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后,通过各种培训学习,老师们观念有所改变了,在课堂上不再板着脸孔上课了,而且也不太吝啬表扬的语言了,在课堂上时时听到掌声,在听课中也发现越来越多的老师们采用鼓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理说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但在这当中也发现不少的问题:老师们滥用表扬,表扬的语言总是“你真棒”、“你很了不起”之类的,缺乏针对性,达不到激励的目的,同时许多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突发行为不能机智应对,造成拖延时间,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同时在教学中能机智应对,灵活处理各种情况,这样对学生学习知识和今后的发展很有好处。
关键词:表扬;针对性;教学机智
一、《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拓展实录:
1、《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内容
这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多万人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三层教学楼, 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但是万分悲痛的他想到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正是凭借这一坚定信念,这位父亲孤身一人,不顾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14位同学。同时,孩子也是凭借“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一坚定信念在地下安慰同学,坚持等待父亲来救援,在废墟中坚持38个小时,不哭不闹,在听到父亲叫自己出来的那一刹那,他毅然决然地让同学先出去,自己最后一个出去。
2、课堂教学拓展实录
前不久有位教师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在总结全文后,他这样问学生:“假如现在这对父子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学生小手林立,争着回答问题。
生:“我想对父亲说:‘您是一位信守承诺的人,您拥有别的父亲不能对自己孩子给予的父爱,我很敬重您。’我想对阿曼达说:‘你有着谦让的品德,你不顾一切为同学着想,你还能在危险中鼓励同学,真了不起。’“
师:“孩子,你听课很认真,会结合课文的内容去评价人物。”
生:“我想对父亲说:‘您真是太伟大了,我为您感到骄傲,祝你们一家幸幸福福,快快乐乐。’想对阿曼达说:‘你真勇敢,真了不起。’”
师:“孩子,你真懂事,有礼貌,学会祝福他人了,说得真好。”
生:“我想对父亲说:‘您太棒了,您竟然为了儿子坚持挖了38个小时,难道您不怕吗?我知道您也很怕,可是我更知道您怕失去儿子,我祝你们一家幸福地生活着,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师:“孩子,你真会说话,学会用设问的句式和一些好词来进行说话了。”
生:“我想对父亲说:‘您是一位伟大的父亲,是一位称职的父亲,是一位守信用的父亲。’想对阿曼达说:‘你真坚强,是我们的小英雄。’”
师:“哇,不错呀,学会用排比的句式说话了,相信只要你能跟父亲进行好好沟通,你也会拥有这样的父亲的。”
生:“我想对父亲说:‘您与孩子的关系太好了,我好羡慕哟。’想对阿曼达说:‘你不但坚强,而且还能为别人着想,我以你为荣。’”
师:“孩子,你会用关联词说话了,不过不要灰心哦,相信通过沟通与努力,你也会拥有这样的父亲的。”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能将自己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吗?”
生:学生大声齐说“能!”
