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抢救室大概有一百平方米左右,一眼望去,四米高、40米宽的落地玻璃窗,可以整日接收太阳的光照,当然,也能清晰地看见太阳西下的速度。白昼与黑夜的更迭,像生与死的交替。六张床位,从哪个角度,都可以看见天边。
每张床配有心脏监护仪与氧气机,足够大的房间,足够让病危之人有呼吸的空间与氧分,但紧张与死亡的恐惧总是塞满了房间,进出的人,大都紧绷着笑,护士、医生频繁穿梭于内,除了换药、观看病情,她们的笑也是稀有的,在抢救室中谈笑风生,总显得不合时宜,最主要,面对痛不欲生的病人,你如何也笑不出来,生,显得紧张带有艰涩。
进到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垂死之人,已经被医生宣判死刑的人,当然,也有逃过一劫的,转危为安,去了普通病房,慢慢走的。
站在十五层高的玻璃窗下,我会不自觉地数一数医院地面停车场上的各类小汽车,有多少车,就预示着有多少病人的家属在这里陪护与守候。医院的停车场总是满的,从早到晚,出出进进的车辆不断,有时开车进来,满院找寻停车位就会耗上半个小时,需要等,等出去的车辆,才有进来的位置。第一次发现,医院的人,比菜市场上的人多,有人在等待生,有人在等待死。
生、老、病、死这一生命的周期,需要时间,需要等待,有时,刻不容缓,有时,不紧不慢,但无论如何,从没有停留过,如果,在某一点上驻足,也是为了更好的前进。生生死死永无尽头,像昼夜轮回。
而每个人有多少生命周期?青壮年期是最好的时光,幼稚园的时候,是被人牵领着的时候,小孩都盼着长大成人,而过了中年,忽然想回到从前,甚至是童年。衰老的状态是喜欢听老歌、看老电影、喜欢回忆,喜欢吃小时候喜欢吃的食物,例如糖。每一个走向衰老的人都不希望自己變老,当他们的腿脚、眼神老化时,他们同样希望被人牵领着。而终究,每个人从出生到离世,大部分时间都是从床上度过的,最后的结束,依然在床上,与出生婴儿的不同区分是,一个面对生长,一个面对死亡,前者是希望,后者,则是绝望。
自从母亲生病,我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母亲身上,虽说雇了二十四小时的护工,自己没有亲力亲为多少,但我的眼睛与时间基本上在母亲身上完成了一天的工作量,她痛苦的叫声让我无法进入正常的起居生活,很长时间无心读书,更无心去写一个字,时间,就这样在母亲的痛声里消逝,我所能做的事情只有陪伴,其他,无所事事。
每当夜幕降临时,玻璃窗挂满了城市的灯火,微弱的星星,是需要睁大眼睛去看,躺在病床上的病人,无力去看,连起身都非常困难。黑夜,变得那么可怕,我想,躺在这里的人一定比我恐惧,一到凌晨时段,总有人出现呼吸衰竭,未熬到天亮,就撒手人寰了。
所以,母亲是怕黑的,一到晚上,她的叫声清晰而强烈,在整个医院的走廊回荡,让人听了头皮发胀,其实,母亲是那么惧怕死,她用叫声去打破死寂,她用叫声证明活着。
很长时间,往返于医院、自己的家、母亲的房子之间,我所做的就是给母亲取需要的东西。母亲的房子早已闲置多年了,我不能把它称其为家,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已经不再在自己的家中居住了,除了白天回来看看,很多时间都住在妹妹家里,她喜欢妹妹的女儿,她的外孙女,这几乎是她自父亲走后最幸福的时光了。母亲的家,早已经没有了烟火气,而过年过节的团聚,也不在那里聚集了,更多的时候,是饭店。
站在母亲的家里,所有近处的事物已经锈迹斑驳,好像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冰箱、洗衣机、抽油烟机都因年久不用,各种老化让房子徒生了一种悲凉。唯有衣柜里的床单整整齐齐摆放着,那是母亲在搓衣板上一下一下搓出来并经过粉子浆洗过的,洁净、新鲜,像崭新的一样。母亲的勤劳与干净,远近闻名,她洗一件衣物要花上很长时间,她的时光大部分都是在搓衣板上度过的,即使有全自动洗衣机,母亲还是习惯于用手洗,然后,浆洗一下,捧着母亲用过的衣物,依然有一种好闻的清香。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这是母亲因心脑血管疾病突发,躺在床上常常念叨的一句。无论在妹妹家、我家,还是医院,她都要让人给她找鞋,她要回家。有一回,她央求我给她穿鞋,她说要回家,我说:“女儿的家,不也是家吗?”她摇头,执意要走,我说:“你的腿摔断过,不能走路,我也弄不动你呀。”她说:“只要把我弄到路边,让我躺着,就会有人管咱俩。”糊涂的母亲,在回家的问题上,总是斩钉截铁。
