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胡锦涛
“神舟”飞天 千年梦圆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了嫦娥飞天之梦,但千百年来,这只是中华民族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2003年10月16日清晨,当第一缕曙光叩醒祖国大地,全国人民共同见证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瞬间,由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着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功返航,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全国人民的期盼中凯旋;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神舟七号”又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姿态载着我们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成功地完成了太空之旅,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系列的成功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伟大壮举,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完全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是继“两弹一星”后又一座新的里程碑。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是难度大、规模大、系统复杂、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强的工程,是“科技领域的皇冠”,是衡量一个民族智慧,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必须“有所为”的领域。今天,中华民族这个有着飞天梦想的民族终于梦圆九天,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仓关键技术的国家。
十年磨一剑,奋斗铸辉煌。我们不会忘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决策和指挥下,广大航天工作者艰苦创业、不懈奋斗,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的丰功伟绩;不会忘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7年以来,参加工程研制、建设和实验的新一代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勇敢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
1958年5月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内外大局的战略高度出发,以长远的眼光和非凡的胆略,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毅然决定研制“两弹一星”。自此,新中国踏上了探索和开发太空的伟大征程。“东方红”、“实践一号”等相继发射,天籁之音响彻太空。
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明确把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纳入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我国人造卫星研制工程遵循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方针,应用卫星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迎来了空间技术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新时期,“东方红二号”、“远望一号”、“FSW-1”、“风云一号”开始闪耀太空。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空间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多项重大决策,启动了载人航天等重大航天工程,加快了空间事业的发展进程。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发展空间技术作为强国兴邦的重要举措,推动了空间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载人航天梦圆九天,应用卫星服务社会,嫦娥工程高奏凯歌,中国空间技术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精神丰碑 托载伟业
五十载的光荣与梦想,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2005年11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评价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伟大成就,全面总结了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经验,并且将载人航天精神精辟的总结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20个字,“四个特别能”,铸成了一座耸入云天的精神丰碑。
特别能吃苦。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起步的。 为了缩小差距,迎头赶上,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时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做到起步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众所周知,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是需要几代人不断开拓创新、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够达到的。尤其像航天事业,没有一流的研究机构,没有一流的专家教授,没有一流的实验设备,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而恰恰在这方面,刚刚诞生的新中国非常的欠缺,家底非常薄弱。新中国是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成立之初,全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包括社会学研究机构在内)总共只有40个左右,研究人员656人。中国的航天事业就是在这样的起点上开始了伟大的征程。
而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中国航天人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从茫茫戈壁到浩瀚海洋,神州大地处处洒下了几代航天工作者辛勤的汗水,留下了几代航天工作者奋斗的足迹。他们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道道难关面前毫不退缩,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题,奉献了青春年华、聪明才智和热血汗水,创造了一个个中华民族飞天的奇迹。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次成功实现“弹箭结合”实验;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5年11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1980年5月18日,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1981年9月20日,我国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
1987年8月5日,我国第一次提供卫星对外搭载服务;
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实验飞船;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飞船;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壮丽腾飞,都以这样一种精神不断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艰苦奋斗,以苦为乐。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托举起一个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特别能战斗。中国搞载人航天是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的基础之上的,走的是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中国载人航天路上遇到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和极具风险性的一项重点工程。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师是在“两弹一星”工程的基础上起步的,但较之“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的规模、技术难度都要大得多,很多领域要从零开始、白手起家。
