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
——习近平
采访尉凤英的想法,由来已久。
88岁了!布满皱纹的宽阔脸庞,乌黑而浓密的头发,浑厚的嗓音,稳健的步履,尤其那深邃的眼神是平和的,盛满了时光的故事。第一次见到尉凤英,是在5月8日上午。紫色的蝴蝶兰在她家的窗台绽放,阳光洒在那朵朵盛开的蝴蝶兰上。桌子上的搪瓷茶缸里冉冉升腾的热气,弥漫在大厅的是一股淡淡的茶香。墙上挂着尉凤英手书的一幅“劳动光荣”四个苍劲的大字,和一張张照片一起,让我们穿梭在时光的走廊里。窗外断断续续飘来一缕缕悠扬的乐曲,仿佛从外墙的缝隙钻进屋来。
尉凤英身着浅蓝色的布衫,朴素依旧。沉浸在往昔的回忆里也是一种幸福,经过岁月的洗礼,生命才会更加深沉。勾起她记忆的是那台米黄色的缝纫机。挤在卧室一角的那台老旧的缝纫机,像一位鬓发霜白的老人,让我一下子把它和尉凤英纪念馆的那张照片联系在一起。在那张有些泛黄的照片上,戴着眼镜、剪着短发的尉凤英正坐在缝纫机前专注地缝制粉花点缀的衣服。那时也就三四十岁吧!照片下的一行小字把观众拉回到过去的岁月——“尉凤英和爱人老卢十几年没调过工资,家里穿的衣服,都是尉凤英自己缝制的。”她的次女卢鑫说,妈妈做了一辈子衣服,现在还在做呢。
穿越岁月的隧道,我们在历史中寻找生动的尉凤英。
一台装满故事的缝纫机
旧物往往是时光的倒带机。在尉凤英纪念馆的橱窗里,摆着两件她穿过的旧衣服:一件是带着一排纽襻的棉袄,浅蓝色的;一件是工作服,深蓝色的。尉凤英捐的这两件服装,最能代表她的品格。
6月7日,我在尉凤英纪念馆发现,她的着装以青色、蓝色调居多。这大概就是尉凤英的审美观吧!当然,蓝色也是那时候工人服装的主色调,是一个时代的流行色。即使在颜色丰富多彩的今天,尉凤英也喜欢穿蓝色服装。有人说,蓝色代表着忠诚与信任。蓝色的勿忘我花朵,就是忠诚的象征。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的着装都是素色的。那时工厂的工人说她“冬天总是一身青,夏天总是一身蓝”,大概能反映她穿着的整体风貌,也能反映她低调的为人。她到哪里开会,总是安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里,认真地听人家发言,仔细地做记录。
那么多年,尉凤英经常穿自己的旧衣服上班,很少领工作服。她曾领过一副套袖,破了补补,用了不少年。她出国,组织上为她做了漂亮的料子服装,回国后只要少付些钱,服装就可以归自己。但她没要。有人认为她出国一定穿得很讲究,看到时却还是原来的样子。她总是说:“一个人美不美,不在穿什么、戴什么,而在想什么、追求什么。”
她的两个孩子也很少穿新衣裳,旧衣服总是补补再穿。女儿卢鑫回忆说,自己小时候经常穿白衬衫,她记得她到部队时穿的是纯白花旗衣料做的衣服。尉凤英嘱咐远在外地部队的女儿:要艰苦朴素。这种朴素的思想影响了女儿一生。
尉凤英的服装讲究整洁、干净。1955年9月28日,接到毛主席要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全国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时,作为其中一分子的尉凤英激动地跳了起来。她用搪瓷缸盛满滚烫的热水,将裤子“熨”了好几遍。那是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尉凤英终生难忘的时刻。
一张失而复得的老照片
沈阳人对尉凤英毫无疏离感,因为她就生活在普通的人群中。在沈阳市皇姑区尉凤英纪念馆的橱窗里,悬挂着尉凤英那张彩色的大幅照片。照片上的尉凤英,红润的脸庞,笑容可掬,胸前戴着一排金色的奖章。在大街小巷的人流中,你经常可以见到这相似的面孔。布展的沈阳市皇姑区工会的同志讲述了这张照片的曲折来历。原来,这张照片当年曾经展示在生生照相馆的橱窗里,每天微笑着目送过往行人。后来,这张照片竟不知去向。20世纪80年代,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找到尉凤英,用颤抖的手打开有些泛黄的报纸卷。尉凤英一看,里面正是这张彩色照片。老太太拉着她的手,亲热地说:“我知道你是个好人,一直帮你收藏着。”
