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中行走,拙趣中创生

来源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依据,结合胶东地区的地域特色,进行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打造以“生活化”为特色的园本课程。在构建和实施园本课程的过程中,立足园本实际,以“健康生活,快乐成长”为办园宗旨,以“走进童心,呵护童年”为办园理念,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全面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一、精准研训,提升课程理论水平
  我园把教职工专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结合园所实际,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以训促建,使保教队伍的整体素质获得质的飞跃,实现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园所软实力。
  (一)多途径教研,理念学习夯基础
  我园充分发挥中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促进幼儿园一日活动水平的提高。
  1.“靶向教研”,保证教研更精准。每学期都发放教研需求表,了解村办园、民办园教师所需。
  2.“跟踪教研”,保证教研更有效。园领导班子每月深入村办园,有针对性地实地查看、进班听课、查阅材料等,有效指导幼儿园的教科研活动,帮助教师专业成长。
  3.“梯级教研”,保证教研内容落地。参加完市级以上培训、观摩完名师的示范课后,我园都会组织全园教师进行二级培训,将习得的内容共享充分。
  4.“持续教研”,保证教研的实效性。我园注重教研活动的深入和持续,如在观摩名师开放课后,除组织全园的二级培训和学习外,我园还会组织青年教师对名师课进行“克隆”和展示。
  (二)多渠道引领,精准培训重实效
  我园有针对性地制订了教师培养方案,促进教师掌握先进理念,并使先进理念落地生根,使教师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
  1.专家引领。除外出学习、实践观摩、网络研修等方式领略专家的教育思想外,我园还定期邀请专家入园培训。如邀请山东省教学能手、最美百佳教师栾德青园长进行励志讲座,栾园长结合自身的专业成长经历,激励广大教师认真钻研业务,珍惜教师岗位,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2.理论引领。我园引导、鼓励教师通过自学、外出培训等方式不断学习保教理论。外出学习教师将活动全程录像,并在园内进行二级培训,最大化地共享优质资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蓄力。
  3.實践引领。针对我园青年教师居多的特点,确立了“研训结合、学练结合、新老结合”的“三结合”教师培养思路,以优化教师梯队建设为培养目标,优化研训质量。
  4.平台引领。通过园本教研平台,开展问题式教研,老教师的保教经验和新教师的教育理论得以很好地碰撞和融合,实现了理论的落地和经验的提升。
  二、精准研磨,推进园本课程建设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我园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基于儿童的立场,积极推进园本课程建设。
  (一)多方共谋齐发力
  我园的课程建设是由园长引领,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比如,我园建立了课程审议机制,学期伊始会组织全园课程构建专职干部、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共同聚焦“生活化”教育课程,多角度审视园本课程,对园本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等进行审议,为科学构建“生活化”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教师和家委会成员有针对性地搜集、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将关于“人”“文”“物”的资源和潜在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二)镇域联动策园本
  我园多方合力共同修订实用的园本课程,全面促进辖区内保教质量的提升。
  1.了解需求定方向。我园每学期都发放课程实施修订反馈表,精准把握辖区内各园在园本课程修订和实施过程中的所需所求,为园本课程的修订打下基础,找准方向。
  2.课程修订齐参与。为使园本课程更加适应园情,辖区内各园均参与课程的建设,群策群力,打造真正适合幼儿、符合辖区内各园实际需求的园本课程。
  3.跟进调整促完善。课程的实施过程也是研讨过程,我们在课程实施的同时,开展阶段性的镇村大教研,不断对课程进行调整完善。
  一是前研——对课程进行拓展、整合。通过镇村组、中心组两级教研的方式,进行主题实施前的教研,重点是结合课程原设定、幼儿的发展水平,对课程进行拓展、整合。
  二是后调——对课程进行修订、完善。我园统一制订园本课程调整记录表,在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全园教师对主题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将需要调整的部分和建议实实在在地记录下来,为幼儿园集中修订课程做好铺垫。
  三、精准实施,让课程促进幼儿成长
  一日活动皆课程。我园紧紧围绕《纲要》和《指南》精神,制定教育教研、课题研究等计划并创造性地抓落实、促提升,助推我园教师高质量地开展一日活动,以促进幼儿成长。
  (一)活动生成盈内涵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课程。园本课程的实施,仅仅靠计划中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我园十分重视发现和挖掘一日生活中的隐性课程,鼓励教师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和幼儿相互“敞开”和“接纳”,在互动中生成课程,并赋予教师30%的课程生成权。倾听童声,追随儿童,幼儿园里的人、事、物都回归到原本就有的、自然的样子,形成一个和谐的气场,让课程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二)环创理念促转变
  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儿童的成长。我园将所有的户外器械进行科学的分类和规划,创设了运动区、涂鸦区、游戏区、沙水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我园对室内环境做减法,力求打造整洁有序的环境,并将区域环境与主题相融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自主参与相关环境的创设。
  (三)家园携手共成长
  家长是我园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亲密合作伙伴。根据家长的职业特点,我园建立家长资源信息库,鼓励家长走进幼儿园。我园定期邀请不同的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如秧歌妈妈进园为幼儿带来“胶东大秧歌”的视觉盛宴,剪纸奶奶让幼儿感受到“指尖功夫”的魅力……家长们以多种形式参与幼儿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大大提升了特色课程构建的广度,丰盈了课程实施的内涵。
  (四)资源运用显特色
  我园的园本课程纳入了胶东本土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与幼儿的生活有机结合,让幼儿在本土的环境中主动探究学习。比如,幼儿走进空港国际机场建设现场,机场工作人员结合视频资料耐心为孩子们讲解乘飞机的注意事项,让幼儿初步了解各个乘机环节。随后,在指挥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幼儿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新机场的沙盘模型,观看机场宣传片《新机场、新航程、新梦想》。回到幼儿园,幼儿争相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这次奇妙之旅,折起小飞机、搭建机场建筑、设计飞机票……本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开阔了幼儿的视野,丰富了幼儿的认知经验,很好地彰显了“贴近生活”的教育理念。
  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探索、挖掘幼儿生活中的点滴事件,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地促进园本课程的生活化,搭建教师才能展示平台,有效提升保教质量,做有温度的幼儿教育。
其他文献
受功利主义影响,幼儿园绘本阅读当前被异化,表现为阅读碎片化、绘本工具化、提问程式化等,其原因是幼儿的审美本能被遮蔽、绘本的审美价值被过滤、阅读的审美目标被丢弃,后果是幼儿不爱阅读、不会阅读,更不能自主阅读或深度阅读。要奠定儿童的阅读素养,推动儿童的全面发展,幼儿园的绘本阅读活动应从本体出发,确立“美感”这一支点[1],让儿童读出绘本的本来“味道”。  一、功利阅读: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异化  1.
