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自然教育“自然行旅”班本课程的行与思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er7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致力于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创设有丰富体验的活动情境,以发展儿童的综合素养。引领儿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专题“自然行旅”,是班本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立足班级,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时空上,沟通校园内外;在内容上,坚持基于教材,又超乎教材之外;在体验方式上,联通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引导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知季节的脚步、生命的消长,感悟草木之情、天地大美,进而在内心播下亲近自然、物我两谐的种子,培育生态文明,舒展健康人性。
  游园探春:感知自然的丰富与生命的饱满
  学校所在地是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珠媚园旧址,翻建新校园的时候,布置了一个小小的院落,名为“珠媚园”。花草树木、假山石刻、卵石溪流……校园里处处有景,师生也渐渐把“珠媚园”当作学校的别称。
  我和孩子们的自然之旅,就从这“珠媚园”起步。“珠媚园”连同它背后的情韵,成为我们心中最美的雅致。
  珠媚园在我们眼里如同鲁迅先生眼中的百草园,百草园曾经给鲁迅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让他度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童年时光。我们班的“自然行旅”围绕着珠媚园一草一木的变化展开,彻底扭转“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偏见,因为时时的在场、深度的凝眸、有意为之的实践,让儿童与自然贴得更加紧密,自然不是外在于儿童的他者,而是儿童生命成长的源泉。
  东风吹拂,我和孩子们寻春珠媚园。为有效引导儿童开展语文活动,我精心设计指导课程,收集关于春天的经典文学作品编成专题读本,针对课程内容,设计亲切富有童趣的引导性语言,引导儿童走近自然万物——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春姑娘就像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一迈动脚步,她一扭动腰肢,大自然就迸发出勃勃的生机:在和风中摇曳的小草、毛茸茸的嫩芽、娇滴滴的花骨朵、竞相开放的鲜花、蠢蠢欲动的种子、吐出新绿的枯枝……一不留神,花儿会开得更艳,草儿会长得更高,嫩芽会舒展开身姿……它们是怎么悄悄发生变化的呢?
  低年级的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在引导儿童观察时,我充分尊重这份好奇心,通过观察源的优选,不断点燃他们的观察激情,使整个观察体验活动充满自由、浪漫和幻想。学校镜心楼的墙壁上,有一丛繁茂的蔷薇,足有三层楼高。春来满树银花,站在蓬勃摇曳的蔷薇树下,我通过即兴创作诗歌,引发学生的诗情。
  师者对自然万物的敏锐捕捉,用精准语言的忘情表达,深深感染着学生,也激发了他们观察与表达的热情。珠媚园的寻常景物在亲切的注视中展现出迷人的色彩,他们从四月的校园里读出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灵动鲜活的文字也从笔底流泻出来:“那棵矮小的银杏的枝丫上都爆满了嫩绿色的小芽,个个充满了活力,使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气蓬勃与美好的气息。这绿在阳光映衬下似繁星点点,缀满枝头。看!银杏树旁的梧桐树却还和三月差不多,一片嫩芽都看不见,仿佛春天还未把它唤醒。它如同一个没睡饱的孩子,久久不愿醒来,仿佛体内还是浓浓的冬意。”(曹煜仁)