中国人民是不信邪的伟大人民,中国航天人是不畏难的英雄队伍。他们秉承老一代航天人的光荣传统,发扬特别能战斗的创业精神,勇于攀登、敢于超越、不断进取,使这项空前复杂的工程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从大漠深处的航天发射场到浩瀚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到处留下了航天人攻坚的足迹,洒下了航天人攀登的汗水;从试验室到各生产企业,他们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满腔热血谱写了共和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壮丽诗篇,终于使中华儿女梦圆九天,冲出了蓝色的地球,奔向了神秘而广袤的太空。 探索浩瀚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神舟”飞船已经7次成功飞天,让6名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我们的载人航天事业虽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这只是中华民族探索太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当我们回顾中国航天事业走过的路,除了令人骄傲和自豪的辉煌成就以外,给我们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中国航天人为此付出的汗水和艰辛。也许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那一个个劳碌的身影会变得模糊,但他们留下的特别能战斗的进取精神将会永远伴随着我们,这才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特别能攻关。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
当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的时候,尽管我国已经掌握了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等基础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这个航天领域的最高难题,却几乎从零开始;即便如此,中国航天人还是大胆提出了设计制造一步跨越国外近40年发展历程的飞船设想。
“我们不想重复国外的老路,为的是奋力追赶拉大的差距。”在到达退休前一个月被任命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的戚发轫说。
几乎所有航天人都像戚发轫一样拧紧了发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航天人的创造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从飞船设计的高起点到火箭研制的高标准,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天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科技前沿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特别能奉献。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建设者,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团队。中国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解放军指战员,胸怀报效祖国之志,肩负载人航天重任。直接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贡献力量的人员就达10万之众,而每个人的背后还有他们的亲人在默默的付出。飞天征途的每一步都充满着艰辛和风险,投身这一事业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但中国航天工作者毫无怨言、义无反顾。
老一代航天人甘当人梯,新一代航天人茁壮成长。目前,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几大系统中,35岁以下的技术骨干已占80%,一批既懂专业、又善管理的人才成为各系统、各专业的带头人。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这样的信念让广大中国航天人战胜了无数艰难困苦,创造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曲无私奉献的时代凯歌,他们的名字将永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史册。
英雄酬志 代代人杰
民族的复兴是建立在国家强大的基础上,什么是强国?大国不等于强国,富国也不等于强国。一个国家只有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各方面都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才能叫强国。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国家的能力,往往需要一些标志性的证明。载人航天是人类最伟大的壮举之一,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活动,不仅是为了圆千年飞天之梦,更是为了圆百年强国之梦。
1967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抵达月球,用左脚踩下了自己的脚印,随后他的话通过电波传遍全球,“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在此之前的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航员列昂洛夫打开“上升2号”飞船舱门,完成了人类首次太空行走。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世界共进行了238次载人航天飞行,将942人送入了太空,而这其中却没有中国人的身影。在星光璀璨的太空中,中国人是勤奋追赶的后来者。
中国人跨入太空的一小步,对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同样是意义深远的一大步。从夸父追日到嫦娥奔月,从万户的火箭坐骑到敦煌的飞天壁画,一个民族用数千年的光阴来揣摩宇宙瑰丽的景象,并用持续不移的梦想锻炼着飞天的翅膀。直到今天,中国人才真正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太空,以上天赐予的黑眼睛在荒凉无垠的黑暗中寻找点点光明。也许这一步远不如阿姆斯特朗那样真实可感,据说那脚印将在月球上保留50万年,但毫无疑问,中国宇航员迈出舱门的那只脚,必将在我们头顶的星空、历史的画卷以及中华民族的心灵中留下一个深刻不灭的脚印。
从载人到出仓,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期盼一朝成为现实,这其中无数航天人用无私的奉献铺就了这条漫漫飞天路,在星光璀璨的光环和花团锦簇的荣誉背后,包含着许多航天人的付出与舍弃!舍弃现代生活的热闹,而选择了戈壁滩上的寂寞;付出功成名就的机会而选择默默无闻的奉献;将个人荣辱得失抛在戈壁滩上,将青春年华书写在无垠的宇宙中。为了这一天,多少人青丝变白发,即使在死后也要选择大漠作为最后的归宿,守望着中国航天和尖端科研领域一次次辉煌的腾飞。
就在酒泉发射中心附近,有一个烈士陵园,600多位为中国航天事业献身的英灵就在这片土地中安睡,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甚至没有看见自己的努力成果飞上蓝天、飞向太空。在这个大漠深处的陵园,“东风烈士纪念碑”记录着中国航天人跋涉太空的悲壮征程。
士兵王来。30多年前的那个黄昏,发射阵地附近的火箭推进剂突然失火,24岁的王来不顾一切冲进火海抢救设备和战友,特种燃料的气化分子瞬间将他变成一支“火炬”,为保护实验设备,王来留下最后一句吼叫:“别过来。”便义无反顾地奔向戈壁滩,身后留下38个焦黑的脚印。
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投入到“两弹一星”的研制中。在一次爆炸失败后,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色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就是这一次,埋下了他死于射线的伏笔。1985年7月,邓稼先被确诊为直肠癌。1986年5月邓稼先在手术后强忍痛苦同于敏等人一起联名向中央写信,就我国核武器事业和高技术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为我国核科学技术事业发光发热。
老一代航天人矢志不渝,新一代航天人茁壮成长。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从此,向前!向前!向前!世界听到了中国航天人矢志追赶的脚步!