期刊
绘本《托夫和他的种子》以一位小男孩的视角描绘了一颗种子的生长过程,在充满童趣的画面和饱含情感的文字背后,不仅仅是小男孩对一颗种子的喜爱,更是一段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蕴含着生命真谛的故事……  对于孩子来说,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大自然的馈赠。托夫是许许多多个孩子的缩影,一条小溪、一片草地、一个山洞,便是他们的秘密天地;一粒种子、一片树叶、一颗石子,就是他们最亲密的玩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
期刊
画家常玉被称为世界级的绘画大师,绘画对他而言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宣泄,不讲究画理,随兴所至。作品《绿底梅花》是一幅以梅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画家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不同形态的梅花枝干和点缀其中的梅花,既贴近幼儿生活,又别有一番趣味。笔者希望借助这一作品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有趣的肢体游戏帮助幼儿欣赏与理解艺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艺术创作,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提升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和
期刊
红·海(耿彦红 齐海潮)  绘本作家夫妻档。爱写,爱画,爱孩子,还爱游戏和旅游。喜欢大自然,养过各种小动物,十二生肖除了龙、虎、猴,基本上别的动物都养过。工作是写作、画画,还有给小孩子上美术课。2016年获得首个张乐平绘本奖之后,开启了绘本创作之路。主要获奖作品有:《小彩帽》《星星抓鸟》《月亮狼》《虾一跳》《猴婆婆的大苹果》《星星钓鱼》《猴小妹去上学》等,《你能帮帮我吗》获首届东方娃娃原创绘本奖优
期刊
金家坝幼儿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貌与生态环境。如何有效利用农村资源,帮助幼儿在自然中充实生活、增进经验、满足天性、成就人格,是我园重点思考的问题。我们以“在自然中成长”为办园理念,围绕“以幼儿发展为本”这一中心,聚焦户外游戏场地建设,使幼儿与自然建立联系,鼓励幼儿在天然的游戏场地中直面挑战、体验参与的乐趣。但是我园户外环境的改建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课程理念的转变先后经历了三个
期刊
孩童的世界是澄澈明净的,生活在这世界里的,是天真可爱的小人儿。从睡醒的那一刻开始,那小小的人儿就忙碌着,游戏着,一刻也不得闲。只要他愿意,“群星同他说话,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用朦胧的云和彩虹来愉悦他”(泰戈尔)。他时而安静,时而吵闹,此刻是天使,下一刻又会成为小恶魔。这就是我们全心全意爱着的孩子!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的生活。捣蛋鬼们的小脑袋里总是会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还会时不时地搞些
期刊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意味着冬天的真正来临,是幼儿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每年这个时候,穿着厚厚羽绒服的小朋友就会盼望下雪,总能听到他们这样的讨论:“是不是天冷就要下雪?”“要到冬至以后才下雪,冬至以后才是真正的冬天。”“才不是,早都是冬天了,是冬天就下雪。”……孩子们对冬至和冬天是什么关系,冬至意味着什么,这一天人们习惯如何度过等充满好奇。为此,我设计了“玩转冬至”系列活动,通过亲身体验
期刊
歌表演《拔萝卜》是幼儿园小班的传统游戏活动,也是深受幼儿喜欢的舞台表演节目之一:几个小朋友戴着不同角色的头饰,唱着歌谣依次上台表演合力拔萝卜。而且经常是台上表演、台下大合唱,遥相呼应,非常有仪式感。  东方娃娃杂志社把这首经典儿歌做成了一本绘本,让幼儿在边唱边表演之前能看见故事,对故事情节和里面的角色有更为直观、具象的了解。从故事到歌曲,再到戏剧,这一过程让幼儿有了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学习的内容也
期刊
“儿童立场”“以儿童为中心”“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这样的表述在探讨幼儿教育的很多场合常能听到,用来描述儿童的自主学习。然而现实是,尽管在许多实践场景中,教师努力想要呈现儿童的自主学习,呈现游戏、学习中的“儿童中心”,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我们看到的常是表面“热热闹闹”,实则却被刻板流程所控制的“自主游戏”;所谓“源于儿童”的、却遵循成人思路的“生成课程”……究其原因,最大的障碍在于:教师的角色转变
期刊
在“南京,我的家”主题背景下,中班幼儿走访了南京的风景名胜、品尝了特色美食,在亲身体验中丰富了对家乡南京的了解。一次对南京名胜古迹的分享活动中,有很多幼儿提到了城墙。南京明城墙(以下简称南京城墙)始建于1366年,由宫城、皇城、京城、外廓四重城垣组成。其中京城城墙全长35.2公里,现存25.1公里,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城墙承载了南京人对家乡的记忆和温情,假期里,很多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