  除了银杏和梧桐,那些小花小草的变化也唤起他们内心细腻的情愫:“走过小石桥,来到一棵不知名的小树下,上面冒出了一些红中泛黄、黄中泛紫、紫中泛青、青中泛灰的嫩叶儿,用手抚一抚,柔柔的,嫩嫩的,薄薄的,叶边儿是锯齿形的,尖尖的。趴在石头上往下方看,三月的蒲公英的小黄花不见了,换成了垂头的喇叭花朵,像一个弯着腰驼着背的老爷爷。”置身大自然,凝眸中,时光的脚步在植物身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迹,孩子们敏锐地感知岁月与时令的模样:“幼儿园隔壁的山墙上,爬山虎的样子,已经明显地变了。三月时,爬山虎的枝蔓还是褐色的,光秃秃的,像一幅大大的简笔画。而四月里,爬山虎的枝蔓,虽然还是深红色的,但这深红色里,却是透着绿意;爬山虎的叶子,正迎着春风,从枝蔓上探出头来,嫩嫩的黄绿色,仿佛正在给简笔画涂色呢。风一吹,已经长大的叶子晃动了起来,就像一群身着绿衣的少女正在翩翩起舞。”(吴祁)
  近距离的观察,持续的凝视,让孩子们不仅感知万物的生长模样,识其名、察其实,还在万物的变化中识四时、明節气,感受时间的脚步。身与心一同走近万物,融入自然的每一缕风、每一片云、每一滴露珠、每一缕阳光,生命因此更加丰富与饱满。人间草木,岁岁荣枯,生命消长,万物有情。在一个人成长的早期,我们应该引导他在孩提时代就经历这种与自然的亲昵,养育生命,润泽灵性。
  赏秋寻味:全线的出发,更深的抵达
  秋天,我们踏上“静美秋思”的专题课程之旅,先充分汲取间接经验,以美的语言材料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强化对名家笔下之秋的体验。我借助信息化手段,充分发挥微信的视频、语音功能,指导孩子选择最喜爱的名家笔下的秋,配乐朗诵并手机录制,然后上传到班级微信群,邀请家长共同参与点评和讨论,以此强化学生的感受性,感知作家在自然中与秋如何相遇。随后,结合学校生活,通过各种契机引导儿童深化对秋的直接体验:放学的时候,路过满墙的爬山虎,我和他们驻足凝视,侧耳谛听;文体课,我带他们走近爬山虎,去触摸、去对话。我和他们这样分享自己的文心——
  大家都知道,在抗震加固校安工程中,校园里的蔷薇没有了,但是幼儿园的爬山虎还在!夏天的时候还那么繁茂,呼之欲出的绿叶,转眼间,变脸似的,黄了,淡了,稀了,微风吹过的时候,满墙的枝叶悄悄浮动,真美呀!夕阳西下的时候,夜色朦胧的时候,无数次途经这道色彩斑斓的爬山虎屏障,我都似乎停止了呼吸,停止了心跳!我似乎听见了爬山虎的窃窃私语声,听见了爬山虎的呢喃软语……我爱这面爬山虎,也爱童话楼旁那棵年轻而又挺拔的梧桐!我愿意和你们一起摇落满地落叶,一起聆听自然的呢喃私语!
  涵盖“看、闻、听”等诸多内容的赏秋实践活动就此展开,我们的观察对象从爬山虎拓展到梧桐树、银杏树。为了多角度感受秋的意蕴,我带领孩子们先后数次走近它们,完成了系列观察与凝视,时间与内容安排入下:11月2日第一次相约于爬山虎下,11月20日第一次携手于梧桐树前,11月24日于风雨之后再次齐聚于爬山虎和梧桐树前感受特殊时节大自然的变幻与瑰丽,12月2日流连于古银杏旁。   靠近并用心去体会,大自然便会拨动儿童灵动的心弦,那是自然之美的弹奏。美能启智,美能发辞,孩子对美的发现、探究和感悟似乎是天生的,只要你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并适当导引,他们对美的顿悟便会瞬间绽放光彩。驻足迷人的爬山虎前,奔跑于疏影摇曳的梧桐树下,你会触摸到孩子语言的全部密码——“来到梧桐树下,顿时感到一阵凉爽,倚靠在梧桐树的树干上,感到特别惬意。抬起头来,透过梧桐树的缝隙,隐隐约约能看见一碧如洗的天空。阳光照在叶子上,有的叶子被照得发亮,而有的叶子则暗淡无比。被阳光照着的叶子颜色很淡,叶子上的茎脉看得一清二楚,似乎是透明的。没有被阳光照到的叶子则暗淡无光,都低垂着,好似一个个犯了错误的孩子。风吹来了,一片片叶子在风中摇摆着,发出‘悉悉索索’的声音,好似一曲悦耳的歌。梧桐树的叶子很大,好似一个个小巴掌,正在热烈地鼓着掌。”(王煜)
