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歌剧中女性人物的分析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i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歌剧是在歌剧传入我国后,经演变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因对女性人物进行了经典塑造而广受欢迎,本文以歌剧的唱段为载体,阐述歌剧中两个典型的女性人物——三仙姑、小芹的性格,分析歌剧的现实主义色彩。
  关键词:民族歌剧;人物分析;《小二黑结婚》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02
  歌剧起源于西方,于20世纪早期传入中国,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民族歌剧是歌剧传入上海后由民族艺术家结合中国特色加以豐富和创作出的产物,融合了传统文化的戏曲元素和民族风格。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其中女性人物的塑造十分典型。
  1 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
  1953年,马可作曲,田川、杨春兰执笔,对赵树理的小说作品《小二黑结婚》进行改编,并创作出同名民族歌剧作品《小二黑结婚》[1]。故事原型是小说作者赵树理先生在进行调查时遇到的真实事件:故事的男主人公是民兵队长岳东至,女主人公是农村少女智英祥,他们因自由恋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遭到了迫害。赵树理根据这一真实故事创作了小说,生动地向人们再现了山西省刘家蛟这座偏僻的山村中,“神枪手”民兵队长小二黑和年轻美丽的小芹反对封建礼教、崇尚自由恋爱的过程[2]。
  在歌剧情节中,男主人公的父亲二孔明是一位典型的旧社会封建迷信者,他酷爱算卦问神,不仅因八字不合的借口反对小二黑与小芹的感情,而且还给自己的儿子找童养媳。女主人公的母亲三仙姑是村里出了名的“神婆”,她好吃懒做,因为贪恋金钱不惜将自己的女儿小芹嫁给村里的土财主[3]。此外,刘家蛟还有两位封建恶势力的代表——金旺、兴旺,他们贪图小芹的美貌,经常骚扰小芹,利用当时并不成形的农村政权对小二黑和小芹施加迫害。歌剧的最后,小二黑与小芹幸运地得到抗日民主区区长的帮助,取得了与封建迷信思想作斗争的胜利。
  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共有42个唱段,借鉴了西方传统歌剧的演唱形式与舞蹈、美术风格,同时融入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唱腔和板式,颇具民族特色[4]。这部作品不仅先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传播,而且入选过高中语文教材,形式不局限于歌剧,被改变拍摄成豫剧等戏曲。这部民族歌剧因对女性人物的鲜明性格塑造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深入思考,具有一定的传统意义与当代价值[5]。
  2 三仙姑人物形象分析
  在歌剧的整体故事中,三仙姑作为小芹的母亲,是一个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落后农民的反派。长期受封建思想浸染的三仙姑其实深受封建礼教的残害,经历过旧社会的包办婚姻[6]。但三仙姑没有受过教育,思想认识水平不高,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被迫屈服于封建思想,并最终成为封建礼教的附庸进而压迫他人。
  2.1 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者
  年轻时候的三仙姑面容姣好,也曾对爱情有过渴望,但是出生于封建社会且被封建思想影响的她难以逃脱被父母包办婚姻的命运[7]。起初,三仙姑嫁给了只会种地的老实农民于福,木讷的于福无法满足三仙姑对浪漫感情和自由生活的渴望,因此三仙姑选择通过在家中设置香案、搞迷信求神看病的方式吸引年轻的小伙;后来,三仙姑愈发浓妆艳抹,借着看病的名义与村里的年轻人厮混,小伙子们也打着看病的幌子来看打扮娇艳的三仙姑,许多村民指责三仙姑“不守妇道”[8]。
  实际上,三仙姑曾试图反抗她的婚姻,也渴望自由的恋爱,她的经历不仅体现了她性格中的反抗精神及独立精神,也反映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不得不成为封建包办婚姻牺牲者的悲哀。
