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乐亭县地处滦河下游,属滦河冀东滨海平原区。根据乐亭县水土流失现状,分析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以及水土流失具体的防治措施,为更好治理平原县的水土流失提出建议。
关键词: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成因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1 基本概况
乐亭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部,地处滦河下游,地势平坦,属滦河冀东滨海平原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07.4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07 mm,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雨量的79%,易造成洪涝灾害,春秋冬季多干旱少雨,往往造成干旱。乐亭县陆地面积1308 km2,潮间带面积310 km2,浅海面积1808 km2,海岸线长124.9 km,是河北省第一沿海大县。全县辖11镇、3乡和1个街道,533个行政村、11个社区,耕地面积94.4万亩,人口49.7万,其中农业人口41.2万。
2 乐亭县水土流失状况
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乐亭县为平原县,属北方土石山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
200 t/km2·a。乐亭县属于河北省水土流失一般治理区,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也有风力侵蚀,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度。
3 乐亭县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乐亭县属于滦河冀东滨海平原区,发生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土地的沙化;二是土地的盐碱化。
3.1 土地沙化
多年来,乐亭县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了土地沙化,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河道治理的不完善。乐亭县境内除滦河和小青河两条界河外,全县有骨干、重点河流29条,乡村三、四级小型排水渠2200多条,总集水面积1278.6 km2(含滦南县汇入的89.1 km2)。滦河流经乐亭县河段51 km,进入平原区的滦河河面宽阔,坡度平缓,河道曲折迂回,土质松软,冲淤变化大,中泓摇摆不定,常因洪水渲泻不畅而漫溢成灾,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大多数村庄、农田及交通等基础设施零星分布在河道两侧,由于建设用地和耕地资源不足,挤占河道水域的现象比较普遍,河道多年运行淤积严重,达不到原排涝标准,极易发生洪涝灾害,造成土地沙化;另外,因历史上对水土保持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造林育林力度不够,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并给沿河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二是过度开发开垦土地资源: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增加以及人们被短期经济利益驱动,在没有任何制约、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开发开垦,导致土地沙化范围逐渐扩大。三是乱砍滥伐:乐亭县境内一些河道林木管护制度不健全,管护不到位,力度不够大,造成乱砍滥伐,过度采伐事件时有发生,土地植被遭到严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造成土地沙化。四是水资源得不合理利用:我县农业灌溉仍有部分采用大水漫灌的落后方式进行农田灌溉,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部分农田被迫撂荒,日积月累形成沙化土地。
3.2 土地盐碱化
乐亭地处渤海北部靠西岸,东北接昌黎海域,西南与滦南海域为邻,陆地海岸线东起滦河口,由东向西依次有稻子沟、二滦河、老米沟、长河、新河、大清河等入海口,海岸线长达124.9 km,按地质形成全县属于滦河下游冲积扇前缘平原区和冀东滨海平原区,乐亭县南部滨海区有潮间滩涂盐碱地约有30万亩。在我县因秋末春初,因大气降雨较小,土壤表层盐分积聚更多,含盐量较轻的土地也不能保全苗,形成了片片苗,片片无苗的“云彩地”,是南部沿海乡镇农业生产的严重障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4.1 土地沙化的防治措施
为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减轻洪涝、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水土流失,一是我县确定了以滦河围埝工程为重点,水利工程和防护林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几年来,新建和维修了滦河丁坝多处,同时积极配合林业等有关部门,在滦河滩地实施防护林工程,造林面积达534 km2。自2001年以来先后完善了滦河围埝绿化带80 km,滦河河唇绿化带40 km,完成了滦河河唇绿化带与围埝之间网状绿化带、滦河护岸丁坝之间的绿化带。全县完成造林面积1133 km2,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二是乐亭县加强了农田林网建设。选择优良树种、品种,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建有农田防护林7236.27 km2。三是沿海(河)防护林建设。突出完成铁路、沿海高速公路及出口造林绿化工作,营造沿海(河)防护林846 km2。四是经济林建设。在乐亭县的乐亭镇、汤家河镇等多个乡镇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果树精品基地,加快乐亭由林果大县向林果强县转变,截到目前全县经果林面积达2826.07 km2,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减少土壤冲刷,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2 土地盐碱化的防治措施