  除了看,我还努力调动孩子们的各种感官,充分感受秋的韵致,引导他们在秋风中出发,在秋声中追寻,邂逅不同寻常的秋天。那天下班已是晚上六点多钟,黑漆漆的校园寂静无声,巨人般的大楼只有几扇窗透出光亮。还未步入操场,我已经被空气中弥漫的浓郁的桂花香所包围,而这浓烈的香味白天几乎闻不到。这香味在风的裹挟下,四处游荡。止步,深吸一口气,感觉这香气远比白天浓烈许多,醇厚许多,我想一定是人少的缘故,也一定是桂花开得旺盛的缘故。于是我想,如果白天让孩子在阳光下追寻那若有若无的花香,并循着这香味去认识这棵树,该是怎样令人激动又新奇的情景呢?“闻香识校园”的创意就这样诞生了。第二天,我和孩子们走近桂树。桂花在孩子眼里写满神奇:“一粒粒小小的如同金子一般的黄花,镶嵌在绿叶之间。定睛一瞧,呵,这不就是桂花么?我高兴极了,不由得跳了起来,我凑在桂花前面使劲地嗅嗅,已经不知道是香还是甜了。大家在地上捡起桂花来,小小的桂花在我的手心里是那么的娇弱、细小,但是它仿佛代表着一个诗篇,一个秋的诗篇!”自然美境里,就连孩童的恶作剧也变得富有诗意了,“一个调皮的同学爬上石头,满脸坏笑,用力摇着桂花树的主干,‘下雨了!下雨了!’同学们开心极了,一边叫,一边捡着落下来的雨点。真的,桂花真的像一场大雨,落满了我的头发,塞满了我的衣襟、口袋……我迅速地捡着桂花雨,直到双手已经捧满了。”(张馨月)最为动人的还在于自然之美激发起儿童的情愫之美,许多孩子“轻手轻脚地回到教室,一口气儿把桂花倒在桌子上,装在一个小袋儿里”,送给我收藏,她们坚信,我想念她们的时候,看着这一瓶满满的桂花,一定会想到她们天真可爱的笑脸。是的,那瓶已经泛起深黄的桂花,如今还静静地搁在我的书架上,每一粒花里,都是她们的笑脸。
  “静夜听秋声”是我带孩子们感受了数篇秋声的文章后,通过家庭作业的形式,引导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完成的,以此把学校学习向家庭、向野外延伸。那种迥异于看的感官体验是微妙而丰富的,学生肖粲然的《秋虫·秋韵》记录了她静夜听秋声的美妙感觉。“又是一声悠长的颤音,萦绕在没有月亮与星星点缀的夜空,被徐徐晚风捎得很远很远,变得若有若无。我忍不住驻足在窗旁,静静聆听着来自大自然的秋天的声音。秋天的虫鸣已然没有夏天那么响亮、热烈,但令人怦然心动,我陶醉地闭上了眼睛。茫茫夜空下似乎只有这一只虫儿在鸣唱,显得十分小心翼翼,欲唱又止,断断续续。但这正是秋的韵味,挟裹着凄凉与苦涩,我仿佛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耳畔传来瑟瑟的草叶声,还有那悠悠的虫鸣。这声音仿佛来自天的尽头,又好似从心底传出,这真是传说中的天籁之音!”于是,她决定寻找这美妙声音的源头,她倾听着声音,小心翼翼地走进草丛。她在文章里这样叙述:“也许是听到草叶发出的微弱的沙沙声吧,这只虫儿不唱了,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我的呼吸声。我打开手电,一点点仔细地找,可一无所获。我并不灰心,干脆蹲下来,用手指轻轻拨开草丛,悄悄地窥探着。虫鸣声再一次响起,似乎是从前面那一片枯叶里传出来的。我悄无声息地走过去,把手电的灯灭掉了,用一小节树枝拨开树叶,不再大声呼吸,生怕把它惊跑了。但敏感的虫儿还是觉察到了动静,它立即停止歌唱,敏捷地一跳,逃得无影无踪。”虽然没有找到那鸣唱的虫儿,但她从中听到了秋的韵味。
  全线的出发,更深的抵达。看、听、闻等多维度的靠近,每一种方式都获得独特的体验,那丝丝缕缕的体验宛如千万条溪流,又汇成深挚的一泓湖水,自然万物此时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息息相关、脉脉相通的浑然天成,在这浑然一体中,人是须臾未曾分离的整体的一部分,“天人合一”得乎此间。
  卧看云起:涵养文化,安顿心灵
  学校教学楼西部有一个空中平台,多年以前,我曾经带学生到那里看过牛奶似的雾,赏过皑皑的雪。站在学校的最高处环顾四周,俯瞰校园,那样的感觉是非同一般的。
  秋空爽朗,云卷云舒,那变幻的云,往往能引发儿童无尽的想象。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望云、观瀑、泛舟、听松……都是文化人的赏心乐事,他们置身自然,返璞归真,寻找到内心的安适,精神的畅达,情感的沉潜。因此,我决定带孩子们到平台看云,我坚信因为角度的变化、方式的移易,我们是可以看出新意、读出不同、写出情怀的。文随心动,身动了,心自然就动了,心动了,思想就会泛起涟漪了。我带着孩子们直奔五楼平台。来到那里,只见平台上早已被人工草坪覆盖,欣喜至极灵感顿发,何不卧看云起?一声建议,应者如云,许多孩子四仰八叉横躺在地,有的双手拢在脑后作枕,有的翘起二郎腿,惬意之至,极为放松。一阵叽叽喳喳的兴奋之后,所有乌溜溜的小眼睛全都望向了湛蓝的天空,目光流连在那飘忽不定的白云上。有的还不时滚上几圈,有的则静默不动,此情此境,与古人仰卧舟中,随波逐流优游望云,或置身坡上坐看云起,是各有各的妙趣的,当然,也有一脉的承袭与亘古不变的情致——那就是,在大自然中享受“身体的放松与内心的闲适”。