这张劳模照片又把我们的视线拉回到那个夜深人静的厂区——
参天的古树在夜色下发出“沙沙”的声音,旁边的居民楼群一个个橙黄的窗口都黯淡了。但在东北机器制造厂红砖厂房的车间门缝里,还钻出一缕缕的光线,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格外显眼。凌晨一点多钟的厂区,偶尔能听到厂区外聒噪的蝉声,古老的柳树丛中一两声不知什么鸟的叫声,一位身着褪色的蓝色服装的女工还在机床前搞试验呢。这个年轻的高大女工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厂区的灯光下,她总是在工作。
回到自己的家,疲惫的她躺在那张窄小的床上时,耳畔常常传来妈妈的声音:“会秋,你上班后要好好跟师傅学,要嘴稳、手稳,腿勤、手勤,人品端正,不能给爸妈丢脸。你要记住,你是穷人家的孩子,要永远报答共产党的恩情。”会秋是尉凤英的小名,这声音在寂静的夜里特别清晰。
尉凤英的家乡在抚顺市万达屋村,是山坳里的一个贫瘠的小村落,留在小凤英记忆里的都是苦难。她三岁那年,身为矿工的父亲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望着满天的凝云,伴着飕飕吼叫的寒风,妈妈拉扯着三个孩子,挖野菜、捡煤核、沿街讨饭。记得一年的除夕夜,万家灯火,妈妈从垃圾箱里捡到三个鱼头,算是过年了,她灰蒙蒙的脸上绽放了笑容。一想到那些难熬的岁月,尉凤英的鼻子就发酸,心中就涌动起对共产党的感恩之情。
是啊!从苦中过来的人最知道甜的滋味。1953年1月,尉凤英考进了东北机器制造厂,当了六角车床学徒工。她跟师傅说的头一句话现在她还清晰地记得,“师傅,您分配我干啥都行,我有力气,不怕脏、不怕累。”师傅看着这个有些“虎劲儿”又虚心好学的年轻徒弟,满意地点了点头。入厂三个月,她就开始独立操作。那时车间车床大多数是皮带车床,她天不亮就到车间挂皮带,给机床注油。晚上常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钟。有人形容尉凤英:“这个大姑娘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走,总是抬腿就跑。”她干活儿急!性子就急!
每当清晨的微光在天边绽放,回到17平方米的家里,她还要坐在缝纫机前给家人做衣服。她做过的裙子和粗布呢子大衣,是那个时候家人引以为豪的服装。 艰难岁月留给人的,只有在多少年之后,人们才知道那是一笔丰厚的馈赠。尉凤英和往昔无法割舍的情感,化作了今天幸福的一部分。她回忆说:“五十年代流行这样的顺口溜,说女同志一恋爱下坡快,结了婚事缠身,生了孩子懒出门。我和爱人卢其昌是经过四年恋爱才结婚的,但我们俩在那四年的时光里,却很少花前月下,没有现在年轻人那么浪漫,一心扑在工作上,舍不得时间。记得结婚前,我们约好去看电影,偏巧我在攻克一项技术难关时遇到了新的问题,结果我把与老卢看电影的事,抛在了脑后。当又急又气的老卢在工作现场找到我时,不仅没有埋怨我,还跟着我一起忙活起来。他也是搞技术工作的,尽管对我有些怨言,但总的来说,还是支持和理解我的。我和老卢把结婚的日子选在1958年1月1日,目的是为了迎接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到来。结婚那天,凌晨我刚刚下的夜班,当天只是简单地与前来祝贺的车间领导和朝夕相处的工友们拍了一张集体照,大家吃点糖,就算办完了。”说到这里,尉凤英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就像湖面上荡漾的涟漪。
停顿了一下,尉凤英又侃侃而谈:“谈起我生孩子的事,当年与我一起工作的老伙伴至今还当笑话。我怀孕后为了不被工友发现,又不想让领导特殊照顾,就做了一件又肥又大的衣服,经过我的精心伪装和严格保密,在怀孕6个月时还照样登高工作,直到小孩生了,医院给车间打来电话,车间里许多与我朝夕相处的工友,还感到惊奇:昨天还看她推料呢,怎么今天就生孩子了。”说完,尉凤英也爽朗地笑了,这笑声充盈在明亮的客厅里,也充盈在人们的心里。
一个特殊的笔记本
