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家沟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之北,依姑射山而建,三面环山,南边临河,避风向阳,布局巧妙,建筑精美,结构奇特。村内宅院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由师家第三代师法泽主持。随着师氏后世的逐步扩建,到光绪年间(1875—1908)基本建成,前后持续200多年。清代后期,师氏家族由过去的望族大户、富商巨贾,逐渐变为传统的农耕世家。从此,师家宅院再没有进行过修建,保持了原有的风貌。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在历经240多年风雨剥蚀及战乱后得以幸存,如今仍基本完整。近年来,这座可以同晋中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相媲美的清代民居建筑群,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进入大众视野。2011年,著名导演冯小刚拍摄电影《温故1942》,将此村定为主要外景拍摄地之一。
村中砖构的窑洞式宅院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环村一周的石板路将村庄围入其中。全村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约1.6万平方米,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35%。
村内现存较完整的院落30余座,窑洞250余孔,房屋100余间。总体布局上充分利用黄土高原的山坡沟地形态,顺势构思,设计巧妙,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一条环道、三组建筑,形成风车状的村落。民居坐西北朝东南,建于半山坡上相连的台地上,平面近似于正方形。主体建筑均为砖构窑洞式宅院,院落以中国传统四合院为主,结合地形变化和窑洞式建筑特点,出现一些与四合院组合的三合院和立体组合的二层多进合院形制,有效解决了由于地形限制对扩建宅院的需求。四合院的组合以封闭对称式平面为特征,宅门西向位于院落的西南角,与北方传统四合院将宅门置于东南角、居中或向南的做法不同,体现汾西一带民宅的特点。
师氏民居没有采用山西明清官商常用的城堡式民居,而是采用分散式的独立布局,每户均有自己的独立宅院,具有相对的隐密性。各宅院除有共同的交通通道相互联系外,还有较为隐蔽的踏道、侧门、隧道,甚至设在窑洞中的暗洞相互贯通,形成“院中有院,院上有院,进院又出院,出院又进院,前院望后院,上院观下院”的格局,并巧妙地用圆门、偏门、耳门、楼门、屏门、暗门连在一起,如迷宫一般。各院落还形成“由下而上,楼上楼,院中院”的奇特格局。故有“走进一家院便串全村门”和“关好八大门,锁好十小门,外人难出村”之说。一家有事,全村村民可从不同的方向迅速集中抵御或撤离,有着鲜明的宗族特点。这种共同防御的方式在北方民居中尚为少见。民居中百余种棂花隔栅图案,既有明清官式建筑的特征,又有地方特点。砖雕、木雕雕刻细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张兵、张子凡供稿)
村中砖构的窑洞式宅院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环村一周的石板路将村庄围入其中。全村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约1.6万平方米,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35%。
村内现存较完整的院落30余座,窑洞250余孔,房屋100余间。总体布局上充分利用黄土高原的山坡沟地形态,顺势构思,设计巧妙,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一条环道、三组建筑,形成风车状的村落。民居坐西北朝东南,建于半山坡上相连的台地上,平面近似于正方形。主体建筑均为砖构窑洞式宅院,院落以中国传统四合院为主,结合地形变化和窑洞式建筑特点,出现一些与四合院组合的三合院和立体组合的二层多进合院形制,有效解决了由于地形限制对扩建宅院的需求。四合院的组合以封闭对称式平面为特征,宅门西向位于院落的西南角,与北方传统四合院将宅门置于东南角、居中或向南的做法不同,体现汾西一带民宅的特点。
师氏民居没有采用山西明清官商常用的城堡式民居,而是采用分散式的独立布局,每户均有自己的独立宅院,具有相对的隐密性。各宅院除有共同的交通通道相互联系外,还有较为隐蔽的踏道、侧门、隧道,甚至设在窑洞中的暗洞相互贯通,形成“院中有院,院上有院,进院又出院,出院又进院,前院望后院,上院观下院”的格局,并巧妙地用圆门、偏门、耳门、楼门、屏门、暗门连在一起,如迷宫一般。各院落还形成“由下而上,楼上楼,院中院”的奇特格局。故有“走进一家院便串全村门”和“关好八大门,锁好十小门,外人难出村”之说。一家有事,全村村民可从不同的方向迅速集中抵御或撤离,有着鲜明的宗族特点。这种共同防御的方式在北方民居中尚为少见。民居中百余种棂花隔栅图案,既有明清官式建筑的特征,又有地方特点。砖雕、木雕雕刻细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张兵、张子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