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有了兴趣才会努力去学习。开学初,为了吸引孩子们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区进行操作,在投放材料时,我们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用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表现出来,投放了丰富的游戏材料。有憨态可掬的小猪吃奶,有惟妙惟肖的小猫钓鱼,还有翩翩起舞的蝴蝶等一系列操作材料。它们趣味性强、操作性强、游戏性强、情境性强,促进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感知数学、走进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投放后的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喜欢玩,愿意主动选择数学区材料进行操作,并且不难看出通过选择不同层次的材料,孩子们在自己的原有经验上得到了发展。孩子的表现使我们认为本班投放的材料适宜性较好。
可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了一丝端倪:热闹的数学区是“女儿国”,这里永远都是清一色的女孩子。循着“将军”“当头炮”的叫喊声,我找到了男孩子们的身影。只见他们在“棋类区”忙得不亦乐乎,玩得热火朝天。象棋、五子棋、飞行棋、野兽棋是他们的“不二”选择,而数学区好像变成了他们的“禁区”,永远拒绝涉足。
第二天开展区域活动时,为了吸引男孩子选择数学材料,我有意识的以一个“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数学区的活动中来。原以为老师的加入,一定会吸引男孩子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兴趣,可现实与教师的预想相悖。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没有一个男孩子问津,偶尔有男孩子的出现也只是匆匆看上我一眼就离开了。
为什么呢?对于老师精心布置得数学区他们为什么毫无兴趣?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势必会影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在活动后我和本班的老师讨论此事,最终的结论是棋类游戏最能吸引男孩的注意。循着这个思路反思,它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数学区材料的缺失性。这些在老师和女孩子们眼中操作性强、趣味性强、游戏性强的材料,肯定忽略了某些因素,导致男孩子成为数学区的“绝缘体”。
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必须解开这个谜题。我招呼着天天,请他参与到数学区来。天天不屑一顾的看了一眼数学区,随即甩出一句话:“太无聊了,我不去!”说完转身走了。
天天短短的几个字,我整整反思了二十分钟。孩子口中的无聊,难道是因为材料上的内容低于他们的发展水平?显然不是。因为本班投放的材料层次很多,每名幼儿都能找到适宜自己“最近发展区”的材料,这从女孩子的操作中便能表现出来。
带着疑问,我走到了男孩子中去。“你们最喜欢选择的活动区是哪里?”我问道。“棋类区!”回答简直是异口同声。“数学区为什么不愿去呢?”我的问题单刀直入。男孩子互相看了看,顿时安静了下来。还是董蓥桥率先开口:“有点没意思。”“为什么?是因为那些内容对你们太简单,没有挑战吗?”我充满疑惑的问道。“不是,小猫小狗的没什么意思。”董蓥桥说道。男孩子们听到这里,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对,没错,小花那是女孩子玩的,我们不玩那个。”“我们都是男子汉,还玩那么幼稚的东西,多难为情呀!”孩子们的一席话使我如梦初醒,原来材料的缺失就是我们在设计材料时独独遗忘了孩子们的性别角色,大班幼儿已经形成了自我意识及性别意识,他们已经意识到男孩与女孩的不同,并初步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正是因为这些,使他们对数学区可爱的、漂亮的操作材料形成抵触心理,拒绝选择到数学区操作。而教师之前对数学区材料适宜性的判断更是一厢情愿,在投放、观察、询问后,我们找到了操作材料需要调整的方面。
了解了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反思我们设置的材料缺失的因素,我们决定投放一些新的材料,它们的针对人群就是男孩子。从他们平时的表现中不难发现他们的兴趣点,那就是竞赛类的棋牌。我们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了一系列材料。六色数学牌、数学游戏棋、破译电话等操作材料,将单调的数学知识与趣味十足的棋牌类融合到一起,从内容和形式入手,寻找它们的联结点。男孩子们惊喜地发现数学区“变成了”棋类区,这里有他们喜爱的刺激的棋牌游戏,不同的是他们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必须要开动脑筋,将棋牌中蕴含的数学因素准确完成。而在孩子们一次次与同伴共同经历的挑战中,更加激发了他们下次还要来参与的欲望。数学区真正成为集体教学的有益补充和良好的延伸。他们在区域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操作,从而得到发展,得到提高。游戏的有效性及区域活动的实效性得到了真正的发挥。
数学区终于有男孩子们忙碌的身影,我也通过本次数学区操作材料投放、观察、调整的过程,更加了解到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的重要性。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这一观点启发我们:区域活动中教师不该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而应真正的从观察中获取幼儿个体与材料的准确信息。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孩子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整。如果在这次活动中,教师没有针对男孩子进行个性化的追踪,没有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理解接受孩子的情感、想法,可能永远不会发现属于大班男孩子关于数学区的秘密。而教师在投放材料方面的缺失会一直延续下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就谈不上教育。”而正是与孩子们的观察与互动中,我逐步加深了对孩子的了解,深入孩子的精神世界,使教育促进孩子的潜能、个性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真正尊重了每一个幼儿的需要、愿望,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激活幼儿幼小的心灵,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在投放后的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喜欢玩,愿意主动选择数学区材料进行操作,并且不难看出通过选择不同层次的材料,孩子们在自己的原有经验上得到了发展。孩子的表现使我们认为本班投放的材料适宜性较好。