拗不过母亲,我们只好给母亲的房子重新布置一下,更换了母亲家中所有的家用电器,我想像可以安顿好母亲最后的时光,我知道,她要落叶归根。
母亲只在自己的家里待了5天,因维系她生命的鼻食无法正常打进胃里,她的胃部衰竭得厉害,出现喷呛、哽噎的状况了,这个情形是危险的,必须去医院通过药物点滴维持生命。母亲在仅出院5天后,再次住院,这一次,凶多吉少,我们做了最坏的准备。
二
天空迷雾重重,远处已显得虚无,唯有眼前的救护车蓝灯在一闪一闪的提醒着我们,像某种生命的警示,这种警示很紧迫,也很庄严。
救护车载着母亲在去医院途中,路过了一座有百年历史的锦江山大桥,这座桥建于1909年,反复的修建,加固,还见其岁月的风骨,大桥的正对面,也算是尽头,是锦江山公园,它们呼应一体,展示着老丹东的风貌。母亲的家正好就坐落于这座桥下,周边留有伪满清时期的老建筑,老市政府、市委的原址,这些记忆,成为一段历史的缩影,而母亲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批参加工作的人,与这些历史融合与沿革至今,终究也会留下这一代人的足迹,他们的荣光、他们的奋斗都会成为一座老城的历史,现在,他们一个个走了,而我们也正在老去。 忽然,我一眼望见了大桥的坝体的缝隙中生长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红花,一朵朵,一株株,有的还成片的开放,它们在风中摇曳、斗艳,这些夹缝中的生命,尚有一席之地与一丝之力,都在顽强地生存,都要坚持活下来!不知为何,我想到了母亲。 在医院,我有了很多时间去想,而想的最多的还是时间。有时,我会盯着时钟发呆,从零点到十二点,还是从十二点到零点?这环形的时空,哪是开始?哪是结束?如果是生命,譬如花草树木,他们的生命不是一春一秋的、在周而复始、不停地更迭?那么人呢?可不可以这样以为:我们的生命也是无始无终的?想到这里,是不是我们人类从此不惧怕生,更不惧怕死?
抢救室的床上不知躺了多少病人,不知送走了多少死者,大凡进去的人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他们安静地躺着,听从医生的安排,抑或命运的安排。
而母亲似乎不是如此,从她卧床那天起,就不停地哼哼,她一直不甘心自己会过早地躺下,尽管她已经是八十八岁高龄的老人。
她的叫声是响亮的,且极有规律。她的意识模糊或是根本没有意识,说不出一句话,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闭着眼睛,从住院到回家,一周后再住院,历时一个半月,她只睁了为数不多的几次眼睛,而她的叫声丝毫没有停止过,她坚定地叫着,坚定地证明躺着的自己活着。
她的身上插着导尿管,鼻子插着胃管与氧气,全身挂着心脏监护仪与血氧检测仪,ct显示肝与胆还有占位性病变,全身浮肿,并显出黄疸,医生说她的全身脏器衰竭,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住进抢救室20天,先后进入同病室患者6人,没有几天都走了,有的年龄不过55岁,基本上男性。有人说母亲的生命力极顽强,也有唯心论者说,先死去的人在给奔向黄泉路上的母亲挡了一道。我信!连大夫、护士也惊诧,在抢救室里走的人,总不是母亲。
三
是不是每一个躺在病床上的人,都会预知自己的死期?母亲曾对护理她的保姆说:“你对我再好些,我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保姆告诉我时,我以为是无稽之谈,可我无法解释的问题是:距离母亲病情恶化再次住院到离世,真就仅仅两个多月,母亲预知了自己的死期,像给自己算了一卦。所以,她是害怕的,她在夜里会大声喊:“救救我!”对于一个深度昏迷且说不出一句话的母亲,这是我听到的第一句话,还有一句就是喊父亲的名字:“袁铎,袁铎,领我走!”
