业领域中的各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一定是对成功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的能力。包括:
(1)极强的人际关系技能,包括团队工作的听、写和口头交流的技能;(2)主人翁的意识;(3)创造性的思维,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4)良好的知识水准;(5)管理时间的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6)强烈的职业道德观;(7)解决危机问题的愿望。
二、现代企业对人才定义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麦肯锡人力资源主管说法,中国的学生缺乏参与项目或团队协作的实际经验是阻碍学生职业化发展的最大问题。那么对于成熟的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来说,实际经验、管理意识和管理技能是他们最大的财富。按照这个观点,目前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完整的知识结构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宽泛的理论知识面;2)管理意识和管理技巧;3)实践经验。
用这三个维度构建的现代企业对人才的定义标准如上图所示:
这个知识立方体包括三个维度:
X维度:理论知识面,即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知识;
Y维度:管理修养,即管理意识与管理技能的综合,包括管理自我、管理员工、管理团队、管理业务的意识与技能;
Z维度:实践经验,即通过亲身参加实践后,从实际工作中感悟出的处事原则和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能够帮助员工在日后的工作和职业生涯中确定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根据知识立方体,我们列出了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所选择的职业机会。如下表所示:
三、实训是解决人才职业化的有效途径
按照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我们可以把知识分成言传型知识和意会型知识。言传型知识是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的传递来获得的知识,而意会型知识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来感悟获得的知识。
由于大学教育中普遍缺乏有效的实践手段和实践环节,所以意会型的知识没有有效的传播途径,学生获得的知识绝大部分是言传型的知识,所以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自然没办法和企业的需求进行对接。
意会型的知识能否通过言传来获得呢?答案是否定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所以,要让学生获得意会型知识,唯一有效的获得途径是“行”——实践环节。
绝大多数的财经院校,往往把学生的实践环节放在大四学生毕业实习中进行,导致这种实践流于形式,根本无法达到让学生获得意会型知识的目的。所以,必须重新搭建可以让学生获得意会型知识的平台和训练体系,才能有效的解决高校人才职业化的问题。
四、处理好“教”与“练”的关系
如何缩短“学”与“用”的距离?我们不妨参照一下“驾校模式”——驾校=场地+设备+教练+规程。考驾照的学员入学以后,经过交规学习——模拟驾驶——实战练习——上路考核,便拿到了驾驶资格。虽然刚刚上路免不了手生,但毕竟是练过的,稍作熟悉便能上手。
我们把高校教育与“驾校模式”做一对比:学校拥有稳定的教学场所(场地),拥有优良的教学设备和实验设备(设备),拥有大批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教练),还有一套严格规范的教学规程和教学组织(规程)。在四年的学习中,首先要进行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交规学习),目的是掌握基本规则;然后要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了解“开车要领”;然后进行模拟实战(模拟驾驶),学的再好,不敢开也是枉然;最后是上路考核。在真实的环境中完成对心理和技术的双重考核。就目前的高校教育来说,模拟驾驶和上路考核的机会少得可怜,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就把这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忽略掉了。试想,一个只知道交规,而不会开车的司机,谁敢聘用呢?
在过去的教学体系设计上,我们更偏重于理論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忽略了针对性和应用性,实践课程若有若无,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上升,才是获取真知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ERP教育在中国》朱春燕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8
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於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ERP是在M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供应链为管理对象的系统管理软件。MRP的基本逻辑包括四个模块:
(1)生产什么?指企业的主生产计划;(2)要用什么?指由主生产计划导出的物料清单;(3)已有什么?指企业的库存状态文件;(4)还缺什么?指需要自制或外购的缺的物料。
以上四个模块中,前面三个是MRP的基本输入文件,最后一个模块是MRP的基本输出文件之一。
经过用友公司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ERP课程的开设、ERP实验室的建立在各大高校已基本普及,但是高校的ERP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和企业对ERP人才的需求对接了?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通过长期的ERP实践教学发现,目前我们高校的ERP沙盘实验仅仅能做到的是让学生熟悉ERP软件及其操作流程,对于学生ERP建设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提高方面,我们所做的工作非常有限。
高等教育是人才的“孵化器”,是专门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化人才的。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庞大的就业大军不但未能填补国家人才的缺口,却一年比一年难就业。一边是高校毕业生的“难就业”,一边是企业“难招人”,两难之间暴露高校教育与市场的脱节,反映了目前人才结构的失衡。教育发展规律和市场价值规律应该是高度统一的,高等教育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为教育而教育”的传统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念。
一、大学生应该展示什么能力?
