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苹果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b798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简介:
  
  一个女孩总迷失在自我的幻想与现实之间,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抑或根本就没有真实。
  
  导演阐述:
  
  最初,它是一个从没想过会成为剧本的小说,因此改编时,我不得不舍弃许多自己热衷的芜杂的枝蔓,在有限的30分钟内使非常规的心理变得可以理解。我试图尽力解释:青春时分,幻想与存在、内心与身外之间的两个世界,可能有多少差距。当阿黑告诉我,离截稿(当时为了参加某比赛)只有20天的时候,我们很快凑齐了一支凌乱的队伍:从充当女主角的两位班级美女,到总会把自己的影子拍进去、或忘了开话筒的摄像师,从忍不住偷笑的路人甲乙,到冲去面包房店用食用调料把整个苹果染蓝的我。这也是一支两个月后即将随毕业大潮解散的队伍,也许从未专业,但它也将随时间成为被解释的一部分。
  
  吧主:这部影片是否属于一部“表达自我”的影片?
  
  李晓峰:我们新闻专业做的影片和中文系主要立足于剧情片的影片不太一样,我们不是那么注重自我表达的东西,更多的立足于记录。当然这部影片是有点例外,导演在毕业之前写了一个很诗化的作品,我认为它可以做成一部很好的剧情片。当时全班同学基本上都投入到这里面了。随后影片参加了江苏卫视的青年影像大展,编导对这部影片评价很高。
  
  吧主:除了作者的自我表达,这部影片还探讨了什么?
  
  李晓峰:这部影片主要针对人的心理探讨,同时还有一些哲学思考。我曾经和作者探讨过,她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认为“能感觉到的东西未必是真实的”。影片是由于一个女孩的幻觉引起的——她始终觉得一个经常楼下走过的男子似曾相识,但又始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不久,女孩开始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在谈话中,心理医生帮助发现了女孩的一段童年的记忆——在幼儿园分苹果时,每一个人都告诉老师自己想要红或者绿色的苹果,但她偏偏要一个蓝色的苹果。老师就狠狠批评了她。这对女孩心灵伤害很大,在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甚至恋爱中都出现了问题。到这里,这个故事就变成有诠释弗洛伊德的嫌疑了,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又添加了一条线索——这个女孩的另一个幻觉——这位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实际上是女孩在脆弱时寻找到的心灵寄托,然而到影片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心理医生根本就不存在,他也不过是一个幻觉——女孩寻找的心里依靠也是幻觉。这种做法最终消解了对弗洛伊德的诠释。
  
  吧主:影片在做一个有关真实与虚幻的探讨?
  
  李晓峰:我们去过一个研讨会,其间一位学者曾提到一本被称为美国传播学的“天书”的书——《交流的无奈》(“SPEAK IN TO THE AIR”),书中认为“人与人之间希望通过交流达到心灵的慰藉,但最终都将是失败的。但这种失败并非会变成悲观的结局,也可能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境界”。事实上,影片最后女孩与心理医生之间的交流被消解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作为阐释这部影片的一个角度。
  另外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这个女孩永远在幻想与那似曾相识的男子之间存在一种生活,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种生活;而当我们凑近那个男子,却发现他在这座城市间游荡是为了寻找一个人——从他贴在墙上的海报上,我们会发现他要找的人就是这个女孩。
  但是,当我们看到这部影片的最后部分,会发现原来心理医生就是出租车司机。所有这一切都是女孩在拉开车门瞬间的自我心理治疗。
  
  吧主:其实所有一切都是女孩自己心理的幻想。
  
  李晓峰:在表现人的心理上,这部影片尤为明显。最后有一部分杂乱的风景,我让摄影随便乱拍了一些,作为表现心理的混乱,在这里是合适的;女孩的室友一直以一个轻浮的形象出现,但在其中一段里我们又把她设计成很阳光的样子。这也是我在在课堂上讲创作时常提到的“文学创作上要正文之外旁作余笔”——让主体里的其他的人物也有了性格。
  这部影片不会给观众一个真实的感觉,你可能以为心理医生是真实的,可能以为男子是真实的。
  
  吧主:但这样的结尾和复杂的构成会不会让观众觉得作者没表达清楚意思呢?
  
