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是中国人消费的旺季,而近年来国人过节的消费结构正悄然发生改变。
据中新网报道,2015年浙江省374家纳入监测样本的商家共实现销售(营业)额26.4亿元,同比增长0.6%。除了美酒佳肴等传统物质消费,“文化休闲类消费”开始走俏。旅游过年、看电影等文化休闲活动,正在成为春节消费的主要方式。
据浙江省商务厅统计,2015年春节期间,全省KTV、酒吧、影院等休闲业领跑节日消费,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0.9%、7%和6.2%。
美国《时代》周刊载文称,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中国,“城市休闲时代的到来,这个口号提得不是过早,而是过晚。”
一个等待开启的金库
2015年春节,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开展了“初一到十五、老街看年俗”等活动,在南宋御街、河坊街、高银街、安荣巷等街区展现老街年俗,体现老街的历史文化、江南市井民俗和杭州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市民和外来游客,河坊街商业特色街累计营业额约1879万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人流量约为28万人次。
不仅在浙江,全国各省区市年节期间休闲消费的比例都在不断提高。
据《营口日报》报道,春节假期期间,在营口各大温泉酒店及何家沟滑雪场可以看到,停车场均被自驾车辆占满,天沐、金泰、忆江南等主体温泉旅游度假酒店更是家家火爆。何家沟滑雪场春节期间一直对外营业,游客日接待量最多达到1600余人。游客中以家庭出游为主流。省内游客占游客总量的40%,省外游客占游客总量的5%。
2014年的马年春节,人民网发表评论称: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北上赏冰雪,南下享阳光”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旅游方式。
业内人士预测,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在未来的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80%~85%。
巴黎、巴塞罗那、迈阿密、哥本哈根等国际知名的休闲城市,它们的休闲产业产值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较大份额。
在美国, GDP的50%以上来自休闲产业。美国人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三分之二的收入用于休闲娱乐、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娱乐。
相较而言,中国的休闲经济更像是一个等待开启的金库。
城市品牌最闪耀的元素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每四年会出品一份全球趋势报告,给新一届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全球趋势2030》是其最新的报告,其中透露,全球人口现有73亿,50%居住于城市中。2030年,世界人口会增长至84亿,城市人口比例将增加到60%。显然,城市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
国家统计局2016年1月1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0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也就是说,2015年的城镇化率为56.1%,比前一年增长了1.33个百分点。
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并非一路顺畅。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惠娣,将现在中国城市的发展状况总结为:千城一面,贪大求洋,复制雷同,资源不均衡,城市生态环境沦陷。
要避免以上问题的恶化,打造有特色的休闲城市是一个好选择。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主任刘彦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城市品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吸引力:宜居、宜业、宜游。而休闲恰好是宜居、宜业、宜游的高端资源,因此休闲是城市品牌中一个最闪耀的元素。”
2015年12月关注“休闲与城市发展”的第六届亚洲城市论坛在宁波开幕,会议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百姓的生活将逐渐走向以休闲为轴心的生活,并迎来休闲经济时代。
在这个新的时代,人们的休闲时间能占到40%~45%,老百姓的消费支出有50%用于休闲消费。而人的休闲需求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可以促进整个城市作出一系列新的调整和适应。
丁俊杰告诉本刊记者,“休闲经济时代的到来,这是一个概念,并不是一个操作指标或者模型。这是对未来城市的一种期盼,目前可以认为:中国没有一个城市拥有完整的休闲城市概念设定。”