  2.2 无用的反抗者与无奈的妥协者
  年龄渐长的三仙姑已经不能用美貌吸引人,没有那么多的年轻小伙来与她谈笑,但三仙姑依旧每天簪花涂粉,裤子上绣着好看的花边,穿着绣花鞋拿着花手绢[9]。在他人看来,三仙姑的行为不合身份,是可笑的。但事实上,三仙姑一切看似“不合理”的行为都体现了她的反抗意识,可惜她的反抗方式大多是无用的、扭曲的。
  观看歌剧的观众看到的舞台上的三仙姑是一个性格泼辣、行为大胆、不拘小节的“神婆”,三仙姑的唱段和表演都为这部歌剧添加了喜剧色彩[10]。而深入分析三仙姑的故事,会发现她的人生是在特定时空中的一部悲剧。三仙姑作为封建女性的典型代表,外表妖娆,内心放荡不羁、爱慕虚荣,情绪容易激动,她的性格无疑是被当时思想和道德扭曲的结果,三仙姑精神上的反抗与独立最终不得不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妥协[11]。
  2.3 封建意识的附庸者
  年轻时的三仙姑因为反抗包办婚姻而采取扭曲的反抗方式,其中固然有令人同情的地方,但她后来对小二黑与小芹恋爱的阻碍和对二人婚姻的破坏则更加令人愤恨[12]。《小二黑结婚》这部歌剧作品的批判性十分强,三仙姑将女儿许配给财主的做法不仅是嫌贫爱富的体现,更是封建礼教思想的病态体现。深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思想的影响,三仙姑用“下神”的方式讲出“前世婚姻由天定,不顺天意活不成”的可笑话语[13]。
  经历过封建包办婚姻的三仙姑尽管曾憧憬过自由恋爱,但仍阻碍女儿小芹的婚姻,这表现出她被封建礼教洗脑和荼毒。作为小芹的母亲,她没有支持和保护自己的女儿,反而用封建迷信的手段让自己也成为“迫害者”,伤了小芹的心,最终被指责是“不称职的母亲”[14]。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封建现实下,三仙姑从封建意识的受害者逐渐成为封建意识的附庸者。
  3 小芹人物形象分析
  在《小二黑结婚》歌剧中,小芹是与三仙姑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人物。尽管小芹只有18岁,但是她内心十分坚韧。这个热情淳朴的女孩在封建意识的说教和农村恶势力的迫害下没有退缩,勇于反抗封建势力、反对包办婚姻。对爱情充满渴望的小芹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思想先进的女性人物代表[15],她的人物性格鲜活、生动,集中表现在歌剧的唱段中。   3.1 纯洁热情的少女
  小芹出场的第一段表演描绘了小芹拿着洗衣篮开心地来到刘家峧村口河边的情景。唱段描写风景的句子“清粼粼的水来,蓝个莹莹的天……”[16]实际上写的是小芹的喜悦,她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二黑哥从县里开完英雄会回来与她相见。在回忆中,小芹和乡亲们一起送小二黑开会,但是担心人多眼杂迟迟未敢走上前去表露心声,慢板的方式刻画出小芹少女的羞涩与纯洁[17]。
  随着对二黑哥的思念之情越来越浓烈,心情激动的小芹放下衣衫跑到桥上远眺,甚至将风声都错听成脚步声。此时,同村的小姐妹喜兰和小荣迎面走来和小芹一同唱起了《树上的柿子圆又圆》[18]。这首曲子是歌剧第一段的第二曲,由姐妹三人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歌曲中喜蘭和小荣先是用树上的柿子跟小芹开玩笑,借柿子暗指小芹和小二黑的感情,再以燕子做喻,祝福小芹和小二黑能比翼双飞。歌剧中的小芹时而害羞时而明朗,展现了纯洁热情的少女形象。
  3.2 刚强坚韧的勇者
  正在小芹与喜兰和小荣玩闹时,金旺偷偷靠近试图调戏小芹。金旺是村里的干部,他唱着夸赞女孩相貌好看的曲子引逗小芹,但小芹丝毫没有退缩与害怕,她和小荣、喜兰一起反抗金旺,以打消金旺的罪恶念头[19]。面对金旺的无耻下流,小芹强硬反抗,言语之中充满了对金旺的厌恶,她机智地应对金旺的无赖行为,使得金旺不仅没得逞还狠狠摔了个跟头。对金旺这样颇有权势的人,小芹勇敢抗争的行为足显其性格的刚强。
  剧情继续发展,村里的媒婆宋大婶来三仙姑家给小芹说媒,三仙姑在丰厚彩礼的诱惑下用“出神”[20]的方式逼迫小芹嫁给同村的老财主吴广荣。但小芹并不愿意听从母亲的安排,在小芹与宋大婶、三仙姑的对唱中,小芹明确地表现了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反抗,“谁收下人家的彩礼,谁就跟人家去”[21],面对母亲“出神”算出来的所谓的“八字不合”“不顺天意”,性格坚韧的小芹直接摔了彩礼并表达活不成也不愿意嫁给土财主的心声,并大胆指出母亲三仙姑在装神弄鬼。小芹在这一唱段表现出的刚强坚韧与媒婆和母亲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2]。
