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角化不良患儿基因分析及端粒长度测定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afei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2例先天性角化不良(DC)患儿进行基因分析和端粒长度测定.方法:2例患儿表现为皮肤黏膜异常三联征(指/趾甲角化不良、口腔黏膜白斑、皮肤网状色素沉着)和骨髓衰竭,提取他们的外周血DNA,应用PCR扩增DC的6个热点基因,包括DKC1、TERT、TERC、TINF2、NOP10、NHP2,进行DNA测序和基因分析,并应用流式-原位杂交(Flow-FISH)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相对端粒长度.结果:1例患儿测序发现为TINF2基因中第6号外显子的c.811C >T (Q271X)突变,另1例患儿测序发现为TINF2基因中第6号外显子c.848C>A(P283H)突变,患者相对端粒长度显著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结论:低龄患儿出现典型皮肤黏膜改变、骨髓衰竭时,应考虑到DC可能.基因检测及端粒长度测定可避免误诊、漏诊及明确诊断.其中1例患儿TINF2基因中第6号外显子c.811C >T(Q271X)突变,另外1例患儿TINF2基因中第6号外显子c.848C> A(P283H)突变,此发现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其他文献
期刊
【关键词】眼科;门诊;护理管理  我院眼科门诊是集诊疗、验光配镜、眼科辅助检查等综合性门诊,担负着本地区八县一市及新疆南部地区眼疾患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寒暑假及节假日门诊量较。加之患者来自平困艰苦地区,均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为确保眼疾患者来我院就诊的安全及满意度,现将我院眼科门诊的护理风险防范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本组门诊眼科病例15500例,其中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