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河自古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素有“南有江阴,北有香河”之美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一所特色化的校园——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第七中学。香河七中先后被省市县相关部门评为德育工作先进校、财务工作先进校、县级五四红旗团支部、廊坊市素质教育示范校、社会公认满意学校、教育科研先进校、十佳诚信学校、绿色环保学校等,这些殊荣的背后正是凝结着管理者的智慧。一所学校的兴衰,关键在于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水平。香河七中建于1962年,至今已走过53年的风雨历程。五十多年来,伴随着时代的步伐和教育理念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代代七中人筚路蓝缕,以“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执着地追求着教育的本真、关爱着教育的生命品性,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文化”体系。不妨走近香河七中,寻觅七中的文化基因,领略其“管理文化”风采。
教师管理——教风正、学风浓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能否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是管理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是香河七中的宗旨。学校本着以全面发展、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的目的,建立健全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量化考评细则,使全体教师干有劲头,学有标兵,充分调动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在香河七中,教师考评没有人为因素,没有人情偏颇,没有暗箱操作,没有远近亲疏,教师们的拼搏与奋斗变得自然而纯净。无需谨小慎微,无需阿谀奉承,只要愿努力,只要肯付出,教师就受尊重,就得赏识。没有“费力不讨好”,不会“无用武之地”,香河七中的教师忙碌并快乐着。
建立教师常规教学的量化制度,正确评价教师工作 在教师考评方面,综合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的因素来评价教师。从教学常规、教师成绩、教研成果、学生家长评议、教师考勤、班级管理、卫生环境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但做好这项工作,只靠校长一人去评价教师既不公平,也会手忙脚乱。因此,香河七中推行了民主管理、共同评议的原则。学校主张将工作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要求分管人员日查、周结、月评,检查有记录,量化评比有记录,校长定期检查教师的分管工作,定期公布量化积分,有效地增强了师生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思想,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让教师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形成了“学先进、讲奉献、比干劲、争第一”的良好教风,涌现出一批先进教师典型,使学校发展迅速,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井然有序,呈现出了教风正、学风浓的新局面。
教学管理——寻“支点”、强教研
寻找教学管理“支点”,扎实教学专业水平 在香河七中的教学管理中,校长张克文试图寻找一个“支点”。教学管理者要寻找的“支点”是什么呢?校长张克文解释,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人在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会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处于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处于“苦而不知,累并快乐着”的忘我境界。作为学校管理者,如果能够找到适当的“支点”,满足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就能撬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喷涌的阀门,使学校管理臻于上乘的艺术境界。而这个“支点”,即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鉴于此,张校长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做好青年教师的自培管理工作,做到“三个随机”。即随机听青年教师的随堂课,听后及时进行点评;随机抽查教师的教学设计;随机检查作业或教学现状。通过“三个随机”,教师的责任感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
加强教研,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015年刚刚开学,七中就积极筹备了教学研讨活动。以说课、优质课、撰写教学设计、教师基本功等方式,把教学活动与校本研修结合起来,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教学问题作为校本研修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开展校本培训,把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教学表现与课后教学效果结合起来,将课前、课中的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校以教研活动这一平台,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形成钻研业务、研究问题的习惯,达到改进教学策略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加强教师教学自培工作 学校鼓励青年老师外出听课,参加省、市、县各种教学教研活动。为教师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创设平台,拓宽了老师的眼界,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以培养“骨干”为重点,大力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扎扎实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学示范和骨干带头作用,积极推荐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比赛和评比,给予他们充分展现自己舞台的机会,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骨干教师队伍力量进一步加大。两年中,七中教师共外出听课100多节,特别是组织教师每周到结对学校进行听公开课、观摩课,并亲自讲公开课、观摩课,学校谦虚好学,蔚然成风,教研气氛深厚。
德育管理——重感情、注关怀
在学校管理中,香河七中校长张克文说,“作为校长,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将服务管理理念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而这种幸福不仅有人文的关怀,职业的成功,更有缺点和错误被指出并纠正后的喜悦,这些会让教师迸发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的感情。”