从此,飞天!飞天!飞天!中国航天人在太空完成了一次次壮丽的旅程!
世界一次次发出惊呼“哦,中国?哦,中国!”
有谁知道,这一声声惊呼背后饱含了中国新一代航天人多少的心血与汗水。
袁家军,1962年生人,“神舟”飞船总指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卫星飞过天际时,年仅7岁的袁家军骑在父亲的肩膀上,听着收音机里传出的《东方红》乐音,好奇地问:“爸爸,卫星在哪儿呢?”父亲袁承维告诉儿子:“大概是最亮的那一颗吧。”少年袁家军觉得卫星是那般神秘,令他心动。一颗希望的种子就这样埋藏在他心间,从此,他朝着自己的梦想一路进发。
1996年,袁家军被任命为“神舟”飞船副总指挥、唐家岭航天城全面建设总负责人,那年他才33岁。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我们的飞船研制工作披荆斩棘,在风口浪尖上乘风破浪,就是为了给航天员铸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天上之家。”袁家军回忆起7年前,他带领试验队员打造第一艘“神舟”飞船返回舱时的情形,至今仍记忆犹新。
返回舱是航天员的座舱和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如同航天员的太空卧室。焊接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零件生产、工装模具加工上都遇到了许多拦路虎。
1996年初,袁家军与研制人员制定出了长达5米的返回舱工作流程,明确了所有关键技术的完成节点,每周坚持到返回舱焊接现场开调度会,把院士、专家和哈工大的能工巧匠请来做高参。多少个不眠之夜,工人们把被窝搬到了返回舱加工现场,蓬头垢面地一点一滴地啃技术难关。作为行政指挥,袁家军始终与他们奋战在一起,“船老大”的外号就是那时得来的。
由于超负荷地连轴转,袁家军病了,连续10天高烧不退,经过治疗,病情稍减,他又战斗在工作现场。
正是由于袁家军和他的团队的忘我付出,同年9月28日,中国航天史上第一艘飞船返回舱终于提前诞生了!它扭转了飞船研制的被动局面,为第一艘无人飞船按计划发射赢得了时间,对整个飞船研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正是无数如袁家军这样的航天人的艰苦努力,铸就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一系列腾飞,把一个国家推到了崭新的高度,彰显了中国跻身世界强国的荣耀。
2008年9月14日,洛杉矶。
身为美国航天领军人物的美国宇航局局长米切尔?格里芬发表了长篇讲话,全方位解读了“神七”及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并号召美国最高决策层和航天人士要学习这种精神。
在人类筚路蓝缕奔向自由和文明的路途上,对太空的探索并不是终极目标,更不是唯一目标。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在公认的最为艰难的事业上取得突破,他也必将获得突破一切桎梏的勇气与信心。自此,我们仰望星空之际,足可以多一份对未来命运的笃定和预期!
