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需要用问题来助力。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疑问帮助学生形成思维,通过追问帮助学生梳理思维。
【关键词】疑问;追问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能够以问题来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笔者通过观察,也发现了部分教师的课堂又出现了满堂问的现象,许多问题并没有通过精心设计,甚至连教师都不知道自己所问的问题指向是什么,让很多问题没有价值。这些问题,既浪费学生的宝贵学习时间,又会把学生的学习引入误区,所以,如何用问题助力学生数学学习,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也就成为每一位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了。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浅谈之。
一、疑问——形成数学思维
目前,无论是哪一种版本的数学教材,在安排例题时,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题目加答案的形式呈现了,在呈现数学问题之后,教材编写者总会有步骤地安排一系列的问题来让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形成数学思维,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释疑,解疑,从而发现思路,形成数学思维。在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如果这些问题的跳跃性比较强,我们还需要安排一些铺垫性的、桥梁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的数学思维更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比如,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1页“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材呈现了问题之后,又给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见右图)教材先出示了一组条件,我们气象小组有12人,我们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氣象小组的■,我们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教材首先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思考的?在这一总问题之后,又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提示问题:“航模小组的人数与什么有关?”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例题中寻找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这句话可以算出来。但是,问题又来了,因为不知道摄影小组的人数,就没办法算。这时候,教材又给出了提示语“可以先算出摄影小组的人数……”那么,如何算出摄影小组人数呢?教材中没有再给出问题,但是学生通过前面一个问题的思考,就会再一次走进题目中的三个条件,来寻找计算摄影小组人数的数量关系。如果学生无动于衷,我们可以加上一个铺垫:“从题目中的哪一个条件可以算出摄影小组的人数呢?”这样,学生在我们的疑问指引下,就会在题目中寻找条件,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了。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教材再一次提问:“你能画图表示航模小组与气象小组、摄影小组之间的人数关系吗?”这是让学生利用几何直观来思考这些问题,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几何直观。这时候,教师也可以发问:“你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法来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数形思想,而且也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在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之后,出现了两种方法,右边的方法也许学生在理解时有点难度,但是有的学生碍于面子,也许不愿意说出来,所以教材再一次提问:“你能看懂笑笑的方法吗?”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这一系列的疑问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数学思维。
二、追问——梳理数学思维
学生在思考一些数学问题时,有时候思考的层面是肤浅的,没有从更深处去思考,还有的学生在思考时,往往局限在数学问题的解决办法,只要有办法解决,就可以了,至于这种办法是否是最优化的,是否是最简单的,就很少有教师去思考了,以至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会走很多弯路。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最优化,最具完整性呢?追问就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数学思维。教师在学生原有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追问,并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路线,进行追问。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追问过程中梳理自己的思维,探寻到最优化的策略。
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时,(情境图见右图)当学生学习完教材中的两种解法(一种是把比的问题转化成分数问题来解决的,另一种是列方程来解决的)时,我并没有就此而转入练习阶段,而是组织了一系列的追问。
师:在右边列方程解的时候,我们知道1班分的是3份,2班分的是5份,那么两个班一共多少份?
生:5份?
师:那么这5份是分多少橘子的?
生:分140个橘子。
师:每份是多少应该如何计算呀?
生:140÷5=28(个)。
师:那么,你们能不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求出1班与2班分别分多少个橘子吗?
生:可以,28×3=84(个),28×2=56(个)。
师:这又是用什么方法来思考的呢?
生:份数。先求出总份数是多少,再求出每一份是多少,最后用每一份数量分别乘以各个份数。
师: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单呀?
