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打酱油的那条路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w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酱油曾是我们的常规工作。
  八十年代的每个孩子都干过。家里做菜要用到酱油,下面条要用到芝麻酱,早餐要用到下粥菜——都要派遣孩子到杂咸铺走一趟。
  打酱油有两种规格。一是用瓶,一是用碟。用碟的,几分钱就够了。用瓶的可能要两毛钱。两毛钱里,一毛八分钱用于打酱油,剩下两分钱买颗糖,神不知鬼不觉地吃掉——这属于儿童打酱油业的潜规则。
  杂咸铺的前台,用几个脸盆装着橄榄、乌榄、腐乳、南姜……各种小菜,后面几个瓮,装着鱼露、酱油、醋……各种蘸料。酱油就在后面某个瓮中,上面盖有木板。量酱油的器具是竹做的筒状物,大小不同的竹筒对应不同的价格容量。
  打芝麻酱又不同。装芝麻酱的不是瓮,而是玻璃缸。上面盖着的也不是木板,而是大玻璃片。通体透明的玻璃设施,是店家对芝麻酱本身存有信心。芝麻酱姿色和形态确实值得展露,膏油柔腻的样子总能让人通感。
  所以打芝麻酱的小孩,碟子里买了五分钱的芝麻酱,回到家里,一般只剩下三分。有两分在路上舔进了肚子。这也是打芝麻酱行业的潜规则。
  这些都是我和小夏,在这个人到中年的秋天里,共同回忆起来的。但小夏记得比我更多,她早慧,五官开放程度更充分,听到看到感到的比普通的小孩多。
  我们分头居于那条街的南北两端。南北两端各有一个杂咸铺。小夏打交道的杂咸铺,店长是一个热情而瘦的女人,大家都喊她“三姨”。早慧的小夏还能记得她招呼时慈眉善眼的微笑和声音:“妹啊,来啊!”而我打交道的那个杂咸铺,店长却是一个脸色阴沉、面目模糊的老头,记忆中他从来没开口说话,听家里长辈叫他“铜锣伯”,但以我们几分钱酱油的交情,也没有到需要开口互相称呼的程度。


  我们去打酱油的路上,经过的店子也各自不同。小夏要经过一个打面店。打面店,是附近居民把一小盆面粉拿到店子里,师傅负责把它们变成宽的窄的面条、方的圆的饺子皮。轰轰作响的机器我们都难以描述,但是一说起,彼此都拍着桌子说:“对,对,就是那样。”小夏记得的比我多的是一个滑稽的细节:热天里,去打面的小孩被要求帮汗流浃背的师傅摇扇子。
  我们都会经过各自的“干果铺”,其实就是卖零食的小摊子。整个小城的孩子都有同一个胃口,他们都爱同样一些零食:芋头酥、虾酥、风吹饼、桔子汽水、“老鼠屎”、猪油糖、桔子水。桔子水是汽水的前身(要用搪瓷杯去装),加香精加色素,它作为一个伪造者,一个赝品,远比真正的桔子更虏获人心。
  猪油糖是我和表妹的最爱,外婆给我们一毛钱能买十颗,我和表妹一人五颗。但如果卖糖的心情好给了我们十一颗,这下完了,我们陷入“第十一颗怎么分配”的哲学问题,长久无法安宁。
  不兴烤地瓜。地瓜是蒸煮的。在路边的小摊子上,小煤球炉子上支了一口大铁锅,蒸煮的除了地瓜还有芋头。吾乡有种地瓜的瓤是白色的,与传统红薯那绵糯不同,这种地瓜的瓤吃起来干躁,膨松,松散,沙质,越沙越好,吾乡人形容这种地瓜沙的程度——要躲在蚊帐里面吃,要不风一吹就到处飞。
