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不言志 不得其味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u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教学的主要着力方向有三个——语言、审美、思想。要想使诗歌切实发挥其教育效能,教学当然应均衡地照顾到三个方向,不宜轻此薄彼。但诗歌教学的三个方向,各有其引导和发展规律,在具体实践中是不能同策的。比如语言,主要依靠研究技法、咬文嚼字来指导学生;审美,则宜通过情境、诵读、寻韵等来引导。因而,虽然实践中是将三个方向的对应策略整合起来运用,但从教研上,可以把它们作为独立的课题来研究。这样,可以使教学质量得到深化、细化。
  本文即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就如何从思想内涵角度上去组织高中诗歌教学并进行探讨。
  “诗言志”这个观点,是两千年前的《诗经》萌芽,但关于“志”代表着什么,一直“争鸣”不休。有人认为“志”单指抱负、志向,有人认为“志”泛指思想、感情,即“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本文以后者为“志”的概念界定。
  一、不知背景不解真情
  有质量的自主先学,既可以保证教学质效,又可对学生的素养起到促进作用。但不少教师并不关注诗歌的先学,理由是诗歌意象比较鲜明、直抒胸臆的较多,“容易理解”,所谓的“易解”,是基于浅层学习目标。即,知其大意。实际上,真正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特别是理解创作初衷,并不容易。因为诗为文之余,诗歌创作与其他文体不同之处是其他文体在创作之初是有明确受众定位的,即“写给谁看”。而诗歌,通常是意到文到、情起而发。创作的时候,多为作者自我情感的宣泄。那么,读者是否能够读得懂,并不是其首先考虑的(并不绝对,但比例很高)。比如对李商隐的诗,直到现在仍然对他的有些诗到底要表达什么没有形成共识。从表达上看,理解诗歌并不容易。要想通过诗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必须去了解作者生平、了解创作时间节点、了解时代环境等因素。所以,教师应安排学生在学前去了解诗歌的背景。
  至于让学生研究是什么背景,则没有定式。这需要根据具体对象具体设定,而且基于个性化教学理念,我们还应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和需求去先学。比如,学习《沁园春·长沙》,考虑学生对毛泽东这个人物是比较熟悉的。那么,从头到尾去读《毛泽东传》也没有必要(如果学生有兴趣,当然应鼓励)。理解这首诗较易出现偏失的是学生总习惯于从毛泽东确立了党的核心领导者地位后的角度去理解(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沁园春·雪》是恰切的)。所以,我让学生重点去了解1925年这个创作节点,毛泽东个人以及共产党发展的情况。当学生了解了这时正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黄金期”、毛泽东本人以共产党员身份担当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这些背景后,就不会再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理解为一种困局下的坚定信念,而是感悟到作者对革命事业踌躇满志的乐观。
  二、不发己志不能共情
  有了对诗歌背景的深入把握,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解析、提炼诗歌的思想内涵了。在这个方面,通常的方式有两个:一是教师直接以讲授的方式带领学生解析。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教学速度快,不需要学生思考,教师按照预设思路很快就可把诗歌的思想内涵解释清楚。另一个方式是交流探究法。即,教师先不讲,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合作探究。这种方式比较消耗课堂时间,但课改后强调培养学生的素养发展,因而,探究法在当下是运用得比较多的。但无论是哪种方式,我发现师生大都忽略了一点——我们通过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能够解读诗歌,而且还有引导其思想、培养其品质的目标,即把诗歌的积极思想情感迁移为学生自身的思想品质。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学习中拨动学生的“心弦”。师生忽略的,恰恰是这一点。所有的讲授、解读、探究,都是从作者角度去分析的,没有尝试关联学生自身的情感、经验、心理。没有搭起这个桥,对诗歌思想的解读是很难迁移为学生的品质的。另外,深度把握一首诗歌的思想,应是达到共情的层面。什么是共情,就是作者的情与读者的情融合为一。那么,单从作者视角去解读,而不调动学生情感,显然达不到这个层面。因而,在带领学生品析诗歌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参与学习。比如,在学习《短歌行》的时候,我问学生,“谁当过班干部啊?”不少学生举起了手。有当过学习委员的,有正当班长的……我问“班长”,你现在是班长了,是什么样的心理,是不是希望所有的同学都‘听话’?所有的班干部都能独当一面,还有,别的班有个体育特长生,你是不是特希望他转到咱们班,好在运动会上为我班争光?……这一番互动,调动了学生自身的思想体验,不仅是“班长”,其他同學也马上就能理解作者渴望聚天下英才为我用的思想,且“心有戚戚焉”。
  三、不抒己言不得诗趣
  诗歌教学,自小学到高中,其实都有一个盲点——即,只读不写。其他文体的教学,通常是读写一体化。学了散文,就让学生练习写散文,学过议论文就让学生练习写议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几乎没有语文教师会专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的创作。主要原因是“应试”思想。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诗歌从来不是作文题的类型,那么教师也就没有兴趣去组织学生练习写诗。但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外行评价内行,往往成为笑柄。比如一位从来没有下场踢过球的球迷,对场上职业运动员进行品评,“真笨,传给左边的队友不就赢了嘛!”但其实,他根本就不可能理解运动员在场上比赛时受到的体力、视角、能力、思维等多种因素影响。诗歌的解读也是同理。没有亲自体验过诗歌创作,就很难体会到作者创作构思时精妙、用字之工。所以,想让学生深度体悟诗歌之趣,教师应让他们亲身体验诗歌的创作,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很多都在悄悄写诗。给学生安排诗歌创作任务,并不会受到排斥,反而因给了他们展示的平台受到欢迎。在这方面,教师也没必要像其他写作教学那样给学生定硬任务,只需要给他们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即可。比如,组织创办班级的文学期刊,开辟诗歌专栏;举行主题诗歌创作、表演比赛活动;在黑板报上留出“每周一诗”板块以及诗歌为题的手抄报展示比赛活动,等等。大部分高中学生是很愿意参与此类活动的,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诗歌创作,不仅使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而且其文字表达能力、思想品质、审美素养等,都可以在以诗言志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诗歌以抒发思想情感为基本出发点,诗歌虽然同时在语言、审美方向上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以思想情感为切入点去组织诗歌教学应视为一个重要路径。可以说,教诗不言志、学诗不得味。在以思想为线索的诗歌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关注三点:让学生谙熟诗歌背景奠定理解基础,关联学生自身思想引发共情,为学生搭建创作平台积累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小说文本阅读与其他体裁的阅读相比,需要学生付出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耐心。除了时间和耐心之外,阅读过程还需要有缜密的计划,学生要熟知阅读中应该面对的学习任务。而所谓的学习任务也并非一个或一类,它是由很多不同的任务组成的任务群,逐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以及语文知识、技能、策略的掌握。由于任务群的学习具有这样的优势,因此教师可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渗透到高中
