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爱的渗透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seekerw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教师,“工作想做好,师爱要先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班级如家,家中有爱;班规是绳,约束是爱;教师的信任、课堂教育更是爱。
  关键词:教师之爱 严而有情 爱在课堂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工作想做好,师爱要先行”。从心理角度来说,某种东西就算是对自己再有用,但学生从心底不乐于接受,即使最终接受了效果也不会好。在小学从教数年,我逐渐学会了低下身来与学生对话,弯下腰来与学生沟通,争取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的天使。
  让学生接受自己,教师首先要接受学生,从双方角度考虑。教师要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年龄很小,但是学生在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成为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记住学生的名字,既是对自己教育事业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在学校,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教师能够随时随地叫出一个学生的名字,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就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器重,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就会对这位教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依赖感,学生自然就会从内心喜欢这位教师。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效果往往就会很好。记住学生的名字是对家长的尊重。现在的学生都是家中宝,都是父母心中的天使,有哪一位家长不期望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多关心一点、照顾一点呢?当今社会每一个人的生活节奏都很快,父母有时没有很多的时间与教师交流沟通。那么怎样让家长把学生放心地交到教师手中呢?这就需要教师把关爱融入到平时的点点滴滴的表现和行为上。比如,家长接学生时,教师看到家长能够准确地喊出其学生的姓名,做到正确的“配对”,这样既消除了家长在学生群中左看右寻的焦虑,又节省了接学生的时间,从心理上家长就会认可教师。教师把学生送到家长手上时,亲切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来一个临别的拥抱,送学生一个笑脸,赠家长一句对学生肯定或者夸奖的话,家长在感受到学生快乐成长的同时自然会增加对教师的信任,学生回家后也会不停地到处宣扬自己教师是最好的教师。做学生心中“快乐的天使”,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接受和认可不代表没有原则,教师不能一味地满足学生的“非分”要求。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立规矩。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有人一刻也停不下来,而有的学生满脑子充满可爱的问题。做小学教师确实很费心,更确切地说是费嘴皮子。有人说:“反正学生什么也不懂,只要吓唬住他们就行了,得让他们怕老师。”其实,现在的学生会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很多东西,他们的心理远比大人想象的复杂,他们能够感受到大人是否在应付他们,是否真正地关心他们,能够区别大人对自己言行评价的好与坏。也可能个别大人的演技比较高超,学生一时判断错误,但是随着学生的成长,大人的一言一行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标准,哪一位教师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坏教师呢?所以面对个别家庭教育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教师有责任去矫正,去引导。有的学生在家中会“假哭”,因为一哭家长就会妥协;有的学生在玩玩具的时候“很独”,自己强行占住很多玩具,习惯了自己在家中的“霸王”位置;还有的学生稍一不顺心,就对别的学生动手动脚,这些不良习惯都得靠教师一点一滴地引导、指正。要想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关爱学生呵护学生的同时,得有规矩。规矩,就是要和学生“约法三章”。如要求学生上课应该怎么做,不能怎样做;课下和同学相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应该怎样去做等等,同时还要规定违反了,教师要怎样处分等。但是教师在处理时要有度。冯班指出:“师太严,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强者对面严,鞭扑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做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教师要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有规矩的课堂,严而有情的课堂,严慈相济的课堂,所有的学生才会有自由。
  教师要利用特长打造“故事课堂”,抓住学生心理打造“游戏课堂”,利用小物什打造“颁奖平台”等,使课堂有趣化、活泼化、多样化、高品质化,让学生在嬉笑怒骂中融入课堂。小学语文教师都擅长讲故事,我们就可以利用自己声调的长短高低,在讲故事中让学生体会感情变化,养成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比如,讲到高兴的时候教师就露出微笑;讲到忧伤的时候,面容要沮丧,声音较低沉;讲到愤怒的时候,眉毛就高挑,情绪要高亢。这样讲出来的故事就会像磁铁一样具有吸引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学生回家后有时会玩各种各样的小游戏,玩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趣味性活动。教师要教给学生玩乐,在游戏中发现美。把游戏引入课堂,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更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哪个学生不喜欢表扬?口头表扬、物质奖励,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表扬和奖励方式,把课堂打造成颁奖平台。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单独表扬或者张贴光荣榜;经常调皮捣蛋的学生可以当众表扬,给他们创造树立优秀品质的环境;进步很大的学生可以颁发作业本,鼓励他们认真学习等。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健康心理、优良品质、良好行为等最佳的塑造和形成期。作为小学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我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简单的价值观的形成培养,从内心深处关爱学生的同时,还要利用自身特长打造高品质课堂,让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愉悦地成长。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是对传统英语教学的改革突破,笔者结合多年英语教学实践,对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和具体的方法与步骤作了简要阐述,特别说明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实践中要注意的难点与对策。  关键词:英语任务型教学 方法与步骤难点与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如何在理念和方式上有所突破,取得更好的教学实践效果,是摆在英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深刻体会到:只有在教学中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素.但长久以来.“听”“说”成为学生比较认可的学习方式,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很多知识点虽然听得似懂非懂.但是自己比较省心,所以乐于接受。
有观点认为.高中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似乎不那么重要了。但是笔者认为.高中英语学习的兴趣不仅非常重要.而且要把学习英语的兴趣转化成为学习英语的志趣.唯有如此.高中生学习英语才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冲击,网络信息的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全新的挑战。我们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领会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对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以使各学科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与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那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要如何进行教学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转变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积极、活跃的
所谓互动式教学方法.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