  白地瓜在夏天里蘸着蜜吃,最为相宜。而蒸煮的芋头呢?最相宜的吃法则是,蘸着鱼露、拌着猪油,吃起来有肉类美感。各种食物在味蕾上的相逢,催生一场像爱情一样神奇的化学反应。
  小夏要经过一家肉丸子店。吾乡的牛肉丸子十分著名,著名在于其弹牙筋道,据称正宗手捶肉丸掉在地上之后还会弹跳多少下。路过的小夏记住了卖肉丸的大姐,她在店子口叫卖,她的的父兄在店子后面手捶制作,梆梆作响,仿佛为生意擂响战鼓。
  而我经过的是一家卖肉冻的。肉冻的店面形象比肉丸子优雅,也更为静态。透明的颤微微的肉冻被切下来之后,总会搭配两根芜荽。肉冻凄楚,芫荽更加凄楚。


  如果我和小夏走出各自的巷子,我们可能会在大街上遇到。我们很可能会在大街上义井巷口的饼干厂门口遇到。因为,彼时有些孩子,打酱油时会特意绕远点,到餅干厂旁边的杂咸铺——为了尽情地呼吸饼干厂送出来的芬芳。
  饼干厂华丽的芬芳与咸杂铺酸涩清寒的气质,对比宛如唐肥宋瘦。饼干厂像交响乐,咸杂店像二泉映月,唉,不,饼干厂的芬芳不能形容也不需形容,体会太深,比喻反是玄虚。饼干厂三个字不是名词,而是形容词。所谓“流淌着奶和蜜之地”,也许就是传说中的饼干厂。
  和饼干厂一样华丽的地方,是冰室。冰室的芬芳与饼干厂又有不同,除了它们适合的季节有区别之外,香味也稍带区别。饼干厂的芬芳更娇憨,冰室的芬芳更浪漫。如果用年龄来形容,当我们站在饼干厂前面使劲吸溜着鼻子时,我们还是儿童;当我们坐在冰室里看着雪糕从小窗口里送出来时,我们已经是少女了。
  雪糕一般有三个颜色,粉红、鹅黄和奶白。冰花则是透明的。有时候是一个雪糕加一个冰花,搭配效果十分丰富。为什么食物那么美呢?这个世界对馋嘴的小孩太好了。
  如果我和小夏都再绕远一点,我们也许会在电影院门口相遇。但电影是晚上才会播放,那时候会涌现一些卖零食的人,自行车后面绑着两个筐子,把神秘的布打开,里面很可能是刚炒香的葵花子。葵花子的盛量工具是几个大小不同的杯子,几分钱用哪一个杯子固定的,方法跟打酱油一样。
  电影院门口还有卖竹蔗的,跟瓜子一样,都是一场电影结束后地板上丰富垃圾的来源。“乌腊蔗”是竹蔗的一种,粗而黑皮。平时想吃的时候,也可以去祖母或外祖母那里,深情叫唤一声,便能获得几分钱,足够买上一大截吮吸良久。但去母亲那里叫唤是没作用的,母亲认为馋嘴是家教不严。


  彼时买东西,都不说店名,多数也没店名。一般是用店长的名字代指,而且多是外号。比如,去铜锣伯那里打酱油。去三姨那里打酱油。多数店主的名字很奇怪,叫熟了也不求究竟。例如,卖火碳的中年女人叫花弟,卖咸水粿的叫老秀才——不知道他跟秀才有什么关系,看起来分明更像个兵。卖蒸芋头的后生仔叫竹桶,其实原名叫德广,吾乡方言里两者音近,也就这么流传了。卖猪肉的叫德国兵,他早年腿受了什么伤,走路无法弯曲。群众认定德国兵走路就是这个姿势。便赐名于他,他也只能接受。   德国兵的老婆,是一个非常凶悍的女人。有次路过,看到她对一个买肉的女子出言相讥。买肉的说:给我切块好看的,今天十五要拜神。她冷笑了一声说:给你切块好看的?为啥?你长得很好看吗?
