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教学的科学与民主才能得以具体地实施,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有效地发挥,素质的培养才能得以真正地落实。《现代教学论》指出:“重建人道的、平等的、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实现师生的相互沟通、影响和补充。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平等对话”的意识,从真正意义上让课堂充满“精神的唤醒”。
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教学结果和教育质量等都主要由教师预先决定和设计;相反,学生决定不了这些,他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教师教给他们什么,他们是未知的。教师之所以起主导作用,通常是因为教师有教育学生的权利和职责。闻“道”在先,而且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师都是应该已经掌握的;而学生才准备闻“道”。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在成长发育期,知识和经验都不丰富,智力和体力还不够成熟,还缺乏一定深度的认识和辨别能力,他们不可能掌握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等。这好比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哪儿风景好,哪几条路可以到达,哪一条是捷径,怎样走既能很好地欣赏风光又能轻松快捷,这些都是由向导决定的,而不是旅客决定的一样。
因此,教师不应扮演一个高高在上的“布道者”的角色,而是应该以平等的面貌出现在学生中间: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讨论;为学生服务,提供有关知识。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教师的陪伴下,和老师同行,一同收集、处理信息,一同感悟课文的主动学习者。
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代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曾经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师在课堂上要强调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和行动都处于积极状态,从而使学生获得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在课堂上要使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并不容易。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提问方式,转变教学方法,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应当彻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片面灌输的教学模式,尊重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索、发现和创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过程,体现他们的主体性与创造性。确实改变教师的角色,把“传授者”改为“帮助者”,把自己变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学习者。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很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就更加突出。
三、要创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每一名教师都希望在课堂上一呼百应,希望学生有兴趣、有耐心地去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这不可能仅仅靠课堂上几句表扬就能实现,功夫应该放在课下。常听说有的教师个人魅力巨大,也就是所谓能笼得住学生,有些差生别的课不学,就只在这个老师的课上认真学习,积极发言,我想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一个具体表现吧。与学生搞好关系常被认为是班主任的任务,其实更是任课教师的任务,如果我们能在“亲其师”的“亲”字上多下点工夫,对于提高自己这门课的教学成绩是大有益处的。所以,教师应该一直把让学生喜欢自己(当然不是讨好学生)作为除了备课之外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来完成。也只有真正实现了课堂上的平等对话,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只有正确地处理好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把课堂教学建立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教学结果和教育质量等都主要由教师预先决定和设计;相反,学生决定不了这些,他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教师教给他们什么,他们是未知的。教师之所以起主导作用,通常是因为教师有教育学生的权利和职责。闻“道”在先,而且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师都是应该已经掌握的;而学生才准备闻“道”。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在成长发育期,知识和经验都不丰富,智力和体力还不够成熟,还缺乏一定深度的认识和辨别能力,他们不可能掌握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等。这好比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哪儿风景好,哪几条路可以到达,哪一条是捷径,怎样走既能很好地欣赏风光又能轻松快捷,这些都是由向导决定的,而不是旅客决定的一样。
因此,教师不应扮演一个高高在上的“布道者”的角色,而是应该以平等的面貌出现在学生中间: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讨论;为学生服务,提供有关知识。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教师的陪伴下,和老师同行,一同收集、处理信息,一同感悟课文的主动学习者。
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代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曾经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师在课堂上要强调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和行动都处于积极状态,从而使学生获得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在课堂上要使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并不容易。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提问方式,转变教学方法,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应当彻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片面灌输的教学模式,尊重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索、发现和创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过程,体现他们的主体性与创造性。确实改变教师的角色,把“传授者”改为“帮助者”,把自己变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学习者。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很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就更加突出。
三、要创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每一名教师都希望在课堂上一呼百应,希望学生有兴趣、有耐心地去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这不可能仅仅靠课堂上几句表扬就能实现,功夫应该放在课下。常听说有的教师个人魅力巨大,也就是所谓能笼得住学生,有些差生别的课不学,就只在这个老师的课上认真学习,积极发言,我想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一个具体表现吧。与学生搞好关系常被认为是班主任的任务,其实更是任课教师的任务,如果我们能在“亲其师”的“亲”字上多下点工夫,对于提高自己这门课的教学成绩是大有益处的。所以,教师应该一直把让学生喜欢自己(当然不是讨好学生)作为除了备课之外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来完成。也只有真正实现了课堂上的平等对话,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只有正确地处理好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把课堂教学建立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