期刊
叶澜教授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统编版教材所编选的写景类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优美的风景,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语用价值。因此,写景类文本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描写了哪些风景,更为关键的是洞察写景的方法。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小学教材五上《四季之美》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依托文本,明确教学目标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
期刊
听课发现,初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往往重感性认识,轻理性分析。比如学习《天上的街市》后,学生只留下对光明自由的向往,而不知学习诗人是如何把这些情感浸润在诗行里的。阅读《植树的牧羊人》,学生只是得到一次道德的教化,而对文中如何表达美的理解却浮于表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类经典古诗教学,应该如何引领低年级学生阅读李白,又如何通过字句让李白的浪漫情怀根植于学生的内心呢?我借助这堂课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
期刊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编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中古诗词的篇目有所增加,如何对古诗词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经过探索和尝试,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可以去繁就简,巧妙地利用古诗词中的关键词,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设计教学环节,可以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下面笔者以苏轼的《定风波》为例,通过关键词“风雨”贯穿整篇教
期刊
“班级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生和任课教师共同构成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组织。通常以讨论、倾听和分享等为主要手段,以共同的学习任务为纽带,在学习者之间建立紧密、和谐、默契的学习关系,形成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自然链接,以集约式学习方式代替分散式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人的发展。共享性、协作性是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要尽量设计一些开放的、具有挑战性的、真实的活动任务,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
期刊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讲出了治学的根本之道。对于小升初学生而言,初中语文学习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有些学生语文学习不得其法。其实初中学习语文的方法就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十个字中。  一、與小学相比,初中语文有哪些变化?  1.阅读文章难度增大  我们以记叙文阅读为例。小学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
期刊
所谓多要素模式,就是从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中,提取一个论述对象,从中开掘进去,发现其内在的若干成分(要素),选择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并分别提炼出分论点,展开议论文写作思维样式论述。要素就是构成事物的多种因素、成分、原因与条件等内在事物。比如:事物的因素、构成、组织、结构、原理……;人物的思想、品格、文化、气质、能力……;事件的意义、原因、前景、后果、影响……;办事的方式、方法、方案、途径、思路……;人
期刊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本人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穷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晨报·副刊》,1924年1月12日)。鲁迅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叙述了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被侮辱、被损害的悲剧。学生对于孔乙己的命运解读本来就有距离感。因此,笔者在进行教学时尝试“深文趣教”。以“谁是害死孔乙己的凶手”这一主问题贯穿课堂,
期刊
学生的文章是否文通字顺、准确达意——这是语言文字运用是否精确规范的问题,王尚文先生称其为“语文品质”,即“一篇语言作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质量高下”。“语文品质”衡量的是语言作品的质量,是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探索的真实反映。  显然,学生语言作品“语文品质”的高下更多的来自于语文课堂的习得。甚至说,语文课应是学生“语文品质”的“第一责任人”,好的“语文品质”,必然来自于好的语文课的培育。为此,我们在
期刊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具体落实到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中,可以理解为借助古诗词的学习,发掘古诗词中的文化基因,并在初中生中进行传承与理解。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采用“议题设计、文本组群、文本学习”的总体教学策略,挖掘古诗词当中蕴藏的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