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药物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整理收集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7例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HP感染26例)与对照组43例(HP感染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奥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卫益气汤。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HP根除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方法,采用中西医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中西医结合 药物治疗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的常见及多发病,不同地区与民族间的发生率差别较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复杂,病程长。近几年,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药的不断研发与问世,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措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我院通过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7例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36例;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1±4.9)岁;全部患者均有反复发作胃病史,其中25例患者有明显规律性疼痛,其余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腹胀、反酸、恶心等症状。其中51例患者诊断幽门螺杆菌(HP)阳性。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HP感染26例)与对照组43例(HP感染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奥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卫益气汤,方剂选用黄芪12g,党参10g,白术、当归、白芍各9g,桂枝6g,陈皮、甘草各5g,生姜3片,红枣3枚,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连续服用28d。
1.3 疗效及判定标准。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胃镜复查溃疡消失或形成瘢痕,黏膜无水肿;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缓解,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50%以上,病灶表现有薄白膜;无效:以上改善皆无。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HP根除诊断标准:停药1个月后,复查 13C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均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愈22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有效率93.2%;对照组治愈14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有效率81.4%,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经检查后,治疗组HP根除24例,根除率92.3%,对照组21例,根除率84%。两组患者HP根除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其症难治愈,且易复发。近几年,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新药的不断问世,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措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药物治疗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2]。
研究指出,HP感染是主要致病因子,80%左右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检测为HP感染,除此之外,HP还在胃癌发病初始阶段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抗HP治疗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研究指出,HP菌株对甲硝唑的耐药性不断上升,而呋喃唑酮抗HP作用强,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可替代甲硝唑治疗。中医认为,胃病属“胃脘痛”及“痞症”范畴,其病机为气血亏虚、脾阳失运,卫外不固等,护卫益气汤中方剂选用黄芪、白术、党参、白芍等具有健脾益气、护卫、促进溃疡使命,增强胃肠免疫力之功效,当归、陈皮、大枣、生姜、桂枝具有温中健脾之功效,甘草可调和诸药,还有抑制及杀灭HP的作用。诸药合用,与西药协同,可加速溃疡愈合,提高HP根除率,达到满意的效果 [3]。
本组研究中,采用奥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分散片三联法治疗。本组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针对胃病病机,给予护卫益气汤进行治疗。观察发现,联合用药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方法中采用药物治疗是较为有效的,而且采用中西医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海龙.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1,28(9):242-243
[2]邵海忠.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胃及胃十二指肠溃疡245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12(48):147-148
[3]周芹清.中西药联用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7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27-28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药物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整理收集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7例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HP感染26例)与对照组43例(HP感染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奥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卫益气汤。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HP根除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方法,采用中西医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中西医结合 药物治疗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的常见及多发病,不同地区与民族间的发生率差别较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复杂,病程长。近几年,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药的不断研发与问世,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措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我院通过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7例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36例;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1±4.9)岁;全部患者均有反复发作胃病史,其中25例患者有明显规律性疼痛,其余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腹胀、反酸、恶心等症状。其中51例患者诊断幽门螺杆菌(HP)阳性。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HP感染26例)与对照组43例(HP感染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奥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卫益气汤,方剂选用黄芪12g,党参10g,白术、当归、白芍各9g,桂枝6g,陈皮、甘草各5g,生姜3片,红枣3枚,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连续服用28d。
1.3 疗效及判定标准。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胃镜复查溃疡消失或形成瘢痕,黏膜无水肿;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缓解,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50%以上,病灶表现有薄白膜;无效:以上改善皆无。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HP根除诊断标准:停药1个月后,复查 13C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均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愈22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有效率93.2%;对照组治愈14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有效率81.4%,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经检查后,治疗组HP根除24例,根除率92.3%,对照组21例,根除率84%。两组患者HP根除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其症难治愈,且易复发。近几年,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新药的不断问世,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措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药物治疗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2]。
研究指出,HP感染是主要致病因子,80%左右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检测为HP感染,除此之外,HP还在胃癌发病初始阶段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抗HP治疗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研究指出,HP菌株对甲硝唑的耐药性不断上升,而呋喃唑酮抗HP作用强,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可替代甲硝唑治疗。中医认为,胃病属“胃脘痛”及“痞症”范畴,其病机为气血亏虚、脾阳失运,卫外不固等,护卫益气汤中方剂选用黄芪、白术、党参、白芍等具有健脾益气、护卫、促进溃疡使命,增强胃肠免疫力之功效,当归、陈皮、大枣、生姜、桂枝具有温中健脾之功效,甘草可调和诸药,还有抑制及杀灭HP的作用。诸药合用,与西药协同,可加速溃疡愈合,提高HP根除率,达到满意的效果 [3]。
本组研究中,采用奥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分散片三联法治疗。本组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针对胃病病机,给予护卫益气汤进行治疗。观察发现,联合用药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方法中采用药物治疗是较为有效的,而且采用中西医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海龙.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1,28(9):242-243
[2]邵海忠.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胃及胃十二指肠溃疡245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12(48):147-148
[3]周芹清.中西药联用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7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