  街坊吵架,是民间语文的活化石。只是无法穿越回去听那顾客如何应对,弱的在这逻辑下只好羞愧地退下,悍的必有一场言语鏖战。


  在那条打酱油的路上我们还能遇到什么呢?能遇到沿街叫卖的小贩——补伞的,补锅的,绑牙刷的,卖菜的,收尿的,撬尿桶垫的,还有用篮子提着各种粿穿街走巷卖的。神奇的是,如果买方没钱还,卖方也不强求,只拿块瓦片在墙上记一下欠多少分多少毛,留待以后对证。
  所以彼时很多小摊贩,随身还携带块小瓦片。
  小夏说她们的巷子有人在叫卖爆米花,叫卖声响起时,最好父母还没下班,则可以从米缸里捞一小杯米去等物替换。
  卖冰棍。一根冰棍两分钱,加了红豆的贵一点。装冰棍的是一个类似热水壶的东西,跟冰室租的。放暑假的小孩会兼职卖冰棍,但热水壶里装的冰棍不见得都能平安地卖掉。有的悲哀地溶成一摊水和一根根棍子,有的简直是晴天霹雳,整个热水壶打翻了。失手的小孩像个中年破产者,沧桑地看着一地玻璃。
  某年祖父过生日,姑姑在巷子口叫住一个卖冰棍的小孩,把一整壶冰棍买了下来。彼时那一壶冰棍,等于现在一箱酒。人手一根冰棍边舔边聊的老少们,就是如今沙龙上举着红酒杯边啜边聊的来宾——那应该是祖父很难忘的生日。
  卖草粿。小夏很喜欢吃而我一点也不。她甚至觉得卖草粿的声音很诗意——小贩用空碗叩出急管繁弦般的节奏,待到叩碗声变得低暗缓慢,节奏凌乱,她就知道有人正在买,小贩正忙于拌切搅和。她的食虫应声而生。
  连散装花露水都有得卖。一个国字脸男人骑着单车,车身后牵挂两个竹筐。竹筐里就是大瓶的自制花露水。他的测量工具远比打酱油的高级,是一个大针筒,上面有刻度。有人买时,他就停下单车,像科学家一样地拿出他的针筒。小孩神圣地仰望,看着针筒从大瓶里抽出相应剂量。浓绿的液体抽出来之后变成浅绿,更美了。如期扩散的,当然是夏天才有的香气。
  吾乡乡谚:个钱橄榄个钱姜,个钱银锭个钱香——儼然就是那个走在打酱油路上的小孩,拿着几分钱买这买那左顾右盼之情态。


  我们那条街区似乎热闹一点。小夏的那条巷子更为安静。她说如今常常梦见那里,梦里总要奔跑,因为梦里总是夜晚,从外祖母家回来,没有路灯的巷子,那长长的寂静里,总是她一个人在拔足狂奔。她家在巷子最里端,巷子里有个并无攻击性的疯女人,白天时经过她家的门口,总是觉得诡异不安。但对小夏而言,这个疯女人在夜晚产生的感觉则完全不同。
  小夏害怕半夜醒来,极端的安静让她产生时空的不确切感。但假如疯女人也在半夜醒来,那就太好了。——疯女人确实经常在半夜醒来,搬一张凳子,坐在家门口的巷子中间,大声地和一个不存在的人说话。
  她时而痛声咒骂,时而婉言相劝,时而语带哭腔,时而亢奋唱歌。她在说什么?年幼的小夏丝毫听不懂。也许确实是无义的。然而有疯女人的声音,小夏就不再觉得半夜深巷的寂静令人害怕,她听着疯女人在夜空中情状各异的倾诉,带着一种莫名的安慰,又踏实地重新入睡。
  然后,也许是一觉醒来吧,就四十了。
其他文献
1  我从小就喜欢游泳,小时候,在我的家乡大清河白洋淀里游,后来又到海里游。中国所有海我都游过了,世界的海——波罗地海、大西洋、太平洋我也游过,而且是无论春夏秋冬。  我特别喜欢海,不但喜欢在海里游泳,还爱看海。每到一处,我必定要去海边。  都说是“蓝色的大海”, 其实不然,海不都是蓝色的。我看到的国内最漂亮的海,秦皇岛鸽子窝海是绿色的,那真是一种特殊的绿。芬兰和俄罗斯相望的芬兰湾是淡棕色的海。波
期刊
这一部散文集的作者是一位退休少将。  那么,我们称他为将军,实际上不合军中“规矩”——正如我们不必称一位退休的军长为军长,然而在军中,一位将军即使退休了,别人也还是会称他为将军,军中有军中之习惯,况且,将军是他终身的荣誉。  但,当我们评价一位退休将军的文学写作时,换一种称谓似乎更能拉近文学与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因为此时,以上两种关系,有助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本人及其写作理念。  可究竟该怎样
期刊
又到毕业季,又该是个伤感的季节。离开意味着什么,离开又能拥抱什么。会不会偶尔难过地偷偷掉眼泪,会不会觉得过往有太多,没来得及珍惜,会不会在大声唱歌和一堆酒精里,笑着笑着就哭了呢?那些说过暖心话的人,那些无数个走过西河边的日子,那些无数个记忆里春天的午后,我们看花看天看未来,然后一个不小心,一个不经意,就变成笑着说再见。而这次,或许真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再见了吧!  记得当时自己高三的时候也曾被大段的
