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读书吧!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该为这个图书馆拍很多照片:外观,内观,借书处,书架,机房,还有学生充任的工作人员。
  我们学校的主图书馆叫Co,名字来自一个叫做William.R. Coe的家伙。很多很多文史书籍里都有这个人的藏书票,黄黄地贴在书里,上面有细巧的图案和字母。他一定给我们捐献了很多书——虽然这些书并没有被很多人读过。
  读的书虽然少,我总是按不住对图书馆的瘾头,没有办法的事。所有人世里的希望和绝望,在图书馆里都可以找到对应。名作家博尔赫斯说过,“宇宙(另有人把它叫做图书馆)是由不定的,也许是无限数目的六角形艺术馆组成的……”他声称图书馆里有宇宙和生命的寓意。这种玄妙的说法,并不能一下子贴上我的心,但是,一个人在图书馆里混久了难免会想入非非,则是可以肯定的。而且,图书馆里充满了“无限”,充满了近在眼前而永远不能抵达的存在,我是说那些书,那些任何一本都能耗尽人若干年细嚼慢咽的所谓经典,还有无数研究它们的书,这些书又引用了更多的经典——它们轻易地堕入无穷的迭代。不过如果离这些书远一点,远到看不清书脊上的名字的时候,书就变成了一条条独立的性命。
  


  有个朋友去世了。收到消息的那天,我慢慢在图书馆里走,发呆。一个死亡的消息让我满目都是死亡。写这些书的人都已经死了,每本好看的书后面都躲着一个遍体鳞伤的死亡。他们豁出去一辈子,在图书馆里留下个寂静的名字已经是最好的命运。知道他们读他们的,只有作家和想当作家的人——一些打算跟他们一样,把自己埋在书里葬在图书馆里的家伙。当然,还有冷血的评论家,还有在字里行间寻找话题写论文的学生。文学批评那一堆里,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心理文学与历史文学与疾病都被写成书了。更有甚者,美国诗人斯蒂文斯生前办了个期刊,就叫《斯蒂文斯期刊》。他死了以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协会筹资继续维持这个期刊。他们研究斯蒂文斯诗里的音乐、茶、风,组合其中的各种可能性来解释他的诗,当然,还有斯蒂文斯这个人。这家伙活了七十多年呢,这么长的岁月足够别人飞短流长。不知道这种搜寻会不会终止,不知道斯蒂文斯会不会被穷尽,会不会有一天,所有的话题都被说过了。当然,还有乔叟期刊,蒲柏期刊。但愿这些期刊生生不息,像地球上散落在各处的想表达想言说的族群一样生生不息。
  人在图书馆里逛,就像过日子,迟早会撞上撒旦。比如,如果你走近莎士比亚的书和关于莎士比亚的书。那些书当然一望无际,至少站满两个巨大的书架。然而,莎士比亚和后人互相制约,各自是对方的撒旦。你看,这样的牛人,还不是老老实实地待在SH一栏里。济慈在K里,米尔顿在M里。所以这些人的意义,无非是填满那些字母。怎么填是他们无法左右的,他们的全部命运和荣幸,就是被读,被误读,瘦瘦地钻进图书馆里的一个字母。
  


  当然,有很多人还钻不进字母。图书馆里有无数精美而古老的丛书,名著指南,缩写,某个年代的文选,诗选,被读书家列为必读书的书,从马丁·路德到爱伦·坡。那些暗黄的纸张里夹着百年啼笑,在对太阳的反光里流转眼光。这种书,常常是二十年内没有人动。有的借书记录最近是上世纪四十年代。
  更多的人连选集也钻不进。在众人审视的眼光里,他们灰飞烟灭,在现世里蒸发。这其实很好,他们在岁月安稳的忘川里,疏离历史的名利场。
  对了,历史。巨大的二层楼几乎都是历史书,此外一些神学、宗教史、哲学书籍等等,单是古希腊哲学家的书就没有边际。更不要说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唉,多得让人冒火,让人大叫。一个人写了历史,还要由别人再写很多遍,又是在试图抵达一个不可能的存在。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可靠的一面之辞,所以我们千万要牢记人性的自私和恶劣,千万不要轻信历史--但要读历史,越多越好。比如世界史就有无数本,此外英国史、法国史、欧洲史、科技史、思想史,各种分类的历史喋喋不休,战乱血痕还有彼时的温柔富贵碎成了学术著作里被引用的琐屑。还有很多人在写历史学家。他们死了以后,算是给历史添砖加瓦,然而只能住嘴让别人去饶舌。
  


