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手机已走进中学生的生活,成为绝大多数中学生的“必备品”。然手机的应用虽为中学生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初中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与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基于此,本文联系实际,详细探究手机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希望能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手机媒体 初中生 道德素質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074-02
与其他信息传播工具,媒体模式相比,手机媒体的特点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1]。正如网络是把双刃剑一般,手机媒体的出现与发展给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下面联系实际,首先就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具体分析。
1.手机媒体环境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机遇
手机媒体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媒体,应而其具备现代化、先进性特点,具有传统媒体或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如,在传统初中生道德素质培养过程中,教师是培养的主体,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相对被动,其自身的主体性也得不到充分发挥。但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学生与教师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具体如,学生与教师均可通过手机媒体获得更多的教育信息,并实现相互传递、相互分享[2]。有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初中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已经相对普遍,而手机的运用提升了初中生道德素质培养的主体覆盖范围,给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相较于传统大众传媒,手机媒体中的教育内容更加多样,这意味着,初中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中,教师将有更多的资源、资料对学生展开教育。如,在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师主要依靠教材对学生传输思想道德知识,通过口头传述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但在手机传媒环境下,教师可通过手机获得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国际相关政治事件,以此为基础,为素材展开思想道德教育,最大程度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其次,手机媒体环境下,初中思想道德教学方法也将更为先进、多样,利用手机媒体融图像、文字、声音等元素为一体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趣味化教学,确保为学生呈现出的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1.2挑战
不可置疑,手机媒体在给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其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手机媒体从一定程度上讲是网络的产物,因而不可避免的具有虚拟的特征,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言论自由,网民无需为自己的言论承担法律责任,这就造成手机媒体内言论混乱。初中生正处在思想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且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缺乏正确辨明是非的能力,容易受网络舆论影响形成畸形的、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正常的学习成长。另外,网络中信息真伪性难辨,也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文字或图片等,在初中生自身认知水平有限,自制力不足的情况下,十分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导致机制观念扭曲,造成人格不健全发育。最后,手机媒体被称为“带着体温的媒体”,人们尤其是初中生普遍对手机有很强的依赖性,部分学生自控能力不足,未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容易沉溺于小说、游戏、视频中无法自拔,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成绩,造成了时间浪费,也使学生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如依赖网络世界,恐惧、抵触现实社会,排斥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3]。而在学生心理素质、思想价值观念存有问题的情况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就更具难度。
2.如何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做好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
2.1立足实际,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手机给初中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便利,其为教师、学生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能立足实际,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将手机媒体中的可用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在多种文化、思想相互碰撞与融合的现代化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要立足主流战场,并结合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得到素质培养内容,将手机网络法制教育、手机网络道德教育、手机网络文化教育融入道德素质培养内容中,最终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4]。
具体如:首先,教师要能正确运用手机媒体开展法制教育。手机媒体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其中的负面言论、不良影响极容易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将学生引上犯罪的道路,为此,教师需利用手机媒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意识,促进学生道德素质水平提高。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安全上网,不触碰法律红线,不越过道德底线;此外,教师可联合学生创立手机网络法制教育网站或校园公众号,定期推送相关法制教育内容,提高初中生对法律知识的知晓率。其次,教师要运用手机媒体对初中生进行道德教育。即在手机网络道德教育中有机融入爱国教育、融入自律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意识,使学生能始终站在正确的战线;同时提高学生自律能力,确保学生能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做到安全、绿色上网。最后,教师要合理运用手机媒体开展文化教育。于日常教育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公众号中推送正能量短文,切实做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手机网络文化教育。
2.2运用手机媒体创新初中生道德素质培养方法
在传统教育环境下,学校对初中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依靠教材、黑板,教学模式相对固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此,学校、教师需充分发挥手机媒体的积极作用,创新优化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具体如,学校可创建校园官方网站,并将相关道德素质培养内容推送到网站内,指导、鼓励学生围绕学校推送的教育主题进行讨论、学习,以实现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培养。同时教师也可创建班级QQ群、微信群,利用这些新的社交渠道加深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并促进相关教学信息的共享,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
2.3营造基于手机媒体的初中生道德素质培养环境
环境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想实现对初中生道德素质的有效培养,就必须合理运用手机网络创建起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具体而言,教师需立足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着手推进手机网络法律制度与规范建设,如依据《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对手机网络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并立足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初中生网络问题条例规范,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引导初中生学习、践行,从而提升初中生守法意识,促进学生道德素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此外,在手机媒体环境下,教师需积极向初中生传播健康文化、优秀文化,切实加强主流舆论的引导,有效防止或消除不良网络文化信息对中学生产生的影响,促使初中生形成正确的舆论价值取向[5]。
参考文献:
[1]吴钰濛,陈本友.手机媒体视阈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路径探析[J].中国德育,2019(09):37-40.
[2]丁霞.新媒体时代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7.
[3]魏倩.社会化媒体给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带来的挑战与应对策略[D].苏州大学,2017.