故事在人们的记忆里发酵,时间越久,那记忆的味道越醇厚。6月8日,绿树掩映的辽沈工业集团(前身是东北机器制造厂),我们在车间寻找尉凤英当年的身影。刚刚接待一家电视台采访的辽沈工业集团工会副主席赫姜令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没有赶上尉凤英在厂子工作的日子,但因为工作的关系,他与尉凤英的接触不少。他说,在尉凤英的宝贝物件里,有一个特殊的笔记本。她一入厂,兜里就揣着它,养成了“眼勤、手快、好问”的习惯——这个笔记本是尉凤英的另一个世界。
尉凤英是个肯学习、肯吃苦的人。她记录别人的经验,她冥思苦想,她钻研技术。她的心,都给了她的另一个“爱人”——工作。
看——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前夕,工厂接受了制造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纱锭轴承架”任务,我承担了“保持架切口项目”,因为产品要求精度高,我们的设备陈旧,满足不了要求,废品率10%以上,我凭着丰富的经验,大胆地将旧机床传统的单刀切剥,改为四把刀切剥,将日生产量由800个改为12000个,效率高、质量好,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
文字里跳动的是尉凤英那颗火热的心,她那双纯真的黑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求真的光芒。尉凤英的日记本上记满了人家的经验。有人说她连别人指甲大的经验,也不放过。有一次,她发现一名跟她学过徒的工人拆修床比自己快,就虚心学习。看到青年工人的切口刀磨得好,就向他请教。
辽沈工业集团工会副主席赫姜令说,尉凤英当时迷上了技术革新,连吃饭也在思考,经常一手端着饭碗,一手用筷子蘸着菜汤在食堂的桌子上画图。冲床的工友完不成任务,还有一位工友送料时压断了一节手指头。她就琢磨帮工友做一个自动送料机。她向附近的商店要了一些破纸盒,做自动送料机器的模型。恰逢中秋节,尉凤英的妈妈叫她回家吃饭。当热气腾腾的菜肴端上桌子时,尉凤英看着一盘子的猪蹄发愣了。她痴痴地问妈妈:“猪蹄为什么能打弯?”妈妈不解地回答道:“因为骨头上有筋。”“筋?对,筋就是弹簧。”她想到,在自动送料机器上加上弹簧的话,就能解决自动打弯送料的问题。她放下碗筷,抬腿就走,边走边对妈妈说:“你们吃吧,我有事。”
尉凤英开始第一次试验的时候,厂里的同志都闻讯赶来围观。“吭”的一声闷响,自动送料机被压扁了,人群发出了一片唏嘘,泪水也模糊了尉凤英的双眼。到第十次试验的时候,尉凤英遇到了一道难题。送料机的两节钢丝绳,如果用细的,几下就被拉断;如果用粗的,送料器上的送料板又被拉弯。她亮晶晶的黑眼睛执着地盯着送料器,左思右想。到第十一次试验换上一个车链子,又加两节弹簧,尉凤英用脚一踩冲床的脚闸,机器有节奏地动起来了,自动送料器终于试验成功了。采用自动送料器,冲床女工仅用21天就完成了全年任务。
尉凤英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技术革新上,经常发生蒸馒头忘记放碱、炒菜忘记放鹽、煮饭忘记下米的笑话。她利用簸箕簸豆子的原理、建筑工地工人筛沙子的原理和门弓子的原理制作了机器模型。她白天上班,晚上就在厂子里卸下机床,安装上自己制作的模型进行试验,边试验边改进。天快亮时,她就枕块砖头在车间睡一会儿,终于,她研制出了“半自动搬把”。“搬把”是手动仪表车床的俗称,“半自动搬把”和“自动送料器”使生产效率提高了80%。
那时,尉凤英经常干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回到家。她住的是家属楼,因为她怕敲门影响家人和邻居休息,便蹲在自家门口睡着了。为此,她多次受到家人和邻居心疼的数落。1956年,工厂实行晋级考试。不少年轻人都忙着查资料,借技术书,准备考试。但尉凤英正忙着研究“双头双刀”革新,一连几十次试验都失败了,把考工晋级全忘了。最终她把革新搞成功了,效率提高三倍,却没参加上晋级考试。
从1953年至1965年这12年间,尉凤英共实现技术革新177项,其中,重大技术革新58项。这里面,也有笔记本的一份功劳。
“我们追求的是什么?”
