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内容的高效拓展延伸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hise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点,对教材进行灵活的运用,进行辐射拓展,扩大文本的外延,挖掘文本的内涵,才能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本文就如何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延伸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教材 拓展 延伸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时应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学生从中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学科必备的能力,在与文本的互动与对话过程中,摸索与总结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教材文本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我们语文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点,对教材进行灵活的运用,进行引导辐射,扩大文本的外延,挖掘文本的内涵,才能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
  那么,要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从哪些方面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呢?
  一、从写作角度进行拓展延伸
  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要培养的能力之一。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落实在语文教学的每一篇文本中,从文本中挖掘写作的素材,促使学生从中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所涉及課文都是这版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是《翠鸟》,这篇课文开头写出了翠鸟羽毛的色彩,然后写翠鸟的整体印象,把翠鸟写得生动形象,写活了。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就可以对这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安排一次小练笔,让学生写一写另一种熟悉的动物,从动物的象形与印象方面,把动物写活来。
  二、从口语交际进行拓展延伸
  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的熏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学习了一篇文本后,应接受什么样的思想教育,他们有什么感晤,并应想到些什么?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用口头表达出来。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了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一文后,学生对眼睛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温迪一家捐献眼睛角膜的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也产生了敬仰之情。对此,我们还可以对教材进行再次深挖掘,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上一篇课文中的安静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而本文中的温迪一家人都乐意捐献自己的器官,如果安静得到温迪捐献的眼睛角膜,重见了光明,她会对温迪说些什么感谢的话?从而升华文本的思想教育内涵。
  三、从文本相似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文本中有的内容写人物,有的内容写事件,有的事件与另—件事件有着许多相似性,内在的联系。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接触与了解与教材文本相似的内容后,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与加深教材中的内容。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是《蝙蝠与雷达》,文中通过写科学家从蝙蝠的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雷达,让飞机能在夜间顺利飞行,这是仿生学的—个经典例子。我教学这篇课文时,从网上搜寻到许多人类仿生科技事例:比如“蛋壳与薄壳建筑”“蜻蜓与仿生学”等,让学生了解到仿生学的概念,以及仿生科学技术的重大意义,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良品质,从小养成学生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文章时,学生很难理解战争的残酷与战争中人们的苦难,尤其是孩子的悲惨生活。我在2003年教学这篇文章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当时‘伊拉克战争”的隋形。而在2011年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观看了“多国部队轰炸利比亚”的新闻与图片,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从而痛恨战争,从小培养“制止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隋。
  四、文本拓展延伸到社会生活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将来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我们语文教师就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力尽所能解决一些问题,树立学生对知识边学边运用的理念。
  五、多种方式再现文本教学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之后,很有必要对文本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如果只是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来巩固文本内容,学生不一定感兴趣,也是低效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后,我尝试着采用简笔画、小故事、辩论会、演讲会等多种方式来再现和巩固文本内容,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在教学了文本《中彩那天》以后,学生感受了我们一家人都选择了“舍汽车而取道德”的高尚之处,我让学生再进行深入的思考,中彩那天,库伯派人开走了汽车后,会不会从心里感激父亲,从而又引发出什么新的故事?让学生想一想后再讲一讲,学生激情飞扬,兴致很高,讲出了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不得不佩服孩子的想象力;执敖《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后,我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热爱和平制止战争”的主题演讲,学生也很乐于参加,强化了文本的思想教育;执教《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这一首词后,让学生感受词中的画面之美,并让擅长绘画的同学画一幅简笔画,尽其可能,画出词中的画面美,意境之美,同样起到有效复习语文教学内容的作用。语文教师对教材文本如何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这是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所在,教学水平所在,教学基本功所在。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当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拓展延伸,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有效的辐射,以促成文本内容教学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要学好英语,兴趣是保障,是原动力。学生如果对英语不感兴趣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正是英语趣味教学的出发点。  [关键词]师生关系 学习环境 教学方法 主体地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更是如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英语成绩的高低,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顺利完成英语教学的任务,学生的学习兴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了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认真领会生物新课程标准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教育观念要转变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生物教师肯定会注意到生物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显著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任何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谈几点感受。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1.激发学习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生字
21世纪是一个素质时代,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要担当的角色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小学班主任一他们是老师,要授业、解惑;他们是保姆,要知冷知热;他们是保健医生,学生身体不
我认为新世纪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本,以悟为主,以练为基,实施“读、悟、”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  一、以读为本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所以,最初的阅读能力只能是朗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求他们读每篇课文都要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摘要]合作学习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重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的责任份工和共同的目标。合作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为了完成共同任务即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交际技能。本篇论文通过对小组合作活动的调查,组织和分析,总结了课堂合作
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议论,“累死了,讲了很久了,同样的问题老是犯同样的错,学生真的不好教啊”。其实,我认为这是老师的教学艺术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里简单谈谈。  一、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任何高效率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及参与程度的高低是由学习动机是否明确决定的。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激发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世纪教育的主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习计算机从四个方面入手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那么,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成了我们最终的目标,下面笔者就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