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数量不足且专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数量普遍不足,极少有高校可以按“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1:500”的规定来配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由于人员不足,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只能疲于应付行政管理工作,难于深入研究、全面指导学生,也很难主动开拓就业市场。从对浙江省10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进行的调研得知,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事务性就业服务工作占比在70%以上。
此外,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主要是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及辅导员构成,人员队伍背景复杂,专业化程度偏低,并且由于转岗导致人员流失率高,队伍不稳定。这一现象在笔者2011年参与的上海市向阳生涯管理咨询集团进行的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现状网络调查(以下简称调查1)结果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全国参与调查的一百多所高校中,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仅9.1%接受过80学时以上的职业规划师资格培训,18.2%接受过职业测评类培训,27.3%接受过心理咨询师培训,36.4%接受过中级以上的就业指导师资格培训,63.6%依靠自学或研究职业规划与发展类课程。
2.高校就业指导内容形式与学生需求不对应
笔者所在高校曾经按照分层随机的原则,抽取了1650名10所广东地区高校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高校就业指导看法以及需求进行了调查。在“最需要的就业服务”调查项目中,49.0%的调查者选择“正规公司的见习机会”,36.0%选择“需要就业指导”,包括职业生涯评估、模拟面试、就业能力提升以及自我推销技巧培训等,13.0%选择“招聘信息”,2.0%选择“就业心理指导”。在“最缺乏的就业指导”调查项目中,59.3%认为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如简历的制作、形象设计和面试技巧等,19.3%觉得缺乏就业信息,21.4%认为缺乏就业心理辅导。从笔者学校心理辅导中心2010年度个案咨询数据分析,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约占总体辅导人数的15.0%。可见,大学生希望高校提供全方位、精细化、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
但据调查1显示,抽样的一百多所高校就业指导实施途径情况为:81.8%的高校都开设了求职与就业指导类课程,72.7%的高校开设职业规划类课程,63.3%的高校与企业合作,27.3%的高校提供一对一辅导,仅9.1%的高校建立实习基地。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目前就业指导教育普遍注重单向课堂教导,途径单一,缺少实践环节,与学生需求不对应,缺乏个性化指导,难以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征到各种职业环境中实践锻炼。
3.高校就业指导效果未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受就业指导队伍数量及专业化程度的制约,高校就业指导的效果未能使用人单位满意。笔者学校在2008~2009年对152个用人单位进行了回访,在“用人单位希望学生进一步加强的能力”调查中,31.6%的单位认为是实践动手能力,29.6%认为是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27.6%认为是敬业精神,25%认为是人际交往能力,24.3%认为是独立工作能力,23%认为是创新能力,17.1%认为是团队合作能力。此外,2009年校友招聘会后,通过回访问卷调查了93个企业,其中,认為该校毕业生工作业绩很好的占8.60%,较好的占15.05%,一般的54.84%,较差的占18.28%,很差的占3.23%。
4.高校就业指导未能有效纠正毕业生的非理性就业现象
由于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未能深入开展,我国大学毕业生非理性就业现象严重,盲从现象普遍,未能结合自身特点及专业背景选择职业类型和工作地域。教育评估机构麦可思《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调查结果显示:2007届毕业生工作三年后专业对口率为63%,低于2007届毕业半年后(66%)3个百分点,大学毕业生多数专业对口率会随着职业的发展而降低。该报告对高等教育人口流动的调查显示: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3%,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1%,两倍于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吸引力指数(本科、高职高专均为32.3%)。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效性的途径探析
大学毕业生是接受高度教育但缺乏社会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必须紧密结合国情、社(会) 情、行( 业) 情、区(域) 情、职(职位、岗位) 情、薪( 收入) 情、人情、爱( 亲) 情、心(理)情教育。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八情”教育出发,探讨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效性的途径。
1.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树立大学生学业职业规划理念
科学合理的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理想就业前的准备工作,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战略设计。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职业生涯教育,但我国的大学生基本在上大学之后才接触职业生涯规划。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普及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发展理论是十分必要的。要继续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规划理念、合理的就业理念,掌握职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方法,使他们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融入到自己实际的职业发展管理中,结合内外部环境科学决策职业发展路径,并进行有效管理及修正,从而提高职业规划能力及就业竞争能力。
2.加强就业指导网站建设,鼓励大学生通过自助学习提高就业能力
高校通过建立涵盖就业信息发布、法规制度、职业测试、网上指导、网上招聘、职业资源库等功能的就业指导网站,形成功能齐全的就业信息网络,提高信息化程度,培养大学生自助服务能力。尤其重要的是要建设系统化的职业资源库,学校可以借助多方力量,针对每个专业尝试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源室和职业资源电子库。学生可以通过专业网站、职业网站和学校职业资源库了解本专业的典型职业、典型企业,在职业资源方面能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更有效的实质性帮助。此外,网站还可以提供高质量就业指导活动的视频下载,以便学生进行学习。 3.深入开展团体及个体化职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个性化明显,通识性的就业指导难以针对个体特征差异解决个体问题。高校就业中心可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通过举办工作坊等形式开展团体辅导,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在现有的就业指导人员中选择有心理学、教育学等学历背景的老师,将其培养成为职业咨询师,或通过强化与本校心理辅导中心的合作等方式,开展个体咨询,解决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与性格塑造、人际沟通与面试紧张、职业选择冲突与适应以及求职受挫与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困惑。