“神舟”飞天 千年梦圆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了嫦娥飞天之梦,但千百年来,这只是中华民族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2003年10月16日清晨,当第一缕曙光叩醒祖国大地,全国人民共同见证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瞬间,由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着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功返航,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全国人民的期盼中凯旋;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神舟七号”又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姿态载着我们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成功地完成了太空之旅,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系列的成功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伟大壮举,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完全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是继“两弹一星”后又一座新的里程碑。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是难度大、规模大、系统复杂、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强的工程,是“科技领域的皇冠”,是衡量一个民族智慧,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必须“有所为”的领域。今天,中华民族这个有着飞天梦想的民族终于梦圆九天,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仓关键技术的国家。
十年磨一剑,奋斗铸辉煌。我们不会忘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决策和指挥下,广大航天工作者艰苦创业、不懈奋斗,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的丰功伟绩;不会忘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7年以来,参加工程研制、建设和实验的新一代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勇敢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
1958年5月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内外大局的战略高度出发,以长远的眼光和非凡的胆略,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毅然决定研制“两弹一星”。自此,新中国踏上了探索和开发太空的伟大征程。“东方红”、“实践一号”等相继发射,天籁之音响彻太空。
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明确把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纳入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我国人造卫星研制工程遵循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方针,应用卫星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迎来了空间技术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新时期,“东方红二号”、“远望一号”、“FSW-1”、“风云一号”开始闪耀太空。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空间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多项重大决策,启动了载人航天等重大航天工程,加快了空间事业的发展进程。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发展空间技术作为强国兴邦的重要举措,推动了空间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载人航天梦圆九天,应用卫星服务社会,嫦娥工程高奏凯歌,中国空间技术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精神丰碑 托载伟业
五十载的光荣与梦想,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2005年11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评价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伟大成就,全面总结了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经验,并且将载人航天精神精辟的总结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20个字,“四个特别能”,铸成了一座耸入云天的精神丰碑。
特别能吃苦。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起步的。 为了缩小差距,迎头赶上,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时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做到起步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众所周知,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是需要几代人不断开拓创新、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够达到的。尤其像航天事业,没有一流的研究机构,没有一流的专家教授,没有一流的实验设备,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而恰恰在这方面,刚刚诞生的新中国非常的欠缺,家底非常薄弱。新中国是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成立之初,全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包括社会学研究机构在内)总共只有40个左右,研究人员656人。中国的航天事业就是在这样的起点上开始了伟大的征程。
而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中国航天人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从茫茫戈壁到浩瀚海洋,神州大地处处洒下了几代航天工作者辛勤的汗水,留下了几代航天工作者奋斗的足迹。他们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道道难关面前毫不退缩,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题,奉献了青春年华、聪明才智和热血汗水,创造了一个个中华民族飞天的奇迹。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次成功实现“弹箭结合”实验;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5年11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1980年5月18日,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1981年9月20日,我国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
1987年8月5日,我国第一次提供卫星对外搭载服务;
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实验飞船;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飞船;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壮丽腾飞,都以这样一种精神不断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艰苦奋斗,以苦为乐。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托举起一个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特别能战斗。中国搞载人航天是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的基础之上的,走的是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中国载人航天路上遇到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和极具风险性的一项重点工程。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师是在“两弹一星”工程的基础上起步的,但较之“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的规模、技术难度都要大得多,很多领域要从零开始、白手起家。