  3.3 追求幸福的新时代女性
  歌剧第五场中,区长和村里的百姓及时解救了被迫害的小二黑与小芹,打倒了封建恶势力金旺,并批评了二孔明、三仙姑及迫害小二黑与小芹的其他村民。随后,女区长与大家一起唱起了《旧社会婚姻不自由》[23],她为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农村妇女发声,宣扬了新时代女性自由恋爱的思想和对独立自由的追求。主人公小芹对封建思想的抗争和对婚姻自由的争取是时代进步的反映,小芹也成为追求幸福的新时代女性的代表[24]。
  在歌剧的结尾,小二黑和小芹领唱曲目《红花绿叶开不败》,合唱采用了戏曲中的演唱形式——“帮腔”,充分烘托了结尾的氛围[25]。唱段结尾节奏轻快、气势磅礴,唱出了深受封建思想长期荼毒的百姓追求幸福、解放思想的渴望与热情,将歌剧推向了高潮。
  4 结语
  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情节完整、故事生动,采用了传统戏曲中的表现形式,鲜活地展现了旧社会渴望婚姻自由的年轻男女遭受封建旧势力的迫害后幸而得到解救的跌宕情节。整部歌剧没有局限于对人物性格的单纯描写与刻画,反而探究和深挖造成人物悲惨经历的社会现实原因,充分表现了歌剧的现实主义色彩。
  参考文献:
  [1] 马可.《小二黑结婚》五场歌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02.
  [2] 牛庆燕.全球化视阈中的生态文明话语权重建[J].科学社会主义,2019(06):108-114.
  [3] 何如意.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孝道伦理的挑战与建构[J].大众文艺,2018(17):230-231.
  [4] 娄雅宁.“非虚构”写作的要素探究[J].汉字文化,2018(21):18,20.
  [5] 吴梦.关汉卿元杂剧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原因[J].戏剧之家,2018(22):06-08.
  [6] 芦玉颖.浅谈大自然发展观[J].汉字文化,2019(18):180-181.
  [7] 王金玉.马克思财富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意义[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9):01.
  [8] 何如意.余华《活着》中人生观的两面性[J].大众文艺,2018(13):24-25.
  [9] 杨修志.“大众”概念在当代的认识与反思[J].汉字文化,2019(22):148-149.
  [10] 曹梦娇.从生态文学作品浅探共同体思想发展[J].大众文艺,2019(21):262-263.
  [11] 唐赟.马克思主义下的“人”的主体性[J].汉字文化,2019(14):114-115.
  [12] 王金玉.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方法论特征[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2.
  [13] 何如意.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孝道伦理的两面性思考[J].汉字文化,2018(17):68-69.
  [14] 曹梦娇.从传统角度看当代家风建设[J].汉字文化,2018(21):121-122.
  [15] 孙建华,崔媛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理论视野,2018(10):80-83.
  [16] 宫亚星.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汉字文化,2020(16):181-182.
  [17] 张静屹.浅谈审美标准[J].汉字文化,2020(16):142-143.
  [18] 钱烨.弘扬传统文化与遵循古礼[J].汉字文化,2019(07):36-37.
  [19] 何如意.美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价值及培养机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136-137.
  [20] 虞卓.生态审美教育及其带来的启示分析[J].美与时代(下),2018(11):66-67.
  [21] 宫亚星.道德失范问题的哲学思考[J].汉字文化,2020(03):135-136.