乐亭县土地盐碱化治理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治理,首先在部分沿海乡镇部分村进行建设台条田试点,重点以排碱为主,台、排、改、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大胆尝试高台淋碱立体种养模式,使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开发利用沿海的盐碱荒滩,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乐亭县建有灌区-滦乐灌区,在沿海垦荒植稻。滦乐灌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到1987年已经逐步形成了总干渠、西支渠、中支渠、东分干渠、东支渠、长河、马头营分支、石碑分支、大苗庄分支、羊角分支完善的灌溉体系,灌溉面积达到17万亩。为了适应稻田发展的需要,改变用水紧张的局面,1990至1998年,滦乐灌区先后进行扩建、配套和整修,相继实施兴建了小河子蓄水闸、新潮河蓄水闸、石碑河蓄水闸、树行子蓄水闸、西分干工程及引滦综合开发工程。但是由于近几年,华北地区干旱少雨,滦河上游潘家口、大黑汀水库蓄水严重不足,乐亭县不能引入足够的水源满足农业用水的需求,致使灌区稻田供水灌溉面积大大减少,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乐亭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引滦综合开发工程所涉及到的稻田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又称稻改工程),部分稻田改为旱田后,玉米、高粱等农作物产量低,致使农民的收入锐减,目前我县盐碱地仍大约有3万亩。
5 结语
(1)针对我县水土流失的现状,要着眼未来,做出一个长远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合理治理。(2)各部门要层层落实规划,加快治理进度。(3)依靠科学技术,振兴防治水土流失工作。(4)广辟资金渠道,增加治理投入。(5)合理分配水资源量,注意解决好节约用水问题。
参考文献
[1] 高辉巧.水土保持[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2] 戴梅.对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2).
关键词: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成因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1 基本概况
乐亭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部,地处滦河下游,地势平坦,属滦河冀东滨海平原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07.4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07 mm,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雨量的79%,易造成洪涝灾害,春秋冬季多干旱少雨,往往造成干旱。乐亭县陆地面积1308 km2,潮间带面积310 km2,浅海面积1808 km2,海岸线长124.9 km,是河北省第一沿海大县。全县辖11镇、3乡和1个街道,533个行政村、11个社区,耕地面积94.4万亩,人口49.7万,其中农业人口41.2万。
2 乐亭县水土流失状况
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乐亭县为平原县,属北方土石山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
200 t/km2·a。乐亭县属于河北省水土流失一般治理区,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也有风力侵蚀,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度。
3 乐亭县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乐亭县属于滦河冀东滨海平原区,发生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土地的沙化;二是土地的盐碱化。
3.1 土地沙化