休闲时代的临近,意味着中国人在收入和时间上已经做好了准备。当前,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九省市人均GDP已率先迈入一万美元阶段;而全年法定假日已从最初的52个增至112个,这还不包括工作满一定年限后的带薪假期。
业内专家认为,世界发达国家将率先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休闲将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重城市个性,发展特色项目
与中国同样地大物博的美国,是休闲城市建设的先行者。
“由于美国的历史并不长,所以城市在品牌打造时就强调独特性,以及与社区间的良好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延续城市的发展。”国际城市管理协会副主席比尔.莫纳汉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比尔.莫纳汉向本刊记者列举了几个美国休闲城市建设的案例。 其中一个城市是萨瓦纳(SAVANNAH),这个位于美国乔治亚州的城市,建造于18世纪70年代,是城市管理者精心规划的海边历史文化小城。尽管在南北战争时期,萨瓦纳遭受了不小的损失,部分建筑物被毁,但城市的布局并没有因此改变,城市里依然保存有各式各样的老建筑。
如今的萨瓦纳城,还保留着1770年前后建立的河滨公园,居民们可以步行而至。此外,二十多个小广场把这个城市分割成数十个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有一个以雕像为中心的公园。这样的城市布局和特色,吸引了游客前往,萨瓦纳也因此成为美国有名的旅游城市。
而阿灵顿市的发展历程稍有不同,起初曾推出了城市发展的多个特色,但并没有得以延续。城市的领导者意识到,城市需要一个统一的品牌。比尔.莫纳汉说,“当地不仅引入大众汽车这样的知名公司,还通过政府,吸引知名球队入驻,得克萨斯州一些大规模的学校也陆续进入阿灵顿。”
慢慢地,这个城市成为了美国梦的代表城市,居民、游客、企业乃至运动团体,都乐意在这里实现自己的美国梦。
比尔.莫纳汉还介绍了有美国最健康城市之称的波特兰。他说,这个以休闲为主题的城市之所以有健康城市的美誉,是因为这里的生活方式以健康、积极闻名,“这里拥有36公里长的舒适步道”。
“去前化”妨碍中国城市品牌打造
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许澎向《瞭望东方周刊》透露,“最近国家旅游局要公布八个中国休闲城市,浙江报了两个,一个是杭州,另一个是宁波。”
2006年杭州举办世界休闲博览会,闭幕式上,世界休闲组织秘书长杰拉德.凯尼恩博士颁发了“杭州——东方休闲之都”的牌匾。
作为旅游大省的浙江,显然对仅有一个休闲城市并不满足。许澎表示:我们希望宁波也能列入中国休闲城市的行列。
在许澎看来,休闲旅游城市需具备三个元素:一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优美的自然景观;三是现代服务业的接待设施。
以上三者中国城市并不或缺,然而能够被成功打造的休闲城市品牌却不多。“中国城市品牌形象最大的问题在于,在城市管理者更迭后,城市形象往往无法延续。”丁俊杰说。城市的任何一种举措,包括品牌形象,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城市管理者持续努力。
韩国国会议员、亚洲城市联盟理事长尹永硕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2年,时任首尔市市长决心把首尔建设成世界著名的亚洲旅游城市。首尔市中心有一条河,市长说服了20万商户搬迁,成就了现在美丽的清溪泉。“此后的继任者又在汉江修建了公园、足球场、篮球场和露营地,如今首尔附近的山上也修建了步行道。”
“中国部分城市的管理者存在‘去前化’现象。有的城市,新领导上任后,要彰显自我个性,前任所提出的城市口号,即使再好再贴切,都要换一种说法;从前所推行的策略再完善,也要换一种做法。”丁俊杰说。
他认为,换口号一定是基于对过去口号的升级和延续,而不是割裂。从形象推广的角度看,这造成了原有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尚无成熟的休闲模式
业内人士指出,在打造休闲城市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混淆了观光产业和休闲产业的概念和关系,二者并不是替换、升级关系,而是平行共存关系。
“比如,长城永远是观光产业,因为几乎没有人躺在长城上去体验,它是观光型的。”国际休闲产业协会执行副主席王琪延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从产业链角度而言,休闲产业是对观光产业的延伸,为城市和城市中的人创造出更多机会。
而目前借休闲时代的东风,不少城市正试图从旅游城市向休闲城市转化。除了坊间一度热议的四大休闲之都杭州、成都、广州、苏州外,长沙、青岛、遵义都陆续提出打造休闲之都的计划。2013年,常德甚至建立了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研究基地。
但在丁俊杰看来,中国还没有一座城市可以自称已打造出成熟的休闲模式。
“休闲是一个城市的标配,但是每个城市的休闲方式不一样。有的休闲方式是青山绿水,有的是购物天堂,有的是文化娱乐,有的是各种要素的融合,千万不要以为有一个统一模式。”丁俊杰说。
王琪延为《瞭望东方周刊》梳理了未来中国会出现20个休闲消费热点,其中包括海洋休闲、鉴赏休闲、宗教休闲、太空休闲、情趣休闲,等等。
这些热点和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以及体育资源等有关。“对于拥有不同资源的城市,可以发挥所长打造独特的休闲产业链。”王琪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