  大自然,让我们的身体完全打开,心灵也随之舒展。当孩子们置身平台的时候,他们是自由的,“许多同学迫不及待地躺了下来,晒起了太阳,那样子,别提多舒服了。还有几个三五成群地坐在地上,看得津津有味。这时,我不禁觉得,草坪就像天空,我们就像天空上的云彩。在天空中飘着,变化着……”钱嘉欣同学和伙伴们享受着这份自由与快意,他们的思绪飞向高远的天空,天地大美而不言,但孩子们却因为深刻的体验,诉諸于笔端,再造着一个深邃悠远的精神世界——“我也忍不住躺了下来,迎面而来的是一片蓝色。哦!头顶的天空是碧蓝无云的。云朵像是害羞的新娘,谁也不愿意站在舞台的中间。往边上望去,云就多得多了。那边几片,薄薄的跟棉花糖似的,令人不禁要流口水。我暗自想着,口中仿佛生出了一丝甜味,心中更是甜滋滋的,令人难忘。再瞧那儿,那一只奔跑的小狗,尾巴摇得可欢了,也许是瞒着主人偷偷地溜出来溜达呢!等我回过头来,再想尝尝那令人心生甜蜜的棉花糖时,却吓了一跳,它竟变成了一颗爱心!我不觉拉起一个同伴的手说:‘哇,一颗爱心呢!’‘是啊,真美!’我心想:也许这是天空的心脏呢!再看看那只小狗吧,才一会儿的功夫,它已不知溜到哪里去了。我的目光四处搜寻着,唉!找不到,也许,它也变成了那爱心的一部分了吧!突然,我看见了两只眼睛,兴许,那也是天空的眼睛吧,那双眼睛飘着,越飘越远……哦!天空大概是在用它自己的方式欣赏大地吧!正如我们欣赏天空一样。”   平台望云之后,个性迥异、诗意盎然的佳作《高天上流云》纷至沓来,也让我对以何种方式亲近自然多了一份体认。那就是以全身心的自在方式浸润于自然之中,用一种文化的情致,接续优秀文化传统,重演那些安顿心灵的方式,与自然晤对,神游八极,妙悟山川。精神如闲云野鹤,无拘无束,坦坦荡荡,养正守拙,而后乃可以临大事而不惧,视凌厉若春风。
  课程哲思:与天地相和,与万物共适
  人在自然中生长,又创造出与自然有别的文化,形成多彩的文明。没有自然的养育和启发,就没有人类精神疆域的广大与深邃。因此,我所践行的“自然之旅”班本课程,有着明晰的价值取向——在自然中,并通过与自然的深度接触获得深切的体认,进而丰厚生命,涵养文化。对儿童而言,采取的策略就是“亲近自然,引导体验,发现生活之美”。成效的表征之一就是,孩子们历经学校自然教育经常性的熏陶与滋养,逐渐学会主动关注并关怀生存的环境,在大自然里,美美地赏,美美地想,美美地表达与创造。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时,我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凸显价值,接续中华文化传统。班本课程以文化为内核,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自然行旅”的班本课程,其根本在于引导儿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重点以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及当今时代的生态文明为价值追求。它不是卢梭的“自然教育”,也不是苏霍姆林斯基的300页“大自然的书”,而是浸润中国文化精神的“与天地相和,与万物共适”。引领儿童在亲近自然中增进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获得美的体验,进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育人与自然万物相亲相通的情感认同,形成生态文明的现代观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传承与创造中丰赡“物我两谐、天人合一”的内涵。