采访人物的关键就是进入人物的内心。在短暂的时间里,我们感受到了尉凤英的人格魅力。她自豪地说:“我们付出的是艰辛,讲究的是奉献,过的是简朴生活,但我们的精神生活是无比充实的。我们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这一点,我不仅没有丝毫的遗憾,而且充满着莫大的自豪。”
“人的一生就是为工作而奋斗。”这是尉凤英的人生选择。她换过多次工种,在六角车床干过,当过钳工,当过冲压工。每次调动,她二话不说,服从分配,不懂就学,下决心干好。 望着自己的女儿,尉凤英感慨地说:“这些年来,我虽然是个不合格的儿媳、不合格的妻子、不合格的母亲,但是,我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是个问心无愧的劳模。青年人搞对象,不管男同志或女同志,别老想找有钱的,要找事业心强、品质好、有责任心、勇于担当的人。为什么我们对钱看得这么淡?因为我们当年在党和人民的培养下,追求的是理想,奋斗的是事业,争做的是贡献。当年我们年轻的姐妹们,无论是技术攻关,还是加班,没有一个人问给不给钱的。那时,就是一个心眼干工作。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在政治上、精神上、情感上富有,才是最幸福的。”
过去涨工资,尉凤英经常主动把机会让给别人。担任领导职务后,她一直住在厂里分的两间职工宿舍平房,一共17平方米。那是她和爱人老卢、两个女儿、自己的母亲和婆婆,还有老卢的两个妹妹,一共8口人的家。那时,朝霞下的大街小巷,自行车的洪流浩浩荡荡,流行的自行车品牌有凤凰、永久。尉凤英也是自行车大军里的一员。在尉凤英纪念馆里,我看到了一辆褪色的黑色二八凤凰自行车,这辆大个儿自行车就是尉凤英的自行车,伴随着她度过了无数个清晨和傍晚。
1954年4月25日,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把一切献给党,成为她终生的追求。
在尉凤英搞革新的时候,有一个工人不大佩服她,说了一些冷言冷语。同时,也搞了一个革新试验。当尉凤英的技术革新小组革新成功后,这名工人通过别人透话,想参加尉凤英的小组,但怕人家不要他。尉凤英爽快地答应了:“请他快来吧,我们欢迎!”这种宽阔的胸襟把那名工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刻在工友心中的一个个镜头,永远温暖着这个世界:天冷了,她挂念着一个没有妻子而有四个孩子的老工人,提前为他拆洗棉衣和被褥;她听说一个不相识的老工人因病想吃黄米饭,就把自己留着过“腊八”用的黄米做好饭送去……
尉鳳英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65年,尉凤英被党中央评为“毛主席的好工人”,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2019年,尉凤英获国家“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并获邀参加国庆70周年彩车巡游。
党中央决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表彰一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3月25日,辽宁省委组织部发布公告,尉凤英名列我省公布的13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推荐名单中。
她用奋斗书写的人生,正在成为许多人前行的精神力量。
“人的一辈子工作是没有止境的……”是的,永无止境!编辑/倪萌
——习近平
采访尉凤英的想法,由来已久。
88岁了!布满皱纹的宽阔脸庞,乌黑而浓密的头发,浑厚的嗓音,稳健的步履,尤其那深邃的眼神是平和的,盛满了时光的故事。第一次见到尉凤英,是在5月8日上午。紫色的蝴蝶兰在她家的窗台绽放,阳光洒在那朵朵盛开的蝴蝶兰上。桌子上的搪瓷茶缸里冉冉升腾的热气,弥漫在大厅的是一股淡淡的茶香。墙上挂着尉凤英手书的一幅“劳动光荣”四个苍劲的大字,和一張张照片一起,让我们穿梭在时光的走廊里。窗外断断续续飘来一缕缕悠扬的乐曲,仿佛从外墙的缝隙钻进屋来。