可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了一丝端倪:热闹的数学区是“女儿国”,这里永远都是清一色的女孩子。循着“将军”“当头炮”的叫喊声,我找到了男孩子们的身影。只见他们在“棋类区”忙得不亦乐乎,玩得热火朝天。象棋、五子棋、飞行棋、野兽棋是他们的“不二”选择,而数学区好像变成了他们的“禁区”,永远拒绝涉足。
第二天开展区域活动时,为了吸引男孩子选择数学材料,我有意识的以一个“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数学区的活动中来。原以为老师的加入,一定会吸引男孩子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兴趣,可现实与教师的预想相悖。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没有一个男孩子问津,偶尔有男孩子的出现也只是匆匆看上我一眼就离开了。
为什么呢?对于老师精心布置得数学区他们为什么毫无兴趣?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势必会影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在活动后我和本班的老师讨论此事,最终的结论是棋类游戏最能吸引男孩的注意。循着这个思路反思,它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数学区材料的缺失性。这些在老师和女孩子们眼中操作性强、趣味性强、游戏性强的材料,肯定忽略了某些因素,导致男孩子成为数学区的“绝缘体”。
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必须解开这个谜题。我招呼着天天,请他参与到数学区来。天天不屑一顾的看了一眼数学区,随即甩出一句话:“太无聊了,我不去!”说完转身走了。
天天短短的几个字,我整整反思了二十分钟。孩子口中的无聊,难道是因为材料上的内容低于他们的发展水平?显然不是。因为本班投放的材料层次很多,每名幼儿都能找到适宜自己“最近发展区”的材料,这从女孩子的操作中便能表现出来。
带着疑问,我走到了男孩子中去。“你们最喜欢选择的活动区是哪里?”我问道。“棋类区!”回答简直是异口同声。“数学区为什么不愿去呢?”我的问题单刀直入。男孩子互相看了看,顿时安静了下来。还是董蓥桥率先开口:“有点没意思。”“为什么?是因为那些内容对你们太简单,没有挑战吗?”我充满疑惑的问道。“不是,小猫小狗的没什么意思。”董蓥桥说道。男孩子们听到这里,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对,没错,小花那是女孩子玩的,我们不玩那个。”“我们都是男子汉,还玩那么幼稚的东西,多难为情呀!”孩子们的一席话使我如梦初醒,原来材料的缺失就是我们在设计材料时独独遗忘了孩子们的性别角色,大班幼儿已经形成了自我意识及性别意识,他们已经意识到男孩与女孩的不同,并初步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正是因为这些,使他们对数学区可爱的、漂亮的操作材料形成抵触心理,拒绝选择到数学区操作。而教师之前对数学区材料适宜性的判断更是一厢情愿,在投放、观察、询问后,我们找到了操作材料需要调整的方面。
了解了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反思我们设置的材料缺失的因素,我们决定投放一些新的材料,它们的针对人群就是男孩子。从他们平时的表现中不难发现他们的兴趣点,那就是竞赛类的棋牌。我们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了一系列材料。六色数学牌、数学游戏棋、破译电话等操作材料,将单调的数学知识与趣味十足的棋牌类融合到一起,从内容和形式入手,寻找它们的联结点。男孩子们惊喜地发现数学区“变成了”棋类区,这里有他们喜爱的刺激的棋牌游戏,不同的是他们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必须要开动脑筋,将棋牌中蕴含的数学因素准确完成。而在孩子们一次次与同伴共同经历的挑战中,更加激发了他们下次还要来参与的欲望。数学区真正成为集体教学的有益补充和良好的延伸。他们在区域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操作,从而得到发展,得到提高。游戏的有效性及区域活动的实效性得到了真正的发挥。
数学区终于有男孩子们忙碌的身影,我也通过本次数学区操作材料投放、观察、调整的过程,更加了解到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的重要性。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这一观点启发我们:区域活动中教师不该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而应真正的从观察中获取幼儿个体与材料的准确信息。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孩子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整。如果在这次活动中,教师没有针对男孩子进行个性化的追踪,没有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理解接受孩子的情感、想法,可能永远不会发现属于大班男孩子关于数学区的秘密。而教师在投放材料方面的缺失会一直延续下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就谈不上教育。”而正是与孩子们的观察与互动中,我逐步加深了对孩子的了解,深入孩子的精神世界,使教育促进孩子的潜能、个性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真正尊重了每一个幼儿的需要、愿望,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激活幼儿幼小的心灵,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