中国人民是不信邪的伟大人民,中国航天人是不畏难的英雄队伍。他们秉承老一代航天人的光荣传统,发扬特别能战斗的创业精神,勇于攀登、敢于超越、不断进取,使这项空前复杂的工程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从大漠深处的航天发射场到浩瀚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到处留下了航天人攻坚的足迹,洒下了航天人攀登的汗水;从试验室到各生产企业,他们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满腔热血谱写了共和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壮丽诗篇,终于使中华儿女梦圆九天,冲出了蓝色的地球,奔向了神秘而广袤的太空。 探索浩瀚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神舟”飞船已经7次成功飞天,让6名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我们的载人航天事业虽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这只是中华民族探索太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当我们回顾中国航天事业走过的路,除了令人骄傲和自豪的辉煌成就以外,给我们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中国航天人为此付出的汗水和艰辛。也许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那一个个劳碌的身影会变得模糊,但他们留下的特别能战斗的进取精神将会永远伴随着我们,这才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特别能攻关。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
当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的时候,尽管我国已经掌握了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等基础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这个航天领域的最高难题,却几乎从零开始;即便如此,中国航天人还是大胆提出了设计制造一步跨越国外近40年发展历程的飞船设想。
“我们不想重复国外的老路,为的是奋力追赶拉大的差距。”在到达退休前一个月被任命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的戚发轫说。
几乎所有航天人都像戚发轫一样拧紧了发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航天人的创造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从飞船设计的高起点到火箭研制的高标准,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天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科技前沿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特别能奉献。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建设者,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团队。中国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解放军指战员,胸怀报效祖国之志,肩负载人航天重任。直接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贡献力量的人员就达10万之众,而每个人的背后还有他们的亲人在默默的付出。飞天征途的每一步都充满着艰辛和风险,投身这一事业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但中国航天工作者毫无怨言、义无反顾。
老一代航天人甘当人梯,新一代航天人茁壮成长。目前,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几大系统中,35岁以下的技术骨干已占80%,一批既懂专业、又善管理的人才成为各系统、各专业的带头人。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这样的信念让广大中国航天人战胜了无数艰难困苦,创造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曲无私奉献的时代凯歌,他们的名字将永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史册。
英雄酬志 代代人杰
民族的复兴是建立在国家强大的基础上,什么是强国?大国不等于强国,富国也不等于强国。一个国家只有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各方面都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才能叫强国。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国家的能力,往往需要一些标志性的证明。载人航天是人类最伟大的壮举之一,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活动,不仅是为了圆千年飞天之梦,更是为了圆百年强国之梦。
1967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抵达月球,用左脚踩下了自己的脚印,随后他的话通过电波传遍全球,“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在此之前的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航员列昂洛夫打开“上升2号”飞船舱门,完成了人类首次太空行走。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世界共进行了238次载人航天飞行,将942人送入了太空,而这其中却没有中国人的身影。在星光璀璨的太空中,中国人是勤奋追赶的后来者。
中国人跨入太空的一小步,对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同样是意义深远的一大步。从夸父追日到嫦娥奔月,从万户的火箭坐骑到敦煌的飞天壁画,一个民族用数千年的光阴来揣摩宇宙瑰丽的景象,并用持续不移的梦想锻炼着飞天的翅膀。直到今天,中国人才真正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太空,以上天赐予的黑眼睛在荒凉无垠的黑暗中寻找点点光明。也许这一步远不如阿姆斯特朗那样真实可感,据说那脚印将在月球上保留50万年,但毫无疑问,中国宇航员迈出舱门的那只脚,必将在我们头顶的星空、历史的画卷以及中华民族的心灵中留下一个深刻不灭的脚印。
从载人到出仓,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期盼一朝成为现实,这其中无数航天人用无私的奉献铺就了这条漫漫飞天路,在星光璀璨的光环和花团锦簇的荣誉背后,包含着许多航天人的付出与舍弃!舍弃现代生活的热闹,而选择了戈壁滩上的寂寞;付出功成名就的机会而选择默默无闻的奉献;将个人荣辱得失抛在戈壁滩上,将青春年华书写在无垠的宇宙中。为了这一天,多少人青丝变白发,即使在死后也要选择大漠作为最后的归宿,守望着中国航天和尖端科研领域一次次辉煌的腾飞。
就在酒泉发射中心附近,有一个烈士陵园,600多位为中国航天事业献身的英灵就在这片土地中安睡,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甚至没有看见自己的努力成果飞上蓝天、飞向太空。在这个大漠深处的陵园,“东风烈士纪念碑”记录着中国航天人跋涉太空的悲壮征程。
士兵王来。30多年前的那个黄昏,发射阵地附近的火箭推进剂突然失火,24岁的王来不顾一切冲进火海抢救设备和战友,特种燃料的气化分子瞬间将他变成一支“火炬”,为保护实验设备,王来留下最后一句吼叫:“别过来。”便义无反顾地奔向戈壁滩,身后留下38个焦黑的脚印。
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投入到“两弹一星”的研制中。在一次爆炸失败后,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色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就是这一次,埋下了他死于射线的伏笔。1985年7月,邓稼先被确诊为直肠癌。1986年5月邓稼先在手术后强忍痛苦同于敏等人一起联名向中央写信,就我国核武器事业和高技术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为我国核科学技术事业发光发热。
老一代航天人矢志不渝,新一代航天人茁壮成长。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从此,向前!向前!向前!世界听到了中国航天人矢志追赶的脚步!