  文字书之外的读物有画册,摄影集还有乐谱。一个连宫廷作曲家萨里埃利的全集都有的地方,当然不可能没有《巴赫全集》、《莫扎特全集》。我想要的曲子和版本、艺术歌曲的歌词、歌剧脚本、音乐家传记、作品分析,应有尽有。有些东西,我借来后可以拥有它到毕业。然而,对于读完或者不常用的书,我总是尽早还掉。屋里的书堆得多了,让我感到压抑,而且对压抑我的书充满歉意,一来二去居然要弄出“执手相看泪眼”的酸想头。尽管如此,我这里还是奇怪地积压了很多读不完也用不着的书,每次想还时突然又要读,只好彼此半推半就地留下来,省得哪天后悔起来又去借,还要重新搜索。好在我无需为此花费,只是跟图书馆里所有的出纳混成熟面孔而已。那样一个个甜甜地微笑着的男孩女孩,每当我的书快过期的时候他们总是主动为我续借——一口气把五十本书都续了。当然我自己续也非常简单,在网页自己的帐户上点个勾就成了。
  图书馆出纳台的不远处有张大桌子,上面摆着一些“推荐读物”,内容庞杂,不知道是谁的主意。桌子尽头有块大牌子,“人啊,读书吧!”。读书吧,读书吧。原来大部分人是不读书的。在这里,读书就像步行一样简单和免费,然而就像步行一样不必要,因为人人开车。
  


  所以图书馆里通常没有多少人,很舒服,又暖和又干净,喝水上厕所也方便。可惜过去一直不能吃东西,中午时候我往往懒得下楼找地方吃东西,从图书馆四楼窗户里往外看,看金发黑发的姑娘小伙子去赶校车回家真是爽啊。我就躲在僻静处偷喝可乐,快快地吃面圈,噎得够呛。有时决定出去吃东西,只好背上书包离开图书馆,还得担心自己暂时留下的书被勤快的管理员收掉了。最近图书馆里才开了个小小咖啡屋,让人小吃小喝,不过人还是不能住在里面。有时我在其中晃来晃去,晃出一脑门颓唐的念头,幻想自己在此行走,永不出门。我会在这铜墙铁壁里哭,捶打着一排排坚挺着书脊的骷髅么?然而最后肯定还是软下来。因为骷髅到底让人觉得安全,这个世界的极限已经在这里了——不死的希望在此间终于堆砌出死亡。于是这世界无可畏惧,无可怨尤。
  有一阵我在学校里拼命找工作,第一个目标就是图书馆的出纳。然而我会在这里工作吗?一个对图书馆充满迷梦和幻想的人,突然老老实实地给人刷卡,输数据,贴磁条,或者,推着手推车,按书号把书放回书架?其实我很可能干得不错,因为很多书我太熟悉它们的位置,可以给大家画张简明地图,也可以细到巴赫的某号作品在哪个书架哪一列。可惜那时没有空缺,这个安稳舒服的位置谁也不愿轻易放弃。于是我没得到这份工作。也许是天意吧,我不属于图书馆,只能远观,进出,却不能住下。
其他文献
我有四十年没见到白雪公主了。最后一次看见她时,她正无助地俯卧在我的沙发上,竭力用她那放肆、祈求的乳房讨好她的老师。她那充满活力的臀部向我说明了女人可以展现的全部。她的“口述”还不错。我给了她一个“B-”。  四十年后,她出现在这里,斜靠在纽瓦克一家酒吧的柜台前,当着那个驼背酒保的面,发疯似的摇晃她的空杯子。时间对待白雪公主不曾留过情面。它对她所做的一切就像布什仍旧在对伊拉克做的事情一样残忍。时间是
期刊
文: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译:恺 蒂    间谍工作    在普通世界中,我曾经在英国情报六局坐过三年办公室,相比起来,我在我自己的世界中为情报六局进行的间谍工作要有趣地多。奇怪的是,我在普通世界中认识的十几个人中,只有两位进入了我现在所写的世界。所以,国家机密法可能也控制着那里。我所经历的最为冒险的要算我在德国的任务,那更像是为美国中央情报局而不是英国情报六局而工作。  
期刊
作者按:伊恩·麦克尤恩的中篇小说《切瑟尔海滩》新鲜出炉,其中将故乡自然美景及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贫瘠的性方式一一道来。    伦敦《周日时代报》最近发表文章声称在英国伊恩·麦克尤恩已然成为“我们的民族写手”,这话倒是实事求是。我第一时间接受此观点,却无法立即说明为何对它心悦诚服。阅读了麦克尤恩的中篇小说新作,才些许明了一些。这篇文学片断同时唤起读者的时空感,无论身处英伦何省何时,他都能在其中满意地找到