写到这,我有写不下去的感觉,泪水已经沿着面颊不停地流淌,在我的脖颈与胸前滩湿了一片……我一直不敢提笔,一旦提笔一定会想起母亲,而一想起她,我心痛不已!
母亲依然坚挺地活着,唯有她知道自己走的日子,唯有她知道,她还在叫着,一刻不停。
“31床这老太太太顽强了,昨晚32床那个中年人走了,原本感觉会恢复好些,谁会想到,胃大出血,病情会急转直下?”一大早,我路过护士站时,听到有人窃窃私语,一进抢救室,果然,看见32床的病人不在了,记得昨晚十多点时,还看见他坐起来大声说话,嚷嚷要回家,一会儿坐起来,一会儿躺下,还不时掀开隔床的布帘,发直地看我,当时,我很反感他掀开帘子看我的眼神,归根结底是怕那眼神,但我不知道他那是垂死之前的眼神,想到这里,我的后背倒吸着凉气。他一定预知了自己的死,所以,他大叫、惴惴不安,而他的妻子在和别人语音聊天,全然不知死亡之光已经漫到了其丈夫的身上,他拔掉了身上的针管,说要回家,为此,他妻子和他大吵,说他一点都不安静、不听话,而他大嚷:“我就要死了,不用治了!”他妻子还一再说着气话:“你去死,去死好了!”也不过两个小时的光景,他就陷入昏迷状态,血压骤降……他真的死了,带着骂与不满。他的妻子一直处于慌乱之中,脸上没有一滴泪,可能不相信眼前的事实,甚至没有给丈夫准备寿衣,她从来就不认为自己的丈夫会死。
死亡,像是一句玩笑话,话音刚落,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变成了死人。有些不可思议,有些让人无法接受,尽管,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们也很难接受这样的短暂,来不及准备的短暂。
我相信人在死亡来临时,是有感知的,有人预知得早,有人预知得晚,那个中年人预知自己的死是两个小时,而母亲,提前预知了两个多月,甚至是更早。
所以,母亲在腿脚好的时候,她悄悄给自己定做了寿衣,还特意照了一张黑白照,照片放在她的一个随身携带的包里,只是她没有交待给我们什么,她默默做着死亡的准备,却不肯相信自己会死,所以,她要同死亡斗争,也从不向我们透露一点关于她的死期。在生死面前,她比谁都清楚。
对于生,她一生很少糊涂,对于死,也一样,即使她是一个小脑萎缩多年的脑中风患者。
有人说:母亲是个仙,我说:母亲是佛!
