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激活历史课堂,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理念。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刻发扬其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学会并习惯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而教师本身则只需要起到及时到位的组织、引导、协助作用即可。
关键词:激活历史课堂;“以人为本”;学习兴趣;教学活动;设计问题;自主;合作;探究
在许多学生眼里历史课堂总是那么的枯燥而无味,老师有着讲不完的知识点,学生有着记不完的重点难点,课本上有着读不完的那些过去的人和过去的事儿。有多少学生曾经感慨万千:“让历史过去吧!不要让它再折磨现在的人类了;”“老师,我们喜欢听有趣的历史小故事,但不喜欢上枯燥的历史课;”“历史课只要看书就行,用不着听老师讲,要考高分只要死记硬背即可。”……等等。在孩子们的心里,历史俨然成为一门多余的课,它离现实太过遥远,没有多大实用的价值。
不只是学生这么想,很多家长也都认为历史没有用,它就讲那些陈年往事,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大,学历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什么都不会,连工作都不好找,历史就是无用之学。
在学校,特别是初中,历史被毫不客气地规划到副科一类,不受什么重视。甚至有些时候历史课还必须毫无条件的将课时让给所谓的主科。班主任有时也会为了提高本班主科成绩,在自习课上不让学生看历史书,专看主科,在做考试分数统计时不把历史考分计入总成绩里算。
面对如此学科境遇,广大历史教学者们除了埋怨和叹气,我想更应该深刻分析造成此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抛去外部因素的排斥作用外,是否在我们老师自己身上有着更大的缺陷,即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能够真正地吸引人,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是否激活了历史课堂教学。
我们到底是放弃学科尊严,任人摆布呢?!还是恪守传统教学模式将直线灌输进行到底呢?!抑或者是另辟蹊径大力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名副其实的主人呢?!当然,我们必须要选择后者,只有选择后者,历史课程才能找到出路,我们——历史教师,才能实现存在的价值。
那么怎样改变现状,才能让历史课堂活跃起来成为受人欢迎令学生赞扬的有效性教学活动呢?
我想,最根本最实事求是的举措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课的强烈兴趣,使课堂真正意义上活起来。
激活历史课堂,就必然要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教学方式做一次彻底地改变。这并不是说老师不讲了,而是强调应该简单明了的精讲,只要将知识结构和重难点交代清楚即可,其余内容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中自行解决。课堂上最重要的时间段,则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的方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活跃气氛,渲染气氛,使历史由文字变成画面呈现出来,使画面由静而动,让学生切身体验,方可心领神会。
课堂学习应该是一种集体学习活动,而不是简单地一个人讲众人听而又一个人思考,甚至连思考都不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不论是信息的,情感的,思维的,还是直接的,间接的,有意识的,无意识的。学习必须是在人与人之间密切合作下进行,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起来,进入最佳求知欲的亢奋状态。活动是一种生命力的特征,课堂活起来,学习就能活起来。活动是知识传授或学习的重要形式,有意义、有感染力的活动能够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思想和情感上更容易主动深刻地接收并理解外部所传递的信息。
活动其实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充分发扬个性的基础上,通过人与人之间有效地合作交流,达到信息的共享,个性的发展,能力的提升。
如今,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探求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就尤为注重活动的重要性。新教材有许多章节都需要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没有活动,这项目表就落实不了。教师要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将活动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如组织学生唱历史歌曲、编写家族史或家乡史、举办讲故事比赛或竞猜成语典故比赛、撰写小论文、表演历史舞台剧等等。
教师应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强调传授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探究性,体验性学习方式,不仅强调知识结果的表述,而且强调过程的呈现。
教师还应学会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设计问题、设计活动上,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成为主人。
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以人为本”,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努力建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良好民主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在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并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
只有宽松和谐、民主友好的课堂氛围,才能消除学生心中的疑虑,不惧怕说错做错,才可能使学生积极进取,思维敏捷,乐于探究,勇于探究,情绪亢奋,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种高效的学习状态。
除此之外,巧设导言和结尾也是激活课堂的重要方法。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或许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再者巧妙的课堂结尾设计,也会给学生留下耐人寻味的悬念,课断而思不断,对下一节课产生盼望的急切心情。
当然,激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令人钦佩的教师人格魅力、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课件、扣人心弦的影视作品欣赏等等,只要我们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够深度激发兴趣,激活历史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合作,乐于动脑探究,学会概括总结,习惯于主动学习。做到这些,历史課堂教学的质量将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张小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蒙古族中学。