期刊
六月,初夏。  半业季汹涌而至。鏡头一 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望征程千种思绪“呼——吸——呼呼——吸”  调整呼吸,让有些重的呼吸回归平稳,马上就轮到自己进行毕业论文阐述了,虽然紧张,却也兴奋。答辩的过程严肃而紧张,将近一年的准备,全部在这天的上午进行一个汇总。当评委老师们宣布你顺利通过的时候,“呼——”重重的一口气,你才真的放松下来,你为自己的学术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我们一路考学过来,经历
期刊
汉语的神奇,在于它能赋予词语以相当鲜明的感情色彩,从而使一些词语熠熠闪光,也使另一些词语灰头灰脸。前者即为所谓的褒义词,而后者,则就是所谓的贬义词。在各等词语粉墨登场的江湖中,褒义词犹似戏中的正面角色,被人追捧,讨人喜欢;而贬义词却仿佛与之对应的反面角色,遭人唾弃,令人厌弃。  词语遭遇褒扬或贬斥,与其相貌无涉,但与其精神指向颇有关联。褒义词呈现的,大多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姿态;而贬义词传导的,则是一
期刊
世事纷杂,风云变幻。多少回,我们遮眼于眼前的浮云;多少回,我们专注于眼前的蝇利;多少回,我们醉心于眼前的妖娆。生活,不只有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人生,不只有阴云、曲折,还有鲜花和阳光。挣脱惯性思维的禁锢,把目光投向更远的远方,那里也许是险峰,但却有无限风光。唯愿你独具一双慧眼,把世界清楚观看,阴云之后还有艳阳晴天!挣脱思维的藩篱  有时候,我们常被事物的表象所蒙蔽,自以为是,沾沾自喜。也许我们太
期刊
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云“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文与可,苏轼表兄也,北宋时期著名画家。诗中赞扬其作画时,其身化为竹或竹化为其身,主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入乎其内”,深入到客体的灵魂之中,进入到物我不分、物与神游、天人合一的自由美妙境界。  书画同源同法,书法创作也须“入乎其内”。  孙过庭《书谱》云:“一点成一
期刊
宋代范仲淹在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明的是古代文人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这种境界实则高蹈,向来为贤者志士推崇。实际上,在范仲淹那里,若能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须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中,“不以物喜”最为紧要。质言之,人的悲和喜皆由物而生。何为物?物乃是世间之普遍存在,既是锦衣玉食,也是
期刊
同龄人,您好:  展信佳!  很奇怪吧,是谁写给你的信呢?是我——2000年出生的,于2018年,恰逢18岁的“世纪宝宝”的我。写给18年后的你,你一定想知道,18年前的中国是个什么状况吧。  2000年前的中国在前一辈人的努力奋斗下,迅速发展,2000年后的中国,在我辈的追梦中,更是飞速地发展,快速地崛起,速度之快,令你咋舌。  现如今的中国制造、中国标准、中国速度、中国模式……已然地引起来了全
期刊
我喜欢陕北民歌。   但十几年来,陕北民歌太普及了,什么人张口就唱,唱得越来越没了原来的品质,也没有了新鲜感。   这一年,我碰到了一个陕北人,她的歌声让我震撼,就如二十年前第一回听到陕北民歌时的那种兴奋,于是逢人便说,到处荐举。   其实,这人已经是位老歌手了。她的老,在于她先前一直唱通俗歌曲,而且唱得在全国比赛中还获过几次奖。   人蛮年轻,白脸长身,性情安稳,她唱陕北民歌也仅两三年,出版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