爱育浸润心灵,帮后进生迎头赶上 2012年11月,香河七中八(四)班王凯歌家长曾给学校赠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教者父母心,师恩重泰山”。记者了解到,这位学生曾经非常调皮,疏于学习功课,上小学时因惹大祸差点进了管教所。进入七中学习后,校长、老师找他谈心,持续关注他的心理健康,进行心理疏导,并帮助他辅导功课,经过老师悉心付出,王凯歌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紧追直上,而且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巨大的进步让家长甚感欣慰,所以才送来了这面锦旗。情感是领导和教师之间理解与信任的桥梁,对人们的行为可产生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校长,校长张克文致力于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为全校师生搭建一个美好的情感平台,将心比心,多一些情感投入,多一些理解尊重,少一些行使权力的威严。 多元管理—— 多角度、全覆盖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地所能达到的,它需要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机结合,形成多层面的教育网络。为此,香河七中从学校、班级、家庭、社会几方面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立体的实行层层渗透。
学校教育 香河七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着眼于学生目之所及、足之所进的宣传橱窗、板报、文化长廊等处,渗透育人观念。本着活动开展的“长期性、系列性、实效性”原则,创新精品活动,统领全校的德育工作。每学期开展月主题教育活动,把德育工作更加具体化,为各班开展德育工作确定了主题,提供了指导,使学校教育学生工作,每月都有了侧重点。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班会。例如3月份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学雷锋活动月;4月份,组织七年级学生290多人到天津蓟县盘山烈士陵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并以此为开端确定该月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5月份,组织八、九年级近500名学生到北京参观清华大学,并到怀柔游览慕田峪长城,以此进行励志教育。
班级教育 依据抛锚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获取直接经验。结合晋级评星活动,在班级里开展了“我的事情我做主”、“小岗位大舞台,小主人大作为”主题实践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单一走向多元。小到地面洒水,大到图书角的管理,激励学生毛遂自荐,竞争上岗,进行高效能的班级自主管理,使班里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队员们有的成了图书管理员,有的当上了校园卫生监督员,有的成了帮助别人学习的小老师……学生寻找一个岗位,获得一种感受,养成一种品质,把做人的基本道理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良好品行。
家庭教育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同样,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单靠学校教育单枪匹马是不行的。七中的“管理经”笃信,必须要密切家校联系,使学校与家长达成“成长大于成绩”的共识,除了用不同形式的家访沟通之外,七中结合 “评星活动”把活动的方案发放到每位家长的手中,邀请家长也参与学校活动,在家对孩子进行星级评价,从孩子的上学、读书、孝敬长辈、锻炼身体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得星,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得到父母及时客观的评价,不再是催着起床、看着吃饭、哄着去上学、盯着写作业,减少了训斥和打骂,增进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此基础上要求各班每周布置德育作业,如“给家长洗脚、帮父母做顿饭”等,这样就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并付诸实施,久而久之,学生就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学校管理的各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只有强化规范管理,形成和谐“教育共振”,才能达到学校教育管理的最优化。校长张克文坦言,“我想做一名优秀的校长,应该是管理与领导的完美结合,这也是我不懈努力的方向。”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历经50多年的成长,香河七中人通过“管理文化”体系建设正试图为学生创建一个温暖的家园、幸福的乐园、流连忘返的花园和追求知识、追求精神完善的圣洁之地!
教师管理——教风正、学风浓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能否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是管理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是香河七中的宗旨。学校本着以全面发展、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的目的,建立健全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量化考评细则,使全体教师干有劲头,学有标兵,充分调动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在香河七中,教师考评没有人为因素,没有人情偏颇,没有暗箱操作,没有远近亲疏,教师们的拼搏与奋斗变得自然而纯净。无需谨小慎微,无需阿谀奉承,只要愿努力,只要肯付出,教师就受尊重,就得赏识。没有“费力不讨好”,不会“无用武之地”,香河七中的教师忙碌并快乐着。
建立教师常规教学的量化制度,正确评价教师工作 在教师考评方面,综合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的因素来评价教师。从教学常规、教师成绩、教研成果、学生家长评议、教师考勤、班级管理、卫生环境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但做好这项工作,只靠校长一人去评价教师既不公平,也会手忙脚乱。因此,香河七中推行了民主管理、共同评议的原则。学校主张将工作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要求分管人员日查、周结、月评,检查有记录,量化评比有记录,校长定期检查教师的分管工作,定期公布量化积分,有效地增强了师生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思想,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让教师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形成了“学先进、讲奉献、比干劲、争第一”的良好教风,涌现出一批先进教师典型,使学校发展迅速,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井然有序,呈现出了教风正、学风浓的新局面。
教学管理——寻“支点”、强教研
寻找教学管理“支点”,扎实教学专业水平 在香河七中的教学管理中,校长张克文试图寻找一个“支点”。教学管理者要寻找的“支点”是什么呢?校长张克文解释,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人在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会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处于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处于“苦而不知,累并快乐着”的忘我境界。作为学校管理者,如果能够找到适当的“支点”,满足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就能撬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喷涌的阀门,使学校管理臻于上乘的艺术境界。而这个“支点”,即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鉴于此,张校长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做好青年教师的自培管理工作,做到“三个随机”。即随机听青年教师的随堂课,听后及时进行点评;随机抽查教师的教学设计;随机检查作业或教学现状。通过“三个随机”,教师的责任感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