尉凤英身着浅蓝色的布衫,朴素依旧。沉浸在往昔的回忆里也是一种幸福,经过岁月的洗礼,生命才会更加深沉。勾起她记忆的是那台米黄色的缝纫机。挤在卧室一角的那台老旧的缝纫机,像一位鬓发霜白的老人,让我一下子把它和尉凤英纪念馆的那张照片联系在一起。在那张有些泛黄的照片上,戴着眼镜、剪着短发的尉凤英正坐在缝纫机前专注地缝制粉花点缀的衣服。那时也就三四十岁吧!照片下的一行小字把观众拉回到过去的岁月——“尉凤英和爱人老卢十几年没调过工资,家里穿的衣服,都是尉凤英自己缝制的。”她的次女卢鑫说,妈妈做了一辈子衣服,现在还在做呢。
穿越岁月的隧道,我们在历史中寻找生动的尉凤英。
一台装满故事的缝纫机
旧物往往是时光的倒带机。在尉凤英纪念馆的橱窗里,摆着两件她穿过的旧衣服:一件是带着一排纽襻的棉袄,浅蓝色的;一件是工作服,深蓝色的。尉凤英捐的这两件服装,最能代表她的品格。
6月7日,我在尉凤英纪念馆发现,她的着装以青色、蓝色调居多。这大概就是尉凤英的审美观吧!当然,蓝色也是那时候工人服装的主色调,是一个时代的流行色。即使在颜色丰富多彩的今天,尉凤英也喜欢穿蓝色服装。有人说,蓝色代表着忠诚与信任。蓝色的勿忘我花朵,就是忠诚的象征。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的着装都是素色的。那时工厂的工人说她“冬天总是一身青,夏天总是一身蓝”,大概能反映她穿着的整体风貌,也能反映她低调的为人。她到哪里开会,总是安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里,认真地听人家发言,仔细地做记录。
那么多年,尉凤英经常穿自己的旧衣服上班,很少领工作服。她曾领过一副套袖,破了补补,用了不少年。她出国,组织上为她做了漂亮的料子服装,回国后只要少付些钱,服装就可以归自己。但她没要。有人认为她出国一定穿得很讲究,看到时却还是原来的样子。她总是说:“一个人美不美,不在穿什么、戴什么,而在想什么、追求什么。”
她的两个孩子也很少穿新衣裳,旧衣服总是补补再穿。女儿卢鑫回忆说,自己小时候经常穿白衬衫,她记得她到部队时穿的是纯白花旗衣料做的衣服。尉凤英嘱咐远在外地部队的女儿:要艰苦朴素。这种朴素的思想影响了女儿一生。
尉凤英的服装讲究整洁、干净。1955年9月28日,接到毛主席要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全国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时,作为其中一分子的尉凤英激动地跳了起来。她用搪瓷缸盛满滚烫的热水,将裤子“熨”了好几遍。那是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尉凤英终生难忘的时刻。
一张失而复得的老照片
沈阳人对尉凤英毫无疏离感,因为她就生活在普通的人群中。在沈阳市皇姑区尉凤英纪念馆的橱窗里,悬挂着尉凤英那张彩色的大幅照片。照片上的尉凤英,红润的脸庞,笑容可掬,胸前戴着一排金色的奖章。在大街小巷的人流中,你经常可以见到这相似的面孔。布展的沈阳市皇姑区工会的同志讲述了这张照片的曲折来历。原来,这张照片当年曾经展示在生生照相馆的橱窗里,每天微笑着目送过往行人。后来,这张照片竟不知去向。20世纪80年代,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找到尉凤英,用颤抖的手打开有些泛黄的报纸卷。尉凤英一看,里面正是这张彩色照片。老太太拉着她的手,亲热地说:“我知道你是个好人,一直帮你收藏着。”
这张劳模照片又把我们的视线拉回到那个夜深人静的厂区——
