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教学的主要着力方向有三个——语言、审美、思想。要想使诗歌切实发挥其教育效能,教学当然应均衡地照顾到三个方向,不宜轻此薄彼。但诗歌教学的三个方向,各有其引导和发展规律,在具体实践中是不能同策的。比如语言,主要依靠研究技法、咬文嚼字来指导学生;审美,则宜通过情境、诵读、寻韵等来引导。因而,虽然实践中是将三个方向的对应策略整合起来运用,但从教研上,可以把它们作为独立的课题来研究。这样,可以使教学质量得到深化、细化。
本文即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就如何从思想内涵角度上去组织高中诗歌教学并进行探讨。
“诗言志”这个观点,是两千年前的《诗经》萌芽,但关于“志”代表着什么,一直“争鸣”不休。有人认为“志”单指抱负、志向,有人认为“志”泛指思想、感情,即“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本文以后者为“志”的概念界定。
一、不知背景不解真情
有质量的自主先学,既可以保证教学质效,又可对学生的素养起到促进作用。但不少教师并不关注诗歌的先学,理由是诗歌意象比较鲜明、直抒胸臆的较多,“容易理解”,所谓的“易解”,是基于浅层学习目标。即,知其大意。实际上,真正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特别是理解创作初衷,并不容易。因为诗为文之余,诗歌创作与其他文体不同之处是其他文体在创作之初是有明确受众定位的,即“写给谁看”。而诗歌,通常是意到文到、情起而发。创作的时候,多为作者自我情感的宣泄。那么,读者是否能够读得懂,并不是其首先考虑的(并不绝对,但比例很高)。比如对李商隐的诗,直到现在仍然对他的有些诗到底要表达什么没有形成共识。从表达上看,理解诗歌并不容易。要想通过诗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必须去了解作者生平、了解创作时间节点、了解时代环境等因素。所以,教师应安排学生在学前去了解诗歌的背景。
至于让学生研究是什么背景,则没有定式。这需要根据具体对象具体设定,而且基于个性化教学理念,我们还应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和需求去先学。比如,学习《沁园春·长沙》,考虑学生对毛泽东这个人物是比较熟悉的。那么,从头到尾去读《毛泽东传》也没有必要(如果学生有兴趣,当然应鼓励)。理解这首诗较易出现偏失的是学生总习惯于从毛泽东确立了党的核心领导者地位后的角度去理解(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沁园春·雪》是恰切的)。所以,我让学生重点去了解1925年这个创作节点,毛泽东个人以及共产党发展的情况。当学生了解了这时正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黄金期”、毛泽东本人以共产党员身份担当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这些背景后,就不会再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理解为一种困局下的坚定信念,而是感悟到作者对革命事业踌躇满志的乐观。
二、不发己志不能共情
有了对诗歌背景的深入把握,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解析、提炼诗歌的思想内涵了。在这个方面,通常的方式有两个:一是教师直接以讲授的方式带领学生解析。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教学速度快,不需要学生思考,教师按照预设思路很快就可把诗歌的思想内涵解释清楚。另一个方式是交流探究法。即,教师先不讲,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合作探究。这种方式比较消耗课堂时间,但课改后强调培养学生的素养发展,因而,探究法在当下是运用得比较多的。但无论是哪种方式,我发现师生大都忽略了一点——我们通过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能够解读诗歌,而且还有引导其思想、培养其品质的目标,即把诗歌的积极思想情感迁移为学生自身的思想品质。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学习中拨动学生的“心弦”。师生忽略的,恰恰是这一点。所有的讲授、解读、探究,都是从作者角度去分析的,没有尝试关联学生自身的情感、经验、心理。没有搭起这个桥,对诗歌思想的解读是很难迁移为学生的品质的。另外,深度把握一首诗歌的思想,应是达到共情的层面。什么是共情,就是作者的情与读者的情融合为一。那么,单从作者视角去解读,而不调动学生情感,显然达不到这个层面。因而,在带领学生品析诗歌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参与学习。比如,在学习《短歌行》的时候,我问学生,“谁当过班干部啊?”不少学生举起了手。有当过学习委员的,有正当班长的……我问“班长”,你现在是班长了,是什么样的心理,是不是希望所有的同学都‘听话’?所有的班干部都能独当一面,还有,别的班有个体育特长生,你是不是特希望他转到咱们班,好在运动会上为我班争光?……这一番互动,调动了学生自身的思想体验,不仅是“班长”,其他同學也马上就能理解作者渴望聚天下英才为我用的思想,且“心有戚戚焉”。
