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论,在当今的教师队伍中已成为了一种共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却是难而深的课题。对此,笔者将从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和老师的提问艺术的锻炼的角度来具体阐述这个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 问题意识 意识培养
“学生应在教学关系和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性的地位,教师居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这一现代教育理论早已在广大教师中成为一种共识。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如何达到这一愿望呢?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达到这一目标,就应该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锻炼,这自然包括两个方面: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和老师的提问艺术的锻炼。
一、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其前提。反思的能力和意识是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教学中常规的做法有:学生互改作业、建立错题集、写考试总结等等。除此之外,每单元结束后,笔者都要求学生进行单元学习反思。具体做法:在每单元结束后,学生都要完成份表格一“单元学习反思表”,作为作业的部分,学生必须认真填写。反思的内容包括:本单元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成绩、为本单元学习做了哪些准备、课堂发言和讨论的次数及感受、小组合作学习中你承担的部分、本单元的学习你的总体感觉、本单元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你对教师的教学有哪些建议等。
学生通过这类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了主动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这种反思,学生能肯定自己历史学习的收获。也找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改进,以利于以后的历史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上交的单元反思对教师的教学也给予了及时反馈,能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效性进行反思,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事实表明,学生的“单元学习反思表”是师生之间交流的一个有效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
此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掌握了一定历史学习方法,就敢于讨论历史问题,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教学中就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挖掘历史学习中隐藏的“发现”因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运用历史知识进行解释。对有些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总之,教学实践中的这些尝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孔子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教师都不要讽刺挖苦或不预理睬,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重要的是鼓励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候学生的质疑对我们教学也是一种启发和补充及纠错。正如《学记》所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既然学生的质疑能使师生相互促进,作为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更加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如何在中考备考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适应高考对学生能力的选拔要求等等,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和践行。
二、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转变教师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实是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要运用教学策略,尽可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历史学习观,以浓厚的兴趣、极人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合理地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个性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这就要求锻炼教师提问艺术。
教师问题的设置应角度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的角度是否新颖,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这类问题,学生感到似懂非懂,新鲜有趣,能激起思维的波澜,这就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完成了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度,否则,过犹不及通过设疑、解惑,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由“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设计的问题过难,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问题过易,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所以,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为宜,多设计此不会使学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而能够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问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善于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问的课堂教学不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最终目的,不能以得出结论为教学的终结。学生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产生新疑问,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及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历史上有许多我们值得借鉴、学习的东西,也有许多应该重新反思与继续探讨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结合现实加深认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论和观点,做到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如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如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曾国藩、李鸿章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与传统观点不相符合的见解,教师应正确引导,适度点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处理“疑”,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上课时,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然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不宜过难,也不能过易;不应停留在要求学生用“是”、“不是”来回答上,也不应高不可攀,无从下手。而是难易度适中。设疑的目的在于释疑。释疑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教师讲授法、学生思考法、师生讨论法等等。教师应视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若是概念性、知识性的问题由教师直接解答。分析理解型的题则应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然后剖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及国际形势,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并探索解疑的方法。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师生问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的师生多元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在提问时,要想法设法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要及时给予简短而确切的评语。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时,可作适当提示。学生的回答若与教师预设的答案不同,更应鼓励学生说出其理由等等。总之,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凭借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有限的历史内容教会学生无限的历史思想方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 问题意识 意识培养
“学生应在教学关系和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性的地位,教师居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这一现代教育理论早已在广大教师中成为一种共识。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如何达到这一愿望呢?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达到这一目标,就应该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锻炼,这自然包括两个方面: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和老师的提问艺术的锻炼。
一、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其前提。反思的能力和意识是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教学中常规的做法有:学生互改作业、建立错题集、写考试总结等等。除此之外,每单元结束后,笔者都要求学生进行单元学习反思。具体做法:在每单元结束后,学生都要完成份表格一“单元学习反思表”,作为作业的部分,学生必须认真填写。反思的内容包括:本单元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成绩、为本单元学习做了哪些准备、课堂发言和讨论的次数及感受、小组合作学习中你承担的部分、本单元的学习你的总体感觉、本单元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你对教师的教学有哪些建议等。
学生通过这类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了主动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这种反思,学生能肯定自己历史学习的收获。也找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改进,以利于以后的历史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上交的单元反思对教师的教学也给予了及时反馈,能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效性进行反思,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事实表明,学生的“单元学习反思表”是师生之间交流的一个有效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
此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掌握了一定历史学习方法,就敢于讨论历史问题,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教学中就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挖掘历史学习中隐藏的“发现”因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运用历史知识进行解释。对有些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总之,教学实践中的这些尝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孔子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教师都不要讽刺挖苦或不预理睬,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重要的是鼓励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候学生的质疑对我们教学也是一种启发和补充及纠错。正如《学记》所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既然学生的质疑能使师生相互促进,作为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更加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如何在中考备考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适应高考对学生能力的选拔要求等等,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和践行。
二、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转变教师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实是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要运用教学策略,尽可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历史学习观,以浓厚的兴趣、极人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合理地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个性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这就要求锻炼教师提问艺术。
教师问题的设置应角度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的角度是否新颖,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这类问题,学生感到似懂非懂,新鲜有趣,能激起思维的波澜,这就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完成了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度,否则,过犹不及通过设疑、解惑,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由“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设计的问题过难,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问题过易,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所以,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为宜,多设计此不会使学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而能够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问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善于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问的课堂教学不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最终目的,不能以得出结论为教学的终结。学生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产生新疑问,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及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历史上有许多我们值得借鉴、学习的东西,也有许多应该重新反思与继续探讨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结合现实加深认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论和观点,做到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如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如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曾国藩、李鸿章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与传统观点不相符合的见解,教师应正确引导,适度点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处理“疑”,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上课时,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然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不宜过难,也不能过易;不应停留在要求学生用“是”、“不是”来回答上,也不应高不可攀,无从下手。而是难易度适中。设疑的目的在于释疑。释疑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教师讲授法、学生思考法、师生讨论法等等。教师应视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若是概念性、知识性的问题由教师直接解答。分析理解型的题则应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然后剖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及国际形势,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并探索解疑的方法。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师生问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的师生多元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在提问时,要想法设法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要及时给予简短而确切的评语。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时,可作适当提示。学生的回答若与教师预设的答案不同,更应鼓励学生说出其理由等等。总之,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凭借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有限的历史内容教会学生无限的历史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