参天的古树在夜色下发出“沙沙”的声音,旁边的居民楼群一个个橙黄的窗口都黯淡了。但在东北机器制造厂红砖厂房的车间门缝里,还钻出一缕缕的光线,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格外显眼。凌晨一点多钟的厂区,偶尔能听到厂区外聒噪的蝉声,古老的柳树丛中一两声不知什么鸟的叫声,一位身着褪色的蓝色服装的女工还在机床前搞试验呢。这个年轻的高大女工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厂区的灯光下,她总是在工作。
回到自己的家,疲惫的她躺在那张窄小的床上时,耳畔常常传来妈妈的声音:“会秋,你上班后要好好跟师傅学,要嘴稳、手稳,腿勤、手勤,人品端正,不能给爸妈丢脸。你要记住,你是穷人家的孩子,要永远报答共产党的恩情。”会秋是尉凤英的小名,这声音在寂静的夜里特别清晰。
尉凤英的家乡在抚顺市万达屋村,是山坳里的一个贫瘠的小村落,留在小凤英记忆里的都是苦难。她三岁那年,身为矿工的父亲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望着满天的凝云,伴着飕飕吼叫的寒风,妈妈拉扯着三个孩子,挖野菜、捡煤核、沿街讨饭。记得一年的除夕夜,万家灯火,妈妈从垃圾箱里捡到三个鱼头,算是过年了,她灰蒙蒙的脸上绽放了笑容。一想到那些难熬的岁月,尉凤英的鼻子就发酸,心中就涌动起对共产党的感恩之情。
是啊!从苦中过来的人最知道甜的滋味。1953年1月,尉凤英考进了东北机器制造厂,当了六角车床学徒工。她跟师傅说的头一句话现在她还清晰地记得,“师傅,您分配我干啥都行,我有力气,不怕脏、不怕累。”师傅看着这个有些“虎劲儿”又虚心好学的年轻徒弟,满意地点了点头。入厂三个月,她就开始独立操作。那时车间车床大多数是皮带车床,她天不亮就到车间挂皮带,给机床注油。晚上常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钟。有人形容尉凤英:“这个大姑娘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走,总是抬腿就跑。”她干活儿急!性子就急!
每当清晨的微光在天边绽放,回到17平方米的家里,她还要坐在缝纫机前给家人做衣服。她做过的裙子和粗布呢子大衣,是那个时候家人引以为豪的服装。 艰难岁月留给人的,只有在多少年之后,人们才知道那是一笔丰厚的馈赠。尉凤英和往昔无法割舍的情感,化作了今天幸福的一部分。她回忆说:“五十年代流行这样的顺口溜,说女同志一恋爱下坡快,结了婚事缠身,生了孩子懒出门。我和爱人卢其昌是经过四年恋爱才结婚的,但我们俩在那四年的时光里,却很少花前月下,没有现在年轻人那么浪漫,一心扑在工作上,舍不得时间。记得结婚前,我们约好去看电影,偏巧我在攻克一项技术难关时遇到了新的问题,结果我把与老卢看电影的事,抛在了脑后。当又急又气的老卢在工作现场找到我时,不仅没有埋怨我,还跟着我一起忙活起来。他也是搞技术工作的,尽管对我有些怨言,但总的来说,还是支持和理解我的。我和老卢把结婚的日子选在1958年1月1日,目的是为了迎接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到来。结婚那天,凌晨我刚刚下的夜班,当天只是简单地与前来祝贺的车间领导和朝夕相处的工友们拍了一张集体照,大家吃点糖,就算办完了。”说到这里,尉凤英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就像湖面上荡漾的涟漪。
停顿了一下,尉凤英又侃侃而谈:“谈起我生孩子的事,当年与我一起工作的老伙伴至今还当笑话。我怀孕后为了不被工友发现,又不想让领导特殊照顾,就做了一件又肥又大的衣服,经过我的精心伪装和严格保密,在怀孕6个月时还照样登高工作,直到小孩生了,医院给车间打来电话,车间里许多与我朝夕相处的工友,还感到惊奇:昨天还看她推料呢,怎么今天就生孩子了。”说完,尉凤英也爽朗地笑了,这笑声充盈在明亮的客厅里,也充盈在人们的心里。
一个特殊的笔记本
