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档案与高校记忆工程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guozhi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25年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记忆的社会框架中》首次提出“集体记忆”概念,关于“社会记忆”的理论成为了学界的研究热点。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社会政治变迁、后现代思潮影响,记忆和记忆研究在西方社会重新焕发青春,有关社会记忆的相关工程在欧美国家也盛行起来。中国关于记忆理论的研究热潮自2000年以后才出现,而直至21世纪初,作为“社会记忆”理论区域性表达的城市记忆工程才由青岛首次倡导并实施。作为社会记忆理论的另一延伸性表达——“高校记忆”,其研究则相对来说更加滞后一些。就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而言,关于高校记忆工程研究的理论框架已初步确立。照片档案是高校记忆工程的另一重要分支系统,本文拟就照片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浅谈关于高校记忆工程之管见。
  高校作为人类科技文明代际传递的知识组织,存在有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核。高校的精神文化和城市、乡村文明一样,是需要对其进行记忆守护的。高校记忆对高校精神文化的存在、延续和发展具有着重要作用,它是对高校主流意识和主导思想的历史呈现。校园里的古老建筑、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等元素成就了高校记忆的物质现实,而高校长久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文化气质、历史品格则构成了高校记忆的精神内核,高校历史进程中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名师风采、教学生活文化活动内容,以及渗透进历代学人精神肌理的文化脉络,都可为其具体表现。
  在守护高校记忆、存续大学精神文脉方面,办学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可为典范。像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天津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它的网上校史博物馆作为对实体校史馆的延伸与拓展,以丰富的馆藏史料数据库展示了这所百年高校的创办发展历程、精神文化传统以及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巨大贡献,是对学校历史的深度还原与重构,有效构建了高校宝贵的历史文化记忆,书写了它的百年壮阔史诗,加深了师生对于大学精神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也将这种精神传承向社会辐射与传递。
  对于诸多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关于构建高校记忆,其进展是相对滞后的,这与其办学历史、办学规模有关。新建本科院校建校初期办学规模较小,为适应日益扩大的教学需求而大力开发建设,这其中无可避免地会损毁部分的历史记忆。如承载着校园物质存在和物质现实记忆的老建筑、旧景观,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建设中不复存在。又如,高校虽都设有档案馆、校史馆等保存高校记忆的行政机构,但多数的文书档案着力展示宏大的政治叙事,表达的是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作为一段完整的大学历史,在宏大叙事的背景下,更应该有丰富的教学与师生生活场景作为其具体细节的补充。高校发展历程的亲历者——老教授、老教师们,他们先进的教学经验、他们关于大学发展的口述历史,以至于他们保存的关乎高校记忆的影像资料等,都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些对于构建高校记忆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元素,却随着他们的相继离世而逐渐湮灭。这就尤其需要对与高校记忆相关的历史记忆信息和现行记忆信息进行全面的感知、记录、采集、整理和保存,以便将来提供利用,“高校记忆工程”由此应运而生,它是这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一项复杂而具体的系统工程。
  在开展高校记忆的系列工程中,照片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照片档案是建构高校记忆最重要最直观的凭证。影像技术的应用可谓是工业社会对大众生活最有影响的发明之一,它将稍纵即逝的场景摄取并保存下来,其触角从宏大的社会、政治场景一直延伸到普通人的生活,使之进入“历史”,成为对过去记忆最重要的证据之一,影像逐渐成为与文字一样重要的记载历史、保存记忆的工具。集体记忆的缺失必然造成人类文化的裂痕和社会历史的空档,守护文明就要守护记忆,传承文明就要传承记忆。始于本世纪初的“城市记忆工程”,意在挽救濒临消失的城市历史和文化记忆。近几年陆续在浙江、山东、甘肃、江西、河北等地开展的“乡村记忆工程”,意在拯救体现着中国文化根柢的日益式微的乡村文化记忆。在这些社会记忆工程的开展中,影像资料所起到的作用无可比拟。像北京、天津、青岛、大连、武汉、杭州等城市开展的“城市印象”系列主题活动,都离不开照片档案的展示,它形象直观的展出给予受众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是单纯文字的力量无法达到的。而高校记忆工程的开展,照片档案的建设管理同样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目前广西区内三所建校历史较久的本科院校——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通过建立接受个人捐赠老照片的长效机制,在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方面起到典范作用。其中广西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31500多张(盒)声像档案,其网上校史展馆以图文影像形式生动展现了自1932年建校以来广西师大的发展历程及各历史时期的原始风貌,形象直观的勾画了一段高校历史文化记忆。