  系统设计,持续强化课程体验。引领儿童投身自然、观察自然、体验自然,促进他们在自然、社会中生存得更具品质,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应贯穿教育的始终。为此,儿童的自然教育需要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在小学阶段,我把引导儿童持续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感知花开花落,草长莺飞,秋空爽朗,寒叶飘零等自然现象,追寻季节的脚步,体验自然,感悟人生,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活动。班级自然课程努力做到春夏秋冬,四时接续,岁岁年年,螺旋上升。如自然教育的“春天”专题,我就做了六年的整体设计:一年级,开展“春种”活动,重点完成《种豆日记》;二年级,引导儿童观察校园里的蔷薇等植物,感知多彩的春天,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三年级,和孩子共同饲养春蚕,以《养蚕日记》的持续记录为依托;四年级,重点指导孩子观察校园里的梧桐,从早春二月看到暮春直至其长出浓密新叶;五、六年级,结合野外活动,在前几年“春之观察”的基础上继续深入与提升,引导儿童走向更为广阔的自然关怀。
  突出关键,在转折处亲历变化。何时走进大自然?自然教育的课程实施必须讲究时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當自然界里发生转折的时候,请你把儿童带领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正发生着迅猛的、急剧的变化:生命的觉醒,生物的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为生命中强有力的飞跃积蓄精力。”除此以外,师者还应当敏锐感知孩童的变化,把人与自然的两种变化综合起来考量,在大自然发生转折的时候,在儿童好奇心萌动的时候,引导他们满怀探究的激动,感受自然的美境和生命的律动。学生的生活,校园里的小景,乃至野外活动的所见,凡是师生所处的环境,都是能够拨动学生情感琴弦的资源,对语文教师而言,这些更是语言发生的土壤,是引导学生发展语言的材料。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增加学生的精神体验。
  当然,实施自然教育的师者,应当首先成为一个热爱自然、葆有童心、富有情趣、具有人文气息的文化人。他会醉心于投身自然的种种乐事,如春天,和孩子们在竹林中捉虫子挖竹笋,听竹叶沙沙歌唱;初夏,在梧桐树下,体验树头花落未成阴的意境;秋天,闻香赏桂,在皎洁圆月下和孩子望月而歌,邀月而舞……当孩子们也经历类似这些好玩的、有趣的体验,真的走进了自然,他们定会心有所动,春暖花开。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其他文献
如今,“忙”就像一种流行病,席卷了全社会。同学相聚、亲友交流,每个人都把“忙”字挂嘴边,问谁谁都忙,看谁都行色匆匆。这不,最近我就很忙。  周末晚上,儿子和妻子边穿衣服,边喊我:“今晚咱小区的广场举行文艺演出,有歌舞、相声、小品、魔术,咱们一块去看,去晚了就没好位置了。”我正构思一篇文章,本来写好一段,又不满意,重新删去另写。听了儿子的话,我不耐烦地说:“不去、不去,别打扰我。”娘俩急匆匆地出门了
那天傍晚,从学校里出来,我小心翼翼高擎着写有我名字的奖状,一路欢歌。这是我的第一张奖状。  回到家,看到奖状后,一向对我的学习不闻不问的父亲竟然欣喜若狂,开心的程度绝不亚于我。他急忙跑去厨房给母亲看,即使母亲并不识字。我看见母亲眉开眼笑的,脸上的愁云散开了。最有意思的是母亲倒拿着奖状,还不停地说,真好!真好!我和父亲被逗得大笑,母亲也跟着大笑起来。久违的笑声如此响亮,洗去了家人的烦闷愁苦。  从此
承蒙李智明老师的厚爱,赠我三本专著——《拓荒者——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与研究》(以下简称《拓荒者》)、《探索者——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以下简称《探索者》)、《前行者——教育科研实践与研究》(以下简称《前行者》)。三本大作是一个系列的著作,读完,心里由衷地对智明老师充满敬意。我深深感到,这位老教研员拓荒、探索、前行的精神和教育情怀,值得与广大教师同仁分享交流。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能够留下的东西不是