她最后的一公里走得艰难、痛苦,但却无比坚强!她的全身肿得发亮,胳膊上找不到可以埋针的血管了,她的血压在持续下降,一天只能排尿500毫升,到最后几天,排尿不到200毫升,但她还有力气叫着,我知道是痛的原因,但还有比痛还要坚持的理由,她一定要叫,她一定要证明自己活着。她一直坚持活着,她等到外孙女结婚,她等到了,这一次,她还要等,等到外孙女生子。
她已费尽全力,陷入深度昏迷时,还坚挺而痛苦地叫着,像是一种呼唤,那呼唤一声比一声沉重,一声比一声响亮,我实在不忍再看着她在死亡的路上一步步艰难地接近,每天,我的泪水伴随着她的叫声一起,充满了我身体中每一根肋骨与缝隙,我经常有莫名的疼痛,又找不到疼在何处?我真正体味到,什么是心疼,心,真疼的时候,全身都疼。
我认为她还是有潜意识的,我告诉她,外孙女马上临产了,不能从大连端着大肚子看她,别等了,多一天活着,多一天病痛,多一天折磨,我是哭着说的,我不知道她是否能听懂我的话,但我告诉母亲放心,我们都是她生命的延续,让她不要牵挂我们。
我第一次在母亲面前谈到了生死,在一个弥留之人面前谈生死,近乎于残酷,但也近乎于完美。谁能说,对于一个被病痛折磨的人来说,死不是一种解脱?我对母亲说,人的生命还会循环往复地延续,身体只是寄生于世的空壳而已,而灵魂永存,我们永远在一起,这是一种安慰,莫不如说,是一种希望或一种真实。
其实,一谈到生死,我一直不知所措?很多时候,我们生者一直想探究亡者的秘密,抑或,死后究竟会是什么样子?有时,我们一生在纠结活着时,并没有感觉死亡的气息正一步步迈向自身,当真正苟延残喘之时,我们会悲伤?遗憾?还是不舍?就这一点,说实话,真的说不清楚。弥留之人如果能清晰地把感受说出来,那就不是真正的彌留之际,因为,很多人在上一秒中还能说话、思维,而在下一秒里,他立即会陷入昏迷。生比死,有时更为恐惧。因为,人人都想着生,怕死。 我一直在揣度:死后会不会是幸福的?毕竟,生与死的话题太大、也太长了。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家语》记:学生子贡问孔子:“人死后有知还是无知?”孔子回答:“不说。”子贡问:“为何不说?”孔子回答:“我要说死者有知,恐怕孝子贤孙会过分厚葬,而妨害生者的生活;我要说死者无知,又恐怕不肖子孙丢弃亲人不加以安葬,所以我不说。”孔子“畏天命”。这里的“天”就是规律的主宰。在遵从天道的前提下,孔子讲求“朝闻道,夕死可矣”。圣人未知生,未知死,况凡人乎?而我们唯见生的路上,没有感受到死为何物?即使感受到生,也未必知道死。经常听有人说死一回了,真死一回试试?还会活过来吗?而死,究竟是什么?无法预知,更无法感知。只有死去的人才知道,死是什么。
6月24日上午,母亲依然在叫着,但她的声音明显微弱了,母亲的血压处在高压57、低压39之间,她排了一次便,不是便,是血,我和妹妹给她清洗了身体,她睁开眼睛看了看我们,在地藏经的吟诵下,闭上了眼睛,是佛,把母亲接走了。
一生中最难、最无奈的一公里,每一个人将会经历,当我陪着母亲走完它时,仿佛不是母亲在走,而是我在走,走得精疲力竭,走得痛不欲生!
关于母亲的死讯,我只通知了母亲生前的单位及亲属,我没有告诉我的亲朋好友,因为,我不想对世界宣布母亲走了,我想在这个世界少一些忧愁,多一些快乐,所愿就是:报喜不报忧。更所愿是:母亲依然活着。我拒绝宣布她的死讯,让热爱她的人还在爱,恨她的人依然恨,有人说火葬场上可以泯恩仇,其实,是人看到了一个人可怜的结局,是一个人动了恻隐之心、同情之心,甚至是可恶的庆幸之心。就让母亲悄悄来,悄悄地走,不惊动尘世上的人。更何况,我一直认为:母亲依然还在。
最近几天,忽然听到一首很流行的歌,大概歌词是:“刚刚学会懂事就已经老了,刚刚知道路在哪里,就走不动了……”歌词充满悲凉与悲壮,有过一定年纪和阅历的人,听到这首歌会发出感慨与叹息,但我还是以为,我们的认知能力仅仅是经过了一次培训而已,终究没有哪个人会明明白白地活或死,对于宇宙,人之渺小也近乎可怜,有科学家说,人类认知的物质,仅仅是这个宇宙的5%,那95%的物质,我们弄不清、也搞不懂。“世界如此未知,人类如此愚昧,我们还有什么物事必须难以释怀?”我们的认知能力与生命那么有限,人类永远解决不了自身的死亡问题,而我唯愿生命像流水一样,从无穷的过去到无尽的未来,生死相依,生死不離。
我们的爱与亲情,也是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