从此,飞天!飞天!飞天!中国航天人在太空完成了一次次壮丽的旅程!
世界一次次发出惊呼“哦,中国?哦,中国!”
有谁知道,这一声声惊呼背后饱含了中国新一代航天人多少的心血与汗水。
袁家军,1962年生人,“神舟”飞船总指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卫星飞过天际时,年仅7岁的袁家军骑在父亲的肩膀上,听着收音机里传出的《东方红》乐音,好奇地问:“爸爸,卫星在哪儿呢?”父亲袁承维告诉儿子:“大概是最亮的那一颗吧。”少年袁家军觉得卫星是那般神秘,令他心动。一颗希望的种子就这样埋藏在他心间,从此,他朝着自己的梦想一路进发。
1996年,袁家军被任命为“神舟”飞船副总指挥、唐家岭航天城全面建设总负责人,那年他才33岁。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我们的飞船研制工作披荆斩棘,在风口浪尖上乘风破浪,就是为了给航天员铸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天上之家。”袁家军回忆起7年前,他带领试验队员打造第一艘“神舟”飞船返回舱时的情形,至今仍记忆犹新。
返回舱是航天员的座舱和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如同航天员的太空卧室。焊接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零件生产、工装模具加工上都遇到了许多拦路虎。
1996年初,袁家军与研制人员制定出了长达5米的返回舱工作流程,明确了所有关键技术的完成节点,每周坚持到返回舱焊接现场开调度会,把院士、专家和哈工大的能工巧匠请来做高参。多少个不眠之夜,工人们把被窝搬到了返回舱加工现场,蓬头垢面地一点一滴地啃技术难关。作为行政指挥,袁家军始终与他们奋战在一起,“船老大”的外号就是那时得来的。
由于超负荷地连轴转,袁家军病了,连续10天高烧不退,经过治疗,病情稍减,他又战斗在工作现场。
正是由于袁家军和他的团队的忘我付出,同年9月28日,中国航天史上第一艘飞船返回舱终于提前诞生了!它扭转了飞船研制的被动局面,为第一艘无人飞船按计划发射赢得了时间,对整个飞船研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正是无数如袁家军这样的航天人的艰苦努力,铸就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一系列腾飞,把一个国家推到了崭新的高度,彰显了中国跻身世界强国的荣耀。
2008年9月14日,洛杉矶。
身为美国航天领军人物的美国宇航局局长米切尔?格里芬发表了长篇讲话,全方位解读了“神七”及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并号召美国最高决策层和航天人士要学习这种精神。
在人类筚路蓝缕奔向自由和文明的路途上,对太空的探索并不是终极目标,更不是唯一目标。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在公认的最为艰难的事业上取得突破,他也必将获得突破一切桎梏的勇气与信心。自此,我们仰望星空之际,足可以多一份对未来命运的笃定和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