4.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大学生社会实战平台
市场经济下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培养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学校可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坚持互利共赢,创新校企长效合作机制,丰富校企合作内涵,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共建产学结合基地;通过订单培养方式努力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共同构建双師型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搭建校企之间信息化交流平台,将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就业工作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家长四方的共赢。
5.引入各方资源,充实大学生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在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要拓宽渠道,引入各方资源,充实大学就业指导队伍。如鼓励专业课老师讲授就业指导课程,使专业教学与就业指导密切结合;邀请企业精英担任就业指导客座教授或讲师,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职业环境;邀请校友回校举办职场经验分享沙龙;购买专业咨询公司个体咨询业务,优化学校就业指导个体咨询服务形式及质量。通过全方位挖掘可用资源,充分调动老师及社会人士积极性,实现就业指导全员化,帮助学生树立进取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就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
6.落实政策支持,鼓励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发展
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数量不足、稳定性低、专职化程度低的问题,高校可通过探讨体制改革,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并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就业指导人员在就业指导工作岗位上长期稳定地坚持下去,促进就业指导人员向专业化、全员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如明确就业指导队伍成员的教师身份,将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列入专任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使就业指导教师能真正享受与专任教师相同的待遇;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指导队伍考核管理体制,按照工作业绩和业务理论水平的高低评聘相应等级的职称。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把就业指导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提升至应有的位置,以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踊跃加入,为就业指导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1.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数量不足且专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数量普遍不足,极少有高校可以按“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1:500”的规定来配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由于人员不足,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只能疲于应付行政管理工作,难于深入研究、全面指导学生,也很难主动开拓就业市场。从对浙江省10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进行的调研得知,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事务性就业服务工作占比在70%以上。
此外,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主要是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及辅导员构成,人员队伍背景复杂,专业化程度偏低,并且由于转岗导致人员流失率高,队伍不稳定。这一现象在笔者2011年参与的上海市向阳生涯管理咨询集团进行的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现状网络调查(以下简称调查1)结果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全国参与调查的一百多所高校中,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仅9.1%接受过80学时以上的职业规划师资格培训,18.2%接受过职业测评类培训,27.3%接受过心理咨询师培训,36.4%接受过中级以上的就业指导师资格培训,63.6%依靠自学或研究职业规划与发展类课程。
2.高校就业指导内容形式与学生需求不对应
笔者所在高校曾经按照分层随机的原则,抽取了1650名10所广东地区高校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高校就业指导看法以及需求进行了调查。在“最需要的就业服务”调查项目中,49.0%的调查者选择“正规公司的见习机会”,36.0%选择“需要就业指导”,包括职业生涯评估、模拟面试、就业能力提升以及自我推销技巧培训等,13.0%选择“招聘信息”,2.0%选择“就业心理指导”。在“最缺乏的就业指导”调查项目中,59.3%认为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如简历的制作、形象设计和面试技巧等,19.3%觉得缺乏就业信息,21.4%认为缺乏就业心理辅导。从笔者学校心理辅导中心2010年度个案咨询数据分析,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约占总体辅导人数的15.0%。可见,大学生希望高校提供全方位、精细化、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
但据调查1显示,抽样的一百多所高校就业指导实施途径情况为:81.8%的高校都开设了求职与就业指导类课程,72.7%的高校开设职业规划类课程,63.3%的高校与企业合作,27.3%的高校提供一对一辅导,仅9.1%的高校建立实习基地。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目前就业指导教育普遍注重单向课堂教导,途径单一,缺少实践环节,与学生需求不对应,缺乏个性化指导,难以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征到各种职业环境中实践锻炼。
3.高校就业指导效果未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受就业指导队伍数量及专业化程度的制约,高校就业指导的效果未能使用人单位满意。笔者学校在2008~2009年对152个用人单位进行了回访,在“用人单位希望学生进一步加强的能力”调查中,31.6%的单位认为是实践动手能力,29.6%认为是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27.6%认为是敬业精神,25%认为是人际交往能力,24.3%认为是独立工作能力,23%认为是创新能力,17.1%认为是团队合作能力。此外,2009年校友招聘会后,通过回访问卷调查了93个企业,其中,认為该校毕业生工作业绩很好的占8.60%,较好的占15.05%,一般的54.84%,较差的占18.28%,很差的占3.23%。
