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辍学率一般在10%-20%之间,有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辍学率甚至高达50%,这将严重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从就业安置、专业设置、职校模式、教师师德、生源质量、政府投入等方面分析了职业学校学生辍学的原因,探讨了预防学生辍学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学校 辍学 原因 对策
时下,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和数量急剧下滑,而雪上加霜的是,各职业学校费尽千辛万苦招来的学生,一学期过后,因各种原因辍学的竟高达近五分之一,有些班级学生的辍学率竟高达二分之一。如此高的辍学率,其因何在?
笔者认为,流失学生中除部分是因为家里交不起学费而中途辍学外,主要原因有六:
首先,出口不畅导致学生流失。
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职业学校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但许多职业学校在安置学生时,仍实行批量就业,学生得到的绝大多数是简单重复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与所学专业风马牛不相及,造成许多学生心理失衡与严重落差。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众口烁金,积毁销玉,口口相传的影响瞬间犹如多米诺骨牌,推倒容易,树立却难。前期安置不力,对在校的学生势必产生极大的冲击,他们自觉前途暗淡,就业渠道狭窄,去向差强人意,造成学生辍学。这也对职业学校下一年度的招生工作带来巨大的杀伤力。现在的职校生大多是九十年代以后的子女,从小在家庭中就受到长辈的过度呵护,几乎不知道人生还会有什么挫折。面对当今社会的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以及劳动力市场上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职校生群体深受伤害。一些职校生经常感叹:“就连大学毕业生都难找工作,更何况我们!”因此就有辍学的念头。由于受“上职高没前途,上职高以后就业机会少”的观念影响,职校学生思想压力较大,学习劲头不足。
其次,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
职业学校的教材多年来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有些是十几年前的教材却一版再版。开设的计算机专业,有些教材竟还在大讲特讲DOS和五笔字型输入法等等,不一而足。有些电工专业,实习的内容是什么呢?配电盘,整齐划一,方方正正,有利于领导参观和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但仅仅是好看,不实用。现实生活中,有几家企业的电工是整天忙着配电盘呢?有这么多的电盘等着电工去配吗?屠龙术虽好,但世上无龙可屠,学了又有什么用?真正的一个合格电工人才是为企业服务,在安全实用的宗旨上,为企业“快、准、稳”地解决问题。德育课仍拘泥于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全大空的纲目式内容,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不是不需要讲了,而是怎样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这都致使学生厌学日重。有些专业学制设置太长,动辄两年半或三年,许多学生在如此长的时间里,面对校园外精彩多变的世界,按捺不住年少轻狂的心,最终辍学而奔向城市打工。
其三,职校名称普高模式。
有许多职业学校是从普通高中脱胎而来,在办学思路上,深陷文化课的泥沼,专业课、实训课处于次要地位,本末倒置,“向课堂要质量”,将学生圈于教室、囿于书本,学生的技能操作和动手能力几近于零。对于社会的需求专业和各企业的用人要求,不进行追踪和高度关注,更不用说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和研究。只知闭门造车,捂上眼睛捉麻雀,培养出来的学生,未出校门,其所学专业知识已被社会和企业所淘汰。为什么有些普高学生的家长宁愿砸锅卖铁也要把子女供成大学生,而我们职校的学生家长却鲜有这样的事例?主要原因在于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普高的家长花那样大的成本,可能子女三年后会圆了他的梦,他收获颇丰。而职校呢,没有那一所职校敢公开承诺“你的孩子只要进了我的门,就一定能掌握一技之长。将来步入社会,能做到一技在手,吃穿不忧”,学生和家长都看不到光明的前途。
其四,个别教师师德沦丧。
有些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不认真,缺乏责任心,从心底里瞧不起进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别说爱学生,连基本的尊重也谈不到。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侮辱谩骂,甚至个别教师或班主任体罚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一个学生连起码的人格尊严都保不住,在学校找不到安全与温暖,剩下的就只有受伤而寒心地离开。个别学校领导急功近利,大讲特讲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对学风不正、纪律不严置若罔闻。这都是导致学生辍学或转学的重要因素。
其五,忽视生源质量下降。
人们普遍的观念认为只有读普高考普通高校才是正宗的大学,因而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鄙视职业学校倾向。稍有经济条件和中考分数稍高的学生就大批大批地涌向普高,而选择读职校学生的中考文化成绩与家庭经济条件只能每况愈下。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招生制度的改革,生源大战烽烟四起。普通高中招收了一大部分初中毕业生,职业学校、成人中专、技工学校,本地的、外地的,国办的和私立的各类学校,都眼盯着应届初中毕业生,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生源争夺大战,招生广告四处贴,录取通知满天飞。为了争夺生源,不少学校往往忽视了招生质量,不管年龄大小,不管表现好坏,也不管成绩高低,只要来校交钱,一律照收不误。这样就使一些初中甚至小学都未毕业的为混日子、混文凭的“双差生”进入了学校。这些人在学校无视校纪校规,在同学中称王称霸,影响极坏,他们自己不认真读书,而且妨碍他人学习,致使那些想好好学习的同学也学不安心,这是导致学生流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其六,重普轻职,投入不足。
