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客到文坛祭酒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z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死在这里 / 朋友啊,不要悲伤 / 我会永远地生存 /在你们的心上
  这是中国著名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狱中题壁》的诗句,由这首诗可以印证作者在香港的一段身世。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已经发黄的时光残卷,追溯一下这位诗人居港期间的足迹,了解一下他从一个过客到成为香港文坛祭酒的过程,以及他的生活状况与情路波折吧。
  他撑起一片文学星空
  1938年5月,33岁的戴望舒与一批文化人,徐迟、叶灵凤等,由“孤岛”上海来到香港,开始了他的香江岁月。像许多避居香港的南来文化人一样,他并不打算在此长住,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计划,甚至他的命运。
  當时,南洋富商胡文虎在香港创办《星岛日报》,正在物色副刊编辑。有朋友将戴望舒介绍给胡文虎的公子、报社社长胡好。戴望舒踌躇了两天,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见胡好,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认为香港当时还没有一个正式的新文艺副刊,就提出按自己的理想来编副刊。想不到,19岁的胡好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就这样,戴望舒开始施展抱负,从此为香港开创了一片文艺新天。他把副刊定名为《星座》,就是“希望它如一系列灿烂的明星,在南天上照耀”,为读者“尽一点照明之责”。
  报纸初创,一切从头开始,内部管理也出现种种不如人意的周折,最大的麻烦是检查制度。当时报纸上不准用“敌”“日寇”的字眼,戴望舒日常工作便是和检查官打“冷战”,甚至“开天窗”抗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当天就决定将《星座》改成战时特刊。由此,我们不难看到,戴望舒作为一个文化人,在民族危难时期所表现来的正气与担当。
  在他的主持下,《星座》成了香港新文学的文化星空,也成了中国抗战时期的一座文学灯塔,茅盾、沈从文、郁达夫、卞之琳、郭沫若、艾青、萧军、萧红、楼适夷、徐迟等,都在这里发表作品,如戴望舒自己所说:“文友们从四面八方寄了稿子来,而流亡在香港的作家们,也不断地给供稿件,我们竟可以说,没有一位知名的作家是没有在《星座》里写过文章的。”当年和戴望舒一起来到香港,结邻而居的徐迟,十分了解这位文友的功绩,他后来在文章中这样写道:“这段时间里,文协领导主要工作差不多落到了戴望舒的肩头。茅盾远行了,名义上许地山当家,手中高举精神火炬的是乔木,抛头露面的是戴望舒。他手中有《星岛日报》副刊,其名曰《星座》,是一个全国性的、权威的文学副刊。大家自然而然地围绕着他。我们都是活跃分子。”(徐迟《江南小镇》,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第250页。)
  由此,不难想象戴望舒为香港新文化空间上所付出的心血,如果说《星座》是香港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碑石的话,那么这座纪念碑已永远镌刻上了这位文学祭酒的功绩。
  灾难岁月系狱饱受折磨
  也许,正是由于戴望舒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在日军占领香港后不久,他被逮捕,关押在中区的域多利监狱。在狱中,他“坐过七星期的地牢,挨毒打,受到残酷的苦刑”,而且落下哮喘病根,直到垂死的时候才被保释抬回家。在狱中,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绝命诗《狱中题壁》,出狱后又写了《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其二﹚》等明志之作,宣泄强烈的悲愤之情,也表达了不屈的意志:“让我在这里等待/耐心地等你们回来/做你们的耳目,我曾经生活/做你们的心,我永远不屈服。”
  戴望舒在1942年5月由叶灵凤保释出来,一个条件是不能离开香港。那么,他在那段灾难岁月靠什么生活?
  出狱后不久,他和另外两个朋友合股,在利源东街开了间“怀旧斋”旧书店。
  一般的读者可能只知道戴望舒是一个诗人、编辑,但不知道他还是一个翻译家、书痴,嗜书如命。他在法国、西班牙就整天流连书店,到香港也一样,整天流连楼梯街、鸭巴甸街一带的书铺,对各家的经营情况如数家珍。爱书不等于会卖书,三个摇笔杆的人拿起算盘就手足无措,这间小店第一个月略有进账,到第四个月就再也支持不住,只好结业收场。
  戴望舒只好重操旧业,继续以编辑、写稿谋生。在香港沦陷期间,他先后在《华侨日报》《香港日报》《香岛日报》做副刊编辑,又在多份报刊撰稿,译介外国文艺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大众周报》的专栏《广东俗语图解》的作者。对于一个南来文化人来讲,做广东的民俗研究爬梳,殊为不易,但戴望舒却做得十分地道,想来付出了不少精力。我想,他宁愿花时间来做这种“学问”,也不去做写宣扬“大东亚共荣圈”的文字,也是一种态度与生存策略吧?