三所高校的网上校史展厅均利用信息平台将老照片以动态形式展出,以现代技术保存了影像资料,又便于公众查找、利用,和加深对高校历史文化的了解,极大地扩展了高校照片档案的社会影响力,并提高了全社会对高校档案事业的认知度。但区内其它本科院校在照片档案的建设和管理上则是比较滞后的。表现学校层面重大活动的照片多,反映师生日常教学工作及生活片段的照片则很少。一所高校的历史,反映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只是一个方面,日常的生活场景则应该作为其细节的补充,这样的校史才会显得丰富充盈。像这种表现学校日常生活的照片多存放在个人手中,需建立向个人和社会征集反映高校历史记忆的老照片的长效机制,令照片档案的收集向多维度、立体化方向发展。而反映高校现行记忆信息的照片档案,其移交部门主要是高校的宣传部和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档案意识相对比较薄弱,移交照片大小不规范,照片档案配有的文字说明应包括的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拍摄者等六要素也并不完整,这也给照片档案的整理和將来的利用造成不便。
  2016年初热播的一档电视娱乐节目《了不起的挑战》(收官版)从侧面展现了台湾小学在照片档案管理方面的高度严谨、精密的程度。台湾小学的教务部门完整保存了学生入学至毕业的照片档案,按班别登记造册,利于查找,足见其在照片档案收集、保管和利用方面的先进性,这缘于成熟的档案意识和对于历史原始凭据的高度重视。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台湾,而在同期的内地,照相器材尚属罕见之物,政府机构保存的照片档案尚且馆藏甚少,民间收藏更显匮乏。如果说这是因当时的经济条件所限,但当今天中国以跨越式发展的速度在急速前进,各种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已是相当普及,全民的照片档案意识却并未同步跟进,照片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距离先进程度还是有着相当距离。像广西区内的高校,在照片档案管理建设方面走在前列的广西师范大学,虽然照片档案馆藏颇为丰富,但和区外知名高校相比较,其照片档案面向社会公众的开放程度还是不够高,这样的照片档案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能引起社会公众对于大学记忆的强烈共鸣,而照片档案本身的价值也未能全面体现。广西大学在将照片档案向社会公众开放方面已作出了相当的努力,其档案馆的网上展厅设有专题历史图片展,将建国前至今收集到的历史照片在网上展厅分门别类展出,生动鲜活的再现了广西大学的历史原貌,有效的留存了高校的历史记忆,提高了照片档案的社会影响力。反映高校历史的照片档案对于受众的情感触动往往是是文字无法企及的,加强照片档案的采集、整理和保存,这样也更加有利于向民间及个人征集更多有历史价值的老照片,对照片档案馆藏数量的增加也是有推动促进作用的。
  高校记忆工程是对历史和现行记忆信息进行全面整理和保存的系统工程,是社会记忆系统构建的重要补充。打造高校记忆工程对于存续大学精神文脉、促进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建设智慧校园的基础资源,并使之向社会良性辐射都起着重要作用。照片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是这一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分支系统,开展高校记忆工程,应将照片档案的完善管理作为关键环节来进行。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职业学校的汽车专业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汽车类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为了较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必须重视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尤其是教师团队的建设。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职业学校汽车专业如何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关键词:教师团队 优质教师 现代化教学 双师型 团队精神  教师是教育这项活动的组织者,他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主导的结果是让学生从依赖向独立发展。而作为受教育的学
4月22日,河北省档案局(馆)召开全体党员大会,传达学习中央、省委有关精神,对局(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党组副书记、副局(馆)长耿树伟同志主持会议,党组书记、局(馆)长魏四海同志作动员讲话。  魏四海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党中央又一次向全党发出的政治号令。是应对复杂新形势、持续深化党内教育的需要,是决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大,建筑工程的招标管理工作也逐渐引起更多的关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逐步被制定,因为规范管理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如此,
近日,永年县委书记杜树杰深入永年县档案馆新馆建设工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常务副县长来伟、县委办主任韩敬辉、副县长李继恒及县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视察。  杜树杰对新馆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档案工作是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利国利民利在千秋,新馆建设对于更好地确保档案安全、服务中心大局、推介永年文化、展示广府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