在许多地方存在“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象,一些地区对“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就必须抓职教”认识不到位,对职业教育的关心只体现在嘴上和口头上,投入不足,使本就底子薄弱的职业学校,其办学条件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况且,有的地区较贫困,政府的财政状况较差,对教育的投入本来就十分有限,还要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分散投入,极少的投入难以加快职业学校基础建设的步伐,而落后的教学设施根本就满足不了职校教学的需要。许多实验、实习开展不了,就更谈不上满足新专业的需求了。教学条件的欠缺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不少学生宁可多花钱去外地读书,也不愿少花钱就读本地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是职业学校招生困难、学生流失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职校学生的辍学将严重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看似顽疾,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职业学校可以针对病因对症下药。
1、分层安置,优生优置。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学生可按学业、操行、技能分出层次,将优生优先重点安置,打造职业学校的拳头“产品”,树立品牌意识,更需打造品牌,变粗放大路货式的安置为分层安置。当然,这样在一定时期内会加大各职业学校的安置成本,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不仅对在校的学生具有极大的鼓励和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刺激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谁谁家的孩子被安置在某某大企业,月工资几千元呢!”这样的宣传效果胜过各职业学校铺天盖地派人一轮接一轮走江湖式的宣传何止百倍!万事开头难,“精品”安置在精不在多,既然职校推出的“精品”历经了千锤百炼,又怎会害怕企业的千挑万选?
2、实施教改,重在实用。
要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或使用校本教材,选择一些符合时代、社会和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教师授课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其充分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创设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多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因为职校生学习习惯差,注意力不易集中,一些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较弱,教师在上课时多用一些直观的视听材料,能维持他们的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改善他们的认知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对职校学生,要降低文化课比重和难度、深度,突出实训课和技能操作内容,本末重置,切实做到技能培养为主、文化理论为辅,提高其动手和思考的能力,重实用,不搞花拳绣腿,向专业技能要质量。对社会专业需求和各企业的用人要求,要进行追踪和高度关注,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和研究,让学生一技在手,学而有用,用了能行,身具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3、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要大力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科学的量化考评制度和措施,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质厚酬;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双管齐下,让教师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集体的归属感,让其从工作中获得愉悦和快乐;加大教师责任心教育并制定保证措施,开展依法施教的活动,让教师真正树立法治意识,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教育的本意是使人类的每一个体完善地实现以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对于职校来说,对于相当一部分文化素质偏低的学生来说,坚持以人为本、提倡人文关怀尤为重要。受师生年龄、性格、脾气的差异影响,教师、班主任可以不爱学生,但需尊重学生。虽然职校生源文化素质差,但低分不等于低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施教,分层次进行教学,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与亮点,让他们的个性和特长都能得到培养与发展,那么,他们就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个个都有成才的希望。如果学生进校后都能拥有一技之长而走上工作岗位,或陆陆续续考入对口高校,学校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会越来越好,家长也就会纷纷送子女进职校读书,形成职校招生的良性循环。