故事在人们的记忆里发酵,时间越久,那记忆的味道越醇厚。6月8日,绿树掩映的辽沈工业集团(前身是东北机器制造厂),我们在车间寻找尉凤英当年的身影。刚刚接待一家电视台采访的辽沈工业集团工会副主席赫姜令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没有赶上尉凤英在厂子工作的日子,但因为工作的关系,他与尉凤英的接触不少。他说,在尉凤英的宝贝物件里,有一个特殊的笔记本。她一入厂,兜里就揣着它,养成了“眼勤、手快、好问”的习惯——这个笔记本是尉凤英的另一个世界。
尉凤英是个肯学习、肯吃苦的人。她记录别人的经验,她冥思苦想,她钻研技术。她的心,都给了她的另一个“爱人”——工作。
看——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前夕,工厂接受了制造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纱锭轴承架”任务,我承担了“保持架切口项目”,因为产品要求精度高,我们的设备陈旧,满足不了要求,废品率10%以上,我凭着丰富的经验,大胆地将旧机床传统的单刀切剥,改为四把刀切剥,将日生产量由800个改为12000个,效率高、质量好,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
文字里跳动的是尉凤英那颗火热的心,她那双纯真的黑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求真的光芒。尉凤英的日记本上记满了人家的经验。有人说她连别人指甲大的经验,也不放过。有一次,她发现一名跟她学过徒的工人拆修床比自己快,就虚心学习。看到青年工人的切口刀磨得好,就向他请教。
辽沈工业集团工会副主席赫姜令说,尉凤英当时迷上了技术革新,连吃饭也在思考,经常一手端着饭碗,一手用筷子蘸着菜汤在食堂的桌子上画图。冲床的工友完不成任务,还有一位工友送料时压断了一节手指头。她就琢磨帮工友做一个自动送料机。她向附近的商店要了一些破纸盒,做自动送料机器的模型。恰逢中秋节,尉凤英的妈妈叫她回家吃饭。当热气腾腾的菜肴端上桌子时,尉凤英看着一盘子的猪蹄发愣了。她痴痴地问妈妈:“猪蹄为什么能打弯?”妈妈不解地回答道:“因为骨头上有筋。”“筋?对,筋就是弹簧。”她想到,在自动送料机器上加上弹簧的话,就能解决自动打弯送料的问题。她放下碗筷,抬腿就走,边走边对妈妈说:“你们吃吧,我有事。”
尉凤英开始第一次试验的时候,厂里的同志都闻讯赶来围观。“吭”的一声闷响,自动送料机被压扁了,人群发出了一片唏嘘,泪水也模糊了尉凤英的双眼。到第十次试验的时候,尉凤英遇到了一道难题。送料机的两节钢丝绳,如果用细的,几下就被拉断;如果用粗的,送料器上的送料板又被拉弯。她亮晶晶的黑眼睛执着地盯着送料器,左思右想。到第十一次试验换上一个车链子,又加两节弹簧,尉凤英用脚一踩冲床的脚闸,机器有节奏地动起来了,自动送料器终于试验成功了。采用自动送料器,冲床女工仅用21天就完成了全年任务。
尉凤英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技术革新上,经常发生蒸馒头忘记放碱、炒菜忘记放鹽、煮饭忘记下米的笑话。她利用簸箕簸豆子的原理、建筑工地工人筛沙子的原理和门弓子的原理制作了机器模型。她白天上班,晚上就在厂子里卸下机床,安装上自己制作的模型进行试验,边试验边改进。天快亮时,她就枕块砖头在车间睡一会儿,终于,她研制出了“半自动搬把”。“搬把”是手动仪表车床的俗称,“半自动搬把”和“自动送料器”使生产效率提高了80%。
那时,尉凤英经常干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回到家。她住的是家属楼,因为她怕敲门影响家人和邻居休息,便蹲在自家门口睡着了。为此,她多次受到家人和邻居心疼的数落。1956年,工厂实行晋级考试。不少年轻人都忙着查资料,借技术书,准备考试。但尉凤英正忙着研究“双头双刀”革新,一连几十次试验都失败了,把考工晋级全忘了。最终她把革新搞成功了,效率提高三倍,却没参加上晋级考试。
从1953年至1965年这12年间,尉凤英共实现技术革新177项,其中,重大技术革新58项。这里面,也有笔记本的一份功劳。
“我们追求的是什么?”
