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诱导抗病毒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相关性

来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ie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诱导抗病毒蛋白基因多态性对慢性丙型肝炎抗(CHC)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168例CHC患者给予IFN:包括聚乙二醇IFN(PEGIFN)和普通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52wk,随访26wk,评价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情况.于基线时留取患者外周血标本,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病毒基因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病毒载量,同时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患者抗病毒蛋白的MxA-88,-123位点及eIF-2α-reg2的SNP
其他文献
掌骨颈骨折(metacarpal neck fractures)多见于第五掌骨。又称拳击手骨折(boxer’s fracture),是最常见的手部骨折之一。多发生于拳击硬物时,因掌骨头背侧受力及蚓状肌和骨间肌的牵
<正>与过去的生活水平相比,我们今天的生活水平绝对可以用"换了人间"四个字来形容。然而,在种种幸福景象的背后,各种疾病的阴影也逐渐开始笼罩在我们心头。虽然医学进步神速,
会议
水母早在6.5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出现了,比恐龙出现得还早。它们的大小不等,短的不到几厘米长、长的将近2米,有的触手甚至可以达到数10米,相当于一条大鲸的长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