  李晓峰:作者要表达的就是“存在未必真实”的概念,观众发生了歧义,正是这部影片的成功所在了。通过影片产生一些哲学的思考,导演的用心也正在于此。
其他文献
《打水》    田卉群:该片在放映时获得较大反响,原因就在于同一事件的重复进行,使“打水”这一简单动作的涵义似乎具有了一定的哲学意味。在加缪的《西西福斯神话》中,受惩罚的西西福斯每天推石上山,石头到达山顶就滚落下来,单调的动作日复一日,人们以为他会疯掉,事实上,这单调的动作逐渐构成了西西福斯的生活意义。《打水》也存在这样的意味,一个简单的动作——“打水”,却多次无法达到目的,于是主人公不停地重复这
期刊
2007年,山形电影节第3次将最高大奖颁给中国纪录片导演;  被博客弄得行将渐冷的网络让播客们重新翻出旧账,终于使视频成为一场影像的狂欢;  在人人可以拍DV的今天,DV可以成为任何人,甚至农妇手中表达母爱的方式;中国平遥国际DV影像艺术展评选出了第一批竞赛单元获奖作者;  CEN×机构选拔出了第二批得到资助的纪录片制作者;  广州的纪录片大会的筹备让纪录片人正面地对待国际眼光的挑选;一部被奥斯卡
期刊
绘声绘影作为一款普及类的家用级视频剪辑软件,依靠本身清晰的剪辑步骤,简单的剪辑方法和实用的特技效果等优点,赢得了广大DV爱好者的青睐。用它来编辑影片是众多入门级DV爱好者的首选。但想灵活运用软件为自己的影片添彩也并非易事。例如很多人喜欢给自己的影片打上自己的烙印,这样很有自豪感,而且看起来也很专业,但不知该如何操作。在此就讲述两个用覆叠效果做角标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在绘声绘影中,覆叠效果是
期刊
这篇稿子的原型,是我笔记本上或几页或一个句子的看碟笔记。如果这个东西拿给大家看,我想,这个“大家”多数是像我一样没有系统学习过电影知识,却又试图用影像和声音去弄点儿什么的朋友,于是会去翻一些书看一些碟,并慢慢获取自己的一些心得。这种积累,没有很多理论的指导,好处在于更原始和直接,会注意到自己观察影片时候的切身感受,不会落入一种理论的脚印里;当然弊端也在于,没有理论的系统梳理和观察方法上的旁敲侧击,
期刊
在文章的开始,我们先想象一个场景的剪辑,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殴落:一个人从屋子外进到屋内,然后坐下。拍摄第一个镜头是人推门进屋,第二个镜头应该是人坐到椅子上。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同样的段落,稍微改变一下剪切的位置,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果第一个镜头是人物进屋,并且在屈身开始往下坐时,镜头切换到另一个室内机位,人屈身坐到椅子上,此时观众的理解是同一个人进屋落坐。但如果我们的第一个镜头切剑
期刊
写在前面:痴迷的外来者    77年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一篇介绍摩梭人的文章,大量精美的图片将这个母系氏族存在的讯息传递给了外面的世界。文章的作者——约瑟夫洛克为人类学家、探险家、植物学家。他痴迷于中国的西南,用27年的时间,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用笔和相机记录着这片秘境般的土地。  1928年,带着他的田野作业工具和一个不安分的灵魂,洛克来到了神秘的泸沽湖,从此便陷入了对这一方水土的痴迷
期刊
一个背包走天下    《大众Dv》编辑部有幸在第一时间拿到该品牌最新款的背包——Fastpack 100和Fastpack 350,拿到手上第一感觉就是轻巧和宽敞,和我们平常使用的背包尤为不同的就是其隔层设计。包的丰体一分为二为上层和下层,上层可以考虑放各种杂物,几个内袋可以放手机、做场记的标签和笔等经常要取出来的小物品。“民以食为天”,外出叫还可以放入饮料以及牛肉干、巧克力等高能量食品,怎么合
期刊
一切都要从认识尔青开始。  尔青是我们第二届“纪录片训练营”的学员,在开营仪式上的“破冰”(用一种游戏的方式自我介绍)中,知道了尔青是从泸沽湖边上来的。腼腆的尔青立刻成为这期学员中的焦点人物。关于泸沽湖、关于摩梭人、关于走婚、关于纪录片、关于影视人类学几乎成为这次训练营中最热门的话题。    尔青拿起DV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对影像的关注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尤其是对本民族的影像历史,他收集洛克的摄影作品
期刊
有关民族影像的记录与研究,从文明发轫的早期便是一个事关重大的课题。古代《山海经》绘本中对那些海国蛮族的荒诞想象、敦煌壁画中对西域各族胡人的绘影图形,以及清廷画师们对欧洲各国来华使节的工笔写真,都算是国人对异族相貌的初期认识。摄影术的问世将民族影像的精确性提升到写实的高度,上世纪30年代,中国摄影家庄学本游历西南、西北的羌、彝、藏区,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人类学图文资料,和他同一时代的电影摄影师孙明
期刊
DV在影视人类学拍摄民族志电影的过程中,成为一种最优秀的工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个学科的发展。  影视人类学是以影视与影像手段表现人类学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比较文化的学问。影视人类学学科的诞生与影像媒介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媒介记录载体经历了黑白或彩色照片、电影胶片、录像磁带以及现在DV数码影像。由于学科性质的关系,影视人类学的拍摄对象通常是少数民族群体或其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