多年来,乐亭县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了土地沙化,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河道治理的不完善。乐亭县境内除滦河和小青河两条界河外,全县有骨干、重点河流29条,乡村三、四级小型排水渠2200多条,总集水面积1278.6 km2(含滦南县汇入的89.1 km2)。滦河流经乐亭县河段51 km,进入平原区的滦河河面宽阔,坡度平缓,河道曲折迂回,土质松软,冲淤变化大,中泓摇摆不定,常因洪水渲泻不畅而漫溢成灾,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大多数村庄、农田及交通等基础设施零星分布在河道两侧,由于建设用地和耕地资源不足,挤占河道水域的现象比较普遍,河道多年运行淤积严重,达不到原排涝标准,极易发生洪涝灾害,造成土地沙化;另外,因历史上对水土保持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造林育林力度不够,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并给沿河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二是过度开发开垦土地资源: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增加以及人们被短期经济利益驱动,在没有任何制约、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开发开垦,导致土地沙化范围逐渐扩大。三是乱砍滥伐:乐亭县境内一些河道林木管护制度不健全,管护不到位,力度不够大,造成乱砍滥伐,过度采伐事件时有发生,土地植被遭到严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造成土地沙化。四是水资源得不合理利用:我县农业灌溉仍有部分采用大水漫灌的落后方式进行农田灌溉,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部分农田被迫撂荒,日积月累形成沙化土地。
3.2 土地盐碱化
乐亭地处渤海北部靠西岸,东北接昌黎海域,西南与滦南海域为邻,陆地海岸线东起滦河口,由东向西依次有稻子沟、二滦河、老米沟、长河、新河、大清河等入海口,海岸线长达124.9 km,按地质形成全县属于滦河下游冲积扇前缘平原区和冀东滨海平原区,乐亭县南部滨海区有潮间滩涂盐碱地约有30万亩。在我县因秋末春初,因大气降雨较小,土壤表层盐分积聚更多,含盐量较轻的土地也不能保全苗,形成了片片苗,片片无苗的“云彩地”,是南部沿海乡镇农业生产的严重障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4.1 土地沙化的防治措施
为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减轻洪涝、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水土流失,一是我县确定了以滦河围埝工程为重点,水利工程和防护林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几年来,新建和维修了滦河丁坝多处,同时积极配合林业等有关部门,在滦河滩地实施防护林工程,造林面积达534 km2。自2001年以来先后完善了滦河围埝绿化带80 km,滦河河唇绿化带40 km,完成了滦河河唇绿化带与围埝之间网状绿化带、滦河护岸丁坝之间的绿化带。全县完成造林面积1133 km2,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二是乐亭县加强了农田林网建设。选择优良树种、品种,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建有农田防护林7236.27 km2。三是沿海(河)防护林建设。突出完成铁路、沿海高速公路及出口造林绿化工作,营造沿海(河)防护林846 km2。四是经济林建设。在乐亭县的乐亭镇、汤家河镇等多个乡镇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果树精品基地,加快乐亭由林果大县向林果强县转变,截到目前全县经果林面积达2826.07 km2,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减少土壤冲刷,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2 土地盐碱化的防治措施
乐亭县土地盐碱化治理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治理,首先在部分沿海乡镇部分村进行建设台条田试点,重点以排碱为主,台、排、改、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大胆尝试高台淋碱立体种养模式,使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开发利用沿海的盐碱荒滩,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乐亭县建有灌区-滦乐灌区,在沿海垦荒植稻。滦乐灌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到1987年已经逐步形成了总干渠、西支渠、中支渠、东分干渠、东支渠、长河、马头营分支、石碑分支、大苗庄分支、羊角分支完善的灌溉体系,灌溉面积达到17万亩。为了适应稻田发展的需要,改变用水紧张的局面,1990至1998年,滦乐灌区先后进行扩建、配套和整修,相继实施兴建了小河子蓄水闸、新潮河蓄水闸、石碑河蓄水闸、树行子蓄水闸、西分干工程及引滦综合开发工程。但是由于近几年,华北地区干旱少雨,滦河上游潘家口、大黑汀水库蓄水严重不足,乐亭县不能引入足够的水源满足农业用水的需求,致使灌区稻田供水灌溉面积大大减少,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乐亭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引滦综合开发工程所涉及到的稻田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又称稻改工程),部分稻田改为旱田后,玉米、高粱等农作物产量低,致使农民的收入锐减,目前我县盐碱地仍大约有3万亩。
5 结语
(1)针对我县水土流失的现状,要着眼未来,做出一个长远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合理治理。(2)各部门要层层落实规划,加快治理进度。(3)依靠科学技术,振兴防治水土流失工作。(4)广辟资金渠道,增加治理投入。(5)合理分配水资源量,注意解决好节约用水问题。
参考文献
[1] 高辉巧.水土保持[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2] 戴梅.对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