4.高校就业指导未能有效纠正毕业生的非理性就业现象
由于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未能深入开展,我国大学毕业生非理性就业现象严重,盲从现象普遍,未能结合自身特点及专业背景选择职业类型和工作地域。教育评估机构麦可思《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调查结果显示:2007届毕业生工作三年后专业对口率为63%,低于2007届毕业半年后(66%)3个百分点,大学毕业生多数专业对口率会随着职业的发展而降低。该报告对高等教育人口流动的调查显示: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3%,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1%,两倍于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吸引力指数(本科、高职高专均为32.3%)。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效性的途径探析
大学毕业生是接受高度教育但缺乏社会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必须紧密结合国情、社(会) 情、行( 业) 情、区(域) 情、职(职位、岗位) 情、薪( 收入) 情、人情、爱( 亲) 情、心(理)情教育。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八情”教育出发,探讨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效性的途径。
1.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树立大学生学业职业规划理念
科学合理的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理想就业前的准备工作,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战略设计。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职业生涯教育,但我国的大学生基本在上大学之后才接触职业生涯规划。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普及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发展理论是十分必要的。要继续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规划理念、合理的就业理念,掌握职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方法,使他们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融入到自己实际的职业发展管理中,结合内外部环境科学决策职业发展路径,并进行有效管理及修正,从而提高职业规划能力及就业竞争能力。
2.加强就业指导网站建设,鼓励大学生通过自助学习提高就业能力
高校通过建立涵盖就业信息发布、法规制度、职业测试、网上指导、网上招聘、职业资源库等功能的就业指导网站,形成功能齐全的就业信息网络,提高信息化程度,培养大学生自助服务能力。尤其重要的是要建设系统化的职业资源库,学校可以借助多方力量,针对每个专业尝试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源室和职业资源电子库。学生可以通过专业网站、职业网站和学校职业资源库了解本专业的典型职业、典型企业,在职业资源方面能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更有效的实质性帮助。此外,网站还可以提供高质量就业指导活动的视频下载,以便学生进行学习。 3.深入开展团体及个体化职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个性化明显,通识性的就业指导难以针对个体特征差异解决个体问题。高校就业中心可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通过举办工作坊等形式开展团体辅导,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在现有的就业指导人员中选择有心理学、教育学等学历背景的老师,将其培养成为职业咨询师,或通过强化与本校心理辅导中心的合作等方式,开展个体咨询,解决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与性格塑造、人际沟通与面试紧张、职业选择冲突与适应以及求职受挫与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困惑。
4.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大学生社会实战平台
市场经济下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培养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学校可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坚持互利共赢,创新校企长效合作机制,丰富校企合作内涵,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共建产学结合基地;通过订单培养方式努力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共同构建双師型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搭建校企之间信息化交流平台,将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就业工作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家长四方的共赢。
5.引入各方资源,充实大学生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在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要拓宽渠道,引入各方资源,充实大学就业指导队伍。如鼓励专业课老师讲授就业指导课程,使专业教学与就业指导密切结合;邀请企业精英担任就业指导客座教授或讲师,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职业环境;邀请校友回校举办职场经验分享沙龙;购买专业咨询公司个体咨询业务,优化学校就业指导个体咨询服务形式及质量。通过全方位挖掘可用资源,充分调动老师及社会人士积极性,实现就业指导全员化,帮助学生树立进取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就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
6.落实政策支持,鼓励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发展
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数量不足、稳定性低、专职化程度低的问题,高校可通过探讨体制改革,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并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就业指导人员在就业指导工作岗位上长期稳定地坚持下去,促进就业指导人员向专业化、全员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如明确就业指导队伍成员的教师身份,将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列入专任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使就业指导教师能真正享受与专任教师相同的待遇;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指导队伍考核管理体制,按照工作业绩和业务理论水平的高低评聘相应等级的职称。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把就业指导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提升至应有的位置,以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踊跃加入,为就业指导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