  然而,历史往往会戏弄人,让人遭受意想不到的非议、指控与折磨。战后,一批作家联名指控戴望舒在香港沦陷期间“附逆”,与敌伪往来,具体的证据是他名列敌伪征文的委员会名单,为伪文化刊物撰稿,替伪文人作跋。所幸,有文化界人士替他辩解,马凡陀撰写的《香港的战时民谣》,指沦陷时期民间流传的反日民谣为戴望舒所作,如“忠灵塔、忠灵塔,今年造,明年拆”等;另外,夏衍等人也替他申辩。1946年3月,戴望舒回到上海,据说是向“中华全国文艺协会”自辩。他在上海住了两年,其间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暨南大学、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任教。不过,因为参加教授罢课,他又惹上官非,被控告是香港汉奸文人,遭出票传讯。1948年5月,戴望舒再度流亡香港。
  诗意地栖居——林泉居
  戴望舒客居香港时的一个故居是港岛薄扶林道92号的半山小洋楼。这座带露台的别墅,英文名称是“WOODBROOK VILLA”,背山面海,周围林木苍翠,山泉淙淙,环境极为幽美。据说,房子本来属于香港大学教授马尔蒂夫人的居所,她回国离去就把它让给了戴望舒。诗人对这个宁静的居所也倾注了欣悦之情,并取了一个颇有诗意的名号:林泉居。
  林泉居是戴望舒生命旅途中一个难以割舍的驿站,一个凝聚着人生记忆与情思的家园。这里可以沐山风、听雨眠,还有小园子可供耕耘,且看诗人笔下的诗意家园:
  窗外,隔着夜的帡幪,迷茫的山岚大概已把整个峰峦笼罩住了吧。冷冷的风从山上吹下来,带着潮湿,带着太阳的气味,或是带着几点从山洞中飞溅出来的水,来叩我的玻璃窗了。﹙《山风》﹚   雨停止了,檐溜还是叮叮地响着,给梦拍着柔和的拍子,好像在江南的一只乌篷船中一样。“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韦庄的词句又浮到脑中来了。﹙《雨》﹚
  那园子临着海,四周是苍翠的松树,每当耕倦了,抛下锄头,坐到松树下面去,迎着从远处渔帆上吹来的风,望着辽阔的海,就已经使人心醉了。何况它又按着季节,给我们以意外丰富的收获呢。﹙《失去的园子》﹚
  看完这些文字,也许大家都难以想象这是在香港吧。然而,这确实是戴望舒在港岛的山居,而且就在薄扶林的山坳里。
  自然环境再好,没有人在其中,也只是荒山野岭。林泉居更让诗人迷恋的,是家的温馨:“这带露台,这扇窗 / 后面有幸福在窥望 /还有几架书,两张床 /一瓶花……这已是天堂/我没有忘记:这是家 /妻如玉,女儿如花 /清晨的呼唤和灯下的闲话 /想一想,会叫人发傻/ 单听他们亲昵地叫 / 就够人整天地骄傲 / 出门时挺起胸,伸直腰 /工作时也抬头微笑 ……”从这首《过旧居》中就可以知道,妻女才是这个山居最迷人的风景,家才是他心之所系、情之所迷的地方。然而,这位香江过客最终只能隔着窗怀想那“尘封的幸福”,聆听“解冻的呼唤”,他只能在旧居外徘徊,“咽泪吞声,听自己疲倦的脚步”,喟叹“生活,生活,漫漫无尽的苦路!”。
  “雨巷诗人”情路多苦楚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 结着愁怨的姑娘……
  读过《雨巷》的朋友,大概都會为诗中凄迷惆怅的意绪所触动,进而想象诗人有一种浪漫多情的气质与性情吧。是的,诗人是多情的,也是深情的,但不等于他是一个善解风情的情场圣手,相反可能是一个失意之人。
  有“雨巷诗人”之称的戴望舒,一生中有三段情,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他的初恋情人,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青年时期,戴望舒在上海读书,又与施蛰存、杜衡一起创办文学杂志,《雨巷》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发表的。那时候,他常在施家出入,爱上了比他小五岁的施绛年,但这位活泼开朗的小妹妹,却回避着他的追求。据说,诗人以跳楼殉情相逼,才打动了少女的心。但女孩开出的结婚条件是,他必须出国留学。戴望舒在订婚后的第二年﹙1932年﹚,到法国求学。不久听说施移情别恋,戴望舒无心学业,不上课,不交作业,结果被学校开除。1935年春,戴望舒带着受伤的心灵回国,当众打了女方一耳光,又登报解除婚约,结束八年的苦恋。
  诗人有才华,又有一米八几的个头,竟没能吸引住一位小女生,大概与他的冲动、抑郁性格及脸上因天花而留下的瘢痕有关吧。爱情,谁能说得清道得明?再说,它始终不是可以强扭的瓜。