夏山学校(Summerhill School)位于英格兰东萨佛郡的里斯敦村,1921年由教育家A.S.尼尔创办,以其自由民主的教育方式而著称,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本文基于尼尔所著《夏山学校》,对其独特的办学精神和教育理念进行分析。夏山并不完美,它在某些方面的放任有时也令人质疑,但以下三个方面无疑让我们深思,对中国现行教育体制或许具有借鉴和反思意义。  一、相信自由  尼尔及其妻子在创办
节假日期间中老年人最易血压高  “节日期间中老年人因高血压来看病的,要比平常增多10%~15%”。因此,有下面几种情况的中老年人应引起警惕:  1. 遇到好事乐过头:比如儿孙从国外回来了,老人心里一高兴,情绪波动大,血压会随之不稳;  2. 挑起矛盾或伤心忧过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谈起某些不愉快的往事,或者忆起某个去世的人、或某些场合触景伤情等等,也会引起血压升高。  3. 生活规律改变:在外的儿
写作,重要的情感表达工具  多年前曾读过一篇文章《哈佛大学没给我的》,已毕业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教给他们的有以下三项:1.没有教给他们足够的写作能力;2.没有教给他们必要的历史知识;3.没有教给他们必要的道德价值判断能力。而其中第一项就占到接受调查学生的百分之八十。  直至今天还记得当时读完时的心灵契合之感,似乎终于有人说出了我想说多年,却如鲠在喉的话。  的确,写作能力该怎么教呢?我小时候写作文,
女儿:  起初,我并没有刻意要给你写些什么,虽然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关口——在这天正午的阳光下,我们一起去小区门口的“速递易”,取回你盼了那么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你把它贴在心口,笑得那么开心。刚下过阵雨,天多蓝,云多白。  在这样一个资讯无比繁荣,自媒体如此泛滥的时候,仿佛你才想着要说的一些话,打开手机,什么都有了。好像再说些什么,都显得多余。再说了,我也不大会弄那些励志,或感伤,或装作高深的什么东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对不同的书我也会选择不同的读法,或一气呵成,或闲庭散步,或随时批注……读华应龙文丛,聚焦于摆放在案头的《我这样教数学》《我就是数学》这两本书,我经常不由自主地浸润在其中,既有利用零碎时间的随便翻翻,也有正襟危坐后的细细思量。  一读华应龙:文本中的美丽相遇  对华应龙老师,我们小学数学老师并不陌生。从一名最偏僻的村小教师成长为今天的首批首都教育名家,从实习时话都不怎么
2006年,我有幸成为“广东省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参加了为期三年的培训。回首那几年的点点滴滴,我发现,那次培训,是我生命中的“一份无法预约的美丽”——专家教授们精辟的理论,新颖的观点,丰富的资讯,还有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从学习到研讨到比赛到考核,紧张而又充实,忙碌而又多姿多彩,我从中展示了成长的美丽……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带着满满的收获,我踏上了
刘勇先生曾为梁实秋先生《安放人间的雅舍》一书写过一篇名为《一间安放人生的房子》的序言。他这么说:“其内容或麻将排队,握手下棋,或理发谦让,喝茶饮酒,俗世男女老少无所不及,柴米油盐皆入文章。将千姿百态的人性世相,杂色缤纷的凡心俗世一网打尽。”好一个“一网打尽”!琐事杂事大事小事皆成文章,好似我们每天的生活,便是一篇平淡、真实而耐人寻味的上好佳作。  可让我苦恼的是,为什么在散文家手里那些平平常常、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