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路“诸侯”都在为“大数据”摇旗呐喊的时候,上海终于也向“大数据”出招了。8月18日,上海市经信委与交通委联合主办“上海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参赛队伍可以应用十大领域、上千GB的政务数据,开发用于改善城市交通、便利市民出行、创新商业模式的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据媒体报道,这次不少领域的数据属于首次开放。
收到消息,很多人表现得十分兴奋。据笔者观察,兴奋的人大体上有两类,一类关注政府信息公开,以研究者居多。“数据交易”、“数据权属”、“数据开放”这些问题该怎么看,应该修订信息公开条例来解决数据开放的新问题,还是要单独立法?研究者讨论得风生水起。另一类是希望拿到数据的商人或者创业者,他们更关心数据开放带来的利益,以及自己如何能获得有效的政务数据。一些相关的微信群也先后出现,诸如“数据开放与交易专业群”,门槛颇高,仅“高专才”才可加入。
两类人关心的问题,恰恰是数据开放那枚钢镚儿的两个面。
在企业看来,政府手中蕴藏了大量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只要一开放,就能瞬间迸发出无穷的能量。一名企业研究院的专业人士认为,“政府开放数据就像向小河注水,会保持河流生态的健康,开放后能带动数据挖掘分析产业的蓬勃发展。现在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搜集的数据再大也有片面性,如果能与政府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前景将无限光明。”
之前的问题是,政府没有动力深入挖掘大数据的价值,而企业又拿不到有用的大数据。当国务院发文要求2015年全面公开政府数据,这一问题正逐步解决。国务院文还明确指出,“推进政府数据的公开,就是鼓励和推动企业、第三方机构、个人对政府公共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应用。”、“大量的政府基础数据经过加工后,可以转变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资源,实现附着的经济价值,成为大数据分析等一些新兴行业的创业创新财富,从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数据商人们摩拳擦掌,等着一声令下就可以“跑马圈地”,他们乐观地预计,政务数据将是地方政府下一个“土地资源”。确实,翻看各地信息,这一两年中,地方大数据产业园区、大数据产业基金、大数据交易所频频涌现。贵州有了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武汉做了长江大数据交易所(筹)和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重庆正在打造大数据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现在的问题是谁能获取这些资源?数据交易是一种方式,由政府主导公开“选项目”也是一种方式。孰优孰劣,现在还不好说。数据交易,看似走了市场的路子,却很容易被大数据商干预。业内人士说,数据交易平台应该是撮合交易和数据审查,对于数据内容本身不应该有更多干预和参与。但数据商不参与又几乎做不成,因为“把这样一个新兴事物交给政府或第三方都很难成功”。
政府搭台来选项目,倒也符合上海一贯的强势政府的做法,看似政府参与过多,但以竞技方式开发数据的价值,不失其“开放数据”的本意。换言之,交易了数据可能还是一堆数据,甚至翻来覆去倒卖,没人规定企业或者个人买下来就一定要开发,对不对?但以项目孵化落地为视角的数据开放,不管最终能否形成好的产品,至少方向十分明确,并且整个过程较为公开透明。根据报道,赛后上海将对优秀项目提供投资对接和孵化落地。如果这是上海将来政务数据开放的方向,笔者觉得,目前看来这更像是政府购买服务——将一些专业的、边缘价值的挖掘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做。当然,在此情况下,因为有政府背书,研究者关心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方面等问题,似乎并不那么让人担心。
收到消息,很多人表现得十分兴奋。据笔者观察,兴奋的人大体上有两类,一类关注政府信息公开,以研究者居多。“数据交易”、“数据权属”、“数据开放”这些问题该怎么看,应该修订信息公开条例来解决数据开放的新问题,还是要单独立法?研究者讨论得风生水起。另一类是希望拿到数据的商人或者创业者,他们更关心数据开放带来的利益,以及自己如何能获得有效的政务数据。一些相关的微信群也先后出现,诸如“数据开放与交易专业群”,门槛颇高,仅“高专才”才可加入。
两类人关心的问题,恰恰是数据开放那枚钢镚儿的两个面。
在企业看来,政府手中蕴藏了大量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只要一开放,就能瞬间迸发出无穷的能量。一名企业研究院的专业人士认为,“政府开放数据就像向小河注水,会保持河流生态的健康,开放后能带动数据挖掘分析产业的蓬勃发展。现在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搜集的数据再大也有片面性,如果能与政府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前景将无限光明。”
之前的问题是,政府没有动力深入挖掘大数据的价值,而企业又拿不到有用的大数据。当国务院发文要求2015年全面公开政府数据,这一问题正逐步解决。国务院文还明确指出,“推进政府数据的公开,就是鼓励和推动企业、第三方机构、个人对政府公共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应用。”、“大量的政府基础数据经过加工后,可以转变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资源,实现附着的经济价值,成为大数据分析等一些新兴行业的创业创新财富,从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数据商人们摩拳擦掌,等着一声令下就可以“跑马圈地”,他们乐观地预计,政务数据将是地方政府下一个“土地资源”。确实,翻看各地信息,这一两年中,地方大数据产业园区、大数据产业基金、大数据交易所频频涌现。贵州有了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武汉做了长江大数据交易所(筹)和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重庆正在打造大数据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现在的问题是谁能获取这些资源?数据交易是一种方式,由政府主导公开“选项目”也是一种方式。孰优孰劣,现在还不好说。数据交易,看似走了市场的路子,却很容易被大数据商干预。业内人士说,数据交易平台应该是撮合交易和数据审查,对于数据内容本身不应该有更多干预和参与。但数据商不参与又几乎做不成,因为“把这样一个新兴事物交给政府或第三方都很难成功”。
政府搭台来选项目,倒也符合上海一贯的强势政府的做法,看似政府参与过多,但以竞技方式开发数据的价值,不失其“开放数据”的本意。换言之,交易了数据可能还是一堆数据,甚至翻来覆去倒卖,没人规定企业或者个人买下来就一定要开发,对不对?但以项目孵化落地为视角的数据开放,不管最终能否形成好的产品,至少方向十分明确,并且整个过程较为公开透明。根据报道,赛后上海将对优秀项目提供投资对接和孵化落地。如果这是上海将来政务数据开放的方向,笔者觉得,目前看来这更像是政府购买服务——将一些专业的、边缘价值的挖掘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做。当然,在此情况下,因为有政府背书,研究者关心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方面等问题,似乎并不那么让人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