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简介:
一个女孩总迷失在自我的幻想与现实之间,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抑或根本就没有真实。
导演阐述:
最初,它是一个从没想过会成为剧本的小说,因此改编时,我不得不舍弃许多自己热衷的芜杂的枝蔓,在有限的30分钟内使非常规的心理变得可以理解。我试图尽力解释:青春时分,幻想与存在、内心与身外之间的两个世界,可能有多少差距。当阿黑告诉我,离截稿(当时为了参加某比赛)只有20天的时候,我们很快凑齐了一支凌乱的队伍:从充当女主角的两位班级美女,到总会把自己的影子拍进去、或忘了开话筒的摄像师,从忍不住偷笑的路人甲乙,到冲去面包房店用食用调料把整个苹果染蓝的我。这也是一支两个月后即将随毕业大潮解散的队伍,也许从未专业,但它也将随时间成为被解释的一部分。
吧主:这部影片是否属于一部“表达自我”的影片?
李晓峰:我们新闻专业做的影片和中文系主要立足于剧情片的影片不太一样,我们不是那么注重自我表达的东西,更多的立足于记录。当然这部影片是有点例外,导演在毕业之前写了一个很诗化的作品,我认为它可以做成一部很好的剧情片。当时全班同学基本上都投入到这里面了。随后影片参加了江苏卫视的青年影像大展,编导对这部影片评价很高。
吧主:除了作者的自我表达,这部影片还探讨了什么?
李晓峰:这部影片主要针对人的心理探讨,同时还有一些哲学思考。我曾经和作者探讨过,她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认为“能感觉到的东西未必是真实的”。影片是由于一个女孩的幻觉引起的——她始终觉得一个经常楼下走过的男子似曾相识,但又始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不久,女孩开始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在谈话中,心理医生帮助发现了女孩的一段童年的记忆——在幼儿园分苹果时,每一个人都告诉老师自己想要红或者绿色的苹果,但她偏偏要一个蓝色的苹果。老师就狠狠批评了她。这对女孩心灵伤害很大,在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甚至恋爱中都出现了问题。到这里,这个故事就变成有诠释弗洛伊德的嫌疑了,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又添加了一条线索——这个女孩的另一个幻觉——这位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实际上是女孩在脆弱时寻找到的心灵寄托,然而到影片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心理医生根本就不存在,他也不过是一个幻觉——女孩寻找的心里依靠也是幻觉。这种做法最终消解了对弗洛伊德的诠释。
吧主:影片在做一个有关真实与虚幻的探讨?
李晓峰:我们去过一个研讨会,其间一位学者曾提到一本被称为美国传播学的“天书”的书——《交流的无奈》(“SPEAK IN TO THE AIR”),书中认为“人与人之间希望通过交流达到心灵的慰藉,但最终都将是失败的。但这种失败并非会变成悲观的结局,也可能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境界”。事实上,影片最后女孩与心理医生之间的交流被消解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作为阐释这部影片的一个角度。
另外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这个女孩永远在幻想与那似曾相识的男子之间存在一种生活,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种生活;而当我们凑近那个男子,却发现他在这座城市间游荡是为了寻找一个人——从他贴在墙上的海报上,我们会发现他要找的人就是这个女孩。
但是,当我们看到这部影片的最后部分,会发现原来心理医生就是出租车司机。所有这一切都是女孩在拉开车门瞬间的自我心理治疗。
吧主:其实所有一切都是女孩自己心理的幻想。
李晓峰:在表现人的心理上,这部影片尤为明显。最后有一部分杂乱的风景,我让摄影随便乱拍了一些,作为表现心理的混乱,在这里是合适的;女孩的室友一直以一个轻浮的形象出现,但在其中一段里我们又把她设计成很阳光的样子。这也是我在在课堂上讲创作时常提到的“文学创作上要正文之外旁作余笔”——让主体里的其他的人物也有了性格。
这部影片不会给观众一个真实的感觉,你可能以为心理医生是真实的,可能以为男子是真实的。
吧主:但这样的结尾和复杂的构成会不会让观众觉得作者没表达清楚意思呢?