4、加强调控,严格招生。
在职校招生逐步走向市场化的改革道路上,教育主管部门加强招生计划的宏观调控与加强招生秩序的严格管理是非常必要与有效的。普高招生要严格执行“三限”规定,尤其是民办普高不能随意突破“分数”、“人数”关,以保证普高录取分数线以下的考生能报读职校,让职校招生有一个较大的生源选择空间,争取生源文化素质有所提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业教育法》出台措施,鼓励初中学校的学生报考职业学校,直接按照国家政策对报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发放教育券,减免学费,这不仅减轻了学生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对巩固学生辍学将大有裨益。
5、宣传职教,重塑形象。
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宣传职业教育的“大有可为”。职业教育是让学生“为增长智慧提高技能走进来,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走出去”,中职生考学、就业的路子越来越宽了。要通过宣传,使人们懂得,尤其是农村、山区的农民更要知道:“今天的辍学生,就是明天的贫困户。”宣传形式可以多样化。
要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职校本身要狠抓内部管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学生的管理力度,实施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对学生重在教育。同时也要加强对重大违纪事件的惩戒和预防,学校、教师和班主任要在班级中弘扬正气,不仅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更要让学生“学得好,出得去”。如果职校学生经过学习,个个都能学得一技之长,成为合格的实用型人才,要继续深造的,绝大部分能考上高职院校,这样社会就会欢迎,人们就会满意。
6、加大投入,做好预防。
政府和教育部门应不断加大职教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职业学校基础建设。及时做好预防工作,辍学率可大大降低直至到零的程度。要建立师生结对联络制度,进职校就读的每一个学生都分在不同的教师名下,教师就是这一学生“学业”上的监护人,关爱联络对象,对联络对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行为养成训练、心理健康指导、安全教育,重视联络对象的职业素质培养,指导其规划职业生涯,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建立联络对象档案,每学期应多次组织联络对象座谈会,了解联络对象的思想动态,及时排除联络对象的心理障碍,指导联络对象完成学习任务。
对于“辍学”工作,“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效果要好得多,等学生辍了学再去动员,工作就很被动,如果及早发现苗头,把一些想要辍学学生的想法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工作就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总之,要想真正地遏制辍学,就应标本兼治,从“多维”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多管齐下,数措并举,仅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是绝对解决不了的。不知诸位同仁以为然否?
关键词:职业学校 辍学 原因 对策
时下,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和数量急剧下滑,而雪上加霜的是,各职业学校费尽千辛万苦招来的学生,一学期过后,因各种原因辍学的竟高达近五分之一,有些班级学生的辍学率竟高达二分之一。如此高的辍学率,其因何在?
笔者认为,流失学生中除部分是因为家里交不起学费而中途辍学外,主要原因有六:
首先,出口不畅导致学生流失。
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职业学校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但许多职业学校在安置学生时,仍实行批量就业,学生得到的绝大多数是简单重复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与所学专业风马牛不相及,造成许多学生心理失衡与严重落差。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众口烁金,积毁销玉,口口相传的影响瞬间犹如多米诺骨牌,推倒容易,树立却难。前期安置不力,对在校的学生势必产生极大的冲击,他们自觉前途暗淡,就业渠道狭窄,去向差强人意,造成学生辍学。这也对职业学校下一年度的招生工作带来巨大的杀伤力。现在的职校生大多是九十年代以后的子女,从小在家庭中就受到长辈的过度呵护,几乎不知道人生还会有什么挫折。面对当今社会的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以及劳动力市场上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职校生群体深受伤害。一些职校生经常感叹:“就连大学毕业生都难找工作,更何况我们!”因此就有辍学的念头。由于受“上职高没前途,上职高以后就业机会少”的观念影响,职校学生思想压力较大,学习劲头不足。
其次,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