关键词:激活历史课堂;“以人为本”;学习兴趣;教学活动;设计问题;自主;合作;探究
在许多学生眼里历史课堂总是那么的枯燥而无味,老师有着讲不完的知识点,学生有着记不完的重点难点,课本上有着读不完的那些过去的人和过去的事儿。有多少学生曾经感慨万千:“让历史过去吧!不要让它再折磨现在的人类了;”“老师,我们喜欢听有趣的历史小故事,但不喜欢上枯燥的历史课;”“历史课只要看书就行,用不着听老师讲,要考高分只要死记硬背即可。”……等等。在孩子们的心里,历史俨然成为一门多余的课,它离现实太过遥远,没有多大实用的价值。
不只是学生这么想,很多家长也都认为历史没有用,它就讲那些陈年往事,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大,学历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什么都不会,连工作都不好找,历史就是无用之学。
在学校,特别是初中,历史被毫不客气地规划到副科一类,不受什么重视。甚至有些时候历史课还必须毫无条件的将课时让给所谓的主科。班主任有时也会为了提高本班主科成绩,在自习课上不让学生看历史书,专看主科,在做考试分数统计时不把历史考分计入总成绩里算。
面对如此学科境遇,广大历史教学者们除了埋怨和叹气,我想更应该深刻分析造成此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抛去外部因素的排斥作用外,是否在我们老师自己身上有着更大的缺陷,即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能够真正地吸引人,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是否激活了历史课堂教学。
我们到底是放弃学科尊严,任人摆布呢?!还是恪守传统教学模式将直线灌输进行到底呢?!抑或者是另辟蹊径大力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名副其实的主人呢?!当然,我们必须要选择后者,只有选择后者,历史课程才能找到出路,我们——历史教师,才能实现存在的价值。
那么怎样改变现状,才能让历史课堂活跃起来成为受人欢迎令学生赞扬的有效性教学活动呢?
我想,最根本最实事求是的举措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课的强烈兴趣,使课堂真正意义上活起来。
激活历史课堂,就必然要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教学方式做一次彻底地改变。这并不是说老师不讲了,而是强调应该简单明了的精讲,只要将知识结构和重难点交代清楚即可,其余内容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中自行解决。课堂上最重要的时间段,则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的方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活跃气氛,渲染气氛,使历史由文字变成画面呈现出来,使画面由静而动,让学生切身体验,方可心领神会。
课堂学习应该是一种集体学习活动,而不是简单地一个人讲众人听而又一个人思考,甚至连思考都不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不论是信息的,情感的,思维的,还是直接的,间接的,有意识的,无意识的。学习必须是在人与人之间密切合作下进行,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起来,进入最佳求知欲的亢奋状态。活动是一种生命力的特征,课堂活起来,学习就能活起来。活动是知识传授或学习的重要形式,有意义、有感染力的活动能够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思想和情感上更容易主动深刻地接收并理解外部所传递的信息。
活动其实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充分发扬个性的基础上,通过人与人之间有效地合作交流,达到信息的共享,个性的发展,能力的提升。
如今,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探求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就尤为注重活动的重要性。新教材有许多章节都需要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没有活动,这项目表就落实不了。教师要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将活动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如组织学生唱历史歌曲、编写家族史或家乡史、举办讲故事比赛或竞猜成语典故比赛、撰写小论文、表演历史舞台剧等等。
教师应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强调传授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探究性,体验性学习方式,不仅强调知识结果的表述,而且强调过程的呈现。
教师还应学会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设计问题、设计活动上,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成为主人。
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以人为本”,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努力建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良好民主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在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并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
只有宽松和谐、民主友好的课堂氛围,才能消除学生心中的疑虑,不惧怕说错做错,才可能使学生积极进取,思维敏捷,乐于探究,勇于探究,情绪亢奋,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种高效的学习状态。
除此之外,巧设导言和结尾也是激活课堂的重要方法。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或许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再者巧妙的课堂结尾设计,也会给学生留下耐人寻味的悬念,课断而思不断,对下一节课产生盼望的急切心情。
当然,激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令人钦佩的教师人格魅力、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课件、扣人心弦的影视作品欣赏等等,只要我们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够深度激发兴趣,激活历史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合作,乐于动脑探究,学会概括总结,习惯于主动学习。做到这些,历史課堂教学的质量将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张小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蒙古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