[4]韦柳云.手机媒体环境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
[5]闫晋静.手机媒体对当代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冯军霞(1975.10.23-),女,甘肃徽县人,汉族,本科,一级教师,徽县第四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育。
【关键词】手机媒体 初中生 道德素質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074-02
与其他信息传播工具,媒体模式相比,手机媒体的特点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1]。正如网络是把双刃剑一般,手机媒体的出现与发展给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下面联系实际,首先就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具体分析。
1.手机媒体环境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机遇
手机媒体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媒体,应而其具备现代化、先进性特点,具有传统媒体或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如,在传统初中生道德素质培养过程中,教师是培养的主体,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相对被动,其自身的主体性也得不到充分发挥。但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学生与教师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具体如,学生与教师均可通过手机媒体获得更多的教育信息,并实现相互传递、相互分享[2]。有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初中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已经相对普遍,而手机的运用提升了初中生道德素质培养的主体覆盖范围,给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相较于传统大众传媒,手机媒体中的教育内容更加多样,这意味着,初中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中,教师将有更多的资源、资料对学生展开教育。如,在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师主要依靠教材对学生传输思想道德知识,通过口头传述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但在手机传媒环境下,教师可通过手机获得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国际相关政治事件,以此为基础,为素材展开思想道德教育,最大程度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其次,手机媒体环境下,初中思想道德教学方法也将更为先进、多样,利用手机媒体融图像、文字、声音等元素为一体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趣味化教学,确保为学生呈现出的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1.2挑战
不可置疑,手机媒体在给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其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手机媒体从一定程度上讲是网络的产物,因而不可避免的具有虚拟的特征,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言论自由,网民无需为自己的言论承担法律责任,这就造成手机媒体内言论混乱。初中生正处在思想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且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缺乏正确辨明是非的能力,容易受网络舆论影响形成畸形的、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正常的学习成长。另外,网络中信息真伪性难辨,也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文字或图片等,在初中生自身认知水平有限,自制力不足的情况下,十分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导致机制观念扭曲,造成人格不健全发育。最后,手机媒体被称为“带着体温的媒体”,人们尤其是初中生普遍对手机有很强的依赖性,部分学生自控能力不足,未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容易沉溺于小说、游戏、视频中无法自拔,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成绩,造成了时间浪费,也使学生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如依赖网络世界,恐惧、抵触现实社会,排斥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3]。而在学生心理素质、思想价值观念存有问题的情况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就更具难度。
2.如何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做好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
2.1立足实际,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手机给初中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便利,其为教师、学生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能立足实际,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将手机媒体中的可用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在多种文化、思想相互碰撞与融合的现代化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要立足主流战场,并结合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得到素质培养内容,将手机网络法制教育、手机网络道德教育、手机网络文化教育融入道德素质培养内容中,最终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4]。
具体如:首先,教师要能正确运用手机媒体开展法制教育。手机媒体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其中的负面言论、不良影响极容易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将学生引上犯罪的道路,为此,教师需利用手机媒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意识,促进学生道德素质水平提高。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安全上网,不触碰法律红线,不越过道德底线;此外,教师可联合学生创立手机网络法制教育网站或校园公众号,定期推送相关法制教育内容,提高初中生对法律知识的知晓率。其次,教师要运用手机媒体对初中生进行道德教育。即在手机网络道德教育中有机融入爱国教育、融入自律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意识,使学生能始终站在正确的战线;同时提高学生自律能力,确保学生能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做到安全、绿色上网。最后,教师要合理运用手机媒体开展文化教育。于日常教育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公众号中推送正能量短文,切实做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手机网络文化教育。
2.2运用手机媒体创新初中生道德素质培养方法
在传统教育环境下,学校对初中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依靠教材、黑板,教学模式相对固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此,学校、教师需充分发挥手机媒体的积极作用,创新优化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具体如,学校可创建校园官方网站,并将相关道德素质培养内容推送到网站内,指导、鼓励学生围绕学校推送的教育主题进行讨论、学习,以实现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培养。同时教师也可创建班级QQ群、微信群,利用这些新的社交渠道加深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并促进相关教学信息的共享,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
2.3营造基于手机媒体的初中生道德素质培养环境
环境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想实现对初中生道德素质的有效培养,就必须合理运用手机网络创建起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具体而言,教师需立足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着手推进手机网络法律制度与规范建设,如依据《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对手机网络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并立足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初中生网络问题条例规范,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引导初中生学习、践行,从而提升初中生守法意识,促进学生道德素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此外,在手机媒体环境下,教师需积极向初中生传播健康文化、优秀文化,切实加强主流舆论的引导,有效防止或消除不良网络文化信息对中学生产生的影响,促使初中生形成正确的舆论价值取向[5]。
参考文献:
[1]吴钰濛,陈本友.手机媒体视阈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路径探析[J].中国德育,2019(09):37-40.
[2]丁霞.新媒体时代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7.
[3]魏倩.社会化媒体给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带来的挑战与应对策略[D].苏州大学,2017.
[4]韦柳云.手机媒体环境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
[5]闫晋静.手机媒体对当代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冯军霞(1975.10.23-),女,甘肃徽县人,汉族,本科,一级教师,徽县第四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