生:第三种方法最简单,第二种列方程方法最难懂,因为还得列这么长的方程。
……
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解法,通过追问让学生逐渐明白第三种解法是最简单的,同时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最简单的解题策略。
总之,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疑问,才能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严育洪.让学习真正发生[M].山东文艺出版社,2017.05
[2]郑毓信.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
[3]李国强.小学数学教学技能实训[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11
【关键词】疑问;追问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能够以问题来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笔者通过观察,也发现了部分教师的课堂又出现了满堂问的现象,许多问题并没有通过精心设计,甚至连教师都不知道自己所问的问题指向是什么,让很多问题没有价值。这些问题,既浪费学生的宝贵学习时间,又会把学生的学习引入误区,所以,如何用问题助力学生数学学习,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也就成为每一位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了。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浅谈之。
一、疑问——形成数学思维
目前,无论是哪一种版本的数学教材,在安排例题时,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题目加答案的形式呈现了,在呈现数学问题之后,教材编写者总会有步骤地安排一系列的问题来让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形成数学思维,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释疑,解疑,从而发现思路,形成数学思维。在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如果这些问题的跳跃性比较强,我们还需要安排一些铺垫性的、桥梁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的数学思维更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比如,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1页“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材呈现了问题之后,又给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见右图)教材先出示了一组条件,我们气象小组有12人,我们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氣象小组的■,我们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教材首先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思考的?在这一总问题之后,又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提示问题:“航模小组的人数与什么有关?”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例题中寻找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这句话可以算出来。但是,问题又来了,因为不知道摄影小组的人数,就没办法算。这时候,教材又给出了提示语“可以先算出摄影小组的人数……”那么,如何算出摄影小组人数呢?教材中没有再给出问题,但是学生通过前面一个问题的思考,就会再一次走进题目中的三个条件,来寻找计算摄影小组人数的数量关系。如果学生无动于衷,我们可以加上一个铺垫:“从题目中的哪一个条件可以算出摄影小组的人数呢?”这样,学生在我们的疑问指引下,就会在题目中寻找条件,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了。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教材再一次提问:“你能画图表示航模小组与气象小组、摄影小组之间的人数关系吗?”这是让学生利用几何直观来思考这些问题,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几何直观。这时候,教师也可以发问:“你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法来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数形思想,而且也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在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之后,出现了两种方法,右边的方法也许学生在理解时有点难度,但是有的学生碍于面子,也许不愿意说出来,所以教材再一次提问:“你能看懂笑笑的方法吗?”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这一系列的疑问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数学思维。
二、追问——梳理数学思维
学生在思考一些数学问题时,有时候思考的层面是肤浅的,没有从更深处去思考,还有的学生在思考时,往往局限在数学问题的解决办法,只要有办法解决,就可以了,至于这种办法是否是最优化的,是否是最简单的,就很少有教师去思考了,以至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会走很多弯路。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最优化,最具完整性呢?追问就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数学思维。教师在学生原有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追问,并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路线,进行追问。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追问过程中梳理自己的思维,探寻到最优化的策略。
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时,(情境图见右图)当学生学习完教材中的两种解法(一种是把比的问题转化成分数问题来解决的,另一种是列方程来解决的)时,我并没有就此而转入练习阶段,而是组织了一系列的追问。
师:在右边列方程解的时候,我们知道1班分的是3份,2班分的是5份,那么两个班一共多少份?
生:5份?
师:那么这5份是分多少橘子的?
生:分140个橘子。
师:每份是多少应该如何计算呀?
生:140÷5=28(个)。
师:那么,你们能不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求出1班与2班分别分多少个橘子吗?
生:可以,28×3=84(个),28×2=56(个)。
师:这又是用什么方法来思考的呢?
生:份数。先求出总份数是多少,再求出每一份是多少,最后用每一份数量分别乘以各个份数。
师: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单呀?
生:第三种方法最简单,第二种列方程方法最难懂,因为还得列这么长的方程。
……
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解法,通过追问让学生逐渐明白第三种解法是最简单的,同时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最简单的解题策略。
总之,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疑问,才能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严育洪.让学习真正发生[M].山东文艺出版社,2017.05
[2]郑毓信.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
[3]李国强.小学数学教学技能实训[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