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素质教育着眼于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因此,在初中素质教育中,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学中去探索,求发现,提高思维能力,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由于课堂自学时间有限,加之学生自学方法和自学习惯较差,在课堂自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问题要求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自学,使课本知识信息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融入学生的大脑。
一、提高认识,树立自学意识
自学它不是无目的的自由学习,它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培养。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学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树立自学意识;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做到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自学的时间不低于15分钟。再次,教师要设法在学生已有知识(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铺路搭桥,使学生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要学的内容产生联系,以旧识新,以减缓学生学习的坡度,对于自学目标和自学指导的确定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要使学生知道看那些内容,怎样看效果最好,应注意哪些问题,要记住哪些重点和关键点。
二、学会思维,掌握方法
(一)教会学生分析教材的方法
数学教材每节课的内容都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取数学手段得出数学工具;第二部分:认识数学工具;第三部分:应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了课堂结构,学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让学生带着以下四个问题去自学教材就能收到较好效果。
(1)本节课学什么?
(2)它是如何来的?
(3)它是什么?
(4)如何应用?
例如:学生在学习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一节。
学什么——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它是如何来的——直线a、b与直线c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得到八个角。 我们来研究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
它是什么——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的同方向。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在截线的两旁,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内错内角。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如何应用——例题、练习题。
(二)教会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
阅读教材一般有三个层次,即粗读,细读,精读。粗读就是浏览一遍教材,知其大意。细读就是对教材逐字逐句的读,还需要勾画重点,圈点关键,标注疑问。精读就是概括教材内容,理解教材涵义,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自我归纳能力。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采用“模块”阅读的办法。
新人教数学课本编排结构一般有以下几个模块:
(1)引入模块——课前引入部分,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引入新课的目的,可要求学生粗读,只需了解为什么要学习本节课即可。
(2)思考模块——带有“思考”二字的方框部分,它的作用是多是引出新概念,课本一般是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可要求学生细读,重点应放在理解概念的生成过程及对概念的理解记忆上。
(3)探究模块——带有“探究”二字的方框部分,它的作用多是引出公式、法则或定理性质,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猜想、验证、证明等过程才能达到理解掌握,所以必须要求学生一字一句的细读,该勾画的一定要勾画,该标注的一定要标注,该计算的要认真计算,教学中绝不能走过场。
(4)巩固模块——例题及习题部分,它的作用就是巩固所学新知识,可要求学生将阅读重点放在审题和分析题意上,对解题过程的关键步骤也要仔细读重点读,同时,要求学生正确掌握例题的书写格式。
(三)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第一,培养学生研读例题的能力。
例题在课本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充分挖掘例题的潜在功能,引导学生读好例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研读例题的能力:
(1)研读例题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如集合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等。
(2)研读例题中的解题技巧与数学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消元法、降次法、待定系数法等。
(3)研读例题的深层含义,对例题进行变式、拓展引伸,如一题多解、改变条件或结论,进行变式训练等。
第二,对于课后习题,要求学生仔细思考,总结解题最佳方案,提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题后的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品质,并能取得巩固概念、开拓思维、总结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良好效果。
三、养成习惯,提高能力
(一)培养学生边读边思,手脑结合的习惯
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思考不是简单的动脑,而是手脑结合,主要方法:一是对概念、定理、法则等中的关键字词要重点勾画,对于难于理解的地方要做关键标注。
(二)培养学生边联系、边归纳的习惯
学生所学课本中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就要养成善于联系,善于归纳的习惯,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都是学习归纳的重点内容。
(三)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反思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我检查,自我调节,自我强化的一种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对一节课自学表现的回顾。自学后,合上书,想一想自己有哪些收获,哪些疑惑,是由于以前的知识欠缺二造成,还是因为对新知识的不理解而产生,进而将自己的缺点和摆露出来,与大家坦诚相处,这对培养学生自我修正大有益处。
总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能力。但只要我们将着眼点放在怎样使学生“会学”上,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一、提高认识,树立自学意识
自学它不是无目的的自由学习,它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培养。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学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树立自学意识;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做到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自学的时间不低于15分钟。再次,教师要设法在学生已有知识(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铺路搭桥,使学生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要学的内容产生联系,以旧识新,以减缓学生学习的坡度,对于自学目标和自学指导的确定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要使学生知道看那些内容,怎样看效果最好,应注意哪些问题,要记住哪些重点和关键点。
二、学会思维,掌握方法
(一)教会学生分析教材的方法
数学教材每节课的内容都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取数学手段得出数学工具;第二部分:认识数学工具;第三部分:应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了课堂结构,学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让学生带着以下四个问题去自学教材就能收到较好效果。
(1)本节课学什么?
(2)它是如何来的?
(3)它是什么?
(4)如何应用?
例如:学生在学习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一节。
学什么——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它是如何来的——直线a、b与直线c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得到八个角。 我们来研究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
它是什么——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的同方向。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在截线的两旁,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内错内角。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如何应用——例题、练习题。
(二)教会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
阅读教材一般有三个层次,即粗读,细读,精读。粗读就是浏览一遍教材,知其大意。细读就是对教材逐字逐句的读,还需要勾画重点,圈点关键,标注疑问。精读就是概括教材内容,理解教材涵义,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自我归纳能力。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采用“模块”阅读的办法。
新人教数学课本编排结构一般有以下几个模块:
(1)引入模块——课前引入部分,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引入新课的目的,可要求学生粗读,只需了解为什么要学习本节课即可。
(2)思考模块——带有“思考”二字的方框部分,它的作用是多是引出新概念,课本一般是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可要求学生细读,重点应放在理解概念的生成过程及对概念的理解记忆上。
(3)探究模块——带有“探究”二字的方框部分,它的作用多是引出公式、法则或定理性质,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猜想、验证、证明等过程才能达到理解掌握,所以必须要求学生一字一句的细读,该勾画的一定要勾画,该标注的一定要标注,该计算的要认真计算,教学中绝不能走过场。
(4)巩固模块——例题及习题部分,它的作用就是巩固所学新知识,可要求学生将阅读重点放在审题和分析题意上,对解题过程的关键步骤也要仔细读重点读,同时,要求学生正确掌握例题的书写格式。
(三)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第一,培养学生研读例题的能力。
例题在课本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充分挖掘例题的潜在功能,引导学生读好例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研读例题的能力:
(1)研读例题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如集合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等。
(2)研读例题中的解题技巧与数学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消元法、降次法、待定系数法等。
(3)研读例题的深层含义,对例题进行变式、拓展引伸,如一题多解、改变条件或结论,进行变式训练等。
第二,对于课后习题,要求学生仔细思考,总结解题最佳方案,提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题后的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品质,并能取得巩固概念、开拓思维、总结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良好效果。
三、养成习惯,提高能力
(一)培养学生边读边思,手脑结合的习惯
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思考不是简单的动脑,而是手脑结合,主要方法:一是对概念、定理、法则等中的关键字词要重点勾画,对于难于理解的地方要做关键标注。
(二)培养学生边联系、边归纳的习惯
学生所学课本中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就要养成善于联系,善于归纳的习惯,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都是学习归纳的重点内容。
(三)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反思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我检查,自我调节,自我强化的一种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对一节课自学表现的回顾。自学后,合上书,想一想自己有哪些收获,哪些疑惑,是由于以前的知识欠缺二造成,还是因为对新知识的不理解而产生,进而将自己的缺点和摆露出来,与大家坦诚相处,这对培养学生自我修正大有益处。
总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能力。但只要我们将着眼点放在怎样使学生“会学”上,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