三、不抒己言不得诗趣
诗歌教学,自小学到高中,其实都有一个盲点——即,只读不写。其他文体的教学,通常是读写一体化。学了散文,就让学生练习写散文,学过议论文就让学生练习写议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几乎没有语文教师会专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的创作。主要原因是“应试”思想。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诗歌从来不是作文题的类型,那么教师也就没有兴趣去组织学生练习写诗。但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外行评价内行,往往成为笑柄。比如一位从来没有下场踢过球的球迷,对场上职业运动员进行品评,“真笨,传给左边的队友不就赢了嘛!”但其实,他根本就不可能理解运动员在场上比赛时受到的体力、视角、能力、思维等多种因素影响。诗歌的解读也是同理。没有亲自体验过诗歌创作,就很难体会到作者创作构思时精妙、用字之工。所以,想让学生深度体悟诗歌之趣,教师应让他们亲身体验诗歌的创作,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很多都在悄悄写诗。给学生安排诗歌创作任务,并不会受到排斥,反而因给了他们展示的平台受到欢迎。在这方面,教师也没必要像其他写作教学那样给学生定硬任务,只需要给他们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即可。比如,组织创办班级的文学期刊,开辟诗歌专栏;举行主题诗歌创作、表演比赛活动;在黑板报上留出“每周一诗”板块以及诗歌为题的手抄报展示比赛活动,等等。大部分高中学生是很愿意参与此类活动的,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诗歌创作,不仅使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而且其文字表达能力、思想品质、审美素养等,都可以在以诗言志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诗歌以抒发思想情感为基本出发点,诗歌虽然同时在语言、审美方向上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以思想情感为切入点去组织诗歌教学应视为一个重要路径。可以说,教诗不言志、学诗不得味。在以思想为线索的诗歌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关注三点:让学生谙熟诗歌背景奠定理解基础,关联学生自身思想引发共情,为学生搭建创作平台积累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
本文即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就如何从思想内涵角度上去组织高中诗歌教学并进行探讨。
“诗言志”这个观点,是两千年前的《诗经》萌芽,但关于“志”代表着什么,一直“争鸣”不休。有人认为“志”单指抱负、志向,有人认为“志”泛指思想、感情,即“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本文以后者为“志”的概念界定。
一、不知背景不解真情
有质量的自主先学,既可以保证教学质效,又可对学生的素养起到促进作用。但不少教师并不关注诗歌的先学,理由是诗歌意象比较鲜明、直抒胸臆的较多,“容易理解”,所谓的“易解”,是基于浅层学习目标。即,知其大意。实际上,真正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特别是理解创作初衷,并不容易。因为诗为文之余,诗歌创作与其他文体不同之处是其他文体在创作之初是有明确受众定位的,即“写给谁看”。而诗歌,通常是意到文到、情起而发。创作的时候,多为作者自我情感的宣泄。那么,读者是否能够读得懂,并不是其首先考虑的(并不绝对,但比例很高)。比如对李商隐的诗,直到现在仍然对他的有些诗到底要表达什么没有形成共识。从表达上看,理解诗歌并不容易。要想通过诗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必须去了解作者生平、了解创作时间节点、了解时代环境等因素。所以,教师应安排学生在学前去了解诗歌的背景。
至于让学生研究是什么背景,则没有定式。这需要根据具体对象具体设定,而且基于个性化教学理念,我们还应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和需求去先学。比如,学习《沁园春·长沙》,考虑学生对毛泽东这个人物是比较熟悉的。那么,从头到尾去读《毛泽东传》也没有必要(如果学生有兴趣,当然应鼓励)。理解这首诗较易出现偏失的是学生总习惯于从毛泽东确立了党的核心领导者地位后的角度去理解(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沁园春·雪》是恰切的)。所以,我让学生重点去了解1925年这个创作节点,毛泽东个人以及共产党发展的情况。当学生了解了这时正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黄金期”、毛泽东本人以共产党员身份担当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这些背景后,就不会再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理解为一种困局下的坚定信念,而是感悟到作者对革命事业踌躇满志的乐观。