职业学校的教材多年来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有些是十几年前的教材却一版再版。开设的计算机专业,有些教材竟还在大讲特讲DOS和五笔字型输入法等等,不一而足。有些电工专业,实习的内容是什么呢?配电盘,整齐划一,方方正正,有利于领导参观和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但仅仅是好看,不实用。现实生活中,有几家企业的电工是整天忙着配电盘呢?有这么多的电盘等着电工去配吗?屠龙术虽好,但世上无龙可屠,学了又有什么用?真正的一个合格电工人才是为企业服务,在安全实用的宗旨上,为企业“快、准、稳”地解决问题。德育课仍拘泥于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全大空的纲目式内容,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不是不需要讲了,而是怎样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这都致使学生厌学日重。有些专业学制设置太长,动辄两年半或三年,许多学生在如此长的时间里,面对校园外精彩多变的世界,按捺不住年少轻狂的心,最终辍学而奔向城市打工。
其三,职校名称普高模式。
有许多职业学校是从普通高中脱胎而来,在办学思路上,深陷文化课的泥沼,专业课、实训课处于次要地位,本末倒置,“向课堂要质量”,将学生圈于教室、囿于书本,学生的技能操作和动手能力几近于零。对于社会的需求专业和各企业的用人要求,不进行追踪和高度关注,更不用说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和研究。只知闭门造车,捂上眼睛捉麻雀,培养出来的学生,未出校门,其所学专业知识已被社会和企业所淘汰。为什么有些普高学生的家长宁愿砸锅卖铁也要把子女供成大学生,而我们职校的学生家长却鲜有这样的事例?主要原因在于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普高的家长花那样大的成本,可能子女三年后会圆了他的梦,他收获颇丰。而职校呢,没有那一所职校敢公开承诺“你的孩子只要进了我的门,就一定能掌握一技之长。将来步入社会,能做到一技在手,吃穿不忧”,学生和家长都看不到光明的前途。
其四,个别教师师德沦丧。
有些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不认真,缺乏责任心,从心底里瞧不起进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别说爱学生,连基本的尊重也谈不到。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侮辱谩骂,甚至个别教师或班主任体罚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一个学生连起码的人格尊严都保不住,在学校找不到安全与温暖,剩下的就只有受伤而寒心地离开。个别学校领导急功近利,大讲特讲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对学风不正、纪律不严置若罔闻。这都是导致学生辍学或转学的重要因素。
其五,忽视生源质量下降。
人们普遍的观念认为只有读普高考普通高校才是正宗的大学,因而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鄙视职业学校倾向。稍有经济条件和中考分数稍高的学生就大批大批地涌向普高,而选择读职校学生的中考文化成绩与家庭经济条件只能每况愈下。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招生制度的改革,生源大战烽烟四起。普通高中招收了一大部分初中毕业生,职业学校、成人中专、技工学校,本地的、外地的,国办的和私立的各类学校,都眼盯着应届初中毕业生,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生源争夺大战,招生广告四处贴,录取通知满天飞。为了争夺生源,不少学校往往忽视了招生质量,不管年龄大小,不管表现好坏,也不管成绩高低,只要来校交钱,一律照收不误。这样就使一些初中甚至小学都未毕业的为混日子、混文凭的“双差生”进入了学校。这些人在学校无视校纪校规,在同学中称王称霸,影响极坏,他们自己不认真读书,而且妨碍他人学习,致使那些想好好学习的同学也学不安心,这是导致学生流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其六,重普轻职,投入不足。
在许多地方存在“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象,一些地区对“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就必须抓职教”认识不到位,对职业教育的关心只体现在嘴上和口头上,投入不足,使本就底子薄弱的职业学校,其办学条件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况且,有的地区较贫困,政府的财政状况较差,对教育的投入本来就十分有限,还要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分散投入,极少的投入难以加快职业学校基础建设的步伐,而落后的教学设施根本就满足不了职校教学的需要。许多实验、实习开展不了,就更谈不上满足新专业的需求了。教学条件的欠缺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不少学生宁可多花钱去外地读书,也不愿少花钱就读本地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是职业学校招生困难、学生流失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职校学生的辍学将严重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看似顽疾,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职业学校可以针对病因对症下药。
1、分层安置,优生优置。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学生可按学业、操行、技能分出层次,将优生优先重点安置,打造职业学校的拳头“产品”,树立品牌意识,更需打造品牌,变粗放大路货式的安置为分层安置。当然,这样在一定时期内会加大各职业学校的安置成本,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不仅对在校的学生具有极大的鼓励和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刺激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谁谁家的孩子被安置在某某大企业,月工资几千元呢!”这样的宣传效果胜过各职业学校铺天盖地派人一轮接一轮走江湖式的宣传何止百倍!万事开头难,“精品”安置在精不在多,既然职校推出的“精品”历经了千锤百炼,又怎会害怕企业的千挑万选?
