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六成员工有流动打算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x713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Maximum 的一项最新人才市场调查,上海地区财会和金融两大行业有近六成的职员声称计划在未来的12 个月内改变目前的工作状态。业内普遍认为,如此巨大的人才流动意向属于非良性趋势,员工的忠诚度堪忧。
  那么,是什么导致员工如此密切关注人才市场的动向?他们的未来又会在哪里?
  这项正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进行的人才市场调查显示,近六成的职员声称计划在未来的12 个月内改变目前的工作状态,但仅有21% 的人在过去的12 个月内付诸于行动。巨大的落差,不禁让人生疑,深藏其背后的原因何在?
  
  金融业流动潮暗涌
  
  我们从宏观层面探究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综观近几年的行业历史变化,尤其是去年到今年,在极其短的时间内,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的金融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中国政府切实地履行了对WTO的承诺,2006 年底正式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国外众多金融机构纷纷进驻或随着国内金融政策的调整而升级为独立法人机构,一场涌动的“ 人才市场大战”已经带给人们对于理想工作环境的更多遐想空间。
  相对而言, 财会行业的发展则看似比较平稳。预测在未来12 个月内计划改变目前工作状态的员工比例为41%, 明显低于金融行业的57% 。虽然人才流动依然频繁, 但未来行业发展则显得更有规律可循,可预测性较强。
  
  外资进入提供更多机会
  
  商业市场的蓬勃发展必然伴随着人力资源市场的波动,给身处其中的人们创造了诸多外界的诱惑。那么,人们是如何看待这些诱惑的本身呢?促使他们考虑改变现状的“ 幕后推手”
  究竟又是什么?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从业人员认为外资企业能提供更为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他们尤其青睬外资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系统培训。另外,69% 的外资企业的职员对本公司较为民主的工作环境表示满意,比国内企业的员工满意度高出近12%。
  财会和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对业内的人才流动情况非常了解。他们普遍认为业内的人才流动属于非良性趋势:约2/3 受访员工认为人才流动过于频繁。另一结果,同样令人关注,超过一半的受访职员声称会时刻关注着人才市场的信息,这还不包括另外一部分一直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仅有28% 的员工暂时不考虑寻找新的工作,行业员工的忠诚度让人担忧。
  Maximum 马克西姆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雇佣营销和传播机构之一。总部位于荷兰鹿特丹(1999 年成立), 在中国上海设有分公司。其网络遍及全球, 与北美、欧洲、印度以及澳大利亚等众多当地的知名服务机构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为一家坚持以科学调研为基础的人才战略开发和实施机构,Maximum 成功助力于众多世界著名跨国企业和机构,有效地降低了人才招聘成本,快速建立强大的储备人才数据库以及成功提升雇主的品牌形象。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rn1、温度变化引起裂缝.rn由于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混凝土硬化初期,水泥水化放出较多的热量,而混凝土又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缓慢,混凝土内部的
期刊
期刊
2007年11月10日,由大连市人民政府主办,泰德集团、大连市人事局、大连高新园区管委会承办,泰德人才港、北京中外企业人力资源协会、大连高新园区劳动人事局共同协办的“2007
期刊
时至年底,所有媒体关于零售行业报道的数据都表明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中国零售业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奔跑着.rn现实表明,行业发展越快,行业人才缺乏问题越迫切.r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