期刊
十六世纪下半叶的泰晤士河比今天宽阔多了。没有人工河岸的拘束,这条城市大动脉尽情舒展开拳脚,水面最开阔处足有一千英尺。泰晤士河吞吐货船游舸无数,水质自然不敢恭维,但却奇迹般地成了鲃鱼、比目鱼、真鲷、黑吻粗鲦和鳗鱼们嬉游凫水的芳泽,运气好的渔民甚至可以捕到海豚。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曾有一头鲸鱼到此一游,引得目击者纷纷流连忘返,久久沉吟。  十六世纪下半叶的伦敦桥也比今天热闹得多。当时流行着一种迷信:“贤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作家阿纳托夫·雷巴科夫(1991―1998)的长篇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在中国瞬间走红,短短一年间,就出了多种不同中译本。相形之下,雷巴科夫的遗著《长篇小说回忆录》就几乎不为人知,其实这部回忆录史料价值不低,而且很有趣,值得一读。本文为该书第二十五章,无题,题目为译者所加。《沉重的黄沙》写于一九七八年,以当时在苏联仍属较敏感的犹太民族为题材。《黄沙》转年即出了中译
期刊
有关莎士比亚生平的许多细节,都不是绝对可信的。  ——格林布拉特     一、你将谁比作夏日  南安普顿伯爵三世亨利·赖奥斯利(1573-1624)与莎士比亚结识之初,年约十八,已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伯爵容颜昳丽,风流倜傥,极爱看戏,几乎每天进戏院。格林布拉特(注: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新历史主义的代表批评家,文艺复兴研究权威,著有《莎士比亚的协商》、《文艺复
期刊
1940年,科学家巴列尔在一次实验中,用X光和红外线对一幅十七世纪的莎士比亚肖像进行拍摄。当底片冲洗出来后,他在上面看到了让人大惊失色的结果:莎士比亚的形象下面,竟然还躺着一张人脸!我们之前知道莎士比亚喜欢装神弄鬼,主要是因为他惯于在戏剧中写鬼。但不论是长胡子的女巫,还是麦克白的头颅,都不及那一种看不见的恐怖。当你转过身子,原先那个熟悉的面孔,就在你背后渐渐变成一张陌生人的脸,光想到这里,便令人毛
期刊
一  人,从不曾为繁殖而交媾,那个把繁殖作为其隐秘目的的,是人类(或许是上帝?),而不是人。当人通过神意识到自己不仅作为一个人而存在,而且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而存在,他同时意识到:也许交媾这档子事儿有一个更“大气”的理由。他通过繁殖崇拜仪式把这个观念嫁接到交媾活动中。    二  某个远古的人类族群,因为人口不断增加,采集食物圈不断扩大,终于在某一天与别的一个同样的族群相遇,也许在一开始,他们相互争斗
期刊
译/ 文冤阁大学士  文/ [美]高·维得尔    一开始,只有口语。最早那些叙述都是诸神与众王的事迹。这些故事代代相传,通常借着韵诗的形式,这样方便记诵。接着,很不可思议,到了公元前五世纪,所有的叙述都赋形于文字,遂有文学的滥觞。从希腊到波斯,到印度,到中国,对此都有过很大争议。靠文字而不是靠记忆来保存的叙述能否被人们掌握?传统派说不能;现代派说能。传统派输了。如今,两千五百年之后,也有类似危机
期刊
由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译文》杂志共同承办、以推进我国翻译事业的繁荣发展,发现和培养翻译新人为宗旨的CASIO杯翻译竞赛,继成功举行了四届之后,已成为翻译界的知名赛事。今年,本届竞赛特设两个语种——英语和法语。具体参赛规则如下:  一、本届竞赛为英语、法语翻译竞赛。  二、参赛者年龄:45周岁以下。  三、竞赛原文刊登在2008年第3期(2008年5月出版)的《外国文艺·译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