  不过,失恋的诗人很快得到心灵的安抚。当时,戴望舒与沪上才子刘吶鸥、穆时英交往甚密,而且就住在刘的公寓,又常常到穆家。穆时英将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介绍给了自己的好朋友。这对年龄相差十三载的男女,一下子陷入热恋。1936年,一对新人在上海新亚饭店举行婚礼,由青年诗人徐迟担任傧相。婚后,育有一女戴咏素,小名朵朵。
  抗战爆发,日军占领上海,戴望舒携妻女避难香港,落脚于风光如画的林泉居。但这个家园并非只有诗情画意、温馨时光,相反,有许多的风雨与难以言说的苦楚。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宁静,经常吵架。生活的另一面,本来就是辛酸,外人往往只能看到美好的一面,而难以想象后面的悲酸。1940年冬,穆丽娟毅然带着女儿朵朵回到上海,并向戴望舒提出离婚。穆后来改嫁他人,她晚年在上海向媒体细诉前尘时说:“我们之间几乎从来没有红过脸,一直和平共处,没有外界所想的纠纷和第三者。离婚理由是因为性格不合,还有就是年龄差距,他比我大13岁。戴望舒喜欢窝在书房看书,写作,很少和我说话。”
  透过这一席话,似乎也不难想象戴望舒有怎样一种生活方式,工作、读书、写作。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距离却愈来愈远。戴望舒试图挽救这段婚姻,甚至留过绝命书,意图服毒自杀,但都没能够令穆丽娟回心转意,可想她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定。覆水难收,诗人独憔悴,徒叹“这幸福是短暂的,一霎时都被云锁烟埋”﹙《示长女》﹚。
  想不到,戴望舒很快又热恋了。1942年,37岁的戴望舒爱上了21岁的女同事,在大同图书印务局做抄写员的杨静。这位在香港长大的娇小女孩,据说也是活泼好动,不顾家庭的反对,毅然投进诗人的怀抱。浪漫的激情,美丽的幻想,终究敌不过现实的考验,尤其是日常生活的厮磨。婚后不久,悲剧重演,争拗吵架无日无之。他们育有两个女儿——戴咏絮﹙二朵﹚、戴咏树﹙昂朵﹚。不过,这并没有维系住他们的感情。1948年末,这位有个性的女子,与一个姓蔡的男青年相携出走。
  这时候,戴望舒已工作无着,寄居在老朋友叶灵凤位于罗便臣道的家里,且受着哮喘病的困扰,连上楼的气力也没有。
  1949年2月,他毅然决定远走北平,彻底告别这南国小岛。他3月抵京,6月参加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之后到新闻出版总署从事翻译工作,担任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就在他开始人生新旅程的时候,戴望舒的旧病复发,他在为自己注射药物时,剂量过大,客死异乡,时年45岁。
  诗人魂归北京香山,但他对生命最热烈的期许已长留香港——“这些好东西不会消失 /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 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偶成》﹚
  他,从一个过客,变成了“香港人”,他在香港的文化身份是永久的,他的魂在港岛,在域多利,在薄扶林,在林泉居,他已永远生存在香港人的心上。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市场经济的娱乐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丢掉了建国十七年红色电影和80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文电影,“以娱乐至死”为特征的影片票房看涨。在沉默了一段时间后,陕北题材影视作品姗姗来迟,陆续在陕北拍摄或映出。这些题材的共同特点是,丢失了我们努力多少年的建构。如建国十七年电影的朴实真实,电影造型氛围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中国气派。淡化了改革开放以来,影片的深刻思想,主题人文内涵。
期刊
初读阿微木依萝的《在人间》,很难辨清这是一篇叙事散文,还是一篇小说——或许两者的边界原本就是模糊的。  阿微木依萝笔下的小镇容易让人联想到奈保尔的《米格尔街》。在《米格尔街》中,奈保尔通过书写一个又一个人物,绘制出米格尔街的地图,展现人们绝望而庸凡的生存状貌,折射时代对普通人的影响。与之相似,阿微木依萝在散文中书写了诸多平凡的小人物,并通过这些人的生存状态,来绘制出小镇的地图——也就是她的“人间”
期刊