2、实施教改,重在实用。
要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或使用校本教材,选择一些符合时代、社会和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教师授课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其充分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创设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多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因为职校生学习习惯差,注意力不易集中,一些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较弱,教师在上课时多用一些直观的视听材料,能维持他们的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改善他们的认知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对职校学生,要降低文化课比重和难度、深度,突出实训课和技能操作内容,本末重置,切实做到技能培养为主、文化理论为辅,提高其动手和思考的能力,重实用,不搞花拳绣腿,向专业技能要质量。对社会专业需求和各企业的用人要求,要进行追踪和高度关注,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和研究,让学生一技在手,学而有用,用了能行,身具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3、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要大力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科学的量化考评制度和措施,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质厚酬;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双管齐下,让教师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集体的归属感,让其从工作中获得愉悦和快乐;加大教师责任心教育并制定保证措施,开展依法施教的活动,让教师真正树立法治意识,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教育的本意是使人类的每一个体完善地实现以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对于职校来说,对于相当一部分文化素质偏低的学生来说,坚持以人为本、提倡人文关怀尤为重要。受师生年龄、性格、脾气的差异影响,教师、班主任可以不爱学生,但需尊重学生。虽然职校生源文化素质差,但低分不等于低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施教,分层次进行教学,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与亮点,让他们的个性和特长都能得到培养与发展,那么,他们就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个个都有成才的希望。如果学生进校后都能拥有一技之长而走上工作岗位,或陆陆续续考入对口高校,学校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会越来越好,家长也就会纷纷送子女进职校读书,形成职校招生的良性循环。
4、加强调控,严格招生。
在职校招生逐步走向市场化的改革道路上,教育主管部门加强招生计划的宏观调控与加强招生秩序的严格管理是非常必要与有效的。普高招生要严格执行“三限”规定,尤其是民办普高不能随意突破“分数”、“人数”关,以保证普高录取分数线以下的考生能报读职校,让职校招生有一个较大的生源选择空间,争取生源文化素质有所提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业教育法》出台措施,鼓励初中学校的学生报考职业学校,直接按照国家政策对报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发放教育券,减免学费,这不仅减轻了学生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对巩固学生辍学将大有裨益。
5、宣传职教,重塑形象。
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宣传职业教育的“大有可为”。职业教育是让学生“为增长智慧提高技能走进来,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走出去”,中职生考学、就业的路子越来越宽了。要通过宣传,使人们懂得,尤其是农村、山区的农民更要知道:“今天的辍学生,就是明天的贫困户。”宣传形式可以多样化。
要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职校本身要狠抓内部管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学生的管理力度,实施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对学生重在教育。同时也要加强对重大违纪事件的惩戒和预防,学校、教师和班主任要在班级中弘扬正气,不仅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更要让学生“学得好,出得去”。如果职校学生经过学习,个个都能学得一技之长,成为合格的实用型人才,要继续深造的,绝大部分能考上高职院校,这样社会就会欢迎,人们就会满意。
6、加大投入,做好预防。
政府和教育部门应不断加大职教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职业学校基础建设。及时做好预防工作,辍学率可大大降低直至到零的程度。要建立师生结对联络制度,进职校就读的每一个学生都分在不同的教师名下,教师就是这一学生“学业”上的监护人,关爱联络对象,对联络对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行为养成训练、心理健康指导、安全教育,重视联络对象的职业素质培养,指导其规划职业生涯,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建立联络对象档案,每学期应多次组织联络对象座谈会,了解联络对象的思想动态,及时排除联络对象的心理障碍,指导联络对象完成学习任务。
对于“辍学”工作,“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效果要好得多,等学生辍了学再去动员,工作就很被动,如果及早发现苗头,把一些想要辍学学生的想法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工作就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总之,要想真正地遏制辍学,就应标本兼治,从“多维”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多管齐下,数措并举,仅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是绝对解决不了的。不知诸位同仁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