師:“那就将自己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吧。”
二、对课堂实录的分析
以上的教学片段,是教师在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同时也是教师巧妙采用种表扬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以此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渗透。在这一个片段中,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更重要的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说话作出了不同的表扬,这一个过程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教学,我认为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对课堂的处理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的表扬有针对性,有实情实感。
在片段中,每一位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都能针对学生说话的内容作出一定的表扬与肯定,而不是像其他一些老师一样滥用“你真能干!”“你真棒!”等,在教学中,教师真正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没有丝毫虚伪与欺哄,都是从学生的回答中去肯定,去鼓励,从而激发更多的学生去说话,去思考。
2、教师的教学具有开放性
在这一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始终扮演的是学生的组织者,让学生凭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进行说话,让学生敞开心扉地说,而且教师也没有刻意地去引导学生朝哪一个方面去说,无论学生说出什么话,教师都能耐心地听,而且还能作出一定的肯定,这就是活用教材的一种表现。
3、教师教学思维敏捷性
在学生说话中,由于想说话的孩子很多,如果让全部孩子都说的话,那时间绝对不允许,因此教师会转移学生的视线,一句话就能让学生从活跃的环境中安静下来,而且能使学生都有了说话的机会,只不过是把有声说话改成无声说话而已。
总之,新课程、新理念引导下的语文教学还有许多东西要我们去探究,去实践,只要认真思考,用心研究,就能创造出自己独特而又具有时代性,学生喜欢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表扬;针对性;教学机智
一、《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拓展实录:
1、《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内容
这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多万人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三层教学楼, 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但是万分悲痛的他想到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正是凭借这一坚定信念,这位父亲孤身一人,不顾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14位同学。同时,孩子也是凭借“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一坚定信念在地下安慰同学,坚持等待父亲来救援,在废墟中坚持38个小时,不哭不闹,在听到父亲叫自己出来的那一刹那,他毅然决然地让同学先出去,自己最后一个出去。
2、课堂教学拓展实录
前不久有位教师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在总结全文后,他这样问学生:“假如现在这对父子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学生小手林立,争着回答问题。
生:“我想对父亲说:‘您是一位信守承诺的人,您拥有别的父亲不能对自己孩子给予的父爱,我很敬重您。’我想对阿曼达说:‘你有着谦让的品德,你不顾一切为同学着想,你还能在危险中鼓励同学,真了不起。’“
师:“孩子,你听课很认真,会结合课文的内容去评价人物。”
生:“我想对父亲说:‘您真是太伟大了,我为您感到骄傲,祝你们一家幸幸福福,快快乐乐。’想对阿曼达说:‘你真勇敢,真了不起。’”
师:“孩子,你真懂事,有礼貌,学会祝福他人了,说得真好。”
生:“我想对父亲说:‘您太棒了,您竟然为了儿子坚持挖了38个小时,难道您不怕吗?我知道您也很怕,可是我更知道您怕失去儿子,我祝你们一家幸福地生活着,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师:“孩子,你真会说话,学会用设问的句式和一些好词来进行说话了。”
生:“我想对父亲说:‘您是一位伟大的父亲,是一位称职的父亲,是一位守信用的父亲。’想对阿曼达说:‘你真坚强,是我们的小英雄。’”
师:“哇,不错呀,学会用排比的句式说话了,相信只要你能跟父亲进行好好沟通,你也会拥有这样的父亲的。”
生:“我想对父亲说:‘您与孩子的关系太好了,我好羡慕哟。’想对阿曼达说:‘你不但坚强,而且还能为别人着想,我以你为荣。’”
师:“孩子,你会用关联词说话了,不过不要灰心哦,相信通过沟通与努力,你也会拥有这样的父亲的。”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能将自己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吗?”
生:学生大声齐说“能!”
師:“那就将自己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吧。”
二、对课堂实录的分析
以上的教学片段,是教师在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同时也是教师巧妙采用种表扬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以此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渗透。在这一个片段中,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更重要的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说话作出了不同的表扬,这一个过程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教学,我认为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对课堂的处理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的表扬有针对性,有实情实感。
在片段中,每一位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都能针对学生说话的内容作出一定的表扬与肯定,而不是像其他一些老师一样滥用“你真能干!”“你真棒!”等,在教学中,教师真正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没有丝毫虚伪与欺哄,都是从学生的回答中去肯定,去鼓励,从而激发更多的学生去说话,去思考。
2、教师的教学具有开放性
在这一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始终扮演的是学生的组织者,让学生凭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进行说话,让学生敞开心扉地说,而且教师也没有刻意地去引导学生朝哪一个方面去说,无论学生说出什么话,教师都能耐心地听,而且还能作出一定的肯定,这就是活用教材的一种表现。
3、教师教学思维敏捷性
在学生说话中,由于想说话的孩子很多,如果让全部孩子都说的话,那时间绝对不允许,因此教师会转移学生的视线,一句话就能让学生从活跃的环境中安静下来,而且能使学生都有了说话的机会,只不过是把有声说话改成无声说话而已。
总之,新课程、新理念引导下的语文教学还有许多东西要我们去探究,去实践,只要认真思考,用心研究,就能创造出自己独特而又具有时代性,学生喜欢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