采访人物的关键就是进入人物的内心。在短暂的时间里,我们感受到了尉凤英的人格魅力。她自豪地说:“我们付出的是艰辛,讲究的是奉献,过的是简朴生活,但我们的精神生活是无比充实的。我们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这一点,我不仅没有丝毫的遗憾,而且充满着莫大的自豪。”
“人的一生就是为工作而奋斗。”这是尉凤英的人生选择。她换过多次工种,在六角车床干过,当过钳工,当过冲压工。每次调动,她二话不说,服从分配,不懂就学,下决心干好。 望着自己的女儿,尉凤英感慨地说:“这些年来,我虽然是个不合格的儿媳、不合格的妻子、不合格的母亲,但是,我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是个问心无愧的劳模。青年人搞对象,不管男同志或女同志,别老想找有钱的,要找事业心强、品质好、有责任心、勇于担当的人。为什么我们对钱看得这么淡?因为我们当年在党和人民的培养下,追求的是理想,奋斗的是事业,争做的是贡献。当年我们年轻的姐妹们,无论是技术攻关,还是加班,没有一个人问给不给钱的。那时,就是一个心眼干工作。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在政治上、精神上、情感上富有,才是最幸福的。”
过去涨工资,尉凤英经常主动把机会让给别人。担任领导职务后,她一直住在厂里分的两间职工宿舍平房,一共17平方米。那是她和爱人老卢、两个女儿、自己的母亲和婆婆,还有老卢的两个妹妹,一共8口人的家。那时,朝霞下的大街小巷,自行车的洪流浩浩荡荡,流行的自行车品牌有凤凰、永久。尉凤英也是自行车大军里的一员。在尉凤英纪念馆里,我看到了一辆褪色的黑色二八凤凰自行车,这辆大个儿自行车就是尉凤英的自行车,伴随着她度过了无数个清晨和傍晚。
1954年4月25日,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把一切献给党,成为她终生的追求。
在尉凤英搞革新的时候,有一个工人不大佩服她,说了一些冷言冷语。同时,也搞了一个革新试验。当尉凤英的技术革新小组革新成功后,这名工人通过别人透话,想参加尉凤英的小组,但怕人家不要他。尉凤英爽快地答应了:“请他快来吧,我们欢迎!”这种宽阔的胸襟把那名工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刻在工友心中的一个个镜头,永远温暖着这个世界:天冷了,她挂念着一个没有妻子而有四个孩子的老工人,提前为他拆洗棉衣和被褥;她听说一个不相识的老工人因病想吃黄米饭,就把自己留着过“腊八”用的黄米做好饭送去……
尉鳳英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65年,尉凤英被党中央评为“毛主席的好工人”,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2019年,尉凤英获国家“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并获邀参加国庆70周年彩车巡游。
党中央决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表彰一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3月25日,辽宁省委组织部发布公告,尉凤英名列我省公布的13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推荐名单中。
她用奋斗书写的人生,正在成为许多人前行的精神力量。
“人的一辈子工作是没有止境的……”是的,永无止境!编辑/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