二、不发己志不能共情
有了对诗歌背景的深入把握,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解析、提炼诗歌的思想内涵了。在这个方面,通常的方式有两个:一是教师直接以讲授的方式带领学生解析。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教学速度快,不需要学生思考,教师按照预设思路很快就可把诗歌的思想内涵解释清楚。另一个方式是交流探究法。即,教师先不讲,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合作探究。这种方式比较消耗课堂时间,但课改后强调培养学生的素养发展,因而,探究法在当下是运用得比较多的。但无论是哪种方式,我发现师生大都忽略了一点——我们通过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能够解读诗歌,而且还有引导其思想、培养其品质的目标,即把诗歌的积极思想情感迁移为学生自身的思想品质。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学习中拨动学生的“心弦”。师生忽略的,恰恰是这一点。所有的讲授、解读、探究,都是从作者角度去分析的,没有尝试关联学生自身的情感、经验、心理。没有搭起这个桥,对诗歌思想的解读是很难迁移为学生的品质的。另外,深度把握一首诗歌的思想,应是达到共情的层面。什么是共情,就是作者的情与读者的情融合为一。那么,单从作者视角去解读,而不调动学生情感,显然达不到这个层面。因而,在带领学生品析诗歌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参与学习。比如,在学习《短歌行》的时候,我问学生,“谁当过班干部啊?”不少学生举起了手。有当过学习委员的,有正当班长的……我问“班长”,你现在是班长了,是什么样的心理,是不是希望所有的同学都‘听话’?所有的班干部都能独当一面,还有,别的班有个体育特长生,你是不是特希望他转到咱们班,好在运动会上为我班争光?……这一番互动,调动了学生自身的思想体验,不仅是“班长”,其他同學也马上就能理解作者渴望聚天下英才为我用的思想,且“心有戚戚焉”。
三、不抒己言不得诗趣
诗歌教学,自小学到高中,其实都有一个盲点——即,只读不写。其他文体的教学,通常是读写一体化。学了散文,就让学生练习写散文,学过议论文就让学生练习写议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几乎没有语文教师会专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的创作。主要原因是“应试”思想。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诗歌从来不是作文题的类型,那么教师也就没有兴趣去组织学生练习写诗。但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外行评价内行,往往成为笑柄。比如一位从来没有下场踢过球的球迷,对场上职业运动员进行品评,“真笨,传给左边的队友不就赢了嘛!”但其实,他根本就不可能理解运动员在场上比赛时受到的体力、视角、能力、思维等多种因素影响。诗歌的解读也是同理。没有亲自体验过诗歌创作,就很难体会到作者创作构思时精妙、用字之工。所以,想让学生深度体悟诗歌之趣,教师应让他们亲身体验诗歌的创作,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很多都在悄悄写诗。给学生安排诗歌创作任务,并不会受到排斥,反而因给了他们展示的平台受到欢迎。在这方面,教师也没必要像其他写作教学那样给学生定硬任务,只需要给他们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即可。比如,组织创办班级的文学期刊,开辟诗歌专栏;举行主题诗歌创作、表演比赛活动;在黑板报上留出“每周一诗”板块以及诗歌为题的手抄报展示比赛活动,等等。大部分高中学生是很愿意参与此类活动的,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诗歌创作,不仅使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而且其文字表达能力、思想品质、审美素养等,都可以在以诗言志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诗歌以抒发思想情感为基本出发点,诗歌虽然同时在语言、审美方向上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以思想情感为切入点去组织诗歌教学应视为一个重要路径。可以说,教诗不言志、学诗不得味。在以思想为线索的诗歌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关注三点:让学生谙熟诗歌背景奠定理解基础,关联学生自身思想引发共情,为学生搭建创作平台积累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