正如麦肯锡人力资源主管所说:“中国大学生求职者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教育体系偏重理论,与欧洲或北美的大学毕业生相比,中国学生缺乏参与项目或团队协作的实际经验。”从我国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学生定位上的差别,我们不难看出我国院校的培养定位和培养方式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应该向招聘者展现哪些能力呢?我想这些能力一定是能够强化学生专业领域中的各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一定是对成功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的能力。包括:
(1)极强的人际关系技能,包括团队工作的听、写和口头交流的技能;(2)主人翁的意识;(3)创造性的思维,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4)良好的知识水准;(5)管理时间的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6)强烈的职业道德观;(7)解决危机问题的愿望。
二、现代企业对人才定义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麦肯锡人力资源主管说法,中国的学生缺乏参与项目或团队协作的实际经验是阻碍学生职业化发展的最大问题。那么对于成熟的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来说,实际经验、管理意识和管理技能是他们最大的财富。按照这个观点,目前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完整的知识结构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宽泛的理论知识面;2)管理意识和管理技巧;3)实践经验。
用这三个维度构建的现代企业对人才的定义标准如上图所示:
这个知识立方体包括三个维度:
X维度:理论知识面,即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知识;
Y维度:管理修养,即管理意识与管理技能的综合,包括管理自我、管理员工、管理团队、管理业务的意识与技能;
Z维度:实践经验,即通过亲身参加实践后,从实际工作中感悟出的处事原则和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能够帮助员工在日后的工作和职业生涯中确定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根据知识立方体,我们列出了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所选择的职业机会。如下表所示:
三、实训是解决人才职业化的有效途径
按照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我们可以把知识分成言传型知识和意会型知识。言传型知识是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的传递来获得的知识,而意会型知识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来感悟获得的知识。
由于大学教育中普遍缺乏有效的实践手段和实践环节,所以意会型的知识没有有效的传播途径,学生获得的知识绝大部分是言传型的知识,所以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自然没办法和企业的需求进行对接。
意会型的知识能否通过言传来获得呢?答案是否定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所以,要让学生获得意会型知识,唯一有效的获得途径是“行”——实践环节。
绝大多数的财经院校,往往把学生的实践环节放在大四学生毕业实习中进行,导致这种实践流于形式,根本无法达到让学生获得意会型知识的目的。所以,必须重新搭建可以让学生获得意会型知识的平台和训练体系,才能有效的解决高校人才职业化的问题。
四、处理好“教”与“练”的关系
如何缩短“学”与“用”的距离?我们不妨参照一下“驾校模式”——驾校=场地+设备+教练+规程。考驾照的学员入学以后,经过交规学习——模拟驾驶——实战练习——上路考核,便拿到了驾驶资格。虽然刚刚上路免不了手生,但毕竟是练过的,稍作熟悉便能上手。
我们把高校教育与“驾校模式”做一对比:学校拥有稳定的教学场所(场地),拥有优良的教学设备和实验设备(设备),拥有大批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教练),还有一套严格规范的教学规程和教学组织(规程)。在四年的学习中,首先要进行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交规学习),目的是掌握基本规则;然后要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了解“开车要领”;然后进行模拟实战(模拟驾驶),学的再好,不敢开也是枉然;最后是上路考核。在真实的环境中完成对心理和技术的双重考核。就目前的高校教育来说,模拟驾驶和上路考核的机会少得可怜,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就把这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忽略掉了。试想,一个只知道交规,而不会开车的司机,谁敢聘用呢?
在过去的教学体系设计上,我们更偏重于理論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忽略了针对性和应用性,实践课程若有若无,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上升,才是获取真知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ERP教育在中国》朱春燕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