李晓峰:作者要表达的就是“存在未必真实”的概念,观众发生了歧义,正是这部影片的成功所在了。通过影片产生一些哲学的思考,导演的用心也正在于此。
一个女孩总迷失在自我的幻想与现实之间,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抑或根本就没有真实。
导演阐述:
最初,它是一个从没想过会成为剧本的小说,因此改编时,我不得不舍弃许多自己热衷的芜杂的枝蔓,在有限的30分钟内使非常规的心理变得可以理解。我试图尽力解释:青春时分,幻想与存在、内心与身外之间的两个世界,可能有多少差距。当阿黑告诉我,离截稿(当时为了参加某比赛)只有20天的时候,我们很快凑齐了一支凌乱的队伍:从充当女主角的两位班级美女,到总会把自己的影子拍进去、或忘了开话筒的摄像师,从忍不住偷笑的路人甲乙,到冲去面包房店用食用调料把整个苹果染蓝的我。这也是一支两个月后即将随毕业大潮解散的队伍,也许从未专业,但它也将随时间成为被解释的一部分。
吧主:这部影片是否属于一部“表达自我”的影片?
李晓峰:我们新闻专业做的影片和中文系主要立足于剧情片的影片不太一样,我们不是那么注重自我表达的东西,更多的立足于记录。当然这部影片是有点例外,导演在毕业之前写了一个很诗化的作品,我认为它可以做成一部很好的剧情片。当时全班同学基本上都投入到这里面了。随后影片参加了江苏卫视的青年影像大展,编导对这部影片评价很高。
吧主:除了作者的自我表达,这部影片还探讨了什么?
李晓峰:这部影片主要针对人的心理探讨,同时还有一些哲学思考。我曾经和作者探讨过,她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认为“能感觉到的东西未必是真实的”。影片是由于一个女孩的幻觉引起的——她始终觉得一个经常楼下走过的男子似曾相识,但又始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不久,女孩开始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在谈话中,心理医生帮助发现了女孩的一段童年的记忆——在幼儿园分苹果时,每一个人都告诉老师自己想要红或者绿色的苹果,但她偏偏要一个蓝色的苹果。老师就狠狠批评了她。这对女孩心灵伤害很大,在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甚至恋爱中都出现了问题。到这里,这个故事就变成有诠释弗洛伊德的嫌疑了,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又添加了一条线索——这个女孩的另一个幻觉——这位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实际上是女孩在脆弱时寻找到的心灵寄托,然而到影片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心理医生根本就不存在,他也不过是一个幻觉——女孩寻找的心里依靠也是幻觉。这种做法最终消解了对弗洛伊德的诠释。
吧主:影片在做一个有关真实与虚幻的探讨?
李晓峰:我们去过一个研讨会,其间一位学者曾提到一本被称为美国传播学的“天书”的书——《交流的无奈》(“SPEAK IN TO THE AIR”),书中认为“人与人之间希望通过交流达到心灵的慰藉,但最终都将是失败的。但这种失败并非会变成悲观的结局,也可能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境界”。事实上,影片最后女孩与心理医生之间的交流被消解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作为阐释这部影片的一个角度。
另外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这个女孩永远在幻想与那似曾相识的男子之间存在一种生活,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种生活;而当我们凑近那个男子,却发现他在这座城市间游荡是为了寻找一个人——从他贴在墙上的海报上,我们会发现他要找的人就是这个女孩。
但是,当我们看到这部影片的最后部分,会发现原来心理医生就是出租车司机。所有这一切都是女孩在拉开车门瞬间的自我心理治疗。
吧主:其实所有一切都是女孩自己心理的幻想。
李晓峰:在表现人的心理上,这部影片尤为明显。最后有一部分杂乱的风景,我让摄影随便乱拍了一些,作为表现心理的混乱,在这里是合适的;女孩的室友一直以一个轻浮的形象出现,但在其中一段里我们又把她设计成很阳光的样子。这也是我在在课堂上讲创作时常提到的“文学创作上要正文之外旁作余笔”——让主体里的其他的人物也有了性格。
这部影片不会给观众一个真实的感觉,你可能以为心理医生是真实的,可能以为男子是真实的。
吧主:但这样的结尾和复杂的构成会不会让观众觉得作者没表达清楚意思呢?
李晓峰:作者要表达的就是“存在未必真实”的概念,观众发生了歧义,正是这部影片的成功所在了。通过影片产生一些哲学的思考,导演的用心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