加强教研,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015年刚刚开学,七中就积极筹备了教学研讨活动。以说课、优质课、撰写教学设计、教师基本功等方式,把教学活动与校本研修结合起来,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教学问题作为校本研修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开展校本培训,把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教学表现与课后教学效果结合起来,将课前、课中的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校以教研活动这一平台,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形成钻研业务、研究问题的习惯,达到改进教学策略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加强教师教学自培工作 学校鼓励青年老师外出听课,参加省、市、县各种教学教研活动。为教师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创设平台,拓宽了老师的眼界,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以培养“骨干”为重点,大力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扎扎实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学示范和骨干带头作用,积极推荐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比赛和评比,给予他们充分展现自己舞台的机会,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骨干教师队伍力量进一步加大。两年中,七中教师共外出听课100多节,特别是组织教师每周到结对学校进行听公开课、观摩课,并亲自讲公开课、观摩课,学校谦虚好学,蔚然成风,教研气氛深厚。
德育管理——重感情、注关怀
在学校管理中,香河七中校长张克文说,“作为校长,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将服务管理理念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而这种幸福不仅有人文的关怀,职业的成功,更有缺点和错误被指出并纠正后的喜悦,这些会让教师迸发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的感情。”
爱育浸润心灵,帮后进生迎头赶上 2012年11月,香河七中八(四)班王凯歌家长曾给学校赠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教者父母心,师恩重泰山”。记者了解到,这位学生曾经非常调皮,疏于学习功课,上小学时因惹大祸差点进了管教所。进入七中学习后,校长、老师找他谈心,持续关注他的心理健康,进行心理疏导,并帮助他辅导功课,经过老师悉心付出,王凯歌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紧追直上,而且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巨大的进步让家长甚感欣慰,所以才送来了这面锦旗。情感是领导和教师之间理解与信任的桥梁,对人们的行为可产生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校长,校长张克文致力于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为全校师生搭建一个美好的情感平台,将心比心,多一些情感投入,多一些理解尊重,少一些行使权力的威严。 多元管理—— 多角度、全覆盖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地所能达到的,它需要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机结合,形成多层面的教育网络。为此,香河七中从学校、班级、家庭、社会几方面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立体的实行层层渗透。
学校教育 香河七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着眼于学生目之所及、足之所进的宣传橱窗、板报、文化长廊等处,渗透育人观念。本着活动开展的“长期性、系列性、实效性”原则,创新精品活动,统领全校的德育工作。每学期开展月主题教育活动,把德育工作更加具体化,为各班开展德育工作确定了主题,提供了指导,使学校教育学生工作,每月都有了侧重点。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班会。例如3月份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学雷锋活动月;4月份,组织七年级学生290多人到天津蓟县盘山烈士陵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并以此为开端确定该月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5月份,组织八、九年级近500名学生到北京参观清华大学,并到怀柔游览慕田峪长城,以此进行励志教育。
班级教育 依据抛锚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获取直接经验。结合晋级评星活动,在班级里开展了“我的事情我做主”、“小岗位大舞台,小主人大作为”主题实践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单一走向多元。小到地面洒水,大到图书角的管理,激励学生毛遂自荐,竞争上岗,进行高效能的班级自主管理,使班里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队员们有的成了图书管理员,有的当上了校园卫生监督员,有的成了帮助别人学习的小老师……学生寻找一个岗位,获得一种感受,养成一种品质,把做人的基本道理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良好品行。
家庭教育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同样,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单靠学校教育单枪匹马是不行的。七中的“管理经”笃信,必须要密切家校联系,使学校与家长达成“成长大于成绩”的共识,除了用不同形式的家访沟通之外,七中结合 “评星活动”把活动的方案发放到每位家长的手中,邀请家长也参与学校活动,在家对孩子进行星级评价,从孩子的上学、读书、孝敬长辈、锻炼身体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得星,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得到父母及时客观的评价,不再是催着起床、看着吃饭、哄着去上学、盯着写作业,减少了训斥和打骂,增进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此基础上要求各班每周布置德育作业,如“给家长洗脚、帮父母做顿饭”等,这样就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并付诸实施,久而久之,学生就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学校管理的各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只有强化规范管理,形成和谐“教育共振”,才能达到学校教育管理的最优化。校长张克文坦言,“我想做一名优秀的校长,应该是管理与领导的完美结合,这也是我不懈努力的方向。”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历经50多年的成长,香河七中人通过“管理文化”体系建设正试图为学生创建一个温暖的家园、幸福的乐园、流连忘返的花园和追求知识、追求精神完善的圣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