若冰先生走了。一晃便是十年!  他走了,却将嘉言懿行、道德风范留给了中国文坛,将极富温度、洋溢着诗性光辉的大量诗文佳作,留给了从他作品中获得过美的洗礼的万千读者,留下的,自然还有家乡泾阳众多的父老乡亲,对一位声名卓著的作家、从未忘记故土的赤子,如潮似水般的感念与怀恋,乃至恒久的骄傲!  人人都说家乡美。作为泾阳人说家乡,除美之外,无论如何还得再加上神奇二字!  不是吗?  “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期刊
遗憾啊!此乃无法弥补的遗憾,我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第二个我们家族来陕西的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看了《露丝·伦德尔悬疑剧场》的《讲中文的人》后,我在德里菲尔德婶婶布伦达和叔叔阿尔伯特为了庆祝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涯,决定随旅行团去中国。 (《露丝·伦德尔悬疑剧场》是英国独立电视台从1987年到2000年推出的系列侦探剧,剧本改编自畅销书作家露丝·伦德尔(1930-2015)的小说。露丝·伦德尔在欧美
期刊
我跟李若冰先生是1996年12月在北京开全国第六次文代会认识的,那以前,只是仰慕,远观,眺望,从无机会近距离接触。那次全国文艺家代表大会,我是陕西团最年轻的代表,而李先生时任陕西省文联主席,也是代表团负责人之一。很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先生是住在大楼最顶头的一个房间里,门永远轻轻掩着,谁都可以进去跟先生聊几句。我开始不敢去,想着先生是那么大的作家,又是主席,我一个小编剧,怎么敢随便去敲先生的
期刊
上 学  童年如梦。回忆童年,是一个人一生的快乐。童年往事,能让一个人津津有味翻来覆去絮语一辈子。一代代关于童年的絮语,叠加累积,便成为人类历史中一个个有情感、有温度的成长细胞,构成了人类记忆的独特风景。  大爹在周庄小学当先生。称呼“先生”,是村民对读书人自古就有的敬重。临近晌午,远远地看到大爹从学校回家,脖子上围着一条驼毛色围巾,一帮村里的学生前呼后拥,高高兴兴、有说有笑。午饭后,大爹再去学校
期刊
我第一次看见海是1996年在青岛的崂山。当时面对这水天一色的茫茫世界,我激动不已,感叹连连。脑子里忽然滋生出了到大海边生活的念想。觉得造化弄人,让自己投生在了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上,且已受熬煎三十多年了。后半辈子赶上了好时代,若能换个活法,过上它几十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该多好。这个念想大概是当时从脑海里涌起的一朵浪花儿,瞬间就被惊涛骇浪给淹没了。自己还身处军营,肩负着一家老小的生活,想去哪儿就
期刊
卡拉马祖的民居  卡拉马祖(Kalamazoo),简称卡城,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座小城。大家通常说的卡拉马祖市中还包括另一个小城波蒂奇(Portage)。两座小城紧邻在一起,当地人就合二为一了。卡城历史长久一些,西密歇根大学和市中心(Downtown)都在这里,穷人也在这里。有钱人愿意住得更宽敞一些,他们卖掉卡城的房子,把原本荒无人烟的波蒂奇变成新的居住区。波蒂奇的教育随着富人的迁入变得比卡城发达。
期刊
两个老女人坐在屋檐下凑拢脑袋讲话,她们的耳朵瞎了。我听大人们常说,“你眼睛瞎了,耳朵也瞎了吗?”我觉得这个形容挺有意思。我捡了这句话,遇着悄悄讲话的人通用“瞎”去形容他们的听力。  房顶上蹲着一只老母鸡,一声不响,大概在下蛋。这只母鸡不会在自己的窝里下蛋。它随便蹲在哪个草房子顶上就可以下懒蛋。有时神经错乱地蹲在别人的鸡窝里。它也不清楚自己是谁家的鸡,反正,只要它觉得忍不住想下蛋了,就蹿上离它最近的
期刊
「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来自《新京报》消息,语出尼采。《新京报》2016年度好书致敬礼周二开奖,年度文学好书授予《帕斯捷尔纳克传》,此书译者王嘎在答谢词里说:“本年度原创文学作品当中,不乏错失机缘的杰作。但它们不可能从阅读中淡出,而是各自存在;得益于这些优秀的文明成果,我们才更有理由‘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在当下传播语境中,这个尼采金句已流行多年,但几乎无人解读的,是“克服”何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