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考古典诗歌的考查越来越注重对诗歌本身的理解,语文教学虽然也相当注重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解读,但收效甚微,阅读鉴赏依然是学生心头的一大难题,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本文以多年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了作者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摸索出了一套简单有效的读懂诗歌的方法,即首先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翻译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融会贯通能力。
关键词:诗歌鉴赏;翻译;联想想象;融会贯通
古典诗词的阅读与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语文学科的一个必考知识点,对学生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在实际教学和考试中,却发现很多学生对此最为头疼,普遍存在着读不懂诗、会不了意、做不对答案等问题。鉴于此,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帮学生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读懂一首诗。因为读懂是鉴赏的前提,读不懂,就无所谓鉴赏。
那么如何读懂一首古诗呢?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这三种能力:翻译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融会贯通能力。
一、 翻译句子的能力,是读懂诗歌的首要条件
拿到一首古典诗歌,首先要把它当成一篇文言文一样,从题目开始逐字逐句地翻译成现代白话文,这样才能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初步掌握其描摹的客观物象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要做到翻译准确,学生还需从这两个步骤入手:
一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表述习惯,把单音节词统一变成双音节词,例如“渔翁夜傍西岩宿”,“夜”要翻译成“夜晚”,“傍”要翻译成“靠着”“挨着”,“西岩”要翻译成“西边的山岩”,“宿”要翻译成“住宿”“过夜”,整句诗要翻译成“夜晚,渔翁挨着喜欢的山岩过夜”。
二要学会调整语序,让每个词处在它该在的位置上,把句子翻译流畅通顺。例如上句诗就不能按照原有的顺序机械地翻译为“渔翁夜晚挨着西边的山岩过夜”。这样的翻译虽然没有大问题,但丧失了诗歌的美感,也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时就需要调整语序,尽量翻译得流畅生动,具有文学色彩一些。比如“傍晚时分,渔翁回到了西边的山岩,在这里歇脚过夜。”
二、 联想和想象能力,是读懂诗歌的必要助力
古典诗歌的特点就是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在阅读时,若只按字面意思去理解,会在很大程度上削损诗歌的内涵和外延,就不能充分领略到它曲徑通幽的美。所以,联想和想象能力,就是所有艺术欣赏的一对翅膀,是读懂诗歌必不可少的助力。具体的做法有两点:
一要有根据文字即时生成画面的能力,例如“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在把这些文字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旭日初升,浓浓的晓雾渐渐散去,四周寂静无人,渔翁悠然地划着一叶小舟,不紧不慢地撑着竹篙,吱吱呀呀的摇橹声,轻轻回荡在映入眼帘的青山绿水间”之后,脑子里马上要浮现出对应的画面,不能傻愣愣的无动于衷,仅仅停留在对文字的会意推敲上,这样会形成文字和画面之间的割裂,不利于充分鉴赏。
二要有深切的代入感,让诗意引领自己身临其境,最好闭上眼睛设身处地去感受脑子里的画面,把自己想象成渔翁,从他的立场出发去体味眼前之景,从人情常理角度慢慢领会他眼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想。
有了联想和想象,对诗歌的理解就不再只是拘泥于文字层面,而是出于文字,立体、鲜活、饱满的。否则,对诗歌的理解只是盲目的望文生义,单调地说文解字,势必是干瘪无味的。
三、 融会贯通能力,是读懂诗歌的关键
对一首诗歌而言,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且能借助联想和想象勾勒出诗中的画面,并让自己置身其中去体悟,这并不代表着就一定把诗完全读懂了。还缺最后一步,就是融会贯通的能力。所谓的融会贯通,主要指两方面:
一是对诗歌所有信息的整合。这些信息包括对题目的解读、对类别的判断、对作者的了解、对句意的把握、对注释的参照、对题干的分析等,要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相互印证、相互纠偏,这样才能把诗歌理解得更准确更充分。对考试而言,对题干的分析尤为重要,要认真审题,从题干的问法中去找答案和答法。
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看便是送别诗;“宿建德江”,一看题目就知道是羁旅思乡诗;“汴河怀古”,一看就知道是怀古咏史诗。只要类别判断出来,情感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再例如,注释中读者不了解的诗人情况、时代背景、字词注解以及暗藏的答题方向和要点,都是读懂诗歌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途径。
二是必要时得学会新旧知识间的链接和迁移。例如“晓汲清湘燃楚竹”,如果不知道“汲”的意思,可以回想学过的“朝朝汲淮水,暮暮上龟山”或“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这些诗句中“汲”的意思,通过知识的迁移,举一反三去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弄清楚“汲”的意思就是从井里打水,即为取水。
或者,不清楚“欸乃一声山水绿”这句中“欸乃”的意思,亦可通过以往的语言表达和解读习惯,在“××一声”这种句式中,前两个字一般是作为拟声词存在的,即可推断出“欸乃”应该是拟声词,而前句有“渔翁夜傍西岩宿”,后一句有“回看天际下中流”,便可判断出“欸乃”不是别的声音,拟的正是摇橹声。
如果说翻译句子和联想想象是阅读鉴赏诗歌的基础,那么最后这个融会贯通的能力就是批郤导窾的关键。试想,前两步纵然做得再好,但都是从局部和细节入手,若没有最后的全局展望和集中整合,对诗歌的理解就很有可能是以偏概全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有把所有信息整合起来,才能对一首诗做出最充分的解读。
综上所述,我认为古典诗歌的阅读教学,可以先抛开急功近利的考题讲解和真题演练,试着从教学生怎样读懂一首诗开始,先将其最基础的阅读能力培养起来,再慢慢引导其鉴赏品评。阅读是基础,只有这一关过了,才能谈得上鉴赏,才能顺理成章毫不费力地把他们引入高考的阵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当然,古典诗歌这种文体形式毕竟离学生所在的时代太远了,要在短时间内只靠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去突飞猛进是不可能的,学生仍需在课外加大对古诗的诵读量,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要一边学一边发现鉴赏规律,及时总结阅读经验,并不断反思巩固,这才能熟练掌握各种鉴赏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古诗解读能力。
关键词:诗歌鉴赏;翻译;联想想象;融会贯通
古典诗词的阅读与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语文学科的一个必考知识点,对学生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在实际教学和考试中,却发现很多学生对此最为头疼,普遍存在着读不懂诗、会不了意、做不对答案等问题。鉴于此,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帮学生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读懂一首诗。因为读懂是鉴赏的前提,读不懂,就无所谓鉴赏。
那么如何读懂一首古诗呢?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这三种能力:翻译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融会贯通能力。
一、 翻译句子的能力,是读懂诗歌的首要条件
拿到一首古典诗歌,首先要把它当成一篇文言文一样,从题目开始逐字逐句地翻译成现代白话文,这样才能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初步掌握其描摹的客观物象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要做到翻译准确,学生还需从这两个步骤入手:
一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表述习惯,把单音节词统一变成双音节词,例如“渔翁夜傍西岩宿”,“夜”要翻译成“夜晚”,“傍”要翻译成“靠着”“挨着”,“西岩”要翻译成“西边的山岩”,“宿”要翻译成“住宿”“过夜”,整句诗要翻译成“夜晚,渔翁挨着喜欢的山岩过夜”。
二要学会调整语序,让每个词处在它该在的位置上,把句子翻译流畅通顺。例如上句诗就不能按照原有的顺序机械地翻译为“渔翁夜晚挨着西边的山岩过夜”。这样的翻译虽然没有大问题,但丧失了诗歌的美感,也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时就需要调整语序,尽量翻译得流畅生动,具有文学色彩一些。比如“傍晚时分,渔翁回到了西边的山岩,在这里歇脚过夜。”
