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电刺激对三叉神经第一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001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是指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再次被激活、复制,引起的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 TN) 分布区的皮损及神经损伤所导致的超过1月以上的疼痛,属于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表现为自发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 [1,2].研究表明发生于三叉神经节的带状疱疹病人占所有带状疱疹病人比例高达20%,而三叉神经中第一支 (V1)发病率则为V2、V3支的20倍左右 [3].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每年因V1支带状疱疹导致的眼部并发症发生率可达4% [4],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腰椎关节突关节(lumbar facet joint,LFJ)的改变与腰椎间盘突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目前仍未明确,通过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关节突关节的矢状化、退行性变、关节炎的病变与腰椎的生物力学性质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腰椎间盘,对腰椎间盘的突出产生推动作用.本文对两者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旨在提供两者相关性进一步的探讨及研究,为今后临床通过治疗关节突关节从而达到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案提供依据,降低操作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将缓和医疗(palliative care)定义为通过早期发现、正确评估及治疗病人的疼痛和其他生理、心理、灵性问题,以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在面对危及生命的疾病时生活质量的一种方法.缓和医疗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缓解病人的疼痛和其他令人痛苦的症状,临床实践指南对终末期病人包括疼痛在内的多个症状提出了相应的评估及治疗流程.但若已明确上述手段不足以缓解痛苦时,缓和镇静(palliative sedation)可作为最后手段供病人、家属和医护团队共同讨论和选择.随着我国缓和医疗的发展,开展缓和镇静的需求也在增
慢性腰痛是现代社会缺勤、致残的主要原因,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及经济负担,但其具体机制不明.慢性腰痛的发病机制与防治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慢性腰痛多合并神经病理性疼痛,导致其临床治疗更加困难.近年来关于神经病理性腰痛的机制与诊疗有大量文献报道.为了更好了解目前神经病理性腰痛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将综述神经病理性腰痛的定义、诊断方法、机制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神经病理性腰痛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