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室企业机制项目实践型IT特长生的培养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zhu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教学改革中的IT特长生培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与企业共建工作室模式,工作室按照企业运作机制进行管理。经过研究与实践,IT特长生在企业项目开发、技能竞赛训练以及社会服务等活动中的能力有显著提高,项目实践能力、创造力、就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关键词:工作室;企业机制;IT特长生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6-0087-02
  
  基于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项目实践、以及技能竞赛等融于一体,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这种模式面向整体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实训资源、师资队伍等都受到限制。早在2004年,我们的研究就是基于工作室的教学模式面向IT特长生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随着高职专业与课程的改革,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重点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建设要求,基于工作室的IT特长生培养模式在运作机制、培养方法、工学结合力度以及项目实践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校自2002年进行特长生的培养实践。2004年开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IT特长生培养制度,并先后建立了4个IT特长生工作室,以特长生培养、校企合作项目开发、技能竞赛训练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活动,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2007年探索尝试将工作室作为企业部门,以企业机制运作,加强校企合作,实施至今,在专业技能培养、社会服务、技能竞赛成果以及课程改革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效果。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在全省名列前茅,2009年,“IT特长生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的研究分别获得浙江省、宁波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基于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培养特长生存在的问题
  基于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在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在实施,主要局限在艺术、体育等面向大学招收的“特招生”,其他的专业实施甚少,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室运作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作室管理方法已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目前还仅仅处于概念界定、内涵解剖等层面,尚未发现有学者从操作层面研究工作室企业机制的实施与管理。工作室的管理与实施。将企业机制运作管理引入工作室的管理,将该模式应用到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方面、IT特长生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明顯不足。(2)在普遍的科研成果中,也对特长生培养的实训教学、项目开发的改革与创新不够,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对于特长生的实训场所、基地价值仅定位于实践操作场所。没有实现真实工作的场所,以及真正的企业背景的工作环境。在项目开发实践环节中,常见的是服务于虚拟课题、虚拟项目,全真性不强,更新能力较差,不能与社会实际同步发展,缺乏可持续性。(3)在IT特长生培养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其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力。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知识上应能够达到“学习—应用—深化”的作用,技能上达到“学—练—赛”的加强,素质上能从“学场—赛场—职场”的不同场合转化。一方面,对于IT特长生的培养拘泥于规模、榜样及带头的积极作用未能有效利用。(4)培养活动与课程的结合存在一定的脱节,融合度不高。这主要表现在IT特长生的培养课程具有一定的松散性,甚至与课程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是在IT特长生培养课程开发上存在的问题。
  基于工作室的企业机制管理与运作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与企业共建工作室,不同研究方向的工作室作为企业的一个部门,企业部门中的任务有IT特长生和IT特长生导师实施完成。按照企业运作机制管理工作室。经过研究与实践,IT特长生在企业项目开发、技能竞赛训练、社会服务等活动中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项目实践能力、创造力、就业核心竞争力增强。
  工作室企业机制的培养模式是依据计算机类专业的IT特长生方向的不同划分成若干个工作室(如:软件研发工作室、计算机技术服务工作室、网站设计与制作工作室以及多媒体作品制作工作室等),不同的工作室对应的是相应的课程群,课程群在建设过程中联系相应的企业,与企业形成深度合作,提出相应的工作室建设方案。共建工作室之后,要结合真实企业部门划分,不同的工作室作为企业的一个部门,共同按照企业机制进行管理。
  以各工作室(企业部门)为基本框架构建学习领域,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网络状分布的教学平台。各工作室以任务引领,以项目开发驱动、以各级学科技能竞赛的项目教学为特征,既独立,又相互渗透,具有融合性、开放性、互动性以及可选择性的特征。这种工作室企业机制的IT特长生培养模式具有现场教学与模拟创业教学特点,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结构如图1所示。(1)工作室企业机制教学要求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相应的工作室课程、项目开发、技能竞赛修读学分,通过选课的形式实现学分制的目标管理。(2)工作室企业机制根据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依托企业的资源与优势,淡化教室与课外技能实验实训室的界限,推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训室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完全打破教室和实践环境的界限,一切教学行为均可以根据导师的教学需要灵活安排空间并转换空间,教室可以是企业,企业也可以是教室。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转换为“师徒”之间的关系,教师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和了解每位学生,并能与他们展开专业及专业以外的沟通与交流,能更好地落实各项教学工作,彻底改变以往师生疏离的现象,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3)每个工作室背后均有一家企业或者几家企业作为依托,又可以作为一个公司的部门,工作室与企业建立直接的合作关系,企业与工作室二位一体,学生进入工作室就意味着进入企业,让学生在课堂上就预先进入企业员工角色,实现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近距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业、就业意识,有效激励与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4)工作室企业机制培养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建立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解决学生就业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IT特长生的管理与培养
  总体运作是要建立一种企业机制。工作室(企业部门)的工作任务是由对应的IT特长生和特长生导师实施完成。每个工作室(企业部门)按照公司总体部署,结合自身发展方向、各级技能竞赛、校企合作项目开发、教学项目开发、课程建设任务等,以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方式独立开展IT特长生的培养。