二、 联想和想象能力,是读懂诗歌的必要助力
古典诗歌的特点就是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在阅读时,若只按字面意思去理解,会在很大程度上削损诗歌的内涵和外延,就不能充分领略到它曲徑通幽的美。所以,联想和想象能力,就是所有艺术欣赏的一对翅膀,是读懂诗歌必不可少的助力。具体的做法有两点:
一要有根据文字即时生成画面的能力,例如“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在把这些文字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旭日初升,浓浓的晓雾渐渐散去,四周寂静无人,渔翁悠然地划着一叶小舟,不紧不慢地撑着竹篙,吱吱呀呀的摇橹声,轻轻回荡在映入眼帘的青山绿水间”之后,脑子里马上要浮现出对应的画面,不能傻愣愣的无动于衷,仅仅停留在对文字的会意推敲上,这样会形成文字和画面之间的割裂,不利于充分鉴赏。
二要有深切的代入感,让诗意引领自己身临其境,最好闭上眼睛设身处地去感受脑子里的画面,把自己想象成渔翁,从他的立场出发去体味眼前之景,从人情常理角度慢慢领会他眼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想。
有了联想和想象,对诗歌的理解就不再只是拘泥于文字层面,而是出于文字,立体、鲜活、饱满的。否则,对诗歌的理解只是盲目的望文生义,单调地说文解字,势必是干瘪无味的。
三、 融会贯通能力,是读懂诗歌的关键
对一首诗歌而言,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且能借助联想和想象勾勒出诗中的画面,并让自己置身其中去体悟,这并不代表着就一定把诗完全读懂了。还缺最后一步,就是融会贯通的能力。所谓的融会贯通,主要指两方面:
一是对诗歌所有信息的整合。这些信息包括对题目的解读、对类别的判断、对作者的了解、对句意的把握、对注释的参照、对题干的分析等,要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相互印证、相互纠偏,这样才能把诗歌理解得更准确更充分。对考试而言,对题干的分析尤为重要,要认真审题,从题干的问法中去找答案和答法。
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看便是送别诗;“宿建德江”,一看题目就知道是羁旅思乡诗;“汴河怀古”,一看就知道是怀古咏史诗。只要类别判断出来,情感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再例如,注释中读者不了解的诗人情况、时代背景、字词注解以及暗藏的答题方向和要点,都是读懂诗歌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途径。
二是必要时得学会新旧知识间的链接和迁移。例如“晓汲清湘燃楚竹”,如果不知道“汲”的意思,可以回想学过的“朝朝汲淮水,暮暮上龟山”或“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这些诗句中“汲”的意思,通过知识的迁移,举一反三去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弄清楚“汲”的意思就是从井里打水,即为取水。
或者,不清楚“欸乃一声山水绿”这句中“欸乃”的意思,亦可通过以往的语言表达和解读习惯,在“××一声”这种句式中,前两个字一般是作为拟声词存在的,即可推断出“欸乃”应该是拟声词,而前句有“渔翁夜傍西岩宿”,后一句有“回看天际下中流”,便可判断出“欸乃”不是别的声音,拟的正是摇橹声。
如果说翻译句子和联想想象是阅读鉴赏诗歌的基础,那么最后这个融会贯通的能力就是批郤导窾的关键。试想,前两步纵然做得再好,但都是从局部和细节入手,若没有最后的全局展望和集中整合,对诗歌的理解就很有可能是以偏概全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有把所有信息整合起来,才能对一首诗做出最充分的解读。
综上所述,我认为古典诗歌的阅读教学,可以先抛开急功近利的考题讲解和真题演练,试着从教学生怎样读懂一首诗开始,先将其最基础的阅读能力培养起来,再慢慢引导其鉴赏品评。阅读是基础,只有这一关过了,才能谈得上鉴赏,才能顺理成章毫不费力地把他们引入高考的阵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当然,古典诗歌这种文体形式毕竟离学生所在的时代太远了,要在短时间内只靠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去突飞猛进是不可能的,学生仍需在课外加大对古诗的诵读量,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要一边学一边发现鉴赏规律,及时总结阅读经验,并不断反思巩固,这才能熟练掌握各种鉴赏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古诗解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