  [22] 杨广承,刘中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几点探析[J].戏剧之家,2019(25):156-157.
  [23] 何如意.矛盾论视域下的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研究[J].戏剧之家,2019(18):219,221.
  [24] 吴梦.从典籍浅析生态女性主义[J].汉字文化,2019(12):63-64.
  [25] 陈跃文.历史变迁视域下人类的崇拜和信仰[J].大众文艺,2018(17):241-242.
  作者简介:姜珊(1993—),女,辽宁沈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州拙政园中的空间布局、艺术手法和运用的艺术元素等进行探析,探讨古典园林平面构成和空间构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中国古典园林中使用的造园手法如框景、借景等营造的不同氛围空间艺术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式园林;理水;框景;花窗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5-0-02  中国造园活动始于商周时期,造园艺术经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知识经济的不断更新,公共空间的种类和功能空前丰富,与公共设施相关的建筑不断发展更新。城市公共空间愈发美轮美奂,多姿多彩。如今商场、广场等众多公共空间都与公共艺术相结合,绘上了各式各样的壁画。壁画与建筑物是相辅相成的,其依附于建筑物,又使建筑物更有价值,壁画的装饰美化功能充分展示了空间的优点,将自身的艺术观念生动地传达给了公共空间环境中的人们。  关键词:现代壁画;城市
期刊
摘要:隨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装饰艺术品成为环境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其质和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导致当下市场对装饰艺术设计高端人才的需求较大。装饰艺术设计与制作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较强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学生,以满足装饰艺术品市场的人才需求,是艺术类高校该课程的新课题。本文基于对该课程当前教学情况和效果的研究分析,围绕现有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
期刊
摘要:红色基因是中国特有的精神财富,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于高校学生更具有重要的传承教育价值。本文分析地域红色基因在传承教育中的新形势,找到将地域红色基因融入江苏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契合点,有意识地激发江苏高校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为实践案例,从多元传承形式、拓展传播途径、提高师资素养三个方面,探究将地域红色基因融入江苏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新模式,以期为加快传承地
期刊
摘要:南都观察是南都公益基金会设立的思想平台,这个平台关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社会问题,就一些社会公共议题,请资深的专家、学者进行解读,所以也被称为“中国社会问题的十万个为什么”。三年多来,南都观察得到了广大优秀作者的支持,发表了非常多优秀、有深度的文章,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问题都能在南都观察中得到释疑解惑,而且也能引导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主要对2019年12月16日南都观察主题为“
期刊
摘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教育基地作为红色文化的载体,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可供挖掘,本文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旅游业发展和高校思政课改革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红色教育基地;红色资源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香水逐渐吸引众多国内消费者。香水评论是香水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其翻译方法的研究可为中西方香水文化互鉴提供帮助。本文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出发,分析《香水指南》中英汉翻译实例,以期为此类文本翻译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际翻译理论;香水评论;英汉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5-0-02  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发
期刊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与新媒体行业发展、流行音乐盛行,导致音乐风格本就不被青年人青睐的楚州十番锣鼓逐渐萧条,甚至绝迹,其传承人与参与者更是老龄化严重。基于此,本文追根溯源、分析现状,并根据楚州十番锣鼓的风格特色,在视知觉原理的指导下,将其与目前新兴的音频可视化方式相结合,同时,以海报为载体,旨在将楚州十番锣鼓重新引入大众视野,激发大众的喜爱之情,推动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楚州十番锣鼓
期刊
摘要:本文从民俗文化和城市IP形象解读入手,分析我国城市IP形象设计现状和主要问题。以湖北省天门市为切入点,针对该城市的IP形象缺失现状,从城市地域文化角度,借鉴移情的形象构建方法塑造城市个性,并提出有效的天门市IP形象构建方法,在大众、民俗文化和城市IP形象三者之间建立起情感联系,在传承和弘扬优秀民俗文化的同时,带动城市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城市形象;IP形象;构建方法;移情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新闻媒体传播为我国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思路,在乡村法治建设上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因此法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从法制类节目在江苏沭阳农村的传播现状分析总结当今新闻媒体传播在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法制节目;乡村振兴;法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02  为了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