  培养方案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之后,开始选拔IT特长生,录取的特长生根据兴趣与特长选取,进入不同的工作室(企业部门),进行四个学期的培养期。这个过程沿着“培养—发展—提升”的三个阶段,实施淘汰制,如图2所示。
  IT特长生培养课程开发课程开发要做到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内容的“零距离”,实施校企合作的IT特长生培养开发课程模块。通过课程模块的开发建设和相应的替代学分制度的推行,学生可在各专业课程模块间自由选课(培养方向),打破专业壁垒,充分体现出新体系的灵活度与自由度。使学生可以选择学习更广泛的专业技能。课程开发如图3所示。
  主要培养活动教师承接企业项目、企业指定社会服务项目、教师横向课题、教科研课题等。项目形成后,立即确定项目负责人(含企业员工),由项目负责人确定项目组成员,校企合作共同带领学生进行项目运作。平时,课外辅导方面是以一个“双导师”负责一个学生小组或学生小组选择相应导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综合技能训练以及指导、训练其参加国内外科技或技能竞赛等;工作室(企业部门)教师与企业专家不定期地给学生举办讲座,进行专业信息传达、准职业人素质辅导以及就业指导等,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并提升学生的就业意识。
  教学方法课内外相结合,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即采用知识负载于项目,从项目中获取项目经验,通过项目训练达到技能提高的目的,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实践内容或技能竞赛实际要求作为教材。按照真实性学习理论,以来源于企业的项目为中心组织项目课程,结合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课程的功能。
  培养流程每一个阶段的管理都由企业与学校实施“双导师”制进行共管,实施淘汰制,具体培养流程如图4所示。
  考核评价重点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另外,学生的平时表现、项目开发情况、社会服务项目情况、技能竞赛成绩情况等都要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研究表明,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开展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极好平台,但是不适用于整体,其最佳效果能够体现在IT特长生的培养上。对应工作室的管理与运作机制,直接涉及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效果。通过我们的研究与实践,企业机制管理运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能够使得课程建设的校企合作深度加强,直接产生的效果也是显著的。成效来自管理,在企业运作的工作室模式下,培养IT特长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程光华.面向职业岗位,培养IT高技能应用型人才[J].计算机教育,2010,(8):116.
  [2]黄崇本.基于“核心+岗位”的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德)希格弗里德·普莱斯尔,尼奥拉·布赫侯尔茨.创造力的训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4]黄崇本.论高职教育岗位课程模式的创建[J].职教论坛,2007,(6下).
  作者简介:
  程光华(1976—),男,陕西柞水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软件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高职课程开发以及软件技术研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摘要:《线路工程》是通信专业最重要的职业能力课程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该课程改革的原因,提出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措施并阐述了改革成效,同时对课程改革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职;线路工程课程;综合改革;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3-0095-02    《线路工程》课程是通信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通信专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地区。天津市、辽宁省、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专业建设规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设计,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新建高职院校要保持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科学方法,前瞻发展愿景,制定好专业建设规划
摘要:当前,高职学生因人际交往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普遍。本文对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进行了原因分析,论述了高职学生对人际交往障碍进行自我调适的方法,以期帮助高职学生改善人际关系状况,在校园生活中与人和谐相处。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自我调适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4-0140-02    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一)高职学生人际交
摘要:阐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探讨了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了推行工学结合的效果与动因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提高工学结合实施效果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动因;效果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其特有的优势,而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主要特色。但在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学校在校企合作中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企
【正】 晋中职工大学,是曾被国家教委亮了红牌的单位,自张森林校长上任以来,以地委行署的“科教兴区”战略为方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实现统一管理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教学
摘要:高职院校应该引入虚拟工厂实训教学模式,学生经过虚拟工厂实训就业后更容易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为了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应该对虚拟工厂实训教学模式的建立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虚拟工厂;实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1-0126-02    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教学应该能够充分巩固理论教
摘要: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题为内容,以参与为形式,以发展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用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设计、备课、讲课、评课、小组活动、专题调研、考试命题以及成绩评定,使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从而达到提高职业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参与体验;酒店管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
剩余药品,是指在正常医疗情况下因患者自身原因不用药且无法办理退药或因患者合理拼用产生的剩余药品。为节约医药资源,保证临床用药安全,防范药品浪费流失,加强病愈后剩余药
期刊
一般人都认为,美国的对冲基金(又称套利基金、避险基金)是“赚钱机器”,对冲基金的经营人更是以“常胜将军”的姿态傲视全球资本市场。然而,今年来特别是8月以来,世界各地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